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读”“乐读”,让琅琅的读书声在课堂回荡……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早在1992年,江苏省教委周德籓主任就说:“语文姓语,小语姓小。”于永正老师说:“我们教的是儿童,6到12岁的孩子。小学语文不但姓‘语’还姓‘小’。”我们的课堂既应达成每個学段的教学目标,又要被孩子接受,喜欢。那么我们的语文课教什么呢?张庆老师说,就是7个字:识(字)、写(字)、读(书)、背(诵)、说(话)、作(文)、习(惯)。但重中之重,是写字、读书和背诵。
  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真正体现语文课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中写起来,读起来,要让琅琅的读书声在课堂回荡……那么如何让学生会读、乐读呢?下面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谈谈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美好情境,调动“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会激发起学生无穷的潜能,兴趣的培养又是多途径的。在朗读课文时,可以通过创设美好的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从而达到激发“读”的兴趣。
  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教师可以一边展示漓江两岸秀丽的风景,一边动情地范读。为学生解说画中的风光,待学生的心思都被吸引到桂林山水的优美意境中时,再对学生说:“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甲天下的漓江上,乘着木筏,欣赏着桂林美景。如果能有位朗诵家来上一段就更好了。”这一招非常有效,课堂上立刻洋溢着活跃的气氛,同学们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展开朗读,第一次试读就读得有点有声有色了。

二、读悟结合,相互促进


  朗读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要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两者相辅相成,使学生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朗读时自然地表达出来,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在教学《掌声》时,我们细读作品,就会感悟到英子两次掌声前后情绪的起伏。教学时要指导学生进入情境中,领悟到人物的喜怒哀乐。例如反映英子自卑的段落,“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起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等句,引导学生体会英子此时的内心活动,使这种强烈的感情注入学生的心田,产生共鸣,使其自然地感受到人物情感的变化,又把这种感情通过低沉缓慢的朗读体现出来。只有理解了,朗读才有感情;只有有感情地朗读,才能进一步加深理解。

三、朗读示范, 有法可依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有人请教台中师范学院教授王财贵先生怎么教语文。王教授说:“跟我读。”大学生都要跟老师读,何况小学生呢。老师示范,学生模仿,如此而已。不仅仅是朗读,写字、造句、习作、说话都要模仿。
  因此,课堂上教师可以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示范指导,无论放录音还是教师范读,都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来确定示范的时机,教会学生处理重音、停顿,恰当运用语气、节奏、音色等。对一些比较难读懂的文章或古诗,可以一开始就以示范引路,这样可以降低难度,放缓坡度。一般来说,当学生无法达到朗读要求或者是学生的朗读出现偏差时,教师可以范读。如:你们听听老师这么读,想想为什么要这样读?听老师用不同的方法朗读课文,几种读法中,你们最喜欢哪几种?为什么?……这样的提问必然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起他们的思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让他们在教师的范读中学到具体可感的朗读知识和技巧。

四、多种练习, 读有提高


  朗读技巧的自觉掌握和运用不能一蹴而就,要在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进行训练。为保证每节课每个学生都有朗读的机会,设计朗读的形式也要为全体学生服务。例如《陶罐和铁罐》一课,通过对话展开情节,因此课堂上要指导学生弄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的语句没点出说话时的神态,可引导学生从语句中体会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可以按照“傲慢——轻蔑——恼怒——怒不可遏”这样的情感线索来体会朗读铁罐时不同的语气;而陶罐自始至终是谦和宽容的态度,语言也平和讲理,语气自然平稳。教会学生体会人物心情,在自己反复朗读体会的基础上,再分角色来读,把角色不同的语气读出来。另外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还可采用齐读、个别读、小组读、教师引读、个人自读、同桌互相检查读、四人小组评议读、开火车轮读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同时,课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朗读环境。如举行朗诵比赛,让学生自己选择文质兼美的课文片段或诗歌进行配乐朗诵表演,当场评分、奖励。

五、采用赏识教育,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


  第多斯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通过语言、表情、体态等表达出对学生的期待、信任与鼓舞,体现关心、尊重和爱护,鼓励、表扬要多过训斥、批评,使每个学生尽量少受失败的挫折,多享受一些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积极性,树立朗读的自信心。比如在角色表演过程中,应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降低难度,多给他们表现机会,使之感受读书魅力,激发和保持善读、乐读欲望。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语文色彩,让琅琅的读书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回荡……
  作者简介: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梁宝寺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要与情感教学相结合,一位哲人曾说:“没有感情的认识就不是深刻的认识,深刻的认识需要在认识中融入情感,这样才能得到力量,引起思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听说读写是语文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读”作为学生与文本感知接触的核心路径,在发展其他语文能力中占据着基础性的保障作用。部编本教材二上教材中,先后有五篇课文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两篇有“默读”的要求,其他课文也都提出“朗读”的要求。不难看出部编版教材仍旧将“读”作为低年级重要的阅读策略。为此,我们可以依循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训练落在实处。一、揣摩心理,让“聊天表情”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动态、多元化的对话和交流,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思想、感情等方面都在不断变化,意味着教学将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真实的语文课堂不会是预设不折不扣的执行和再现,更多的是充满“变数”的“生成”;真实的语文课堂是学生诗意的栖居地,更是学生享受生命、享受语文、享受幸福的园地;真实的语文课堂体现着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响彻着师生心灵对话之声,充盈着美妙的诗情画意,散发着生命关怀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语言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最常用的表达工具。教师的语言水平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关系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的规范化,甚至关系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魅力,很重要的在于教师课堂语言的魅力。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隐含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那么,如何使教育教学的语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