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的语文核心价值观探析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125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过程是提升语文素养的过程也是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如果说教学是培养价值观的主要途径,那么教材就是培养价值观的主要资源。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开发课程价值观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人教版语文教科书;高中语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的基本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这样的功能以课程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为具体展现,阅读教学为实现途径,并以语文教材为主要载体。因此,研究清楚语文教材的核心价值观资源,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抓好语文教学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
  新课改前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该套教科书分为五册必修和五个模块的选修,每册必修课本均涵盖“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四个模块。本文主要选取必修一“阅读鉴赏”部分四个单元的课文进行分析,以价值取向为切入点,文本内容为突破口,分析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承载的核心价值观。
  一、价值观的范畴
  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而核心价值观简单来说就是某一社会群体判断社会事务时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著名文艺评论家殷谦说:“人要有核心价值观,也就是肯定价值,这种肯定价值就是勇于自我牺牲和无私的爱,就是对完善和真理的爱,对天地自然和生命中一切神圣事物的爱。”叶澜教授认为:“价值取向是人对客观事物及自己需求和利益的认识水平的反映,也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体现。”
  在具体的课程与教学领域,核心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中。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培养目标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香港的何文胜老师在对以往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概括后,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价值取向量表,将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取向架构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民族、世界、自然、其他”八个维度。本文将以何老师的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架构为基础,将这些稳定的、持久的、社会所提倡的价值观,作为教材价值分析的依据。
  二、核心价值观在语文必修一中的展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阅读鉴赏”部分,共收入文学作品十二篇,汇集了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在价值观方面主要集中于国家价值取向、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人价值取向。
  (一)国家价值取向——对爱国精神的歌颂、对革命事业的热忱和对国家发展的赞美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总会涌现出一批英雄伟人,他们关心国家的命运,有安定天下的豪情。符合这类价值内涵的作品在必修一中共有五篇。
  《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博大的胸怀在诗句“鹰击长空,魚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诗词中,毛泽东对中国发展的关心异常强烈,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诗歌中,毛泽东那种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世界,创造新天地的爱国精神强烈地冲击着学生。
  《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在国家形式严峻的情况下,临危受命、夜缒而出,表现得义无返顾,他深入秦国与秦王交涉,晓之以理,动之以利,解除了亡国危机。文章传达给学生的是一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爱国信念。
  《荆轲刺秦王》中荆轲为报答太子丹的知遇之恩,解除燕国祸患,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不避艰险,他那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舍身忘死反抗强暴的精神赢得了后人的肯定,行刺虽败,但荆轲的革命精神与牺牲精神深入人心。
  《鸿门宴》一课,学生可以从刘邦在鸿门宴中的表现学到治理国家、建功立业必备的能力,即善于用人、能言善辩、随机应变,及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忍辱负重等。也可以从项羽的表现,看到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即政治上的无知,自大轻敌,刚愎自用,不善用人等。
  除以上文言文,现代文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民族情怀。《别了,“不列颠尼亚”》再现了英国撤离香港,香港回归祖国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飞向太空的航程》报道了“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飞向太空的事件,在历史和现实的对照中,流露出的喜悦和自豪之情,正是现在的学生所需要的。
  (二)社会价值取向——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社会公德的认知
  为使学生初步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更好地融入社会,教材中编排了一些关于社会动荡的文章。内容重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现象:包括不文明现象和进步现象,呈现社会的黑暗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二是社会公德,集中在社会文明以及文化方面。前者教学生认识生活的社会,后者教学生如何在社会中做一个文明有责任心的公民,其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的选材主要集中于后者。必修一中,传达出社会价值取向的文章共四篇。
  在《记念刘和珍君》中,我们除了可以感受到鲁迅高度的正义感和嫉恶如仇的个人精神,还能感受到那个年代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英勇无畏的精神。阅读后学生可以认识到,只考虑自身利益,而视国家民族于无物,是缺乏责任意识的表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应该是相互对立依存的。
  《小狗包弟》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现实的认识意义。文章提醒学生铭记历史,由此而产生的社会价值取向是,身处动乱的社会除了对社会情况进行探讨和拷问也要学会反省自身。
  《包身工》把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们的遭遇公之于世,文章的社会价值取向正如夏衍所说“人吃人的社会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工人给资本家当牛牛马、当虫豸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是我们得记住:要赶走帝国主义,要推翻这个人吃人的社会制度,我们的先人曾经付出了无数的生命、血汗和眼泪。幸福不是无代价可以得来的。为了更幸福的将来,爱党、爱社会主义,为新中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应该是我们青年一代的责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刻警告人们,要以史为鉴,不要重蹈前人覆辙。它提示读者,在叩问和反思生命中找到个人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启示人们“真善美”是人在精神时空中的最高追求。
  (三)个人价值取向——个人感情的抒发,个人的品德价值与追求,个人审美的展现和对命运的反抗
  在家国社会的大背景下,个人的情感同样重要。命运的坎坷不济,事业前途的失意,在文学作品中反映也很多。必修一中展现个人价值取向主题的文章共六篇。
  《雨巷》抒发了大革命失败后青年知识分子的失望与彷徨,诗人虽然迷茫,但并未绝望。这启示学生,成长的路上势必经历挫折烦恼,但一定要有一颗勇敢追求的心。
  《再别康桥》诗人悄悄的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康桥却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诗歌表现的虽不是伟大的时代精神,但各个时期的读者对它都有强烈的共鸣,而它给学生传达的是一种人类共有的感情,即对逝去美好的无限追念。
  《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大堰河对艾青像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关怀爱护,她的善良和辛劳,深深的打动艾青,诗歌赞美大堰河的同时也寄托了对所有像大堰河一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它教给学生的是学会感恩与赞美。
  《记念刘和珍君》分析刘和珍的事例,可以让学生得到种种启发:“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人需要一种反抗的精神;为追求民主、自由而奋斗;中国女性外秀内刚的品质;为信念而不懈追求;利与弊的权衡;斗争需要计划,等等。
  《小狗包弟》一文,巴金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可以引发学生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感受,有助于学生收获正确的人生领悟和精神生命的追求。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学生在学习本文时,能够感受到梁实秋对师长的敬爱之情,同时把它们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力量,在师生交流中建立一種互敬互爱、互相劝勉的关系。
