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荷的少女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eng124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蝉鸣聒噪的午后,瑞雪来找我,我望着她被太阳晒红的脸笑嘻嘻地说:“给我带来什么好东西了?”
  她把手里的小人书递过来:“来,我们一起看吧。”
  是《铁道游击队》,我的眼睛立即被封皮上的人物吸引。我们就伏在窗前的床上,头对着头看书,时不时发出一阵笑声,或是一声惊叫。窗前槐树上的小鸟,也被我们的大叫声惊得拍着翅膀飞走了。
  我们这样相伴着,度过了美好的暑假生活。可是,到了开学的时候,瑞雪突然对我说,这一学期她不想上学了。
  “你呀,才上完小学四年级就不上了,这也太早了吧,我还想上大学呢!”我急得像点燃的鞭炮一样,唠叨个不停。
  “老师讲课,我听不清楚,所以期末考试成绩太差,我不好意思上学了。”瑞雪结结巴巴地说。“我从来就没有发现你耳聋,你听我说话,不是听得很清楚吗?”我惊奇地问。
  “这是因为我们从小在一起,你就是张张嘴巴,我也知道你在说什么。”
  瑞雪不上学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可是,我也没有办法帮助她。从此,我只好一个人去三里之外的学校上学。
  星期天,瑞雪拿一本《小兵张嘎》的小人书找我,我看到她的脸色苍白,目光无神。她拿着书,坐在我的床头,叹了口气,过了很久才开口说话:“整天待在家里,连说话的人都没有,我快闷死了。”
  我抢过她手中的小人书,急切地看起来,画中的张嘎撑着一根竹篙,站在船头上,他穿行在芦苇丛中。我一下子被张嘎的英雄形象吸引住了。
  “快来看啊,多好看啊。”我兴奋地说。
  “你喜欢看呀,我家这样的书很多。”
  “那你下一次多带几本来吧。”我贪婪地请求她。
  “这些书我早已看过了,我只是想和你一起看,一起快乐。可是你从来就不关心我快乐不快乐。”
  “我,我怎么给你快乐?”我疑惑地问。
  “你想办法让我高兴高兴。”
  我挠着头,想了半天,才说:“那我们去荷塘摘莲子。”
  “不去,没意思。”
  “我猜,你还想上学,是不是?”我的手指比划着,“你留级,我们两个一个班,你听不懂的时候,我教你。”
  瑞雪的眼睛顿时亮起来,她点了点头说,“我去找我爸商量。”
  她飞快地跑走了。天快黑了,她抱着几本小人书又来了,她兴奋地说:“这些书给你了,算是酬谢你,我爸同意我上学了。”
  第二天,班主任得知瑞雪的情况,就让她坐在我的身边。放学后,我们就手拉手,走在田野间的小路上,我给她讲着她没有听懂的问题。
  有时在晚上,她也会跑到我家请教问题。我认真地给她讲解,那时,我真的像个小老师,讲解水平越来越高。
  瑞雪进步很快,月考的时候,她的各门成绩都优秀。班主任用了大半堂课的时间表扬我乐于助人,是优秀班干部,也表扬了瑞雪勤奋好学。我们为此高兴,好像一下子长大了,更加懂事了。
  这一年,我和瑞雪考上了一所重点中学。我报到后的第一件事,便去找班主任,讲了瑞雪的情况,老师答应我们坐同桌。我仍像以前那样,给瑞雪耐心讲解她不懂的内容,她的语文成绩很好,只是英语学着吃力。
  我列了一些计划,想帮她尽快赶上去。在我正热心帮助瑞雪渡过难关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我的母亲病倒了。
  农忙时节,十几亩农田,我父亲一个人忙不过来,我只好暂时请假回家帮忙。我起早贪黑地劳动,希望早日回到学校。瑞雪有时来看望我,星期天的时候,她也会跟我一起到我家的棉花田里帮我摘棉花,有时,会给我送一些刚蒸好的馒头。
  我问她,能否听清楚英语老师的讲课,她摇着头,说只能听到一点点。
  我母亲的病仍不见好转,一转眼,一个学期就这样过去了。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农活已闲了,我就到学校参加考试,我全靠自学,还考了全班第三名;瑞雪很慘,她考了倒数第三名。她对上学再一次失去信心。
  一年之后,我母亲的病情才慢慢好转。我对瑞雪关照太少,她勉强读完了初中一年级,就感到无法读下去。
  新学期开始了,瑞雪说:“我还是不上学了,太吃力了。”
  我一边务农,一边上学,无法帮她,就任她辍学。
  三年时光,就这样匆匆地过去了,我考上一所普通的高中。
  我上了高中,回家的次数少了, 我与瑞雪见面的机会更少了,三年之后,我考上了一所普通大学,接到录取通知书那天,我去看瑞雪。来到她的苗圃园里,我被姹紫嫣红的花朵吸引,陶醉在花丛中。
  瑞雪笑容满面地迎了过来,进入她的小屋,我看到满墙的画,全是逼真的荷花作品。
  “看来你过得不错啊!”我笑嘻嘻地说。
  瑞雪笑笑说:“我可以不用听力了,我学的东西,全不用听力了。”瑞雪学会了种植花草,她告诉我她想成为一名画家。她的眼睛里闪着晶莹的光,轻轻地说:“我现在这样也很好,我家只种了一少部分粮食,剩下的全部种花苗和树苗,每年收入比种粮食收入多几倍呢。”
  我放下心来,听力不好的瑞雪,终于用自己的双手寻到了梦想。
  暑假过完,我要去外省上大学,瑞雪来看我,她送给我一双崭新的运动鞋,还有一件花衬衫。她笑嘻嘻地说:“等你放假回来了,给我讲讲外面的故事。”
  我止不住流出了热泪,不知道是感激她,还是留恋这个我曾想逃走的贫瘠村庄。
其他文献
