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q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体学教学中,我们体育教师不能老是习惯于让学生仅通过身体训练来掌握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而应让学生端正锻炼态度,激发学生锻炼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把体育锻炼转化为自觉行为,受益终生。
  关键词:态度 兴趣 习惯
  
  1、转变观念,提高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认识。长期以来,我们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还是习惯于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有的甚至弃之不顾。其实不然,如果没有端正的锻炼态度,又没有锻炼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相反,学生对锻炼如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加锻炼。
  2、有计划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2.1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例如踢足球的教学,如果一味让学生乱踢,是很容易出现事故的,中小学生因踢足球造成骨折等事故也是很多的。因此,体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这些基本知识可在保健卫生课中传授。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2.2 加强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实践才能形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必须努力尽可能坚强地形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但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最重要的还是正当行为的不断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要由单顶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坚持不懈,反复训练。教师还应经常督促检查,持之以恒。
  2.3 培养训练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必须与培养学生对活动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兴趣,表现出具有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习惯。如果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习惯性也就越强。学生们之所以踢起足球来不觉得累,就是因为他们非常喜爱足球这项活动。随着我们对这项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从“只知乱踢到踢出些门道”,踢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的爱好不断增强的过程,及养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的过程。
  3、把握形成学习良好锻炼习惯的两个因素。
  3.1 发挥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学生模仿性强,体育教师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之一,对学生能否形成良好锻炼习惯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认真贯彻课堂常规,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规范准确地讲解示范动作技术,并且加强练习方法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每一节课,都经受一个科学锻炼身体的过程,并且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3.2 促成学生形成自律性。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过程,学生是主体,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设法将学生从被动锻炼中解放出来,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才能达到培养学‘E良好锻炼习惯的目的。由被动锻炼转化为主动锻炼,需要很强的锻炼自觉性和自觉能力。因此,体育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而且要帮助学生制定有个性特点、具体切实的个人锻炼计划,严格规定锻炼内容、方法、过程、运动量和时间等;教育学生要认真锻炼.踏踏实实,从点滴做起,并引导学生加强对自己锻炼计划的实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不断提高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的自律性,从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其他文献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凭借数学知识固有的魅力,把握时机,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知识的乐趣,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创设情境,激发创新。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激起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欲望。  如在教学“互
期刊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中,教师应创设探究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在时间和空间上给学生以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形成数学概念、推导数学公式、获得数学结论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实践操作 自主探究 形成数学概念 推导数学公式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
期刊
摘要:向课堂要效率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本文试图从深入解读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三个方面,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问题提出几点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解读教材优化教学师生关系    向课堂要效率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本文试图从深入解读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三个方面,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问题提出几点自己的思考:解
期刊
1、在导入新课中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是小学科学课必不可少的环节。良好的新课导入,能迅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如教学《摩擦力的秘密》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夹弹子的游戏,各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在20秒的时间内,看哪一个小组夹的弹子多。在汇报夹取的弹子数时,发现用竹筷子夹的多,而用玻璃筷子夹的少。各组将筷子的一端加工后再进行一次比赛,赛后学生体会到:筷子的前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传统观念认为,政治课好教,什么人都可以教,闭卷考试时期,教条条、划条条、背条条就可以了,而如今实行开卷考试,“教与不教一个样”、“教好教坏一个样”、“反正是翻书考试”等观念严重影响了学生政治学习的热情,因此,我们应重视这一问题,并采取得力措施,激发初中生政治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初中生 政治学习 热情    政治这门课,在初中升学考试中所占分数较少,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多数学
期刊
摘要:对于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首先要处理好知识的衔接,其次做好能力培养的衔接。  关键词:衔接 知识的衔接 能力培养的衔接 插入 疏通思路 知识的迁移    化学学科启蒙于初中三年级,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和思维特点,安排的化学知识简单易懂,且化学实验声色多变,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初三会考时大多数学生化学成绩偏高。升入高中后,由于化学知识难度加深,学生通过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学习后,化学成绩大幅下
期刊
摘要:数形结合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利用图形性质来解决代数问题,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达到优化解题方法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思想 数形结合 代数问题 巧解
期刊
摘要:根据辽宁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为例的工科院校音乐欣赏课设置情况及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程的兴趣现状,本文从课前,课上及课后三个方面作以设想,力求使工科院校学生通过音乐欣赏课程的学习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不断的学习和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鉴赏美,真正地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 教学设想 多媒体技术 网络资源    身为一名工科院校的音乐专业教师
期刊
摘要:目前,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现象。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将以学生为音乐学习的真正主人为目标,有力地推进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改革进程。  关键词:音乐 课堂教学 生活化    1、当前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校教育的原因,也有社会教行、家庭教育的原因。但突出的一点便是巾小学
期刊
摘要:现代的美术欣赏教育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注重吸收时代精神,改变传统美术欣赏教育,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美术欣赏 改变 传统教学方法 审美能力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要通过欣赏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独立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的课程。长期以来,小学美术欣赏课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老师以课本为主导将美术作品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