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篇动人心魄、感人肺腑的小小说。文章的大致情节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圣诞节的下午,一位孤独的老妇人赤脚走在雪中,无人注意。老妇人去乘车,众人反感漠视,怕她有某种传染病,都不敢靠近她……
这是一篇动人心魄、感人肺腑的小小说。文章的大致情节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圣诞节的下午,一位孤独的老妇人赤脚走在雪中,无人注意。老妇人去乘车,众人反感漠视,怕她有某种传染病,都不敢靠近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地分析着老妇人处境凄凉的原因,却没人上去帮助她。众人对老妇人漠不关心的态度,引起了一位善良商人的反感,他解囊相助,塞给了老妇人一张20美元的钞票。后来,一个年轻人上了车。当他看见老妇人光着的双脚时,立即脱下自己的鞋袜,给老妇人穿上。车到站后,年轻人赤脚下车,众人一边揣测年轻人的身份,一边赞叹他的高尚德行。作品于平实的叙事中,表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主题,那就是——“讴歌善良、呼唤爱心”。
文首,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时间是“圣诞节的下午”,天气是“大雪纷飞”。这一环境描写烘托了“老妇人”赤脚在雪中行走的艰难,同时也渲染了凄凉的气氛,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接下来,写众人对老妇人的漠视甚至反感,是为了同下文“年轻人”对老妇人的热情相助形成鲜明的对比。文中还写到了一个诚实的“小男孩”和一个善良的“商人”,他俩的言行与众不同,表现了对老妇人的同情和爱心,也烘托了“年轻人”的言行更加难能可贵。年轻人出场时有段外貌描写:“他穿着一件厚重的蓝夹克,脖子上还围着一条围巾,灰色的羊毛帽罩住了耳朵。”这段服饰描写主要突出了天气的寒冷,同时也为下文年轻人将鞋袜脱给老妇人作铺垫。接着写年轻人发现老妇人后的神情和动作:“当年轻人瞥见老妇人光着的双脚时,他身体立刻停止了晃动,一下子僵住了。”这里的两个情态副词“立刻”、“一下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年轻人看到老妇人光着双脚时的震惊,凸现了年轻人的善良。然后犹如特写镜头似的写了年轻人一连串的动作:他“弯下腰,开始解他的鞋带。他脱掉了他抢眼的新鞋子,又脱掉了袜子,然后在老妇人面前蹲了下来”,“慢慢地,轻轻地,他双手抬起老妇人那长着厚茧的双脚,把自己的鞋袜给老妇人穿上”。这些描写十分真切地表现了年轻人一颗金子般的爱心。难怪那些麻木不仁的众人也赞叹他:“是一位先知”、“是个圣人”、“是位天使”。
文尾,作者通过那个诚实、善良的小男孩的口,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不,妈妈,我看得很清楚,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文章的标题就借用了小男孩的这句话——“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话虽直白,但意蕴深邃。既表明了年轻人对一个陌生人的同情与帮助,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应该去做的,也表现了作者对年轻人的肯定和赞美,同时还表现出作者对人们都应该付出爱心的呼唤。
小说语言质朴,主题深刻,叙事沉稳,引人入胜。尤其是文中对环境的渲染与烘托,对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情、动作等方面生动传神的描绘,使得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品读本文,相信你在获得多种写作技巧的同时,一定会受到灵魂的震撼和有益的启示。
[作者单位:湖北当阳庙前中学]
【附】
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暮秋/编译
圣诞节的下午,大雪纷飞,一位老妇人在雪中踽踽独行。
一对年轻的夫妇谈笑风生,抱着满怀的圣诞礼物,他们没有注意到那位老妇人。一位母亲领着两个孩子,在前往孩子祖母家的路上匆匆走过,他们也没注意到老妇人。一位牧师右手拿着《圣经》神气十足地走过去,像一个全副武装的基督战士。然而,他的思维定格在神圣的事情上,并没有留意到她。
如果这些人注意一下,他们就会发现那个老妇人没有穿鞋,光着脚走在冰天雪地里。她双手紧紧地攥着没有纽扣、破旧不堪的外套衣领,抵御寒风。
