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拍电影的独立电影人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有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遗传学硕士、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微生物学硕士等专业背景的郭海涛,进入美国费城的天普大学学习电影与媒体制作艺术硕士。
  选择新的生命的开始,尽管是出于海涛长久以来的意愿,但同时也要承担巨大的勇气。拿起摄像机的一刻,也意味着对于从前所学几乎全盘的舍弃。
  然而,人生中,必然是有舍有得。
  制作
  郭海涛说,烂片之所以烂,是因为不知所云。而他的作品,很多都仅仅讲述一个点。
  剧情片《母与女》在一对母女晨间的简单谈话中,凝聚着一种内在的张力,质朴的情节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家庭矛盾与冲突。尽管影片也存在戏剧化过强的味道(但如果这是导演所追求的,倒也无可厚非地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
  《老唐》是导演拍摄的“偷渡客”系列作品之一,采用“口述历史”的方式,影片大部分镜头都是导演直接面对着主人公。海涛的画面甚至是谦卑的,用一个略微仰视的镜头与镜头画面内的人物进行交流,观看影片可以感受到导演的呼吸与思想。
  老唐是上个世纪80年代偷渡到美国的打工者,因为语言不通只能常年在中国餐馆打工。海涛的画面静静地注视着老唐,听他讲着自己如何到美国,然后是故土难归。海涛特意将老唐剥虾的画面不断重复,这些画面被导演赋予着轮回的意义。海涛曾想过是否应该与画面中的人物过多交流,但后来发现这正是他选择的一种方式,而这种方式在其他作品中也多有体现。在《大卫与帕翠西》中,海涛甚至直接参与了其中的情节。
  作为一对年龄悬殊的主人公,大卫和帕翠西夫妇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奇观”性(当然在一个国际化背景中,这样的“奇观”度也要有所保留,这里仅是站在中国纪录者的观点)。而更为奇特的是,这位80多岁的帕翠西老太太年轻时才华横溢,甚至斯坦利·库布里克这样的大师级导演曾为其担任过摄影师。这对于从高二开始,就因为王家卫的《阿飞正传》而迷恋上电影的海涛来说,该是件多么具有诱惑力的事。老而风韵犹存的帕翠西也许可以成为励志电影的主角,然而,年轻时代的美貌与辉煌在《大卫与帕翠西》中,却时刻成为主人公年老之后萧瑟之景的反衬,导演对主人公的无奈与伤感直出画面。
  郭海涛并非是一个简单的记录者,对于自己的主人公,海涛有着深深的同情,这也影响到他影片的内容。在将大卫从医院接出来的当天,帕翠西执拗地邀请海涛去越南餐馆吃饭,原本已有安排的海涛,最终顺从了帕翠西的要求。从纪录片的镜头中组接中,观众可以感觉到,海涛和他们到了越南餐厅之前的内心斗争。
  在纪录片的拍摄中,海涛逐渐掌握了一种观察方法——在拍摄中寻找故事。尽管纪录片是正在发生的事情,但对于一位逐渐成熟的创作者来说,把握事情未来的发展也是种天然的能力和感觉。美国《大卫与帕翠西》中老人的晚年生活司空见惯,海涛在“中国式”养老的观念下,带给影片另外一种悲悯。但在现实的观影中,海涛在影片前20分钟的故事中尽量营造戏剧化冲突的情节和故事吸引观众,如影片一开始就用帕翠西入院的事件吸引观众,甚至强化了救护车的画面,让观众更容易进入电影内容。
  《大卫与帕翠西》是目前海涛完成度最高的作品。之所以用“完成度”这个词,是因为作为一位完美主义者,他的作品将永远处于修改之中,除非他决定“到此为止”。
  观察角度
