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某个皇帝被视为明君,那可了不得,千秋万代大家都说好。明君之中,唐太宗李世民要算是顶尖中的顶尖,属于人见人夸的主儿。当然,人们都知道这个主儿曾经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法定的太子和另一个兄弟,逼得老爹提前交权。这点不光彩的事,无论后世史家怎么遮掩涂抹,都无法弄干净。但是不要紧,中国人对于明君的要求,主要不是道德怎样,关键是要有本事,有文治武功。从自家兄弟手里夺权,固然心狠手辣,但抹去道德色彩,也算是有本事的一种表现。某些“超级粉丝”级史学家和作家,还会把屎盆子倒扣在建成和元吉这两个李世民的倒霉兄弟头上。
不过,李世民这个明君,也办过无论从道德上还是从权谋上都不怎么样的事,差点犯了低级错误。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回,李世民出外游幸,一个宫人还京,途中歇息于川县的官舍,大概就是所谓的驿站这种地方。虽然我要讲的这件事,李世民办得很糗,但你不能不佩服初唐时候的开放,皇帝宫里的宫人,居然可以自己在外面走动,而且很可能是夜不归宿。而李世民的子孙们,远没有这样大度,宫女们被紧锁深宫,只好在红叶上题诗,发泄情感。话说这宫人歇息在县里,主事的地方官(史书里没说到底是县令还是驿丞),自然不敢怠慢,把最好的上房给她居住,然而,右仆射李靖和侍中王赶巧随后也到了。这两位,一个是门下省的首长(侍中),一个是尚书省的首长(尚书令是正的,右仆射为副,但唐代尚书省长官常缺)。唐制中三省长官并为宰相,属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加上李靖又是跟着李世民东征西讨,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功臣,地方官自然恭敬有加,马上把宫人的房间倒出来,让这两位宰相住。
宫人回去之后,估计在李世民耳边吹了枕边风,此事,《旧唐书》说是宫人,但《新唐书》称宫人为宫御,看起来不是一般伺候人的宫女,属于皇帝最低一层次的嫔妃,八十一御妻中的一个,有机会跟皇帝有肌肤之亲的。自古英雄都难过美人关,唐太宗李世民属于特别爱好美人的那种英雄,好色的事迹其实不让隋炀帝,只是他的好色,一般不会妨碍国事。可是,这回有点不同。不知是这位宫御特别受宠,还是那几天李世民有点不顺气,反正听了他的宫御给李靖他们腾地方的事,他生气了,说:天下威福的权柄,岂能由李靖他们说了算,怎么敢轻视我的宫人?要问川县的官员和李靖等人的罪。
幸好,当时魏征知道了这个消息,马上提醒李世民说,李靖等人是你的心腹大宦,而宫人不过是在宫里洒扫庭除的(故意贬低宫御,给皇帝一个台阶下),而且按制度,李靖他们走到哪里,地方官理应招待,而对宫人则供给食宿即可,如果你因此而问这些人的罪,恐怕天下人都会被吓倒了(骇人听闻)。
为了一个宫人腾房间的小事,治宰相之罪,而且其中还有出名的大功臣,于道德上讲是重色轻臣,于情势上则是不知利害,一点谋略也无,属于历史上标准的昏君做派。要是没有魏征,我们的一代明君,糗大了。
幸好,一向从谏如流的唐太宗李世民,听了魏征的话,没有收拾李靖。而这个故事留在魏征的传记里,成为这个谏臣的光辉事迹,流传下来。只是,凡是臣子,尤其是爱提批评意见的臣子的事迹,于皇帝脸上往往不那么光彩,无怪乎魏征死后,李世民听说魏征曾经把他自己的诤谏语录抄给了史官,很是不高兴,下令把亲笔为魏征题写的碑下令推倒,魏征的后代从此式微。可惜,那时的皇帝,心思还不够致密,也不大会搞文字狱,屁股上的屎最终还是没有擦干净。
历史上,凡是碰到这样的事,而乐于拦能拦得住,而且不会因此掉脑袋的,又非常稀少,世上毕竟只有一个魏征。
不过,李世民这个明君,也办过无论从道德上还是从权谋上都不怎么样的事,差点犯了低级错误。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回,李世民出外游幸,一个宫人还京,途中歇息于川县的官舍,大概就是所谓的驿站这种地方。虽然我要讲的这件事,李世民办得很糗,但你不能不佩服初唐时候的开放,皇帝宫里的宫人,居然可以自己在外面走动,而且很可能是夜不归宿。而李世民的子孙们,远没有这样大度,宫女们被紧锁深宫,只好在红叶上题诗,发泄情感。话说这宫人歇息在县里,主事的地方官(史书里没说到底是县令还是驿丞),自然不敢怠慢,把最好的上房给她居住,然而,右仆射李靖和侍中王赶巧随后也到了。这两位,一个是门下省的首长(侍中),一个是尚书省的首长(尚书令是正的,右仆射为副,但唐代尚书省长官常缺)。唐制中三省长官并为宰相,属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加上李靖又是跟着李世民东征西讨,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功臣,地方官自然恭敬有加,马上把宫人的房间倒出来,让这两位宰相住。
宫人回去之后,估计在李世民耳边吹了枕边风,此事,《旧唐书》说是宫人,但《新唐书》称宫人为宫御,看起来不是一般伺候人的宫女,属于皇帝最低一层次的嫔妃,八十一御妻中的一个,有机会跟皇帝有肌肤之亲的。自古英雄都难过美人关,唐太宗李世民属于特别爱好美人的那种英雄,好色的事迹其实不让隋炀帝,只是他的好色,一般不会妨碍国事。可是,这回有点不同。不知是这位宫御特别受宠,还是那几天李世民有点不顺气,反正听了他的宫御给李靖他们腾地方的事,他生气了,说:天下威福的权柄,岂能由李靖他们说了算,怎么敢轻视我的宫人?要问川县的官员和李靖等人的罪。
幸好,当时魏征知道了这个消息,马上提醒李世民说,李靖等人是你的心腹大宦,而宫人不过是在宫里洒扫庭除的(故意贬低宫御,给皇帝一个台阶下),而且按制度,李靖他们走到哪里,地方官理应招待,而对宫人则供给食宿即可,如果你因此而问这些人的罪,恐怕天下人都会被吓倒了(骇人听闻)。
为了一个宫人腾房间的小事,治宰相之罪,而且其中还有出名的大功臣,于道德上讲是重色轻臣,于情势上则是不知利害,一点谋略也无,属于历史上标准的昏君做派。要是没有魏征,我们的一代明君,糗大了。
幸好,一向从谏如流的唐太宗李世民,听了魏征的话,没有收拾李靖。而这个故事留在魏征的传记里,成为这个谏臣的光辉事迹,流传下来。只是,凡是臣子,尤其是爱提批评意见的臣子的事迹,于皇帝脸上往往不那么光彩,无怪乎魏征死后,李世民听说魏征曾经把他自己的诤谏语录抄给了史官,很是不高兴,下令把亲笔为魏征题写的碑下令推倒,魏征的后代从此式微。可惜,那时的皇帝,心思还不够致密,也不大会搞文字狱,屁股上的屎最终还是没有擦干净。
历史上,凡是碰到这样的事,而乐于拦能拦得住,而且不会因此掉脑袋的,又非常稀少,世上毕竟只有一个魏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