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史诗——许鸿飞雕塑作品展” 研讨会纪要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01260515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28日上午,“平民史诗——许鸿飞雕塑作品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此次展览研讨会分上下两场举行。上半场由中国美术馆副馆长、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梁江和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共同主持,以下是研讨会专家发言节选(按发言先后顺序排):
  许钦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许鸿飞用十年的工夫,不断将“胖女人”口口相传于百姓之中。以至于在广东,一说起“胖女人”就想起许鸿飞,一说到许鸿飞马上就想到“胖女人”。他把“胖女人”作为一个属于他个人所拥有的一个母题长时间的来做,便形成了他独特的“胖女人”系列。
  毛时安(上海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文化批评家):我觉得现代的雕塑普遍存在一种故作高深的沉重感,但许鸿飞的雕塑使我感到轻松。这些“肥女人”雕塑的身材给人很大的视觉压力,但在心理上却很轻松,富有喜剧性和戏剧性。这两种要素融在“肥女人”雕塑当中,置于城市环境中显得轻松有趣。许鸿飞的作品令我对雕塑产生了新的看法。
  舒士俊(北京画院研究员、美术评论家):许鸿飞选择了“肥女人”这个主题,用一个词形容就是“穷形尽相”。他把“肥女人”这口“井”挖下去,挖出来的是意想不到的形象和语言。
  朱万章(广东省博物馆研究员):我们看到题目叫做“平民史诗”,其实它也是一种心灵空间的呈现,表达了许鸿飞丰富的个人内心世界。既是对大众的一种写实,也是对他内心世界的写意。
  宋伟光(《雕塑》杂志执行主编):许院长的这个“肥妞”作品,走过了3个历程。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左右,把“肥女人”展示到公共场所,当时有很多人用“异样”的眼光来看,感到很好玩儿,很有生活情趣。第2阶段,他把“肥女人”在户外的羞羞答答,在床上的慵懒变成介入社会空间的一个关系。这些“胖女人”雕塑放到了瑶族山寨,它跟民众之间的联系是它的第2个历程。第3个历程就是翡翠雕塑。翡翠是工艺材料,用雕塑语言和形态来体现这还是首例,翡翠雕塑连接了雕塑和工艺美术,从而打破了工艺与雕塑之间的隔阂,使其能够进一步地进入市场,以满足广大民众的消费。
  易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雕塑的阅读在现代空间里面的问题就是牵扯到生存本身的问题。在都市化、科技化的发展下,人的生存的困境、生存与发展的矛盾和冲突,我从他的作品里面都可以得到解读。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下来思考,我觉得他完成了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型。我们忽视这种“胖”的形象,忽略它的幽默、调侃的特点,实际上他提出的还是生存的问题,这是一个创作发展的方向。这是我看他的作品的感受。
  高岭(艺术批评家):现实中见到胖女人我们可能不喜欢,但在艺术创作上,“肥女人”独特的造型语言,尤其是在材质上,那汉白玉肌肤的光洁、翡翠的圆润透亮,甚至青铜“肥女人”光影的变化,都透露出来肥硕女人的独特情感,让人着迷。从根本上讲,我觉得许鸿飞的雕塑是在强调女人同大地和自然的关系,透露出艺术家的天性,是他对自然、对美好、对安静、或者是对慢生活的崇尚情节。
  尚辉(《美术》杂志执行主编):许鸿飞的艺术的特点体现在材料的挑战上。其主要的艺术语言特征来自于中国传统的“泥塑”,甚至是“面塑”,所以不会抠结构的关系。因为这种“面塑”才会强调脂肪的光润感、凝脂的、肥硕的东西,具有一种内在的统一。
  陈伟安(广州艺术博物院院长):许鸿飞2008年创作了反映抗冰灾的《九天九夜》,作品在当时因为反映公共事件而获得巨大成功。2009年云南的雕塑展是许鸿飞一个纯粹的艺术活动:20多辆平板车,拉着他的“胖女人”雕塑,穿越于城市之中,最后融进了千年的瑶寨。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非常高的行为艺术。这些活动,毫无疑问把许鸿飞推上一个新的高度:既可以唱响主旋律,又可以走市场,叫好又叫座的雕塑家。
  丁亚雷(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许先生的雕塑作品有一种很强烈的亲和力,无论放在哪里都不会引起民众的不适。闲适的生活态度可能会决定艺术风格的取向。我觉得这种亲和力与广东人的闲适生活态度以及许先生的生活态度有关。