到了汽车站,她停了下来,弓腰驼背,红蓝相间的围巾裹在头上。她在等候去市中心的公交车。一位绅士拿着一个看起来挺重要的公文包,在她边上等车,不敢靠得太近。毕竟,她可能会有某种传染病。一个十几岁模样的女孩也在等车,她看了好几次老妇人的脚,但什么也没有说。
公交车来了,老妇人慢吞吞地、费劲地上了车,坐在司机身后靠边的座位上。绅士和女孩都冲到了车尾。与老妇人坐在一起的男人坐立不安,抚弄着大拇指。
一个小男孩指着那个老妇人说:“快看呀,妈妈,那个老奶奶光着脚!”尴尬的母亲把他的手拽了下来说:“不要指着别人,蕾德鲁!那样不礼貌。”接着,她的目光投向了窗外。“她肯定有成年的子女,”一位穿着皮大衣的女士说,“她的孩子们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她有一种道德优越感,因为她把自己的母亲照顾得很好。一位老师坐在汽车的中部,扶着她膝上的礼物袋,对坐在她旁边的朋友说:“难道我们交的税还不够处理这种情况吗?”“人们应该学会存钱。如果她在年轻的时候存了钱,现在就不会受苦了,这是她自己的错。”一个衣着得体的年轻大学生补充说。
所有人都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因为他们都发表了如此精辟的分析。
这些同胞对人漠不关心的态度,引起了一位善良商人的反感,他从钱包里取出一张崭新的20美元钞票,走过过道,上前塞进老妇人颤巍巍、满是皱纹的手中。“拿着,夫人,给您买双鞋。”老妇人点点头作为答谢。商人大踏步地走回自己的座住,对自己十分满意——因为他不是一个光说不做的人。
到了下一站,一个年轻人上了车。他穿着一件厚重的蓝夹克,脖子上还围着一条围巾,灰色的羊毛帽罩住了耳朵。一根线在他的帽子下绕着一直到耳朵里,与一个随身听连着,他的身体随着只有他自己能听到的音乐摇摆。付过车费后,他一屁股坐在一个靠过道的座位上,正好与老妇人斜对角。
但当年轻人瞥见老妇人光着的双脚时,他身体立刻停止了晃动,一下子僵住了。他的目光从老妇人那里移到了自己的脚上,他穿着一双崭新的、昂贵的名牌运动鞋。年轻人弯下腰,开始解他的鞋带。他脱掉了他抢眼的新鞋子,又脱掉了袜子,然后在老妇人面前蹲了下来。“夫人,”他说,“我看见您没穿鞋,那就把我的鞋给您吧。”慢慢地,轻轻地,他双手抬起老妇人那长着厚茧的双脚,把自己的鞋袜给老妇人穿上。老妇人使劲地点点头表示感谢。
汽车到了下一站。年轻人下了车,光着脚走在雪地里。乘客都涌到窗前,看着他光脚艰难地在雪地里走远。
“他是谁?”一个人问道。
“他一定是一位先知。”一个人说。“他一定是个圣人。”另一个人说。“他一定是位天使。”又有一人说。
但那个指过老妇人的小男孩说:“不,妈妈,我看得很清楚,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这是一篇动人心魄、感人肺腑的小小说。文章的大致情节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圣诞节的下午,一位孤独的老妇人赤脚走在雪中,无人注意。老妇人去乘车,众人反感漠视,怕她有某种传染病,都不敢靠近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地分析着老妇人处境凄凉的原因,却没人上去帮助她。众人对老妇人漠不关心的态度,引起了一位善良商人的反感,他解囊相助,塞给了老妇人一张20美元的钞票。后来,一个年轻人上了车。当他看见老妇人光着的双脚时,立即脱下自己的鞋袜,给老妇人穿上。车到站后,年轻人赤脚下车,众人一边揣测年轻人的身份,一边赞叹他的高尚德行。作品于平实的叙事中,表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主题,那就是——“讴歌善良、呼唤爱心”。
文首,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时间是“圣诞节的下午”,天气是“大雪纷飞”。这一环境描写烘托了“老妇人”赤脚在雪中行走的艰难,同时也渲染了凄凉的气氛,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接下来,写众人对老妇人的漠视甚至反感,是为了同下文“年轻人”对老妇人的热情相助形成鲜明的对比。文中还写到了一个诚实的“小男孩”和一个善良的“商人”,他俩的言行与众不同,表现了对老妇人的同情和爱心,也烘托了“年轻人”的言行更加难能可贵。年轻人出场时有段外貌描写:“他穿着一件厚重的蓝夹克,脖子上还围着一条围巾,灰色的羊毛帽罩住了耳朵。”这段服饰描写主要突出了天气的寒冷,同时也为下文年轻人将鞋袜脱给老妇人作铺垫。接着写年轻人发现老妇人后的神情和动作:“当年轻人瞥见老妇人光着的双脚时,他身体立刻停止了晃动,一下子僵住了。”这里的两个情态副词“立刻”、“一下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年轻人看到老妇人光着双脚时的震惊,凸现了年轻人的善良。然后犹如特写镜头似的写了年轻人一连串的动作:他“弯下腰,开始解他的鞋带。他脱掉了他抢眼的新鞋子,又脱掉了袜子,然后在老妇人面前蹲了下来”,“慢慢地,轻轻地,他双手抬起老妇人那长着厚茧的双脚,把自己的鞋袜给老妇人穿上”。这些描写十分真切地表现了年轻人一颗金子般的爱心。难怪那些麻木不仁的众人也赞叹他:“是一位先知”、“是个圣人”、“是位天使”。
