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创新才有进步,有创新才有发展。教育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学生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巨大推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通过恰当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在教学中采用以旧引新、沟通引趣,制造悬念、激发兴趣等方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呢?下面,我联系自已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教师自身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作为老师,如果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一个发挥创造思维的实践和空间,学生的潜能往往会出人预料。例如:在教学完乘法的意义后,教师设计了下面的习题:5+5+5+5=()× ( )
其中,一个尖子生的答案出乎老师的意料之外。别人的答案都是5×4,而他的答案却是10×2,当问及这个学生为什么这么做时,他的回答是“2个5相加的10,2个10就是10×2,这不更简便吗?这是多么富有创意的解法的呀,如果这个尖子生不是对加法、乘法的意义以及假发、乘法之间的联系理解的那么透彻,又怎能那么富于创意呢?所以说,教师的教学观念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人才的学生。
二、诱导质疑,挖掘创新潜能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教师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敢于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权威,改变人云亦云的思维定势。一方面,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鼓励学生敢于对教师的教学质疑、敢于对课本和答案质疑、敢于对同学的研究结果质疑,随时列举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展开探讨性的批判。一方面,培养学生疑中求是的习惯。面对质疑,老师不必急于解答,应先反问学生,如何想到这个问题,思路或目的是什么,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接着,让班级其他同学讨论、回答,到适当的程度,老师才介入讨论或指导、点评,使学生形成由疑而问,由问寻思,由思求索的习惯。
如:教“百以内的不进位加法”一课,我出示例题:20+30,引导学生思考:20里面有几个十?30里面有几个十?2个十加3个十是5个十,即50,所以20+30=50。讲授新课后,我布置了几道练习题,发现有一、两个同学并没有按照我教的方法进行计算,采用的是另一种计算方法,我立刻表扬了这些同学,并引导学生归纳出新的计算方法:整十数加整十数,得数个位都是0,计算时只要看十位,十位和十位相加,得数是几,计算结果就是几十。在教学中,我发现我们的学生虽然语言表达能力差,不能口头进行质疑,但他们已经知道用心去思考,去发现问题、找寻方法。可见,多思考,多质疑,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其思维能力。
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学生只有在“为什么”的情景中才开始启动,在“怎么办”的情景中才开始深入。教师的课堂教学应选择一些发散性强的典型数学材料,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促进智力探索,形成创造气氛,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所以,问题是创新之源、创新之首。
例如:教学求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学生通过自学研讨,发现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是2×3=6,但许多同学却不理解其中的道理。因此教师追问:为什么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必须包含它们全部公有质因数2、3,去掉一个公有质因数3,是否能得到最大公约数?学生的思维畅通,剩下的2虽然是18和30的公约数,但不是最大公约数。这时学生顿悟到少一个公有质因数不行,多一个独有质因数也不行,这样问题迎刃而解。
三、合作探究,激发创新精神
学生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同伴的认可,而合作教学则充分地把个别化与人际互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生理需要的基础之上,尤其是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充满互助和竞赛。实行小组合作,在相互激发中互相促进,共同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学校食堂每天吃9棵白菜,一个星期共吃多少棵?”学生出现了三种解法:(1)9×7=63(棵)(2)9×6=54(棵)(3)9×5=45(棵)对此组织学生讨论:有的认为一星期应为七天;有的认为一星期为6天,因为星期日食堂停伙;还有的认为现在是5天工作制,故一星期作5天计算。经过讨论,明确了题目的实质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至于每周作几天计算,并不妨碍对题目的理解,这样突破了解题的难点。学生通过讨论,体会到了动脑的好处,从而乐于参与。
这样的讨论,对于养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提供充分的时间,给学生以创新的机会
人类社会的创新发明,大凡不是某一个科学家凭空想象得到的,而是要进行不断的实践。所以,给学生创新的时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让学生自我表现,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的体现。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只有当每个学生都有主人翁意识,才能彻底改变过去被动式的学习状态。而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的根本点是学生参与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才能在学习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发展自我。因此,在教学中要留下足够的时间,如果这些时间老师还是窃为已有,不能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话,那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是一句空话。设想,如果将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环节,改成教师展示,学生睁大眼睛看,这样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虽然从表面上看“节约”了时间,但是长期在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出来的学生,除了被动的接受,不能有些什么?更不要说创造能力的培养了。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不是一道题、两道题就能解决的,也不是一年半载可以形成的,而是学生长期自主探索,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贯穿于教学始终的结果,只有长期的坚持,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做高素质的接班人。