  海涛的创作更多来源于身边的人物。因为要挣生活费,海涛需要在餐馆送外卖赚钱,也正因此海涛认识了在中国餐馆厨房帮厨的老唐,并对他产生极大的兴趣。在十分钟的影片中,老唐面对镜头,絮絮叨叨地讲述自己偷渡美国的历程。而在另一部纪录片《伶人故事—漂泊在纽约的追梦人》中,海涛拍摄了一系列在美国生活的中国京剧演员的故事。题材寻找到的原因很简单——海涛本来就是京剧戏迷,观看演出而相识。这群京剧演员在中国大多数都是专业京剧演员,其中甚至有国家级演员,但美国,他们的表演没有生存土壤,只能用来给自己和华人圈子的少数票友自娱自乐。为了能够表演,甚至搭钱也在所不惜,这些怀揣梦想来到美国的人,在生活中也许只能做普通的体力劳动。从纪录片角度来说,海涛是个运气不坏的导演,每次都可以找到比较好的题材,而且每次都可以找到独特的视角。“偷渡客”们到了美国,是否寻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大卫与帕翠西》中,韶华已逝的帕翠西照片上的风光不再,能被记录下来的只有老无所依的尴尬与无奈。风光过后的老人如何生存?《伶人故事—漂泊在纽约的追梦人》中展现的是在美国的京剧艺人,仍然每天坚持练习童子功,即使功夫再好也可能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懂得和欣赏。是什么能支撑着他一直坚持?在海涛的视线中,有一种忧郁的关爱促使着他一直注视着他的主人公们。而这种关注,更因为不同国家背景的制作,而产生另外一种不同的意味。毋庸置疑的是,和张侨勇这样的加拿大籍华人导演拍摄的如《沿江而上》、《千锤百炼》中的中国故事不同,海涛拍摄纪录片的角度是中国人对国外社会的观察。正如《大卫与帕翠西》,对于美国观众来说可能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但对于正在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大卫与帕翠西面对年老的经历,似乎也不那么陌生和遥远。
  科学影像制作者
  高中时代就梦想学新闻的郭海涛,高考却学了生物化学专业。之后的工作也都围绕着生物、蓝藻、仪器等,似乎与艺术毫无关系,但海涛却一直坚信自己在影像方面的才华。尽管凭借之前所学,专注地生活下去,完全可以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但海涛却选择了自己的理想。这点就如同他影片中的主人公一样,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坚持着。哪怕是缥缈而看不到前途。但作品的不断获奖,似乎也证明着海涛对自己的判断。
  2012年海涛获得了以美国纪录片之父罗伯特·弗拉哈迪命名的罗伯特·弗拉哈迪奖学金,并参加了2012年Flaherty seminar。在seminar里,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纪录片,极大地开阔了视野。海涛说自己更爱剧情片,也希望能够像贾樟柯一样,一部纪录片一部剧情片地做下去,这是他最理想的状态。
其他文献
一年之计在于春,从立春开始,我们又来到了新一年的节气轮回。对于BTV纪实频道的拍摄小组来说,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拍摄也渐渐进入了尾声。时至2013年的1月,中国北方依然是一片天寒地冻的景致。为了能够拍到春天的感觉,我们将最后一站选在了福建。回望一年来的拍摄,我们大部分的拍摄手法都是确定一个主题,然后现场随拍的方式,主要是以唯美的空景为主,这当然与节气题材本身有很大关系。这次福建之行我们决定改变一下
期刊
烟雾是导演在渲染电影电视中渲染氛围的一个手段,无论是在剧情片或者在纪录片中都可以充分加以利用。  烟和雾的不同  烟是人为的结果,雾是自然环境中的一种特殊天气现象,它是由空气中微小的水珠和冰粒形成后的结果,一般出现在水气比较多的区域,比如早晨、河边、湖面、湿地、森林等。它是一种流动的时隐时现变幻莫测的景致。比如“海市蜃楼”就是一种特殊环境下自然形成的一种“雾像”的气象景观,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自然现
期刊
静与动,是电影画面的两种基本表现方式,所谓“静”,可以是画面内容的静态形式,也可以说成镜头的客观静止状态。而“动”,则包含画面内容的运动属性,或者说,是镜头进行客观的物理运动,我们今天就一起探讨一下有关“动”镜头的拍摄技巧。  由于电影电视画面本身以动态影像来传达信息,演员的形体之动,取决于导演对角色特性的考虑,属于软层次的运动,这个我们以后找机会再细说。而拍摄之中,运用镜头的自身运动和物理光学的
