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呼唤“实践”

来源 :中国素质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q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呈现
  在一次作文观摩课上,我发现:教师为了让学生们"出口成章"、"意到笔随"、 "字字珠玑"。便使出浑身解数、眉飞色舞地讲解如何选材,如何构思,如何开头……
  而学生们如同观众,用"听"驾驭作文课堂,一脸茫然无措地以"看"为长袍穿梭在密密麻麻的例文堆里,他们为了登上教师所建造的"好作文"的堡垒,不得不锁住心灵,束缚个性,压抑情感,埋没思维……
  教师的努力在作文这块"广阔领地"上呈现出一片"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景象!
  当完观众的学生们,由于"根底浅"、"腹中空",运笔时便在作文的死角中怨声载道地苦苦挣扎。虽绞尽脑汁,东张西望,但还是感到无从下笔。最后不得不快马加鞭地胡乱涂沫,想方设法地欺骗教师的眼睛。
  这似乎给"当局者迷"的我敲了一次警钟!
  二、反思顿悟
  我们的作文教学究竟缺少了什么?
  我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寻找答案……
  正当我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感到无奈时,却猛然发现课间时的学生们聚在一起滔滔不绝、出口成章地有说有笑。
  由此可见,学生们是具有遣词造句的能力的,他们之所以认为作文是一种"苦差事",是由于我们的作文教学方法的死板:教师讲得多,学生"实践"得少。以致禁锢了学生的具有个性的思想,扼杀了学生的写作欲望,扑灭了学生的创作激情,最终使他们谈"文"色变。
  俗话说:"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
  作文教学要放开学生的手脚!
  作为语文教师应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改变作文教学训练内容枯燥,训练方式单调的现状:以"体验实践"作为学生写作的一种良性的刺激和动力的源泉;用"观察实践"帮助学生开拓良好的写作空间;以"阅读实践"将美词妙句溶入学生的血液;用"批改实践"使学生的写作能力步步提升。
  三﹑策略应用
  (一)用"体验实践"激发写作之趣。
  俗话说:"乐此不疲",要想写好作文,兴趣是很重要的。
  如果作文命题不能唤醒学生的情感世界,如果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管得过多",学生就只能无可奈何地做"无米之炊",心烦气躁地进行"无病呻吟"了。
  所以,只有唤醒学生的情感世界,学生才有表达的欲望,才能自然而然用文章书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有一位作家曾说过:"不必给你种子,你有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思维方式,这是你作文的种子;不必给你土壤,你有自己的生活积累,自己的情感体验,这是你作文的土壤。"
  教师可以用实物、图画、音乐、语言等创设形象的生活情境,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体验,以加强对大脑的刺激,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并产生要表达的冲动,从而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进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把真情实感的曙光洒满作文的殿堂。
  例如,在一次作文指导课上,我根据"具体生动地写一件自己难忘的事"的作文要求,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在上课开始时,我用多媒体播放了一位母亲在雨天送孩子上学的场景。以此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讨论兴趣,并让学生和同桌讨论观后感。接着我又让学生一边听歌曲《忘不了》,一边闭目沉思,给学生们创造了轻松、自然的环境,并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跟随着歌曲,回忆那一件件难忘的往事。经过这样的体验,学生们的千万思绪就纷纷涌向笔端,很快就自觉地、主动地写出一篇篇感人肺腑的作文。其中有一位学生还是一边流泪,一边写完自己的作文的。
  由此可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必须要制造一些特定的情境,让他们沉浸在其中体验,把千万思绪流于笔下。
  此外,还可以通过"生活实践体验"这根导火线,让学生在作文中书写灵魂的声音,倾诉情感:
  当学生遇到困难而得到同学的帮助时,鼓励他写一写《一件难忘的事》;当学生丢失了自己心爱的物品时,引导他写一篇"寻物启示"。当学校开运动会时,就可以要求学生写一写运动会上的场景……
  (二)以"观察实践"引来源头活水。
  许多教师在指导作文时,总是在提出作文要求的同时,对"好作文"定了很多硬性的标准,而忽略了学生的生活实践。以致被戴上镣铐的头脑空空的学生不知道怎么下笔。最后不得不编造、抄袭,缺乏真情实感地记流水帐。因此,作文教学应为学生松绑!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观察实践是写作的起点!写作是对生活的艺术再造!
