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逸笔 海内孤品

来源 :书与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yu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清钱大听《竹石芝仙图》,现藏于嘉定博物馆,水墨纸本,纵82厘米,横39厘米。上绘竹三枝、石一头、灵芝三本、水仙一丛。题曰:“乾隆丙午中春之朔,写祝一区年先生五十大诞,即请教正。竹汀居士钱大听书于孱守斋。”钤“大听私印” (白),“竹汀”(朱)二章。又有鉴藏印三:“木夫所藏”(朱)、“序伯秘玩”(朱)、“古疁戴浩生识”(白)。画面上竹劲挺,石坚峭,灵芝静雅,水仙清隽。题字沉着温厚,是典型的钱氏书风。竹子、水仙喻义高洁,石象征硬朗,灵芝则表达对康健长寿的祈望。古人常绘此类事物,作为亲友寿辰的贺礼。
  二
  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征,号辛楣,又号竹汀,嘉定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历任侍讲学士,詹事府少詹事,世称钱少詹、钱宫詹。精研经史、金石、训诂、律历,是乾嘉考据学巨擘,众所公认的一代儒宗。著有《廿二史考异》《十驾斋养新录》《潜研堂诗集》《潜研堂文集》等。
  钱氏书法亦精诣,隶书得力于汉《史晨碑》,雄浑古茂,奇趣横生;楷行以颜体为根基,苍厚朴健,兼具宋元逸致。因其生前享誉学界,且为人宽厚,故而求书求题求文者不绝于门,故传世书作较多。
  在画史上,钱氏也并非寂寂无闻,但记载甚少.传世画作更是凤毛麟角。笔者目力所见.只有本文所探讨的《竹石芝仙图》。为文献所著录者,亦仅见《白莲图》,也属花卉题材。其弟子蒋士铨《忠雅堂集》卷二十一《为仙沂题钱宫詹画白莲小幅》:
  楷法写枝干,行草写花叶。
  作画如作字,吾师白阳接。
  忽闻素莲香,如见影摇月。
  翠盖拥琼英,微微开笑靥。
  秀才工篆隶,用笔亦奇崛。
  得画喜欲癫,抱藕作舟楫。
  君勿作画看,只当嗅古帖。
  由此诗可知,钱大听深厚的书法功底对其作画十分有益,能够化书艺为画技,而其画风则师法明代花卉大家陈淳(白阳)。蒋氏读其《白莲图》,能有“忽闻素莲香,如见影摇月”的嗅觉和视觉感应,足见其技法和意境是比较高妙的。“君勿作画看,只当嗅古帖”云云,则可能是画作具有金石意味,这也是与钱大听的书法和学养相吻合的。受画者为顾绶汝,字仙沂(一作仙贻),江宁人,诸生。他得到钱大昕的画,欣喜若狂,可知钱画确为难得,作画仅是偶一为之。
  清蒋宝龄经眼前贤时彦画作不可胜数,且与当时画坛名家多有交游,常盘桓于嘉定,并与钱大听之子钱东塾相识.但他并没有亲眼见过钱大昕画作。纵然如此,他仍然根据蒋士铨的诗作将钱大听作为一名画家写进了画史。其《墨林今话》卷三“钱大听”条云:
  嘉定钱少詹大昕竹汀先生,平生著述等身,博于金石,尤精汉隶,而无画名。昨见蒋心余太史有题先生画白莲诗云:“楷法写枝干,行草写花叶。作画如作字,吾师白阳接。”可见先生亦谙六法。惟不多作,故世罕知者。
  清《光绪嘉定县志》卷三十二《轶事》也将钱大听画事记入,沿袭蒋宝龄字句,稍加删节而已,此处赘录无益。
  今人董桥在《墨影呈祥》一文中表達了对钱大听画艺的向慕,他说:“我没有见过钱大昕的画,只在书上读到他的学生蒋士铨题老师画白莲的诗,说老师‘楷法写枝干,行草写花叶’。名气那么大,画两笔文人画谁看了都珍惜。”
  2001年,国家文物局发布《限制著名书画家作品出境目录》,钱大听作品属于“原则上不准出境”一类。《竹石芝仙图》既是目前所知的世间孤品,又是“原则上不准出境”的文物,其珍贵性不言而喻.理应得到深入研究和高度重视。
  三