文尾,作者通过那个诚实、善良的小男孩的口,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不,妈妈,我看得很清楚,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文章的标题就借用了小男孩的这句话——“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话虽直白,但意蕴深邃。既表明了年轻人对一个陌生人的同情与帮助,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应该去做的,也表现了作者对年轻人的肯定和赞美,同时还表现出作者对人们都应该付出爱心的呼唤。
小说语言质朴,主题深刻,叙事沉稳,引人入胜。尤其是文中对环境的渲染与烘托,对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情、动作等方面生动传神的描绘,使得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品读本文,相信你在获得多种写作技巧的同时,一定会受到灵魂的震撼和有益的启示。
[作者单位:湖北当阳庙前中学]
【附】
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暮秋/编译
圣诞节的下午,大雪纷飞,一位老妇人在雪中踽踽独行。
一对年轻的夫妇谈笑风生,抱着满怀的圣诞礼物,他们没有注意到那位老妇人。一位母亲领着两个孩子,在前往孩子祖母家的路上匆匆走过,他们也没注意到老妇人。一位牧师右手拿着《圣经》神气十足地走过去,像一个全副武装的基督战士。然而,他的思维定格在神圣的事情上,并没有留意到她。
如果这些人注意一下,他们就会发现那个老妇人没有穿鞋,光着脚走在冰天雪地里。她双手紧紧地攥着没有纽扣、破旧不堪的外套衣领,抵御寒风。
到了汽车站,她停了下来,弓腰驼背,红蓝相间的围巾裹在头上。她在等候去市中心的公交车。一位绅士拿着一个看起来挺重要的公文包,在她边上等车,不敢靠得太近。毕竟,她可能会有某种传染病。一个十几岁模样的女孩也在等车,她看了好几次老妇人的脚,但什么也没有说。
公交车来了,老妇人慢吞吞地、费劲地上了车,坐在司机身后靠边的座位上。绅士和女孩都冲到了车尾。与老妇人坐在一起的男人坐立不安,抚弄着大拇指。
一个小男孩指着那个老妇人说:“快看呀,妈妈,那个老奶奶光着脚!”尴尬的母亲把他的手拽了下来说:“不要指着别人,蕾德鲁!那样不礼貌。”接着,她的目光投向了窗外。“她肯定有成年的子女,”一位穿着皮大衣的女士说,“她的孩子们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她有一种道德优越感,因为她把自己的母亲照顾得很好。一位老师坐在汽车的中部,扶着她膝上的礼物袋,对坐在她旁边的朋友说:“难道我们交的税还不够处理这种情况吗?”“人们应该学会存钱。如果她在年轻的时候存了钱,现在就不会受苦了,这是她自己的错。”一个衣着得体的年轻大学生补充说。
所有人都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因为他们都发表了如此精辟的分析。
这些同胞对人漠不关心的态度,引起了一位善良商人的反感,他从钱包里取出一张崭新的20美元钞票,走过过道,上前塞进老妇人颤巍巍、满是皱纹的手中。“拿着,夫人,给您买双鞋。”老妇人点点头作为答谢。商人大踏步地走回自己的座住,对自己十分满意——因为他不是一个光说不做的人。
到了下一站,一个年轻人上了车。他穿着一件厚重的蓝夹克,脖子上还围着一条围巾,灰色的羊毛帽罩住了耳朵。一根线在他的帽子下绕着一直到耳朵里,与一个随身听连着,他的身体随着只有他自己能听到的音乐摇摆。付过车费后,他一屁股坐在一个靠过道的座位上,正好与老妇人斜对角。
但当年轻人瞥见老妇人光着的双脚时,他身体立刻停止了晃动,一下子僵住了。他的目光从老妇人那里移到了自己的脚上,他穿着一双崭新的、昂贵的名牌运动鞋。年轻人弯下腰,开始解他的鞋带。他脱掉了他抢眼的新鞋子,又脱掉了袜子,然后在老妇人面前蹲了下来。“夫人,”他说,“我看见您没穿鞋,那就把我的鞋给您吧。”慢慢地,轻轻地,他双手抬起老妇人那长着厚茧的双脚,把自己的鞋袜给老妇人穿上。老妇人使劲地点点头表示感谢。
汽车到了下一站。年轻人下了车,光着脚走在雪地里。乘客都涌到窗前,看着他光脚艰难地在雪地里走远。
“他是谁?”一个人问道。
“他一定是一位先知。”一个人说。“他一定是个圣人。”另一个人说。“他一定是位天使。”又有一人说。
但那个指过老妇人的小男孩说:“不,妈妈,我看得很清楚,他只是一个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