期刊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中国观众可能对它不甚熟悉,但是小说的原著作者约翰·勒·卡雷在英国可是人尽皆知的。卡雷在英国写谍战小说就像现在国内的麦家那样,因为卡雷的确从事过情报工作,退役后又主攻文学,因此他的侦探小说描摹的极端真实,大受西方,尤其是欧洲的读者欢迎,并曾在1979年就拍成了电视剧,曾风极一时。  这次的大银幕版,由瑞典导演托马斯·阿尔弗莱德森执导,北欧人细腻
期刊
“微电影”问世时间很短。虽然概念朦胧,在定义和界定范畴都不甚明朗的情况下,却意外而迅速成了各界的宠儿。2011年,各路人马争相杀入微电影领域:视频网站、影视公司、广告公司、导演都希望在这个市场上分一杯羹。  从最早的创意营销、病毒营销开始,微电影的盈利点和商业模式被广告人反复探讨。作为一个偏重于营销和商业的概念,作为网络视频和商业模式结合的手段,作为电影与广告重合处的新事物,专业制作和社会化传播成
期刊
编者按 :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日前在美丽的广东佛山市南海区落下了帷幕,包括6件多媒体收藏作品在内的数十件金、银、铜质收藏作品,以及特别设置的“评委推荐奖”各自尘埃落定。  本届影展因推出了多项与时俱进的改革而备受期待,尤其是新增的多媒体单元,聚集了众多业内人士的目光。顺应信息化的发展,多媒体应运而生,中国摄协此举被评价为“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大构架、大格局”。不过,如何去定义这个新生儿、它的茁壮成
期刊
家喻户晓的英国情报特工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终于再次回归了大银幕,在007系列的最新电影《007:大破天幕杀机》(Skyfall)中,原来的团队也再次聚首,这包括了导演山姆·门德斯(Sam Mendes)和摄影指导罗杰·达肯斯(Roger Deakins)。而且这也是007系列中,第一部使用数字电影方式拍摄的影片。不过,两人其实在之前的影片《锅盖头》和《革命之路》中就已经尝试过数字格
期刊
提到北海道大家一定可以联想到《非诚勿扰》里北海道的美景,或者想到《远山的呼唤》中高仓健伟岸的身影和北海道农家淳朴的生活。这些电影中表现的都是北海道夏秋之美,这次笔者有机会来到冬季的北海道,在满眼雪白之中体验索尼Handycam系列最新的摄像机产品。  几日的行程把北海道的美丽深深地印入脑海,这如同手持DV拍摄下的回忆已经存入硬盘,无论何时翻阅都会让人对这段美好的记忆流连忘返。在这个白色的雪国之中,
期刊
01  Riedel Communications为奥地利极限运动员提供通讯支持  由红牛赞助的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太空极限跳伞,从12万英尺的太空平流层起跳。为了使跳伞全程向外直播,Riedel Communications公司提供了一体化转播方案,全程视频由光纤传输,并通过无线信号将画面从太空舱传送回地面,并通过wifi向世界各地实时转播。  在鲍姆加特纳2012年10月14号跳伞的前几天,全
期刊
从专职做婚礼视频工作到现在已经有四年时间,4年对一个时代来说不是很长,但是相对于用单反拍视频,尤其是拍婚礼视频的人来说,这4年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过程。我们TheMomentFilm有幸经历了这个过程,在这里,简单谈一谈这几年的经历,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  梦想出发  对我来说,专职做婚礼视频有着一定的必然性。上学时,我喜欢用文字表达自己,那时我对职业的规划就是一定要是一个能“表达”的行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