,甘肃通渭人,大学时期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诗刊》《美文》《星星诗刊》《青年作家》《草原》等刊,曾获第二届河北散文大赛三等奖,参加第十七届全国散文诗笔会。现为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包头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在河套平原的腹地,有一种尖嘴巴的狗,眼角有点发红,耳朵小小的。与其他的狗相比,具有很明显的特點,它的身体和腿都特长,全身通黑,尾巴不长,腰却像大黄蜂一样细。刚看到这种狗的时候我就感叹,真是造
期刊
大致从上学开始,语文课文中,我们都会面临一个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固定话题,简单的几句描摹出一篇文章或者一个段落的大意。但是读作家习习的作品,你需要放下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企图,因为习习的散文看上去根本没有中心思想。习习的散文是流水,缓缓从心田流过,仔细品味,有着五四遗风,看似无心随意,读来大有天地。比如这组作品,回溯式的写作手法,像随笔,又像散文诗,简单的白描和勾勒,如中国画的写意,意蕴尽在其中。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祝勇、张锐锋、周晓枫、蒋蓝、庞培等为代表的新散文运动轰轰烈烈展开,随后出现了如格致、马小淘、塞壬等新散文作家,这些作家主要从个体生活经验出发,艺术地表达一代人的成长史,是个人成长史的心灵化书写。  这篇散文是格致新散文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这样的文字极具魅惑力,像做梦时的呓语,又像荒诞的讲述,更像是一个人的自言自语。作者通过梦这一意识流的内容进行切入,通过金黄色的谷粒,通过个性
期刊
01  今天,我想聊聊自卑,当一个人极度自卑时,他觉得做什么都不会成功。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同学,他们害怕失败,不敢尝试,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我不行”。  有一个写作功底特别好的朋友,我和他聊天时鼓励他做一次线上分享。他听罢连连摇头,然后说普通话不行,害怕大家听不懂。  我继续鼓励:“喜欢你的人很多,大家期待的是你分享的有价值的内容,你看很多教授的普通话都不好,但并不妨碍学生接受知识。”他听后
期刊
病区的走廊还是一如既往的样子。廊灯白天黑夜都开着,不管外面夜色是否降临,走廊及其两侧的病房总是亮堂堂的,这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误以为病房里是没有夜晚的。  这段时间按理应该是比较清闲的,但病房里照常住满了病人,一忙起来,我也便时常不知不觉陷入了这样的错觉。我曾经无数次想象过“没日没夜”这个词描绘的状态,对没日没夜过活的人心存敬畏,现在我明白了,这个词描绘的很有可能就是一种错觉。比如此刻,我从办
期刊
在中国当代散文写作的长河里,新疆作家李娟是一股清流。独特的生活体验,敏锐的思考和抓取能力,天然去雕饰的写作技法,成为李娟独特而不可被复制的个性。与传统的散文表达方式不同,李娟的散文是琐碎的、短句式的,甚至是口语化的,但是这并不妨碍读者的阅读体验。《擅长到来的人和擅长离别的人》以极其喜剧化的笔法、清新的文风表达母女之间隐秘的情感,母亲擅长到来,而作者擅长离别,到来与离别之间,是母亲伟大而从不缺席的爱
期刊
“补丁”是个旧词,已经逐渐遥远,也许有一天会从我们的词典中走失。打补丁在女红冷落成霜的年代几乎成了行为艺术。对拿不起针线的女子,老一辈人是鄙视的,我有幸学会粗糙的针线活,得益于母亲教给我的打补丁的人生真谛。  我有一个精巧的针线笸箩,是母亲作为陪嫁郑重送给我的。针线笸箩是母亲亲手糊制的,她把旧报纸捣成糊糊,搅拌些防虫的药材和糯米汁,然后依着模子糊成。纸糊的针线笸箩像个圆形的小箱笼,顶上还带着盖子,
期刊
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还说:重友者霸,重师者王。我认同,但这些不是我想说的。我不把他们当蜡烛,也不当渡船,只想速记些老师的点滴。  A老师,刚从师范毕业就教我们,年纪不大,还有些小孩心性。正巧带他的是学校以严厉出名的B老师。常出现的经典画面是:他在二楼教室派头十足地训完我们,然后面红耳赤地去一楼办公室受B老师的训。  B老师是镇校之宝,爱说的一句话是:当年你们的爸爸都是我教的,现在还管不了你们
期刊
之前发过一条段子——我曾经也小鹿乱撞过,现在小鹿撞死了。  有一条回复很好笑:“我心中的小鹿都老了,撞不动了,我的小鹿已经胡子拉碴,叼着一支烟,翘着二郎腿,嘴里发出啧啧啧的不屑,唉,你现在的品位越来越低了,不撞,说啥也不撞。”  脑补了一下画面,不得不说,是这样啊。原来活蹦乱跳的小鹿,现在躺地上不愿意动了,还能跟你叨叨出一千种不撞人的理由。  “你们合适吗?你自己也知道不合适。”  “你俩都不在一
期刊
·/ 田园牧歌 /·  江南忆,最忆耕读村落。  初夏,带着多彩的神韵和夏日花草的芬芳,走进浙江省仙居县上横街村,漫游耕读村落,宛如巨幅江南田园牧歌式的画卷展开。花鸟草虫,田园牧笛,青山碧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意境完美。  步入村头,“耕读名贤廊”最先映入眼帘。于是,我们有的找空位坐在条凳上悠闲小憩,有的走动游览感受乡情民风,了解本土名贤人物。那种耕读传家的慢生活情调,返璞归真的旧时光彩色,回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