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角色朗读,不妨试试这几招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zha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说读写是语文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读”作为学生与文本感知接触的核心路径,在发展其他语文能力中占据着基础性的保障作用。部编本教材二上教材中,先后有五篇课文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两篇有“默读”的要求,其他课文也都提出“朗读”的要求。不难看出部编版教材仍旧将“读”作为低年级重要的阅读策略。为此,我们可以依循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训练落在实处。

一、揣摩心理,让“聊天表情”来辅助


  当下,各种形式的聊天、交往软件层出不穷,已然成为人们信息交换、情感分享的重要载体。当没有重音、语气、节奏等音律层面信息的辅助,仅凭纯粹的文字聊天时,很多文字往往词不达意。由此,各种表情包应运而生。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时,是否也可以将这一资源整合运用,从而弥补文字表达的空白呢?



  这一案例的教学借助表情包资源,探寻人物对话时声音、情感的变化轨迹,深刻领悟文本人物的内心世界,提升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质量。

二、角色体验,让“鲜活装饰”来救场


  美国作家坦柯斯利在《教会学生阅读》中指出,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常常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将自己看成是文本中的人物,以一种角色体验的方式介入到文本世界中,与文本同呼吸,与人物共命运。因此,指导学生阅读时就需要通过契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策略,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该书还指出:学生戴上头饰,穿上戏服,配置道具,就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快速走进角色。基于这种“角色扮演”的方式,学生已经不再是他自己,而是文本中的人物。他们在对话中真切地体验人物的言行举止,享受创造性阅读的愉悦体验,更可以借助自己个性化的认知完善重新构建一个全新的角色。
  如教学经典文本《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在学生品读文本、熟练朗读的基础上,组织全班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纷纷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头饰。他们的表演惟妙惟肖,朗读更是声情并茂。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持久地强化角色,笔者让孩子下课之后继续戴着自己的头饰。
  别小看一个简单的头饰,对于尚处于直观性思维阶段的低年级孩子而言,这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和角色的定位,凸显出极强的角色意识。借助故事情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角色扮演的互动效果,同时也会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更深化了学生与生活的内在联系。

三、一人分饰,让“指偶剧场”来帮忙


  台湾著名作家王淑芬在《抢救阅读50招》中曾经详细地介绍过“指偶剧场”的阅读策略:组织学生将课文中的人物制作成指偶套在手指上,通过拨动手指展现人物之间的言行和关系,借以提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的积极性。
  还以《狐狸分奶酪》一文的教学为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与美术老师一起利用美术课时间,指导学生制作指偶。随后,语文课堂中每个学生都套着一个指偶,展开小组内的合作表演。紧接着,教师尝试将三个指偶套在某一个同学的手指上,让学生独自一人分饰三个角色。这个操作的难度较大,但也是“指偶剧场”最大的魅力所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为学生创设多种的认知方式和渠道,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人物的情感、心理活动的体悟上。正式表演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躲在讲台下方,只将套着指偶的手指露出來。学生一边晃动自己手指上的指偶,一边为其角色配音,表演得入情入境,其他人更是听得如痴如醉。教师还可以将表演过程录制下来,让学生细致观察后有针对性地评价。
  这一过程中,教师借助“指偶剧场”的形式,完全将学生的身心浸润在文本世界中,促使学生更加深入、更加彻底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学生展示、聆听的过程中,他们的兴趣被进一步激发,朗读能力也相机得到提升。
  分角色朗读课文是一种贴近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效朗读方式,是向文本深处漫溯、探寻人物内心世界的有效策略。语文教学就需要利用各种独特、新颖的形式,将自己的意识浸润在角色朗读的情境之中,将课堂教学属于“分角色朗读课文”的5分钟真正的效益激发出来,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基。
  作者简介: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随着“真实、朴实、扎实”课堂教学的回归,阅读教学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内化学生的语言积累,熏陶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如何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书声琅琅、情韵悠悠呢?一、给朗读一个支点——柳暗花明又一村  阅读教学的基本教学手段是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诵读文本,感悟文本”。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那么,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给朗读一个支点,创设恰当的情境,让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让学生从被动地学习知识转变成积极地构建知识。学生不仅是参与者,也是研究者、实践者,这样的转变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师而言,尊重、接受学生的教师才是这个时代需要的教师。教师从主导者变成参与者,将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观念的改变、视野的开阔更能激发教师的灵感。从这两个角度看,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具有积极可行的意义。  笔者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为例,谈谈如何巧设专题开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虽然在19、20世纪之交时,印象派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法国艺术运动,但是,在1920和1930年代,至少在法国,它却被看作是一种与伟大的法国艺术传统背道而驰的运动。我希望说明,20世纪早期
“小孩子有不可思议的力量”,我国近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这样说过。而这份“不可思议的力量”即创造力。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是当代教育最值得全体语文教师重视的一大问题。作为基础教育学科,语文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更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而陶行知先生对创造教育的主张: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灵活、新颖、独立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如何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语文教学要与情感教学相结合,一位哲人曾说:“没有感情的认识就不是深刻的认识,深刻的认识需要在认识中融入情感,这样才能得到力量,引起思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