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几何直观 揭示数学规律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hanxiao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几何直观凭借图形的直观性特点,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即把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能够充分揭示问题的本质,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经历充分探索规律的过程,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画图、计算、验证、分类归纳,抽象概括出研究事物的共同特征,从而揭示钉子板上多边形蕴含的秘密,对规律本质的认识逐渐深入、完善。
  [关键词]直观感知 几何直观 数学规律 抽象概括 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0-03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几何直观主要是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钉子板上的多边形”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利用几何直观探索规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呢?对此,我进行实践和思考。
  教学片断一:直观感知,引发冲突
  1.独立研究
  2.汇报结果
  生1:我研究的是这些多边形的面积和边上钉子数的关系,发现这里多边形的面积都等于边上的钉子数除以2。
  生2 :我觉得用文字表达不太清楚。
  生3:可以用字母来表示,这样简洁些。如用n表示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用S表示多边形的面积,那发现的规律就可以表示为S=n÷2。
  3.思考质疑
  师:是不是钉子板上每个多边形的面积和它边上的钉子数都有这样的关系呢?
  4.分析验证
  学生选择之前自己任意围出的多边形数一数、算一算,看看它们的面积与边上的钉子数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关系。
  5.交流讨论
  生4:我围出的多边形面积和边上的钉子数不符合这个规律,因为我的图形内部是3颗钉子。
  生5:我围出的多图形面积和边上的钉子数也不符合这个规律,因为我的图形内部是2颗钉子。
  生6:这里多边形的面积等于边上的钉子数除以2,需要添加一个条件,那就是“当多边形内部钉子数为1时”。由于我的同桌研究多边形内部的钉子数不是1,所以就没有这样的规律。
  6.抽象概括
  师:如果用a表示多边形内部的钉子数,那么当a=1时,S=n÷2。
  7.梳理总结
  师:刚刚我们是怎样研究出多边形的面积和边上钉子数的关系的?
  生7:我们是通过“观察图形——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举例验证”的过程进行研究的。
  ……
  思考:
  上述教学,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操作,再小组交流,引导学生探索多边形内部的钉子数为1的情况。学生通过研究单上的一组组数据发现规律,初步得出结论,从而获得探究成功的满足感。我再提出问题:“是不是钉子板上每个多边形的面积和它边上的钉子数都有这样的关系?”学生再次通过动手操作,验证自己围出的多边形是否具有这样的规律。这里由特殊到一般,几何直观凭借图形的直观性特点,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即把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充分揭示了问题的本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接着,我引导学生从自己围出的图形开始研究,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趣味性。这样不仅让学生发现了规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了探索规律的过程,学会了研究的基本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为后续的研究活动做好了准备。
  教学片断二:开放研究,提升认识
  1.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每人都任意围了一个多边形,是不是该研究自己的图形了?只有一个图形可以研究吗?为什么?怎么办?
  生1:一个图形不便于找出规律,我提议我们根据围出的多边形内部钉子的颗数重新分组,可以分成内部没有钉子的,或有2颗、3颗、4颗……钉子的。
  2.合作探索
  学生小组内操作、填表、比较、归纳。
  3.交流收获
  生2:我们小组研究的是图形内部有2颗钉子的情况,我们得出“(外部的钉子数 内部的钉子数)÷2=图形的面积”,用字母表示为S=(n 2)÷2。
  师:这里多边形的面积不等于n÷2,那它和n÷2有关系吗?同桌互相讨论,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3:我们可以将S=(n 2)÷2=n÷2 1进行计算。
  生4:前面还要加上“当多边形内部钉子数a=2时”。(师板书:a=2时,S=n÷2 1)
  生5:我们小组研究的是图形内部有3颗钉子的情况,我们得出a=3时,S=n÷2 2。
  生6:我们小组研究的是图形内部没有钉子的情况,我们得出a=0时,S=n÷2-1。
  ……
  思考:
  在初探规律后,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发现图形内有2颗钉子时,规律并不和图形内有1颗钉子的一样。这样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自主设计图形并探索其中的规律,从而完善第一次的认知。学生由图形内有1颗钉子的多边形面积与钉子数的关系,进一步探索多边形内有2颗钉子、3颗钉子、0颗钉子时多边形面积与边上钉子数的关系。在这次活动中,学生利用得到的认知规律进行猜想,并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画图、计算、验证,从而揭示钉子板上图形的秘密,使最初的感知更加深入、更加具体,对规律本质的认识逐渐完善。这里,我对学生探索的问题采取开放分类研究的方式,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体验到探究成功的乐趣。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以图形为纽带,利用几何直观让学生经历充分探索的过程,体验研究的方法,从而揭示多边形面积与边上的钉子数之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借助几何直观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揭示规律的能力。
  (责编 蓝 天)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科普作家谈详柏先生曾说过:“学习数学要具备三个‘养’,即‘素养’‘教养’和‘营养’。”作为数学教师,我们需要保有一份激情,还要以一份孩童般的心智来审视数学教学,做出“营养”丰富的数学来充实学生的大脑。  [关键词]回文数 教学实践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4-032  数学科普作家谈祥柏先生曾说过:“学习
当前,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基本目标,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在全国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观摩会中,潘雪琪老师教学“秒的认识”一课就很好地诠释了这几个目标的实现,现撷取其中精彩的教学片断和大家分享。  一、找准切入点,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学片断1:  师:同学们,准备好上课了吗?来,让我们一起倒计时!(画面显示倒计时10、9、8……1)我们倒计时时,每数一个数用了多
[摘 要]数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让学生亲历发现知识的过程,通过实物演示,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数学实验中突破认知难点、提升学习兴趣、历练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数学实验;亲历过程;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8-0057-0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在数学教学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坚持方法多样化,坚持算法优化,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以“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教学来谈如何从学生视角出发,在算法多样的基础上,让算法优化自然、自主地发生。  [关键词]算法多样化;算法优化;思维;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2-0007-02  在课堂中,尤其
[摘 要]学生数感的培养应贯穿数学教学全过程。在四则混合运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主要目标,但并不是唯一的目标,教师还要有意识地注重学生数感的培养,这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培养学生的数感主要是对运算结果的估计,这样能使看似机械枯燥的四则混合运算“活”起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命力。  [关键词]数感 四则混合运算 估测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摘 要]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将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也可以将三角形转化成长方形,还有多种转换的方式。姚云老师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利用电子白板的克隆、旋转、平移等功能,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发挥了信息技术的直观演示效果,彰显其独特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三角形;面积;电子白板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摘 要]“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学的发端,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正式接触代数学领域的知识。在教学前,教师不仅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横向比较、纵向联系,而且要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铺垫、渗透,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关键词]字母 备课 思考 符号意识 数量关系 问题情境 比较 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4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下面,以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中的两类习题(简单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和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为例,介绍一种指导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方法——“一填、二标”法。  例1:一个儿童体重35千克,他体内所含的水分占体重的4/5。他体内的水份有多少千克?  学生读懂题后,指导学生填空:( )的(一)是( )。学生很容易填出:(体重)的(4/5)是(水分)。此时,学生已完成了第一步
[摘 要]“他心想象”能力是指能跨越年龄和性别去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教师利用班组串换机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数学实践中形成“学生与父母”“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他心想象”能力,使学生的道德情感得到升华。  [关键词]他心想象;班际互访;教学实践;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4-0055
[摘 要]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的内在关联,把握知识内容和学情的有效联结,提升学生的数学理解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策略 把握内容 数学理解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8-032  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有这样一道例题:“一盘草莓(6个)平分给3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得这盘草莓的几分之几?”学生给出的答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