  教师应引导学生注重观察实践,思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积累创作素材:
  比如,有一次我在指导学生写《一件小事》这一作文时,我先找几名学生谈话,了解他们对这一作文选材的看法。通过谈话我了解到学生平时并没有留心生活中的小事,认识到他们还没养成留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观察生活小事的习惯。于是,我组织了一次班级讨论会,要求学生们既通过讨论发现生活中没有发现的有意义的小事,同时又注意讨论会上发生的小事。并启发学生放开思维,品味生活,所看到的,听到的,所摸到的,所闻到的都可以成为文章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将自己在讨论会中所认识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全班交流补充,以促进学生思维的逐步完善,并反省自己曾经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观察机会。从而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
  同时,教师要通过观察实践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应让学生明白观察事物不能只为观察而观察,应展开想象的翅膀来多角度观察,因为事物之间都是互相依存,彼此联系的。要由表及里地去认识事物,找出它的内在联系,从而全面地了解事物,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此外,教师还应建议家长利用节假日,多带孩子出去参加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感受丰富多彩的社会和自然生活,为写作提供源泉。
  ﹙三﹚用"阅读实践"聚沙成塔。   唐朝文学家韩愈曾说过:"学以为耕,文以为获。"也就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语文教学大纲也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因此,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
  语言是作文的基石,学生的语言不是语文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慢慢积累出来的。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需要以知识的积累为基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要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外多读好书。
  首先,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向学生推荐好书,并组织学生阅读好书。
  例如:我在教学巴金的《鸟的天堂》一课时,在相机补充巴金的简介的同时,向学生推荐巴金的其它名篇。并要求学生用一周的时间在课后收集巴金的文章。然后,在周末活动课时,组织全班学生分组阅读巴金的不同的文章,并让全班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学生们不仅更深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能获得了思想上的启迪和写作技巧上的借鉴。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推荐自己认为最值得阅读的好书。并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值得阅读的原因,写在班级的"好书推荐本"上,供全班学生参考、交流。"好书推荐本"一个月更换一次,不断为学生提供好书信息。
  然后,教师还应规定学生的课外读书数量,要求学生在阅读后,作上读书笔记,并定期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
  教师只要坚持让学生长期的点滴积累,便能使学生春风得意地在作文这块沃土上厚积薄发。
  ﹙四﹚以"批改实践"提升写作能力。
  以前,"学生写,教师看"是我们常用的作文批改模式,这种作文批改模式缺少反馈,缺少互动。
  作文是心灵的对话,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要善于打破教师"一家言"的条条框框,让学生做一个文章的"修改主义者"。进而让学生放飞自己的思维,并逐步养成自改作文的习惯,进而形成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我让学生进行批改实践的做法是:
  学生在写完作文时,首先,教师出示好作文的标准。然后,让学生四人一小组共同讨论交流互改作文,让学生人人做老师。并要求反复揣摩,集体探讨,备注批改说明和简要评语。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检查性批阅,对交流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再进行集体评讲。
  经过这样的批改交流,学生们都要经历一个对自己和他人的文章的反思过程,如:选材是否得当,用词是否准确,语言是否生动等等。写作水平差的同学可以从写得好的作文中得到启发,学到作文技巧。写作水平高的同学,批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会从中得到教训。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写作时进行反复推敲的习惯。
  最后,我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在本次批改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并重新批改自己的文章。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竞争心理,提高了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又让学生通过讨论、批改的阶梯,不断在写作中求真、求美、求新。
  总而言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解开思想上"求成心切"的镣铐,放开学生的手脚。以"实践"为出发点,运用灵活互动的方法,使学生视作文为生活需要,主动地在生活中汲取丰富的写作营养,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感受、观察、积累、创新。让心灵的语言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手中"流淌"出来,最终自觉地、快乐地创作出情真意切,文质兼美的文章。
其他文献