  黄礼孩(诗人、艺术评论家):从“平民”这样一个角度去解读许鸿飞的雕塑作品是合适的。“民间性”是许鸿飞雕塑作品的一个底色。他的作品往往能够引起人内心的共鸣和联想。从这一点说,许鸿飞的作品是民间生活的一种有趣的映像。
  赵利平(艺术批评家、《羊城晚报》栏目主持):许鸿飞的雕塑作品放在城市空间里非常融洽。这些年“胖女人”陆续去了法国、意大利、美国,接下是澳洲、意大利……可以说,许鸿飞的“胖女人”是世界性的。
  张演钦(美术评论家):许鸿飞的雕塑在叙事方面的开拓性,体现在历史与共识相融,空间和时间共生,我认为这是他对中国雕塑界的一个探索性的贡献。
  黄继谦(广东美术馆特约研究员):肥女世界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他塑造了一种诗意的肥女形象。例如吹奏乐器的“胖女人”。另一个方面我看到,有些作品是以超现实主义的手法来表现。有一件雕塑,一个小女孩两手支撑在母亲的背上。我们看起来真实而活泼,现实角度来讲,一个小女孩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力量把身体支撑起来,这种表现手法体现出诗意和浪漫,充满想象力。
  梁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许鸿飞的雕塑放在中国美术馆非常受欢迎。他选取了民间的元素,却能避开民间的俗情。使大家看到的雕塑没有情色而是雅俗,把人性本身的美好表达出来,这些细微独特的地方显出它的价值所在。
  4月28日下午,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雕塑》杂志执行主编宋伟光,中国美术馆的高级编审黄丹麾共同主持的“平民史诗——许鸿飞雕塑作品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华侨大厦二楼举行。围绕是与非的问题、思想来源、历程、功能的转换几个主题进行讨论。以下是各专家发言节选(按发言先后顺序排)。
  王宏建(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艺术作品中,不管是胖还是瘦都可以很美,许鸿飞塑造的胖女孩子形象,通过雕塑的语言进行创造与表现,现实性降低而艺术性加强了,从而传达出他对于美的观念。这种追求形成了许鸿飞的风格。   丁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许鸿飞在思考雕塑本身当代性的问题上,在塑造形体特殊性中找到了自己的元素。他锁定女性的胖;其次把戏剧性、幽默和作品最后达到的崇高性,融合在一起;最后选择大众所接受的本土性形象。他表现的是非常熟悉的语言,中国普通阶层的人,在雕塑里面做到这样因素的融合非常难得。他的作品完全颠覆了我对雕塑的理解。
  李一(《美术观察》主编):许鸿飞这次展览分室内、外两种形式,研讨会分馆内和馆外,这种方式很少见到。在中国美术馆做雕塑展很多,但翡翠雕塑展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用翡翠材质做雕塑很特别。其次布展设计也很有意思,灯光、墙壁的设计都很讲究。
  陈池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许鸿飞的雕塑是在居具像和抽象之间、具体的形象和变形之间,把握这个度来创作。他选择普通的女人作为创作的对象,挖掘她们灵性中善良的美,从“胖女人”中认识到人性的善良,和健康劳动相关的一些美。
  宋伟光:陈老师从美术史的角度来阐述中国雕塑的形态,提出了许鸿飞的雕塑是否是对当代雕塑形式的一种反思,又提出了作为一个雕塑家应该有风格贡献。
  郑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研所副所长):许鸿飞的雕塑在形式上面,有一种折叠的形象。这种折叠其实是很自然的形成,但是在许鸿飞的雕塑里面,他有意处理这种折叠,给“胖女人”的造型带来一种力度。雕塑强调内在的结构,包括骨骼和骨感,但“胖女人”恰恰把内在的骨感消解掉,有意掩盖和遮蔽。许鸿飞就是利用内部的折叠的形式处理,使它重新获得力量,形成很有变化的观看层次。
  黄丹麾:郑老师谈到了形式美感,站在本体论的角度,不是更多纠缠雕塑的社会、现实、文化内容,转而强调个性化的形式,许鸿飞的雕塑语言具有独特的夸张、韵律、动感,使人耳目一新。
  陈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在许鸿飞很多的作品里,女性做得很肥,男性却做得很健美。这种健美与肥女士相比显得很苗条。这种对比处理有一种诙谐感,艺术家把生活的美感和生活中的愉快,用特殊的手段表达在雕塑里面,动情又动人。
  王鹏(中国人民大学文化艺术策划与推广研究所所长):用雕塑的品牌和艺术家的品牌概念来谈一下我的看法。第一,许鸿飞的作品符合一个品牌的特征,即问题与符号的重复。第二,①品牌的价值:雕塑的文化性。②故事性。③娱乐性:娱情、娱态、娱性。④戏剧性。⑤创新性。