  此图作于乾隆丙午中春之朔,即乾隆五十一年二月一日。以西元计,时为1786年,距今已历232载。细观此图,无污无损,品相完整,旧画如新,可谓难能可贵。
  此图是钱大昕为“一区年先生”五十大寿而作,时年钱氏五十九岁。科举时代,同科中进士(或举人)者,为同年关系,互称年兄。年先生,应与年兄意思相类似。“一区”当为钱氏莱位同年的字或号,至于究为何人,因资料不足,暂无法确定。
  一区之后,此画先后为瞿中溶,程庭鹭、戴浩、陆炳熙收藏,后入藏嘉定博物馆。
  “木夫所藏”为瞿中溶鉴藏印。瞿中溶(1769-1842),字镜涛,一字苌生,号木夫,嘉定人。钱大昕女婿。贡生,官湖南布政司理问,历署辰州府通判、安福县知县。富收藏,精考证,覃心金石,参校经史。文甚博辩,诗亦典赡。分隶行楷.苍劲古朴。花卉师陈率祖,摹印尤入古。著有《三体石经辨证》《古泉山馆金石文编》《古泉山馆诗集》《奕载堂文集》等。
  “序伯秘玩”为程庭鹭鉴藏印。程庭鹭(1796-1858),字序伯,号蘅乡,晚号篛庵、梦盦,嘉定人。贡生。能诗词,擅骈文。其画得钱杜指援,又上追李流芳、程嘉燧,更出入王敬铭和张鹏翀之间,笔墨沉厚苍茫,意境萧疏。篆刻以丁敬,黄易为法,上溯秦汉。著有《以恬养智斋诗初集》《以恬养智斋诗二集》《尊璞堂诗文集》《篛庵画鏖》《小松圆阁印存》等。
  “古醪戴浩生识”为戴浩鉴藏印。戴浩生平不详。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嘉德四季”第二十期拍卖会(2009)推出的清《周颢、王昱(白云峰图)二帧台裱立轴》,也是戴浩的旧藏。其自题诗堂落款云:“甲申小春月上浣,翰甫戴浩志于疁东池上草堂。”末钤两印:一为“翰甫戴浩长寿”;一亦为“古醪戴浩生识”,但风格异于《竹石芝仙图》上的同文印。醪、古醪,均为嘉定别称。题款中的甲申年,一时无法确定是哪一年。程庭鹭卒后,清光绪十年(1884)、民国三十三年(1944)均为甲申年。戴浩,字翰甫,嘉定人。主要活动在清末或民国,可能收藏了一定量的本邑前贤书画。
  最后的藏家陆炳熙为嘉定镇北大街居民。卒后,其子陆载通于1988年4月将其生前藏品捐赠给嘉定博物馆。除此画外,还有书法4件、绘画17件、竹刻6件、砚台1件、瓷器1件,以及古籍若干种。
其他文献
我得识苏小松先生,缘于其公子苏文轩兄,他和我是同门好友,自2013年我们一起考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师从徐建融先生研究美术史,转瞬已近五年了。事实上,在认识文轩兄之前,我便在一次画展上观摩过小松先生的山水画作。当时,同好宋元的我,便对这路画风有亲近感。随着与文轩兄逐渐熟悉,我才知道这位苏小松先生竟然是我同门师兄弟的父亲。经其介绍,我便有缘拜会小松先生,慢慢得知他少年时曾随花鸟画大家江寒汀先生的高足蕉
期刊
新年伊始,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和朝仓雕塑馆联合推出“吴昌硕与其时代——苦铁没后90年”特展。这三家文博机构均地处日本东京台东区,而且,前者国立博物馆就在以艺术场馆密集而著称的上野公园近邻,其他两馆也相距不远。  当然,三家联合舉办这样的展览,首先得力于各自丰富的藏品。东京国立博物馆规模之大、藏品之富,自不待言,其中的吴昌硕及其相关藏品,多为收藏家高岛菊次郎、林宗毅以及篆刻家小林斗
期刊
在科举时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士子希冀通过长年不懈的寒窗苦读,有朝一日中举人、威进士,甚至名列鼎甲,一举威名天下知。如若能登上鼎甲之首,那更是无限的荣光。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十分注重考生的书法水平,尤其是清代的殿试,偏重书法,故而当时的士子们在书法上都接受过非常扎实的训练,这种训练尤其强调馆阁体的书写。但是,获得功名以后,他们中的很多人在书写上不再拘束于馆阁体,开始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面貌。有