  八个维度价值取向中,必修一的课文集中展现的是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价值取向,可以看出必修一选文的核心价值取向很重视个人品德的养成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对社会的关注以及爱国精神的培养。必修一的语文核心价值正体现着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学生观,即“学生首先是人,需要走向生活的人;学生是‘文化遗产中的人’;学生是‘生活世界的人’‘关系中的人’;学生是‘时代中的人’;学生是‘社会背景中的人’”。
  然而,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的、逐步推进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深入挖掘教学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把对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融入语文教学之中,为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最终养成打好基础,真正做到“教书”与“育人”。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教育学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
  [3]钱之俊.语文教材要灌输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J].语文教学通讯,2014,32:10-15.
  [4]杨柳,粟斌.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精神探究——以人教版2006年第2版语文教材(必修)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2,04:8-11.
  [5]杨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选文价值取向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9.
  [6]何文胜.语文出版社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取向研究[A].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教育教材语言分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教育教材语言分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7.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各种信息技术教学、导入式教学模式等都被广泛的应用到各项教学中。文章主要阐述了翻转课堂于日语教学的现实意义,并且就如何通过翻转课堂实现日语教学展开讨论,旨在提高日语教学有效性,促进同学们的日语学习。  关键词:翻转课堂;日语教学;现实意义;策略  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学生课后巩固,以此来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早在
期刊
摘 要: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习作无兴趣、词汇匮乏、无话可说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对语言词汇的积累以及习作无兴趣等,笔者以培养学生作文兴趣为突破口,针对性的提出主要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习作兴趣;培养;策略  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生涯中,我深深体会到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他不仅困扰着我们语文教师,同时习作也成为学生最头疼的一件事。在长期的教学
期刊
摘 要:大学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强化对于学校体育改革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要从多方面进行激发和培养,只有使学生真正具有了体育意识,养成了终身锻炼的习惯,才能实现大学生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衔接,也才能真正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的奋斗目标,本文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义和目的作了分析。  关键词:体育教育;体育意识;培养  终身体育是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终身体育观念的
期刊
摘 要:专业实用性思维,是一种基于实用主义的专业课程内容教学设计思维,以该种思维构建高职数学课程的教学体系,需要充分发挥数学课程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反哺效应”,组织紧贴学生专业实际的数学教学形式。本文采用理论结合案例的方法,详细阐述了专业实用性思维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总结,以期为高职数学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提升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专业实用性思维;高职数学;教学应用  一、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保证学生处于非常乐观的状态进行积极学习。在中学阶段必须要努力构建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我们要综合发展学生的各项潜能,了解学生的基本需求,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努力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不断的发展。而倡导有效评价主要是通过突出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构建一整套和素质教育相关
期刊
摘 要: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经济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就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藏高校全面告别计划分配制度已经11年了,但是由于区内的特殊情况和近年来扩招的因素,西藏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西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思想上容易产生各种问题。就业过程中的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鉴于此,西藏高校应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为统领和指导下,结合西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
期刊
摘 要:随着教学课程改革逐渐深入,对于初中数学课程效率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加强对学生的重视是现阶段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竞赛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的发展现状进行简单的探讨,进而研究小组竞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小组竞学模式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此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效率,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关键词:教学模式;高效课堂;小组竞学模式  国家新课程改革中将学生作为核心
期刊
摘 要:教学课程标准完全地取代了教学大纲,成为新时代教育的新型指南,教学课程标准根据时代的改变重新拟定了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对教学进行全新的要求,由培养高智力的人才转为全民素质教育,由教育中教师为主角变为学生为主角,这一决定对初中教育阶段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初中语文的教学,在初中教学中,语文学科被认为是重点教学科目,而课程标准的新要求促使着语文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学中的互动模
期刊
摘 要: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是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接班人。当前在国际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西藏高校大学生能否把维护国家安全与自身责任紧密联系起来,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核心价值观问题,而且关系到西藏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等诸多问题。本文以个案形式调查分析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的国家安全观教育现状及其高校内开展国家安全观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西藏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政府对人才的教育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小学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性教育,决定了每个学生日后对教育的接受能力。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根本,也是众多科研项目的基础。对小学生来说,良好的逻辑能力和计算能力关乎学生后期的整体学习。本文主要通过对目前我国小学教学计算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和现状进行剖析,结合教育方式的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为今后小学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