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语文的方式走语文的路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netgrou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片段一】字词,从来都不应当是孤立地存在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堂练习本来听写,我们写三组词语。请三个同学到黑板前听写,一人写一组。带书上去,不会的可以迅速地看看。
  师:(有一定的速度,几乎是一连串报出来的)第一组:蜜蜂、蝴蝶、蜻蜓、蚂蚱。请你再写一个同一类的词语。第二组:倭瓜、黄瓜、玉米、韭菜、谷穗。第三组:摘花、拔草、下种、铲地、浇菜。
  (黑板上,“倭”写错了,“拔”写成了“拨”,师指点)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词——草帽,看看应该写在哪一组?
  (生思考,黑板前三个学生最终谁也没有落笔)
  师:你在下面写上“蚂蚁”了,那“草帽”为什么不写上?
  生:因为它们都是昆虫。“草帽”不是。
  师: 哦,“草帽”没有翅膀。(转问另一人)你为什么不写?
  生:我这一组都是吃的。“草帽”不能吃。
  师:你够馋的,是在饭桌上的?
  生:是在地里长的。
  师:在地里长的,叫什么?
  生:庄稼。
  师:“草帽”不是庄稼,不好写在第二组。那这个词应该写在第三组啰。(问第三人)你也没写?
  生:我这一组都是干的农活,“草帽”不是农活吧?
  师:不错,老师的问题没有难住你们,那写在哪儿呢?对,写在另一边。我们写一写。(师详细指导右偏旁“冒”的写法)
  师:如果我们把课文里的词语分分类,记忆起来就方便多了。比如,我和祖父的园子里的昆虫真多呀,有——
  生:(齐)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师:园子里长着许多庄稼,有——
  生:(齐)倭瓜、黄瓜、玉米、韭菜、谷穗。
  师:我和祖父一起在园子里干农活儿——
  生:(齐)摘花,拔草,下种,铲地,浇菜。
  【赏析】过去教学字词,有一个说法叫做“扫清阅读障碍”,意思是字词教学零散琐碎,是服务性的。而阅读,也就是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才是重头戏,是教学出彩的地方。于是字词教学在许多时候不为教师所研究和关注,往往只是课前让学生预习,课后再听写检查,原本要求实在的字词教学在现实教学中反而是孤立的、空洞的。薛老师的这个教学片段,可说是匠心独运。看似简单的听写不仅检查了预习,而且训练了逻辑思维,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难写字的指导,这是怎样的效率!更重要的是,由这三组词语还自然牵引出课文内容的学习:园子里有什么、这是怎样的园子、在园子里干了什么。就这样,后面的课文学习不时回应听写的这三组词语。因为这些词语,课文的内涵有了形象根基;反过来,这些词语也因为课文内涵的发掘,它们之间有了关联,有了生命,教学效果的一箭双雕一目了然。因为字词从来不是孤立地存在,当字词嵌入课文内容中时,它们也就活在学生的记忆中了。
  【片段二】朗读永远是课堂最美的风景
  师:第一个同学能正确地读下来了,不错。奖励你推荐一位同学读。
  (被推荐的学生读得很好)
  师:你想听听同学们的评价吗?
  生:有感情。我们听着,仿佛走进了那个园子。
  师: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生:我把情感融进了课文里,我读着,心里想象着那园子里的样子,可能心进去了,也就读好了。
  师:真正有感情的朗读都离不开想象,同学们也学着借助想象去读吧。
  (生投入地读)
  师:你来读。
  (一生读得摇头晃脑)
  师:感觉怎样?读得好都是有原因的,她的朗读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生:她的表情很丰富,和课文所写的内容很相配。
  师:看来,想象朗读、表情朗读都是读好书的法宝,也是学好语文的法宝。同学们再来试试吧。
  ……
  【赏析】没有读书根基的深入,哪有交流果实的丰美?对于小学生而言,朗读不仅仅是手段,更应当是重要的学习目标。当学生能够把心放进去读,读出自己的想象世界,并在表情上显露出来,你说,他们对课文的内容与表达还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呢?薛老师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指导学生怎么读表现是很老到的,当请出的第一个学生读得并不理想时,批评无济于事,于是让他推荐其他同学来读,有效地利用了课堂资源。后面让读书有表情的同学示范读,同样是将读书要求通过这些“活生生的教材”感染传递给全体学生,并在模仿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几个回合下来,学生们已经完成了对课文的理解,所以后面讨论“这是个怎样的园子”时,一个个脱口而出:生气勃勃、丰富多彩、无拘无束、温馨……如果说指导朗读是水滴石穿的功夫,这时的交流显然是水到渠成的效果,这就是学习的效率。过去有“书不读熟不开讲”的说法,我想现在也需要“书不读进去不讨论”的课堂追求。
  【片段三】领悟写法与理解内容相伴相生
  师:我们再默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园子里的“生机勃勃”写出来的,“无拘无束”又是怎么表现的,“温馨”“丰富多彩”是从哪些词语流露的。
  (生默读思考)
  师:读着课文,你能体会到作者的写法吗?哪些词语、哪些句子你感觉很特别?
