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新课标理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了落实与渗透,并成为各个学科课堂教学实践的目标和指引,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从观念、方法、模式、内容等各个方面做出改革和创新。对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结合教材设置提问、鼓励学生交流探讨、充分融入信息技术三个维度出发,分析新课标理念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方法和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
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转变落后的教学行为和方式,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体验的优化和学习兴趣的激发,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获得知识、情感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所以,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教学,每个初中地理教师都需展开大胆地思考和深入地探索,推进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改革,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整个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能得到发展和提升。
一、结合教材设置提问,促进学生知识理解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问题则是对教材知识的有效凝练,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巧妙提出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与掌握,活跃学生的思维并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因此,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初中地理教师应当转变过去单向传授和灌输的倾向,重视问题的设置和提出。具体来说,教师需把握地理教材的重难点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来提问,以创设充满悬念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思考动机、触发学生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展开分析、探究,深化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也更进一步推进课堂活动的开展与进行。
例如,在教授《發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形形色色的国家和地区,掌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与发展差异,想要让学生们深刻掌握本节课程的内容,必须帮助学生们建立与课程的联系。所以,在课程开始前,笔者根据课程内容设置了一些探究问题,上课后,笔者选择适合的时机向学生们进行提问,如: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与最小的国家分别是哪个?世界上人口人数最多的国家是哪个?提出问题后,笔者再给予学生们充足的思考。这样,笔者通过结合教材设置提问,促进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二、鼓励学生交流探讨,拓宽学生学习思维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通常是由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与学生之间却缺少沟通和交流,导致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难以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坚持并落实合作教学的基本理念,首先将全班学生科学地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并确定组内成员的具体职责与分工,然后再鼓励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沟通、探讨与互动,分享各自的观点、看法与认识,实现思维碰撞与互补,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从而更加顺利地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达到理想的教学境界。
例如,在教授《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其中,本节课程的难点知识较多,需要学生们不断探究,所以,笔者组织了小组探究活动,让学生们通过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上课后,笔者先对学生们进行分组,每个小组5人,随后,笔者再为各小组设置探究任务,让学生们自由讨论,同时,笔者会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们发表自身的想法。这样,笔者通过鼓励学生交流探究,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思维。
三、充分融入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信息技术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手段,既能促进知识呈现方式的革新,又能够打破教学资源的时空限制、优化资源的配置,以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所以说,初中地理教师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观念和思想,不断地学习来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和信息素养,善于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来广泛搜集教学资源,并利用多媒体的图片展示、动画和视频播放等功能进行知识、信息的展示,创设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让教学资源实现最优配置,优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快学生知识理解与吸收,切实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授《中国的水资源》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考虑到课程内容的特点,笔者决定采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上课后,笔者先为学生们简单介绍本节课程的内容,让学生们初步感知我国水资源的特征,然后,笔者再通过信息技术将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笔者通过充分融入信息技术,优化了教学资源的配置。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理念逐步渗透的背景下,各个学科教育教学必须要做出适应性的改革与转变才能够满足全新的教学要求。所以说,作为初中地理教师,我们必须要把握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以新课标理念为基础和指引,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情况来展开探索,让结合教材设置提问、鼓励学生交流探讨、充分融入信息技术等方法和策略在地理课堂中实现巧妙地运用,打造科学、创新的课堂教学结构体系,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初中地理课堂的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 陈菊.新课标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学要点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153.
[2] 廖绍华.优化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7(20):244-245.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
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转变落后的教学行为和方式,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体验的优化和学习兴趣的激发,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获得知识、情感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所以,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教学,每个初中地理教师都需展开大胆地思考和深入地探索,推进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改革,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整个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能得到发展和提升。
一、结合教材设置提问,促进学生知识理解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问题则是对教材知识的有效凝练,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巧妙提出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与掌握,活跃学生的思维并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因此,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初中地理教师应当转变过去单向传授和灌输的倾向,重视问题的设置和提出。具体来说,教师需把握地理教材的重难点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来提问,以创设充满悬念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思考动机、触发学生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展开分析、探究,深化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也更进一步推进课堂活动的开展与进行。
例如,在教授《發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形形色色的国家和地区,掌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与发展差异,想要让学生们深刻掌握本节课程的内容,必须帮助学生们建立与课程的联系。所以,在课程开始前,笔者根据课程内容设置了一些探究问题,上课后,笔者选择适合的时机向学生们进行提问,如: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与最小的国家分别是哪个?世界上人口人数最多的国家是哪个?提出问题后,笔者再给予学生们充足的思考。这样,笔者通过结合教材设置提问,促进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二、鼓励学生交流探讨,拓宽学生学习思维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通常是由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与学生之间却缺少沟通和交流,导致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难以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坚持并落实合作教学的基本理念,首先将全班学生科学地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并确定组内成员的具体职责与分工,然后再鼓励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沟通、探讨与互动,分享各自的观点、看法与认识,实现思维碰撞与互补,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从而更加顺利地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达到理想的教学境界。
例如,在教授《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其中,本节课程的难点知识较多,需要学生们不断探究,所以,笔者组织了小组探究活动,让学生们通过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上课后,笔者先对学生们进行分组,每个小组5人,随后,笔者再为各小组设置探究任务,让学生们自由讨论,同时,笔者会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们发表自身的想法。这样,笔者通过鼓励学生交流探究,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思维。
三、充分融入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信息技术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手段,既能促进知识呈现方式的革新,又能够打破教学资源的时空限制、优化资源的配置,以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所以说,初中地理教师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观念和思想,不断地学习来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和信息素养,善于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来广泛搜集教学资源,并利用多媒体的图片展示、动画和视频播放等功能进行知识、信息的展示,创设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让教学资源实现最优配置,优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快学生知识理解与吸收,切实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授《中国的水资源》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考虑到课程内容的特点,笔者决定采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上课后,笔者先为学生们简单介绍本节课程的内容,让学生们初步感知我国水资源的特征,然后,笔者再通过信息技术将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笔者通过充分融入信息技术,优化了教学资源的配置。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理念逐步渗透的背景下,各个学科教育教学必须要做出适应性的改革与转变才能够满足全新的教学要求。所以说,作为初中地理教师,我们必须要把握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以新课标理念为基础和指引,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情况来展开探索,让结合教材设置提问、鼓励学生交流探讨、充分融入信息技术等方法和策略在地理课堂中实现巧妙地运用,打造科学、创新的课堂教学结构体系,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初中地理课堂的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 陈菊.新课标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学要点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153.
[2] 廖绍华.优化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7(20):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