论家庭饮食状况与观念的变迁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v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从爷爷奶奶那一辈到现在,我们家庭的饮食状况与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对家庭成员进行访谈的方式想了解这些具体的变化及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时代;经济;饮食;观念
  中国穿越了物质生活的不同层面,而让百姓体会最深的无疑是饮食的变迁,人类社会每前进一步,饮食往往相伴而行。那么这些变化具体是怎样的?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又有哪些呢?通过我与爷爷和妈妈两位家庭成员各一小时左右的访谈去了解家庭饮食状况与观念的变迁。
  一、爷爷奶奶小时候的饮食状况与观念:“难吃饱”、“追求吃饱”
  爷爷奶奶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小时候对吃并没有任何讲究,根本不会去奢求吃山珍海味。连吃饱都是一种奢求。那时候的“吃”只是一种生存下去的手段,要想活下去就必须吃,所以根本不会去挑剔,只要有东西吃就很好了。
  据爷爷讲述,他刚出生至十岁之前,吃的都是青菜淡饭几乎每餐都是,只有逢年过节才会有肉出现。他讲到那个时候每户家庭都基本上是这样子。那个时候爷爷还小,所以当我问及是否一日三餐并且是否每餐都能吃饱时,爷爷说那个时候基本可以做到一日三餐并且能吃饱。但是爷爷又跟我讲述了小时候经历过的最苦的几年,是59,60,61三年。他说那三年里,根本吃不饱饭,吃的最多的是粥。他还说那个时候连树皮草根都吃,甚至如果有人给他吃用草根做成的东西他还会很开心。因为吃不饱,所以爷爷基本上都没有力气去玩。
  二、爸爸妈妈小时候的饮食状况与观念:“温饱”、“追求多吃”
  关于爸爸妈妈小时候的饮食状况与观念,我向妈妈做了有关访谈。妈妈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她小时候吃饱饭基本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菜品也不过是青菜白菜之类的素菜,只有偶尔会有肉类食品比如鸡鸭鱼猪肉的出现。能吃到的鱼类也基本上是能在河里抓到的河鱼、河虾、螺丝,很少能吃到海鲜,尤其是活的海鲜,根本不会有进口海鲜。对于海鲜,妈妈说大城市可能还比较多一点,小乡村很少有,她小时候吃的最多的是那种腥味很重的青鱼。80年代之后,妈妈说自己家开始养猪养鸡养鸭,所以肉类食品在餐桌上就多了起来。也能吃到些自己家种的水果,比如菜瓜、西瓜、甘蔗。但是由于交通条件限制还没有苹果香蕉这类外来水果。
  所以妈妈那一辈小时候的饮食条件是能够吃饱尽量吃多但是饮食观念上不会追求营养,饮食平衡。当时还有“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手里还捧着一个胖娃娃”这样的歌谣,所以当时的观念都是“多吃为好”,追求“大鱼大肉”。
  三、我小时候的饮食状况与观念:“食物丰富”、“追求营养”
  我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在我脑海中小时候根本没有饿肚子的印象,都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我想吃,可以天天吃肉。但是在我印象中我是属于不喜欢吃东西,特别挑食的那种孩子。有的吃却不想吃。不喜欢吃主食比如饭、肉之类的,却沉迷于各种零食。进入21世纪以后,各种外地水果、海鲜已早已不足为奇。比如小时候就已经能够吃到新疆的水果甚至是国外的水果了。
  自我出生以来,吃饱吃多已根本不是追求了。会更多的从营养方面去思考,尽量做到营养均衡。大鱼大肉不再是主角,健康的选料和烹饪方式开始受到家人的青睐。我们不再盲目追求吃得好、吃得精、营养过剩,饮食观也更趋向于便捷和科学。开始追求“绿色食品”。
  四、饮食观念的变化及原因分析:“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经济发展科技进步”
  我们家庭的饮食观念从爷爷奶奶那一辈吃不饱饭,追求能够吃饱饭;到爸爸妈妈这一辈温饱但是追求能够多吃一点,追求“大鱼大肉”;在到我这一辈的食物很丰富,更加追求“健康饮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总的来说,这是一个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变化。我们家庭的饮食观越来越趋向于健康。这一变化离不开中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时代背景。
  爷爷小时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生产力尚不发达,虽无兵燹之灾,却有荒歉之虑。我又问了爷爷关于三年困难的原因,他告诉我的第一个原因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对我国的逼债,导致了经济困难。第二个是因为自然灾害导致了产量下降,当我问及“大跃进”是否对此有影响是他说是有一定的影响。在错误指导下,粮食的产量一直提不上去。之后我查阅的相关资料,了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1.“在戴维营会谈前夕的1959年6月,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单方面撕毁了中苏双方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1960年7月,赫鲁晓夫摧逼中国政府还债。