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爷眼里的老爷们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韦尔奇热”到“稻盛和夫热”,清楚地说明了企业家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转变。
  我从事管理咨询工作已经有十几年之久,这种角色,军事上叫“参谋”,政治上叫“幕僚”,美国人叫“顾问”,中国人叫“师爷”。作为若干中国本土企业家的一名“师爷”,除了辅助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还有幸近距离目睹了“老爷们”在生活方式上的种种变迁,并且从中发现了惊人的共性规律。
  大致上说来,企业家,企、业、家,其生活方式的变化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企业就是家”,第二,“企业不是家”,第三,“企业为大‘家’”。
  
  企业就是家
  
  在2004年以前,由于刚刚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或者在这场危机后创业,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很高,大部分的本土企业家都处于“企业就是家”阶段,100%的时间和精力都投注在企业活动中,基本上无法做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一位著名的房地产创业者回想起当年的情景这样说:什么叫企业家?心里事太多了、身上病太多了,上半夜睡不了、下半夜睡不着,老是起夜,这就叫“起夜家”!在这一阶段,大部分的企业都常年无双休,甚至有的制造业企业一年只有一个春节假期。但是,当时的企业人对此很少有异议,因为企业家自身也是采取这样的节奏,更有甚者。把企业变成了“夜总会”:一到夜里总开会。企业家在公司以外的所有活动也是围绕着企业事务来转的:吃饭是为了应酬,喝茶是为了应酬,打球还是为了应酬。
  在这样的生活节奏影响之下,当时的企业家们肝火旺的多、脾气好的少,“三高”的多、健康的少。当然,最大的影响是家庭生活。如今50岁左右的企业家,普遍忽略对孩子的教育和沟通。因为十年前,孩子们进入青春期时,他们正处于“企业就是家”的阶段,没有时间和耐心陪伴孩子的成长,因此当如今孩子们普遍成年、进入社会之后,他们都或多或少的对子女成才情况有所遗憾。
  
  企业不是家
  
  2005年前后,开始批量性的进-人“企业不是家”阶段。在涉及全球数百万人的员工敬业度调查数据中显示:进入公司3 5年的员工群,其敬业度通常处于比较低位水平,这一时期被称之为员工的职业倦怠期。同样,经过几年甚至十年以上坚持不懈的奋斗,企业家也开始进入一种不易察觉的职业倦怠期。同时在一段时间内也集中地发生了很多企业家过劳死等事件,严重刺激着人们绷紧的神经:2001年7月,青岛啤酒总经球、集体去登山、集体出自传、集体出席各种类似“赢在中国”的秀场……人们仿佛试图证明,除了企业经营本身,他们还有更大的空间来证明个人价值。
  但是,当我们今天再回头来看,人们认定“企业不是家”的方式似乎有些矫枉过正,生意与生活的分离也相当生硬,以上种种的新生活方式也是作秀多、体验少,企业家被严重的娱乐化和眼球化,这群中国最精明的人仿佛进入了另一种的集体无意识。
  
  企业为大“家”
  
  时间发展到2008年前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锤炼对企业家的生活力更加提升。而在个人生活的安排上,从当初的集体赶时髦转向真正的个性化:王石依然“山在那”、冯仑千里走单骑、马云修炼太极拳、刘永好低调蛰伏、牛根生在别墅旁射击、王中军继续扶持本土艺术家、缙云山俨然成为了老板们的秘密据点……还有为数不少的企业家,把大量的时间投入传道解惑中去:担当创业培训的导师、主持灵修活动,将自己的阅历和体会进行无偿和广泛的传播,帮助更多的年轻创业者避免再走老一辈创业者曾经的老路,而是探索一条事业、家庭、社会、心灵相平衡的经营之道。
  也许,从“韦尔奇热”转为“稻盛和夫热”就特别能清楚地说理彭作义不幸逝世,终年56岁,2004年4月,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猝死,终年54岁;2004年3月,北京大中电器总经理胡凯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逝世,终年52岁;2004年11月,改革开放的风云人物、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突然逝世,年仅38岁{2005年9月,网易代理首席执行官孙德棣猝死,年仅38岁。
  以上种种,使得在企业管理相对步人正轨、团队走向成熟、业务较为稳定之后,企业家忽然对自己的生活严重不满起来:在创业过程中,自己付出得太多。而享受得太少,因此产生了强烈的补偿心理。在这一阶段,企业家们开始严格地分离自己的生意和生活,以自己“不管公司”为荣,并且积极地向公司以外寻求个人空间。如果我们翻开那一时期的财经媒体,一定可以发现,中国的企业家群体好像一夜之间变“洋”了:集体打高尔夫方式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批优秀的本土企业家开始真正进入“由富转贵”的阶段。也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客观压力,企业家普遍重新回归企业经营本身,但是这一次的回归有了不同的使命:他们开始清醒地意识到“大我”、“超我”的存在,对企业经营的使命也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企业不再是属于某一个人的,企业实际上可以成为广泛行善和改善社会的工具。
  在获得了惊人的个人财富之后,继续经营企业的意义究竟在哪里?最优秀的一批企业家找到了答案:企业为大“家”——在企业以外,有着更大的使命、更高的秩序和更广的世界。
  于是,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殚精竭虑地推进着企业国际化的同时,身体力行地参与到各种慈善活动中来,企业家参政议政、担当意见领袖的热情和能明这一点:中国企业家们关注的焦_点终于从韦尔奇式的明星企业家,转向稻盛式的灵性企业家。稻盛在经营过程中对信仰的探索、对立场的坚守、对生活的简化都深刻地影响着今日的中国同行们。
  除了“上帝创世”以外,人类也具有创造某种小宇宙的能力,不外乎三种情况:成为一名伟大的政治家、成为一名伟大的创业者、成为一名伟大的父/母。除此之外,其他的角色更多的是发现某种秩序,而不是创造某种秩序。这也是企业家最大的自我价值之所在。如何觉悟自己的角色、如何善用自己的能量,则是企业家终其一生的探索。在这样的探索中,最重要的准则仍然是老祖宗留下的教诲: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
  