一、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教师自身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作为老师,如果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一个发挥创造思维的实践和空间,学生的潜能往往会出人预料。例如:在教学完乘法的意义后,教师设计了下面的习题:5+5+5+5=()× ( )
其中,一个尖子生的答案出乎老师的意料之外。别人的答案都是5×4,而他的答案却是10×2,当问及这个学生为什么这么做时,他的回答是“2个5相加的10,2个10就是10×2,这不更简便吗?这是多么富有创意的解法的呀,如果这个尖子生不是对加法、乘法的意义以及假发、乘法之间的联系理解的那么透彻,又怎能那么富于创意呢?所以说,教师的教学观念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人才的学生。
二、诱导质疑,挖掘创新潜能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教师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敢于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权威,改变人云亦云的思维定势。一方面,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鼓励学生敢于对教师的教学质疑、敢于对课本和答案质疑、敢于对同学的研究结果质疑,随时列举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展开探讨性的批判。一方面,培养学生疑中求是的习惯。面对质疑,老师不必急于解答,应先反问学生,如何想到这个问题,思路或目的是什么,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接着,让班级其他同学讨论、回答,到适当的程度,老师才介入讨论或指导、点评,使学生形成由疑而问,由问寻思,由思求索的习惯。
如:教“百以内的不进位加法”一课,我出示例题:20+30,引导学生思考:20里面有几个十?30里面有几个十?2个十加3个十是5个十,即50,所以20+30=50。讲授新课后,我布置了几道练习题,发现有一、两个同学并没有按照我教的方法进行计算,采用的是另一种计算方法,我立刻表扬了这些同学,并引导学生归纳出新的计算方法:整十数加整十数,得数个位都是0,计算时只要看十位,十位和十位相加,得数是几,计算结果就是几十。在教学中,我发现我们的学生虽然语言表达能力差,不能口头进行质疑,但他们已经知道用心去思考,去发现问题、找寻方法。可见,多思考,多质疑,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其思维能力。
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学生只有在“为什么”的情景中才开始启动,在“怎么办”的情景中才开始深入。教师的课堂教学应选择一些发散性强的典型数学材料,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促进智力探索,形成创造气氛,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所以,问题是创新之源、创新之首。
例如:教学求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学生通过自学研讨,发现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是2×3=6,但许多同学却不理解其中的道理。因此教师追问:为什么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必须包含它们全部公有质因数2、3,去掉一个公有质因数3,是否能得到最大公约数?学生的思维畅通,剩下的2虽然是18和30的公约数,但不是最大公约数。这时学生顿悟到少一个公有质因数不行,多一个独有质因数也不行,这样问题迎刃而解。
三、合作探究,激发创新精神
学生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同伴的认可,而合作教学则充分地把个别化与人际互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生理需要的基础之上,尤其是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充满互助和竞赛。实行小组合作,在相互激发中互相促进,共同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学校食堂每天吃9棵白菜,一个星期共吃多少棵?”学生出现了三种解法:(1)9×7=63(棵)(2)9×6=54(棵)(3)9×5=45(棵)对此组织学生讨论:有的认为一星期应为七天;有的认为一星期为6天,因为星期日食堂停伙;还有的认为现在是5天工作制,故一星期作5天计算。经过讨论,明确了题目的实质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至于每周作几天计算,并不妨碍对题目的理解,这样突破了解题的难点。学生通过讨论,体会到了动脑的好处,从而乐于参与。
这样的讨论,对于养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提供充分的时间,给学生以创新的机会
人类社会的创新发明,大凡不是某一个科学家凭空想象得到的,而是要进行不断的实践。所以,给学生创新的时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让学生自我表现,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的体现。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只有当每个学生都有主人翁意识,才能彻底改变过去被动式的学习状态。而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的根本点是学生参与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才能在学习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发展自我。因此,在教学中要留下足够的时间,如果这些时间老师还是窃为已有,不能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话,那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是一句空话。设想,如果将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环节,改成教师展示,学生睁大眼睛看,这样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虽然从表面上看“节约”了时间,但是长期在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出来的学生,除了被动的接受,不能有些什么?更不要说创造能力的培养了。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不是一道题、两道题就能解决的,也不是一年半载可以形成的,而是学生长期自主探索,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贯穿于教学始终的结果,只有长期的坚持,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做高素质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