  曾振伟(广东暨南大学教授):许鸿飞对美的追求,从骨子里面就反映出来,这种反叛精神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感觉到。使人从作品中感受到肥本身是一种美,是要用仁爱的角度去表现。既要放弃传统的习惯做法,用表现不同角度的美去挑战这种美的意识,同时需要坚持。在这种坚持下,许鸿飞能够持守本身的符号,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吉祥(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从汉白玉的温润到翡翠的结合转变,我感觉特别震惊。雕塑想做成团块、做出硬度的感觉有很强的基本功就可以做到;但那种肉的,而且肉感里面还有学院派的内部结构,这种肉感和翡翠的结合,我感觉许先生从青铜和汉白玉慢慢找到了材料和语言。
  韦振中(广州美院教授):许鸿飞的作品跟生活的距离已经达到了“荒唐”的程度。那么胖一个女人跳起来、骑自行车、打高尔夫、吹一个长笛,显得特别“荒唐”。处理成荒唐的语言,又让观众觉得可信、可亲、可爱,这就是许鸿飞的作品最大的魅力所在。
  宋伟光:韦老师提到了一个词叫“荒唐”,我认为荒唐可以理解为荒诞,荒诞是我们艺术创作手法之一,在对预期效果的突然失望便产生了荒诞。荒诞可以产生心理反差,产生了生活与理想的距离,而这个距离恰恰是艺术家需要把握的,因为它能够使我们形成一种新的艺术感受。
  苗菁(《中国美术》资深编辑):许老师的作品很有意思,可能男人会喜欢但女人不一定喜欢。但是从艺术的角度来说确实是挺美的,一点都不觉得臃肿,也不丑陋。
  高蒙(广州美院副教授):在“胖女人”的系列里面,许鸿飞运用了多种雕塑形式。他的作品本身运动体量调节得比较好,尤其是在不同的几组雕塑里面,从石头到玻璃钢,他能够把不同的材料表现出相同的形式,比如说人要凌空飞动起来,用石头做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他用了不同的几种材料演练了一种相同的主题。
  刘晓陶(北京联合大学教授):许先生的雕塑作品善于表现人物的动态造型,准确、传神地抓住人物瞬间的动势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这些作品技术含量也非常高,难度也是非常大的。
  徐沛君(《中国美术馆》杂志执行副主编):我从身体美学的角度谈一下观感。现代的雕塑中,有很多雕塑是或隐或显都带一种欲望的感觉,但是许先生的“胖女人”系列,我感觉没有落入这么一种状态中。他塑造的“胖女人”雍容、自信。她们就是生活中的一个个场景,她们对自己的身体很宽容。换句话说,女为悦己者容,她们没有为悦他人而过份的束缚自己,过分的苛刻自己。
  朱虹子(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主编):许老师的雕塑与现代诗去结合,我觉得这两方面的结合是非常成功的。边看雕塑边阅读诗歌,看这个作品非常赏心悦目,它不是强加于你的,而是让你自然去走进。
  宋伟光:诗和雕塑的合一更加传达出一种所谓的跨界性,这是文学和雕塑的跨界。朱先生谈到的平民趣味,也就是说具有一种亲和力的东西,那么和现代这种诗意又进行了结合,所以使人很容易走进他的雕塑。
  王平(中国国画院艺术信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国家画廊执行主编):许老师的雕塑作品有审丑的意味,但是审丑的目的还是为了创造美,所以我觉得他的作品在审丑的基础上创造了个人的艺术语言。
  骆权灯(广州花都区宣传部长):我之所以喜欢许鸿飞的雕塑,第一,他的“胖女人”很平民化,都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妇女。第二,这些人物很生活化,赶小猪的、打球的、拔河的。这就是我们在文艺方针里面倡导的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来进行创作,有了这个地气才能吸引人气。
  马文甲(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雕塑创作其实有两个极端,其中一个极端就是强调精神层面。塑造时雕塑的基本型抓得特别多而细节特别少。因为这种形体概括到抽象或者是基本型的形态后,没有具体涵盖的信息,从而传达更广泛的精神层面的含义。许院长表现的是另一个极端,就是栩栩如生的层面,这是另一个层面。
  宋伟光:马老师是从接受主义这个角度来谈问题的,接受或者是抛弃,这是两个相反的东西,如果是接受,那才能传播,传播才能深化,深化才能普及,或者说普及才能深化。
  我在与许院长的交往过程中熟悉了解到他的创作历程,他这个“肥”之前,他不是做“肥”,他的“肥”的产生是有根源的。是在慢悠悠的心理状态中产生出来的“肥胖女人”。就是对失去信心的东西找回自信,找回人性中合理的心态。
  已近黄昏,我以一句诗作为结束语:在暮色中,那肥硕的美女渐渐消失在黄昏的迷雾之中,啊!她的美永留。
其他文献
由韦天瑜等策划、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主办的“公共艺术与人文生态——2012上海国际景观雕塑论坛”于2012年3月2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本届论坛聚焦目前中国公共艺术的现状和发展问题。  参加此次活动的专家,有来自国内外著名公共艺术学者、著名公共艺术家、商业空间设计师、城市管理决策者和房产商等参加。本论坛由著名艺术评论家马钦忠担任学术主持。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主任韦天瑜教授阐述了公共艺术的社