  生:(读片段)从这里我能感受到园子里生机勃勃。作者写花开、鸟飞、虫子叫,好像都跟人似的,有了生命。
  师:一切都是活的。花开了,就像——(生接:睡醒了似的),活了吧?鸟飞了,就像——(生接:在天上逛似的),活了吧?虫子叫了,就像——(生接:虫子在说话似的),活了吧?这三个句子结构相似,连在一起叫——(生:排比)。
  生:(读片段)这些写倭瓜、黄瓜、玉米的句子也相似。
  师:怎么个相似法?
  生:愿意怎样就怎样。
  师:倭瓜愿意爬上架(生接: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生接:就爬上房)。多自由。
  师:黄瓜愿意开一朵花(生接: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生接:就结一个瓜)。多自由。玉米呢?
  生: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师:“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怎么不跟前面一样写成“它愿意长上天去,就长上天去”?
  生:长上天去,这不可能。这样写我们感觉玉米生长多么自由。
  师:变化,显得自由。因为变化,读起来也——
  生:更美了。
  (接着交流蜂子比做“小毛球似的”是多么可爱,交流大红蝴蝶翩翩飞是多么好看)
  师:我有个问题,作者说,这个园子里还有白蝴蝶、黄蝴蝶,样子——(生:极小),不太——(生:好看),我就不懂了,“不太好看”写它干什么?
  生:衬托大的美丽。
  生:自然。既有大的,又有小的,如果只有大的,就显得单调了。
  师:哦,有大的,有小的;有好看的,有不好看的,这就叫(指黑板上的词)丰富多彩。
  【赏析】“这是个什么样的园子,是怎么写出来的?作者的童年生活怎样,又是怎么表现出来的?”这是薛老师这堂课教学的两大板块。“得意而忘言”,对于成人阅读没什么不妥,但对于以语言理解和运用为目的的学生语文学习就不可小视。长期以来,读懂课文一直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学习一篇课文似乎就是为了认识一个个的人,了解一件件的事,获得种种情感体验。不可否认,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同时,对文章技法会有所感悟,但这种“悟”的低效和不确定性也是不可否认的。薛老师在学生理解文本意义后,进一步带领他们回望文本的艺术表达。在触摸语言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形象、体验情感。文本语言就在这种“言意”的转换中沉淀、加温。不是吗?初读课文时,学生也许只是朦胧地感到这个园子生机勃勃、自由自在、丰富多彩。但当再一次走进文本,审察中,他们会感慨作者的语言表达是那么美妙奇幻。薛老师指导领悟写法的训练与理解内容融为了一体,对内容的深刻理解依赖对语言的欣赏,而语言的欣赏又自然地在对内容深刻把握的语场下展开。
  【片段四】把动笔写挤进去
  师:读了这篇文章,我们知道作者就是要表现童年生活多么快乐、自由、幸福有趣。既然是写自己的童年生活,那又为什么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这个园子呢?
  生:园子是她生活的环境。
  师:一个沙漠的环境能有这么多的快乐吗?
  生:有这么多昆虫、庄稼等陪伴着,她的童年生活才如此幸福有趣。
  师:是的。看园子的这些特点,对“我”的童年生活,你们发现什么特点了吗?
  生:写园子丰富多彩,衬托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生:写园子里庄稼自由自在,其实就是写作者的童年生活自由自在。
  师:这叫——(连线板书)借物抒情。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练习。模仿作者写倭瓜、黄瓜、玉米等的手法来写作者在园子里生活的快乐、自在。以“我的童年生活是快乐、自由的”为开头。
  (生动笔构思时,师提醒句式要有所变化,写好后轻声读一读,注意写作有条理)
  生:我想睡觉就睡觉,我想玩耍就玩耍……我想捅马蜂窝就捅马蜂窝,即使被马蜂蜇痛,脸肿成个大包,我也不哭。(笑)
  生:爷爷(怎样)……我就(怎样)……爷爷抽烟,我就拿根黄瓜叨在嘴里当烟斗。
  生:……我想浇菜就让我浇吧,瓢一扬把自己浇成个落汤鸡我也喜欢。一会儿又想追蝴蝶、抓蜻蜓,就让我去干吧。玩累了,就躺在地上。天空蓝盈盈的,又高又远,我的心也蓝悠悠的,又高又远。(掌声四起,这个学生活用了课文中的语句)
  【赏析】课文写园子和写作者童年生活两方面内容从篇幅上看几乎相当,作者为何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写园子,笔意如何?薛老师给学生引介了“借物抒情”的写作知识。随着薛老师那优美弧线的画出,两部分内容融为一体。我们不能不为之惊叹,作者的含蕴笔法竟接着转换为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点睛之笔——课堂练笔:作者写园子不就是写作者的生活吗?那就请你学着用作者写园子的语言去写一写作者的童年生活吧!这是语言纳入后的应用,这是情意领会后的倾吐。学生在课堂上用笔思维,融会文意,展示想象,模仿语言,又有创造。他们自由自在地写,生机勃勃地念,丰富多彩的表达是薛老师教学效果最好的注脚。
  总之,薛老师从安排三组词语的听写开始,在朗读理解内容中展开,在交流体会表达中深入,在练笔学习运用中作结。没有虚高的思想跋涉,不见内容纷杂、花样百出的课堂乱相,明净的教学内容、明快的教学节奏,一切围绕学习语言而进行,一切为了学习语言而进行——这是紧贴地面的飞行。(作者单位:江西省都昌县徐埠中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xuchunjun@126.com
其他文献
概况:信丰二中创办于1960年,系江西省重点中学、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新课程改革实验样本校、江西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示范校。学生4400余人,教职工311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4人,江西省优秀班主任2人,江西省模范教师1人。自2006年起,连续四年荣膺赣州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先进单位。  理念:以课改为契机,促进全体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既求人人升学,更求个个成才。  感言:课改的过程远比