中国人民是有骨气的,宁可勒紧腰袋,忍饥受寒,也要还清债务。”2. 1959年全国出现了“受灾范围之大,在五十年代是前所未有的”严重自然灾害,受灾面积达4463万公顷(每公顷等于1万平方米,合15市亩,计6.8650亿亩),成灾(收成减产80%以上为成灾)面积1373万公顷3. 当时的大跃进违背客观规律,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力,打乱正常生产秩序 ,造成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 、积累和消费之间比例严重失调是导致1959年~1961年粮食供给严重困难的原因。
  爸爸妈妈小时候是七八十年代,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以城市为重点的各领域迅速的掀起了改革的高潮。中国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食物供给能力全面增强的基础上,各种食物的消费量全面上升。食物供给满足温饱需要,过于单一的粮食型食物结构开始向多样化转变。这些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与欢乐,中国的经济开始复苏,菜市场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另外80年代之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包田到户,妈妈自己家开始种植蔬菜稻谷,提高了家庭物质供给水平。
  我小时候,中国逐渐步入小康社会。社会经济迎来了较快的发展,所以物质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三聚氰胺、地沟油、苏丹红、瘦肉精、增白剂、毒奶粉、塑化剂、速成鸡、反式脂肪酸、转基因大豆和水稻、危险且滥用的食品添加剂、蔬菜烟草及茶叶的农药残留等食品安全事故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我们又会更加注重起起食品的安全问题。另外一些“富贵病”的出现,也引起了人们对饮食观的思考,逐渐开始注重营养均衡、健康饮食。
  五、总结:
  通过这次论文的撰写,我收获了很多。亲自通过询问的方式了解了三代人的饮食差异,感触颇深。我觉得经济是基础,我们家庭饮食状况与观念的变化从根本上是跟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在变。从爷爷那辈的吃不饱饭,追求“吃饱”,到妈妈那一辈能吃饱但追求“多吃”,到我们这一代不愁吃追求“吃好、营养均衡”,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还有一点感触就是中国的环境问题,爷爷说他小时候有很多野生的黄鱼,多得都没人要,但在环境被污染的今天,野生黄鱼的价格高得离谱。还有就是我问妈妈小时候有没有龙虾吃,她却说“我们经常吃的香辣小龙虾在以前我们那条河根本没有,后来水质不好才出现了大量龙虾,河虾却慢慢消失了。”所以通过这次调查,我不仅了解到了我們家庭饮食状况与饮食观念的变迁,感受到了时代发展的力量,但同时也对中国的环境问题表示忧虑。我想只有中国的经济、科技与环境协调发展起来,中国人的饮食状况才会更好,饮食观才会真正“健康”起来吧。
  第一作者:吕金柯(1996.05-),女,汉族,浙江余姚人,学生,本科,单位: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国复141班。
  第二作者:卢敏姣(1996.04-),女,汉族,浙江三门人,学生,本科,单位: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国复141班。
其他文献
【摘要】:文化云主要通过大数据,将各种文化资源通过互联网分享到每一个网民手中。文化云发展到今天,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现在这种公共数字文化云服务发展也愈渐成熟,让网民们可以足不出户便受接收到一个城市的百分之八十的文化资源。本文通过分析文化云的资源分享作用,了解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并对文化云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一、文化
期刊
André Lefevere的文章里,作者列举了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三个不同的英文翻译版本,从题目,注解和措辞等方面对三个译本进行对比,总结出每个译本给有其特点。  详细说明了翻译要做到人人统一是非常困难的。基于每个人对于原文本不同的理解,以及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还有译者本身自己的所处时代和地域限制等原因都对译本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1.译者对于原文本的理解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期刊
