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的等待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nuq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尽管《车站》与《等待戈多》在等待的主题上有很大相似之处,但通过深入分析,笔者发现这两部戏剧也存在很大差异。本文就通过戏剧冲突、人物刻画和创作手法的对比来分析两部戏剧的特点。
  【关键词】冲突 荒诞 静止 多声部
  引言
  《等待戈多》与《车站》因为受荒诞戏剧的影响,在创作手法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例如悲喜剧特征,不管是《等待戈多》的无目的的等待,还是《车站》中一瞬一二十年,都脱不开荒诞的特征。《车站》既是对于《等待戈多》的借鉴,也是对它的突破。所以二者除了有相同之处,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一、戏剧冲突上的对比
  作为荒诞戏剧的代表作品,“反戏剧”特征在《等待戈多》中表现地淋漓尽致。在该剧中,我们找不到一个凝聚剧中人精力的焦点,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的世界是简单而又荒诞的世界,他们的世界可称为一个“完美的社会”。我们找不到一个真实具体的中心矛盾,也就找不到戏剧冲突的存在。剧中他们两个人的对话和动作没有冲突和紧张感,全剧没有震撼人心的高潮,从而给观众一种无聊荒谬的平和感。
  而《车站》是存在戏剧冲突的,愣小子插队、与他人争吵、与戴眼镜的打架都构成了矛盾,造成了剧情的紧张,体现当时剧中人物关系的冲突,是剧中的一个小高潮。剧中人物其他人物彼此之间也存在冲突,供销主任与木匠师傅,戴眼镜的与下棋大爷,这最初人物间的冲突与戏剧结尾众人间的握手言和,相互扶持,团结一致构成了对比,形成了剧情的逆转。高行健借用这些冲突和对比推进了戏剧的高潮。
  二、戏剧人物刻画的对比
  贝克特在《等待戈多》一剧中将反人物这一反传统戏剧特点表现地非常明显。传统戏剧所刻画的丰富多彩的人物个性特征在该剧中并没有体现。贝克特认为在现代社会,人格异化,丧失人格,所以《等待戈多》一剧中的人物形象单调且抽象。没有社会背景,没有国籍、家庭、职业,他们的对白大都荒诞,让人摸不着头绪,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基米尔等待着戈多,但却不认识戈多,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来,也不知道他来了干什么,而他们偶尔的幽默言行只是为了消耗时间,更显得荒诞可笑。
  《车站》一剧中,人物形象虽大都不甚饱满,但同《等待戈多》相比,一些基本的构成人物形象的条件却相对具备。愣小子的混混形象,可以通过他不守交通秩序,喜欢跟人吵架、打架来体现“您要是挤得上,您就挤,您挤不上,您就甭怪我了。您老挤不上,也 别把后面的人堵住。”;姑娘的本性善良,有着小小的攀比心理也可以从她言语中体现“你不知道,我也变了,特小心眼了,见不得别的姑娘穿漂亮衣裳,我知道这不好,可我见城里来的姑娘,人家穿双高跟鞋,心里也不是滋味,我觉得他们踩了我,还要到我面前来气我。”妇女的好心肠,痴迷棋艺的老爷子,势力但本性不坏的马主任,一心考大学的戴眼镜的。正如前面所说,雖然这些人物形象大都不饱满,例如没有姓名,外貌等的描写,但人物的基本特征勾勒出来了,所以同《等待戈多》相比,作者反人物倾向并没有那么明显。
  三、戏剧创作手法的对比
  《等待戈多》在戏剧情节上的基本无变化,使得舞台场景同位叠合,基本上无变化。而人物动作机械呆板,并没有过大的动作起伏,人物对话往往也是不知所云的废话对白,再加上情节上平淡无起伏,充分体现了荒诞戏剧单调的场景。就像一出“静止的戏”。在结构安排上,该剧运用了循环式结构形式。每一幕场景经常重复,内容也多有重复。第二幕剧基本上模拟了第一幕剧,无太大起伏。
  而在《车站》一剧中,情节除了剧本开头前三次等车的时候重复率较大之外,全剧有高潮,有冲突。此外,高行健也在这部剧中运用多声部、无场次和生活抒情三个特点作为这部剧的独特之处,尤其是多声部,同一时刻,剧中人物同时说话,在不同情节选用不同节奏的音乐,增强了戏剧表演的感染力。再加上,独特的北京方言、琐碎生活中的百态描写,以及萦绕其间的荒诞感,更加赋予该剧独特的艺术魅力。
  四、总结
  通过戏剧冲突、人物刻画和创作手法的对比分析,希望能使读者对于这两部戏剧有更深入的认识,能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尽管过近现代文学多借鉴并“师从”西方文学,但本国文学也在致力于地实现创新,发展本国文学,并努力地走在世界文学的前沿。
  参考文献:
  [1]高行健.对一种现代戏剧的追求[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86.