期刊
王敬铭(1667—1721),字丹思,一字未岩,号味闲,今上海嘉定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状元,授翰林院修撰。自幼喜文学,尤嗜诗词书画。康熙四十六年,皇帝南巡,王敬铭献画后称旨,入值畅春园,充武英殿纂修。进士及第后,康熙夸耀说“是朕一手培养出来的”。王敬铭“好义山,后学东坡,间信长吉”,其画取法宋元四家,山水学王原祁,清腴闲远,书卷之气,溢于纸墨,为王原祁四大弟子之一,闻名于世,人称“书画状
期刊
上海图书馆藏有众多明清文人的稿本日记,游记等文献,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其中有一稿本为明末东林士人安希范的游记,这部游记引起了笔者的兴趣。  安希范(1564-1621),字小范,号我素,江苏无锡人,明万历年间进士,授礼部主事,后来因为其母亲年老,上书乞归,改任职于南京吏部。万历二十一年(1593)因上《纠辅臣明正邪疏》惹怒神宗遭贬,归乡后主讲于东林学院,其后裔根据其生平遗稿编为《天全堂集》。  明
期刊
著名画家张桂铭的归道已三年多了,作为一个有艺术理想,笔墨追求、风格建树的大家,如今他远行了,最好的纪念,也许就是思考与启悟、追寻与传承.  记得在1984年的首届海平线画展上,当我在众多的展品中见到他的《寒林独步》等四幅画作时,视觉的冲击力,审美的兴奋感。创新的独特性,直逼真正意义上的标新立异与自辟蹊径,从而标志着一个自我突破.风格自树的张桂铭将跃出艺苑的地平线。  科班出身,艺脉正宗,名家师承。
期刊
唐人临《黄庭经》  这幅作品是在敦煌发现的残纸.为唐朝一位不知名的书家所临。众所周知。唐人尚法,故唐代书家的书法作品大多法度森严,气魄雄伟,点画都较为规律,具有力度美。这篇《黄庭经》笔法与欧阳询.虞世南较为接近。但若细致推究,则更偏向于欧体。通篇看来.除部分字迹(例如:“壮”“老” “还” “归”等)依稀可见原作的影子,略备王羲之的意味外,大多都为“习惯性书写”.呈现出书写者自身的书写状态。所谓“
期刊
周颖(二八五—一一七七三),字晋瞻,号芷岩、芷道人、芷叟、雪樵,因蓄美须长髯,自号髯痴,人呼周髯,嘉定一今属上海一人。清代书画家、竹刻家。  嘉定地区自古有竹刻的传统,深受传统技艺影响的周颢成为清代最著名的竹刻家,但其画名也因此为刻竹名所掩。有关周颢的文献记载虽然不算丰富,但钱大听《周山人传》、王鸣韶《嘉定三艺人传》、金元钰《竹人录》、程祖庆《练川名人画像》等都将其定位为画家兼竹人。乾隆间彭蕴灿辑
期刊
编者按:上海嘉定自古就以“教化”闻名,明清两代文脉昌盛,书画名家辈出。2018年1月时值嘉定建县800周年,为深入挖掘嘉定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嘉定博物馆以丰富的馆藏文物为依托,于2017年11月18日—2018年1月10日重磅推出原创性展览“风雅练川——嘉定明清书画展”。《书与画》杂志特与嘉定博物馆合作,配合此次展览推出“嘉定书画专题”,将嘉定博物馆所藏精品呈现给读者,以感受嘉定的人文魅力和历史底
期刊
中国山水画的“树法”可细分为“枯树法” “夹叶树法” “点叶树法” “特殊树法(如松柳)”等几类。顾名思义,划分标准根据自然界中的不同树木类型。国画学习者,不管是初学者,或是有一定基础的老手,都需要不断夯实山水画的基础技法,“枯树法”是“树法”练习的首选。  根据自然界中树木的种类,我们可大致将枯树分成三类:一为向上生长出枝,画论中称为“鹿角枝”,此一类型最常见;二为向下出枝的类型,称为“蟹爪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