期刊
各地中考诗歌鉴赏题定位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古诗词鉴赏是一项综合性强、能力层次高的创造性活动,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需要具备古诗词鉴赏方面的知识,并具有一定的鉴赏技能和相应的表达能力。    ■一、解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诗
期刊
智慧课堂是在一定的教学时空范围内,以相关的学科学习材料为主要载体,以教师、学生以及学习载体三者之间的对话为主要方式,在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创设富有智慧的教育条件的情况下,促进孩子智慧发展的课堂;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成长,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理想课堂。全国初中化学优质课大赛特等奖获得者柯志超老师在执教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时,以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培育生成智
期刊
“在设计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月亮上的足迹》这篇科学小品文的教学时,我区兴桥中学宋老师感到很困惑。以下是她设计这一课的教案,请大家给她出出主意。”吉安三中刘冬兰老师像往常一样将帖子发到了吉州教研网的论坛上。  没过几分钟,网上就有了回帖。  “‘激趣’是该文设计的着力点,但这篇教学设计没有体现出来,整体设计显得生硬死板。”吉安二中杨帆老师率先提出了建议。  “如果把这节课的重点定位为激发学生对科
期刊
上海师范大学吴立岗老师在《关于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思考》一文中指出,阅读教学改革仍存在三大缺陷:“一是教学的目标比较宽泛,各学段之间缺乏一个突出重点、自然衔接、可供检测的目标序列;二是教学的过程基本上是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不能根据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不断生成的需要灵活调控;三是教学的方法往往追求形式上的热闹,不能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求真务实地做到合理高效。”为此,我们不得不认真地深
期刊
上犹县第二小学积极开展旧书“跳蚤市场”活动,学生通过交换读过的课外书籍,共同分享知识的快乐,拓宽汲取知识的渠道,增强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图为该校六(15)班的学生正在阅读通过交换得来的课外书。■(朱太军 摄影报道)    本刊讯(通讯员周新华)每天早上7:00起,新钢中学高中部教学楼院子里总会传来琅琅的读书声。学校规定的早读时间是7:30,可是现在每个班的学生都提前半个小时开始早读。还有一个有趣的现
期刊
【片段一】  (出示课件)  师:一只小鸟站在大树上,动情地为大树唱歌,大树正凝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画面啊!围绕一棵大树和一只小鸟,我们来说一个美丽的故事。请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一个人读,可以几个人读,也可以把小凳子搬到讲台边读。  (生自由读,师巡视指导)  师:读着、读着,你想说点什么吗?你的感受,你的收获,你的疑问,都可以说。  生: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生:题目为什么是“
期刊
【编者按】浙江省绍兴县素有“文化之邦”的美誉。在改革开放的市场大潮中,绍兴人拼出一个全国经济十强县。1999年,该县通过浙江省首批教育强县验收,之后又成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当新世纪的曙光照耀这片充满创业激情的土地时,绍兴县委、县政府开始思考:县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后劲在哪里?成为教育强县之后的新目标是什么?绍兴教育人给出了最响亮的回答: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以内涵建设推进教育现代化!    农村孩子
期刊
遂川县于田中心小学六(4)班的康鸿祺同学只要见到老师,不管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不管是教过他的还是没教过他的,总会热情地迎上去,恭敬地行个队礼,并说声:“老师,您好!”熟悉从前那个胆子小、见到老师不敢打招呼的小鸿祺的师生和家长,都觉得他好像换了个人似的,大家都向他投来赞赏的目光。康鸿祺同学从心底感激学校开展的文明礼仪标兵评选活动。  近年来,为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该校积极开展各项工作。通过出台《班主
期刊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内容中涉及很多公式的教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学“探究公式由来的过程”还是很难落实到位,许多教师不知如何实施。浙江省“教改之星”毕宏辉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这一难题的成功范例。  【片段一】呈现真实状态,任务驱动确定起点  师:有两个图形(出示1个长方形和1个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先测量相关的长度,再计算它们的面积。  (学生在练习纸上测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