  (本文作者系仁慧特智业公司董事长)
  
  责任编辑:田瑞秋
  如何觉悟自己的角色、如何善用自己的能量,是企业家终其一生的探索。
其他文献
作为管理者,你希望成为怎样的上司?  为什么有些管理者做的每一件事情,看上去都与“应当的”相悖,但在他的部门中却有着非常良好的工作氛围;而有些则恰恰相反,做的事情本没错,部门氛围却很糟糕?  解开这个谜团的钥匙,其实就是信任。  据调查显示:有超过20%的职场人士对自己的顶头上司不信任,包括对他的承诺不信任、对他的能力不信任,以及情感上不信任……而且很神奇地,这种不信任必定会同时在主管身上复制,之
期刊
要过年啦!又过年了!今夕何夕?在金融危机纷纷扰扰的日子里,我们走进了2010年。  年年岁岁,岁岁过年,新“春”佳“节”,这可是中国人传统中最隆重的节日!如今,我们的企业会用什么独特的方式来迎接新年新春呢?这仍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我们常常把年终称为“年关”,而所谓的关,即一道坎儿。对企业而言更甚。事实上,在“周扒皮”的时代,员工的权益意识显然还相当薄弱,而如今,他们的自我意识正在崛起。对于企
期刊
无论是多么华美的人生篇章,都一定是切分为不同阶段的;无论是多么热烈的工作年华,也一定都是经历不断出现的节点的。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章”和“节”,我们才能张弛有度,在人生坐标上划出一个又一个奋斗开始的“头”,也标注出一个又一个盘点的“尾”。企业亦然。  在调集了大量智慧和心思顺利度过年终这个“尾”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崭新的、拥有无限可能的“头”。如果说,“尾”最重要的是圆满,那么,“头”最重
期刊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个世界已经变得“见狂不怪”。虽然不少心理学家絮絮叨叨,也多少有点危言耸听地强调“工作狂是一种疾病”,但多数狂人依然对此置若同闻。  其实,何不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工作狂?  21世纪都已经进入第十个年头了,社会是如此多元,大家各有活法,只要活得津津有味就好。但需要提醒的是。即使这样,也不要喜滋滋地随意标榜自己是工作狂——并非担心“工作狂”辱没了你,而是担心你辱没了“工作狂”。  狂
期刊
对话中国EAP中心首席心理咨询专家朱晓平只要是基于理性自知、可持续的,就不失为一种不错的过年选择。多元与包容,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特别是在过年时。  过年有多种方式。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会选择依旧疯狂工作。过年工作狂,究竟是一种病态,还是仅仅是一种选择而已?对于这部分人来说,还有哪些或许连自己都没意识到内心需要的关怀?  请看专业心理工作者的解读。狂与不狂,只是一种选择  《中外管理》:尽管对于中
期刊
荷与新年,是极有渊源的一对儿——传统过年的年画儿多采用“连(莲)贵子”、“连(莲)年有余(鱼)”之类吉祥的荷花图案,表达人们的祝福,表选人们喜气盈怀的心情。  然而,荷花作为新年的一种图腾,还代表着一种生命的清净无染、新鲜自然。“莲,花之君子者也”,佛家往往以荷为清净无染的象征,它是一种新鲜的体验,也是心态零起点的开始。不是吗一新年是过给他人的,也是过给自己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年轮的,新年是一个
期刊
商业办公风水,是企业对时空环境资源的管理。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不管你个人信不信,对此都不应忽视——它影响的不仅是个人,更有整个团队乃至企业。  每一位企业管理者都想一帆风顺,快速发展。但却常常事与愿违,甚至走向衰败。这时,我们除了要仔细自检企业的各个管理环节外。是否可以审视一下办公环境在设计上有没有重大缺陷?是否是我们企业的时空环境资源(俗称为“风水”)管理不理想造成的?  风水是基于中国古代“天
期刊
智能拓展?可能不少人会觉得这是个很虚的事情,因为人的智能情况是难以把握的。  不过,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如果给智能做个比喻的话,说它像肌肉一样却再妥帖不过:身体如果一段时间不锻炼,会变得懒散、迟钝,而人的脑子一段时间不经受挑战,也会一样。  但智能的训练比身体训练要难于把握,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需要勾勒出都有哪些智能“肌肉”需要锻炼。  脑科学专家盖德纳在著作《心智结构:多重智能理论》中,综合了哈
期刊
对于漂泊在外的人,家,就如同这棵无私的老树……    有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一棵大大的苹果树。一个小男孩儿每天都喜欢来这儿玩。他有时爬到苹果树上吃苹果、有时躲在树荫里打个盹儿…“时光流逝,小男孩儿渐渐长大。  一天,男孩儿回到树旁,一脸忧伤。树说:“和我一起玩吧!”男孩儿回答:“我已经不是小男孩儿了,我想要玩具,我想有钱来买玩具。”树说:“抱歉,我没有钱……但是你可以摘下我的苹果拿去卖。”男
期刊
本刊专访商务可持续发展麦克马斯特学院创始人Philip McMaster    Philip McMaster(大龙)来自加拿大,他是商务可持续发展麦克马斯特学院的创始人。作为热心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士,他创建了三根手指“和平加一”可持续手势符号。就是在表示胜利、和平的V手势中加入一根手指,当有人做出这个手势时,就表示支持社会、商业、环境的和谐发展。作为香港中文大学的MBA教授,Philip M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