以下稿件由数次访谈整理而成。一般而言,国内对大地艺术的介绍仅局限于对美国的报道,而忽略了这是一次全球性的艺术运动。本次访谈对象克里斯·德鲁里先生是英国一位重要的地景艺术家,他将用自己的经验和作品为我们提供一种全新审视大地艺术的视角。在生态环境已经达到临界平衡极限的今天,重提大地艺术之精神则不无暮鼓晨钟之意,以此与艺术界同仁共勉。  艺术家简介:克里斯·德鲁里,英国大地艺术家、观念艺术家。1948年
内容摘要:玉石质地坚硬温润,色泽鲜明,晶莹纯洁,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璀璨的玉文化。每个时代的艺术家匠心独运,把玉雕琢成装饰品、艺术品,赋予美好、珍贵、高尚、圣洁的文化内涵。本文将通过汉白玉雕作品《仕女》的创作,来阐述艺术创造的魅力。  关键词:玉雕;艺术的创造:仕女  中国是最早用玉的国家之一,早在近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人的先祖就发现并开始使用玉石了。在这个古老而博
1 张在杰 《步步和谐》 导师:余国富 [参展作品]
1991年,第10屆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吴孟达凭借《天若有情》中的太保一角获得最佳男配角奖。这是他职业生涯唯一一次获得电影奖项。当天,他在《逃学威龙》的拍摄现场,接到主办方电话得知了获奖消息。筹备委员会主席梁李少霞代替他上台领奖,有些哽咽地说:“很多人以为,(拿奖)会提前知道,也有很多人在我们邀请的时候说‘我已经知道是谁了’,我觉得很遗憾,我可以对着天讲,我们没有一个人知道的。”  从艺术和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西方艺术界就已出现“泛雕塑”的现象。不过,在当时,“泛雕塑”也只是一种表象,真正的问题是现代主义雕塑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内在危机,同时还需要回应装置艺术对它的冲击。实际上,进入20世纪之后,西方现代艺术的两条发展线索所形成的合力在上世纪60年代曾掀起了现代主义雕塑“去雕塑化”的浪潮。以罗丹为起点,到后来的马约尔、布朗库西、贾科梅蒂,再到极少主义的艺术家,这条发端于现代雕塑内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鸣呃。  ——李贺《致酒行》  刘若望1977年出生,文革后的一代人,这比我想象的要年轻的多。  最早是在一个展览中看到了他的作品,记住了这个名字,但是不知道他的具体情况,好像是突然就冒出了这么一个人。2008年策划宋庄艺术节“众声喧哗”公共雕塑展的时候,特意邀请他参加了这个展览。他的作品很有气势,体量也够大,特别适合那次宋庄的展出方式
对话,在不同场域、不同语境中,反映了人们对自我身份的认知和选择。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之外,中国传统文化更强调人与物,即与自然、时间、空间的对话,在整体的宇宙观中,对话物我,以致和合。如今在司空见惯的艺术展览中,如何使展览真正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参与度、关注度的认知和传播平台,为作者、作品以及不同的观众群体,提供多维度的对话,以及有效拓展艺术展览价值外延最大化,同样要求展览策划在方式上有所突破,进而赋予
一九八零年一月十六日  题材是一个艺术家的良心认为不能不表达的东西。因此昧良心的事不要去干。同学们不能干。  教师怎么能不管这个呢?只教长短、大小、比例,良心呢?还要教这个。这个是最重要的。  有的人讲“风格”是不能教的,是艺术家自己自然形成的。既然不能教,那能不能学呢?不好教,但是可以学。  理解、感受、表达、创作,这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为画速写而速写。另外,我们还需要多快好省。我们研究蚊子,
2008年9月6日,“第二届中国长春国际雕塑大会”在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开幕。大会期间,举办了“安东尼·司顿斯专题展”“意象中国——中国雕塑院特邀当代雕塑家作品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美术院校师生雕塑作品展”“韩国雕刻家协会雕塑作品邀请展”“罗丹图片展”和“小型金属焊接展”等数个不同主题的雕塑展览。  9月7日下午,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和长春市规划局、东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