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从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在高中政治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是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新内容、新形式、新探索,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因此近年来研究性学习备受政治教师的关注,纷纷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但实际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转变观念,激发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高中学生在身心发展状况、知识能力基础、社会生活经验等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在政治学习过程中已经能用书本理论作指导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传统的教学观念,扼杀了学生个性,阻碍着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教学观念支配下,高中政治课的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和教材单一。教学中,师生们围绕高考这根无形指挥棒团团转,必然地形成了“老师教书,学生背书,国家考书”的教学模式。广大政治教师必须打破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大胆引入和渗透研究性学习,增强教学针对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摆正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学习气氛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主体,师生关系应该是互帮互学的“学习共同体”。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不平等关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断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用所学的政治理论分析热点问题,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足够的想象空间。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内容的确定者、组织者和实践者。学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可以到社会上做调查,也可以到企业、商业机构访问请教,还可以在学校查阅资料。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作为主体走出课堂,面向生活,需要的是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而不是“传授”、“教导”和“接受”,因此师生之间应是一种互帮互学的“学习共同体”。
三、改善知识结构,提高指导能力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点。实施过程要依赖许多信息资源,并要在一种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支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以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高中政治教师作为政治课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必须在教学中不断学习,改善知识结构,开阔自己的视野,尤其是注意涉猎一些科学、艺术、法律等诸多领域的知识,了解社会动态,使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从而真正成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指导者。
四、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针对课题难以确定问题,高中政治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政治学科学习热点。社会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从而确定恰当的课题。指导学生遵循“三个原则”,坚持“三个联系”。三个原则是:(1)兴趣原则,(2)课题难度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能力水平;(3)可行性原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三个联系”,即:(1)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增强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鲜活性;(2)要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联系,增强政治研究性学习的针对性;(3)要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增强政治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例如:我指导高一学生结合经济效益,环境保护的知识确定了“尤溪九阜山的开发与保护”(尤溪九阜山是省级自然保护区)这一开放性课题,与现实联系使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激发了他们探索研究的积极性。
五、正确处理政治课程与研究性学习之间的关系
政治学科课程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是相互依托的课程关系,教学中必须摆正课内知识学习和课外实践探索的位置,正确处理研究性学习和政治学科课程的关系,使学生做到对政治科知识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六、重视过程评价,完善评价体系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政治教师要充分认识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改变传统的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的评价方法。增强责任心,经常深入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了解情况,帮助指导,掌握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从而正确评价学习活动促进高中政治课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
总之,高中政治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综合性的教学方式,学生随时都会遇到各种困难,有时甚至感到茫无头绪,政治教师除了帮助引导外,更要重视心理辅导,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战胜脆弱,特别应防止学生产生焦虑情绪。在教学中教会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最大限度地开发出人的创造力潜能,我们要为之不懈努力。
一、转变观念,激发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高中学生在身心发展状况、知识能力基础、社会生活经验等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在政治学习过程中已经能用书本理论作指导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传统的教学观念,扼杀了学生个性,阻碍着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教学观念支配下,高中政治课的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和教材单一。教学中,师生们围绕高考这根无形指挥棒团团转,必然地形成了“老师教书,学生背书,国家考书”的教学模式。广大政治教师必须打破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大胆引入和渗透研究性学习,增强教学针对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摆正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学习气氛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主体,师生关系应该是互帮互学的“学习共同体”。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不平等关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断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用所学的政治理论分析热点问题,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足够的想象空间。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内容的确定者、组织者和实践者。学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可以到社会上做调查,也可以到企业、商业机构访问请教,还可以在学校查阅资料。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作为主体走出课堂,面向生活,需要的是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而不是“传授”、“教导”和“接受”,因此师生之间应是一种互帮互学的“学习共同体”。
三、改善知识结构,提高指导能力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点。实施过程要依赖许多信息资源,并要在一种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支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以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高中政治教师作为政治课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必须在教学中不断学习,改善知识结构,开阔自己的视野,尤其是注意涉猎一些科学、艺术、法律等诸多领域的知识,了解社会动态,使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从而真正成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指导者。
四、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针对课题难以确定问题,高中政治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政治学科学习热点。社会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从而确定恰当的课题。指导学生遵循“三个原则”,坚持“三个联系”。三个原则是:(1)兴趣原则,(2)课题难度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能力水平;(3)可行性原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三个联系”,即:(1)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增强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鲜活性;(2)要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联系,增强政治研究性学习的针对性;(3)要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增强政治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例如:我指导高一学生结合经济效益,环境保护的知识确定了“尤溪九阜山的开发与保护”(尤溪九阜山是省级自然保护区)这一开放性课题,与现实联系使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激发了他们探索研究的积极性。
五、正确处理政治课程与研究性学习之间的关系
政治学科课程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是相互依托的课程关系,教学中必须摆正课内知识学习和课外实践探索的位置,正确处理研究性学习和政治学科课程的关系,使学生做到对政治科知识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六、重视过程评价,完善评价体系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政治教师要充分认识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改变传统的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的评价方法。增强责任心,经常深入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了解情况,帮助指导,掌握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从而正确评价学习活动促进高中政治课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
总之,高中政治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综合性的教学方式,学生随时都会遇到各种困难,有时甚至感到茫无头绪,政治教师除了帮助引导外,更要重视心理辅导,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战胜脆弱,特别应防止学生产生焦虑情绪。在教学中教会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最大限度地开发出人的创造力潜能,我们要为之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