孤立主义是美国独立后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奉行的、一种避免涉足欧洲的政治和军事冲突、反对欧洲干涉美国事务,并不与任何欧洲列强结盟的对外政策。孤立主义从其一诞生便具有多方面的两重性:它既是美国国内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的实际需要,也是美国为谋取国家利益所制定的对外政策的最优选择;它既是一种被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也是一种进退自如的策略和工具;它既有躲避欧洲列强之间的争夺、防止战争引火烧身、维护国家独立
期刊
【摘要】计算机是21世纪高度信息化的主要物质承担者和技术支持者,可以说,没有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就没有当今社会的高度信息化,因此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介绍都是必不可缺的。然而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对课本内容的解说,作为学生来讲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使得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就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
期刊
【摘要】让数学走进生活,是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通过联系生活学习数学,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深了对数学的认识,同时学生思维灵活性、深刻性、广阔性、批判性等良好品质得到了培养。  【关键词】数学;体验;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让数学走进生活,是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对于学生更好的认识数学,学习数
期刊
【摘要】在当今的素质教育下,课程的改革和教材的变革带动了课堂的教学改革,也带动了教师角色的转变与教学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在新教材中重视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加强教材的启发性、探究性、发展性。更重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加强教材对实际背景与实际应用的反映。那么在数学课堂上如何用新理念打造高效课堂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看法。  一、在数学课堂中要注重创设情景来导入新课。
期刊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物质结构和相互作用及其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与数学一样也具有一定的逻辑性,研究的对象有极大的普遍性。对于很多学生来讲,这也是一门比较难理解的科目,需要有较好的抽象思维,新课程标准下强调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物理的特性与乐趣。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问题与对策  物理的新课程标准展示了最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理念,强调了科学探究实验在物理学中的
期刊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剧,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离婚家庭数量逐年增加,学校离异家庭学生日益增多。与正常家庭的孩子相比,离异家庭学生在心灵上受到了极大的伤害。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讲,由于其年龄较小,极易产生不良心态,导致性格扭曲,直接影响其学习和情感道德的发展,甚至对后继发展产生严重消极影响。因此,做好离异家庭学生的德育工作,已经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们班有这
期刊
寒假闲暇之余,有幸拜读了谢云先生的《幸福教师的五项修炼》,受益匪浅,感慨颇多。掩卷沉思,文中透露的禅机,包含的教理,实为慰藉或指引我们教师从教乃至生活最有用最实在的一剂心灵鸡汤。书中把"幸福"放在首位,凸显出为人师者拥有幸福感的重要:正如谢云先生所说"一个人不可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交给别人",缺乏幸福感的教师,也绝对不可能传递给学生以幸福的体验。  如今,在沉闷、逼仄的教育现实里,教育体制的严苛、拘
期刊
【摘要】作为教师,应该明确如何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联想力和创造力的这一任务的重要性,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单位时间内收到最好的效果,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课堂效率;学习方法  一、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明确目标有助于指引学生的学习。奥苏贝尔指出"当学习目标能够起先行组织者的作用时,我们将期望它们会促进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而教材中那些文质皆美的散文该如何实施教学呢?下面谈几点想法。  【关键词】小学散文 潜心阅读 选好六点 语音再现 以读促写 延伸留白  一 潜心阅读,领略散文之美。  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只有拥有了比较厚重的文化底蕴,在课堂上才有可能用丰富的学识滋养学生,才有可能以开阔的思路收放自如的引领学生渐入佳境。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多读好的文章以提升自身文化修养
期刊
【摘要】近期国家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如何把“中国制造”提升为“中国创造”?因而教学界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中,笔者以“课堂观察”的方法,对高中历史课堂的“对话教学”展开研究,探讨教师于课堂中以“对话”的理念和“对话”的艺术,引导学生“发现”和“创造”,进入真正深刻有效的思维活动中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