  [2]高行健.车站.高行健戏剧集[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102.
  [3]何闻.话剧<车站>观后感[N].文艺报,1984(3):25.
  [4]景晓莺.相似和对立:《车站》与《等待戈多》主题之比较[J].语文学刊:高教·外文版,2006:36.
  [5]姗佳.关于话剧<车站>的讨论综述[J].北京剧作,1984:72.
  [6]严泽胜.荒诞派戏剧的后现代审美特征[J].外国文学研究, 1994(2):111.
其他文献
【Abstract】Alice Munro is a famous Canadian short story writer and has been referred to as “the Canadian Chekhov”. “Runaway” is a short story from the story collection with the same name. In this short
【Abstract】The Power-Discourse Theory composed an important part in French ideologist Michael Foucault’s whole power system. According to Foucault, it is power that generates discourse, which construct
前言  初中英语是学生初中时期学习的重点科目,詞汇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基础内容,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词汇教学时,要知道它不仅与学生的发音有关系,同时也关系到学生对于词汇的理解以及记忆,这两部分也是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的主要构成因素。目前,在进行初中英语教学时面临的主要现状就是学生在进行词汇学习时,发言和记忆存在困难。特别是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在进行英语词汇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羞于发音,存在严重
【摘要】《魂归伤膝谷》讲述了19世纪后期,美国政府在安置苏族原住民进保留地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及双方打交道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冲突和流血事件。原住民遭遇生存困境:土地逐步丧失,政治地位发生本质改变,传统文化失落。  【关键词】魂归伤膝谷;原住民;生存困境  【作者简介】李春蕾(1986-),女,山西五台人,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 美国文学。  《魂归伤膝谷》取材于迪·布朗的同名历史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对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要求,并特别强调: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促使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阅读可以培养小学生对西方国家的英语文化有初步的认识和感知,拓宽自己的视野,还能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感。然目前英语阅读教学存在阅读气氛不够,阅读教材缺乏,阅读不被老师、家长重视等问题。基于此,笔者尝试从“阅读”到“悦读”,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一
【摘要】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方面构成,但其中文化品格的培养常被忽视或弱化。本文着重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在课内外运用欧美文化元素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之文化品格。  【关键词】欧美文化;初中英语;核心素养;文化品格  【作者简介】黄婉玲,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  【基金项目】泉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第一批)立项课题《欧美文化元素渗透初中英语课堂的
【摘要】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阿尔伯特·奈达(Eugene Albert Nida)是现代翻译理论的重要奠基者之一。本文首先对奈达翻译理论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指出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其次,结合医学英语特征,通过举例说明奈达翻译理论在医学翻译时的应用;最后,阐明奈达翻译理论对医学翻译实践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奈达翻译理论;医学英语;翻译  【作者简介】马茜(1986- ),女,汉族,陕西宝鸡
【摘要】项目通过实证研究构建微信辅助大学英语教学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并研究该混合式学习模式对提高应用技术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应用能力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微信辅助教学的混合式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成绩,运用微信支持的课前预习、课堂面授、课后提升三结合的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协作能力、英语听说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微信平台;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  【作
【摘要】中學生文学经典阅读中,我最喜欢的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在1719年出版的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这部著作自问世以来,广受世界各地的读者喜爱,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经久不衰。而中文译本读来也朗朗上口,颇具韵味,可以从中品味翻译者的功力和风格。本文以唐荫荪翻译的《鲁滨孙漂流记》为范本,探究其中的英语翻译技巧,供读者品读。  【关键词】《鲁滨孙漂流记》;英语翻译技巧  【作者简介】文凤,湖南省祁阳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interlanguage from the from the aspect of psycholinguistics, and it is hoped to be helpfu for the English teachers.  【Key words】interlangage; psych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