【摘要】:淮北方言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推的理论”,即:“1推2,2推3,3推1;4不动”。文章借助方言实际语用材料来质疑“推的理论”,以期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语言观来指导方言研究。  【关键词】:淮北方言;推的理论;文献典故;区域实际。  淮北方言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推的理论”,即“1推2,2推3,3推1;4不动”。如果用国际音标五度标调法衡量:“普通话的第①声,相当于淮北的话第②声;普通话的第②声
期刊
【摘要】:模因在网络语言的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网络流行语言模因靠模仿、复制语言而进行传播。本文以模因论作为基础出发点,从网络流行词语的幽默性来探讨网络流行语言模因成功传播的原因。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模因;模因论  一、引言  1.1 模因论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它试图从历时和共时的视角对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具有传承性这种本质特征的进化规律
期刊
一、东南亚文学的发展  东南亚文学是东方文学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东南亚地处中印两大文明古国之间,文化受到中印两大文化的影响。近代,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而来的西方文化,又由于地理、民族的差异,东南亚文化存在着多元性、多样性。东南亚文学便是在这样多元复杂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  多元化东南亚文化背景下的东南亚文学的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孕育萌动期(3世纪前后——13世纪前后),传统成型期
期刊
【摘要】:李可染的山水画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山水画的里程碑,其山水画风格被誉为“李家山水”。他在现代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山水画,不但有对传统绘画的继承,而且也有对西方绘画因素的吸收和改造。无论是从艺术自身的发展来讲,还是从对外来绘画的吸收来说,李可染在改造中国山水画方面无疑是成功的。李可染的积墨法,来自于黄宾虹,并与素描画法相结合,最终形成其面貌。李可染先生跟齐白石、黄宾虹两位老师
期刊
【摘要】:程度副词“怪”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较高,“怪”由最初的形容词,经过后期的演变,其含义也逐步发生着变化,最终发展形成程度副词。“怪”在副词化的过程中,应用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关键词】:程度副词;怪;生成;运用  关于程度副词“怪”的用法,在吕叔湘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怪”的解释如下:1.动词,责怪、责备。可带“过”,必须要带名词宾语或兼语。如:这要怪她;不能怪小张,是老王忘
期刊
【摘要】: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一些提高生活质量的细节越来越重视,富有仪式感的饮茶活动逐渐多了起来,从穿着打扮到泡茶的流程充满了对仪式感的苛求,而茶这种饮品本身在中国有着千年之久的历史,笔者由对当前社会上这种风气的观察进而思考并查阅资料,试图了解古时候中国人究竟是怎么饮茶的,试图了解饮茶这件事情在我国传统的文化中究竟意味着什么,从而反思当下,在面对饮茶这件事情的时候可以更加理性不盲
期刊
【摘要】:生态翻译学作为一门新兴跨学科理论,将达尔文的适应选择论应用于翻译研究,从生态学视角研究翻译,结合中国“天人合一”的经典智慧,论证和构建了“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翻译理论。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角度对李继宏先生的畅销译作《追风筝的人》进行分析,探讨译者如何在特定翻译环境下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在翻译方法上实现语言、文化和交际的多维度转换。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适应与选择; 多维度转换  文化
期刊
【摘要】:在职教改革的情况下,目前国内的高职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将教育重心放在了职业技术的培养与训练上,往往忽略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但是我们都知道,在经济与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只有技术的专才,学校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不能放松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若只注重职业技术的教学,高职教育的发展就会受限。英语作为文化素养课程中重要的一个科目,也是高职教育中最重要的的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