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媒体课件与板书是现代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随着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如何处理好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的关系引发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考。本文以初中地理教学为例,阐述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板书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及劣势,探讨如何处理好多媒体教学和板书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做到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地理课堂;多媒体教学;板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088-02
在近些年的听课中,笔者发现,无论是常态课,还是观摩课、评优课,都有两大“怪象”:一是一些年龄偏大的老教师在地理课堂上依然是“一支粉笔、一张口、一本书”,坚守传统教学方式,单一枯燥的传统教学课堂让学生感到乏味,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二是一些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手段,在黑板上一个字也不写。课件制作容量大,文字、图片、音乐、视频、地图等幻灯片无重点地不间断播放,课堂花样繁多,导致学生学无重点,难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学效果可见一斑。这两种现象实质上反映的是片面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板书教学手段的两种极端现象。对此,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板书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及劣势,处理好多媒体和板书设计之间的关系,做到多媒体教学和板书设计的有效融合至关
重要。
一、多媒体教学和板书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及劣势
多媒体课件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声色并茂,可视性大,感染力强,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它能增强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1]。但多媒体课件毕竟只是一种教学工具,一放即过,不留痕迹,很多学生只顾观看,无暇思考,这是多媒体课件最大的劣势。而且过多的画面会给学生带来审美疲劳,活动性太强的画面甚至还会喧宾夺主,冲淡主题。
简洁精练的地理板書是贯穿知识的线索,打开学生思维的窗口。对于逻辑性严密的内容,板书可以再现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更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本节课的地理知识。它可以灵活展示,随时调整,能够长时间保留在黑板上,方便学生记录、总结、记忆和复习。但其劣势是复杂的板书会浪费大量的课内时间,影响课堂教学进度,甚至还可能引起学生的厌烦。另外,板书传递的信息数量也有一定的限制。
二、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和板书之间的关系
教师板书的过程是学生思维渐进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与板书两者都具有益智增趣的功能,在强调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板书是不能抛弃的,因为其在教学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新颖别致的板书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形象直观的板书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丰富多彩的板书形式可以增强学生思维的持续性,深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使一节课的知识体系更加条理化、系统化,有助于学生理清全文脉络。所以,教师要适当运用多媒体与板书,取长补短,使二者优势互补,和谐统一。在对待板书与多媒体的关系上,教师应始终坚持板书为主,多媒体为辅的原则。
三、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有效融合的策略
地理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更需要他们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以便将来学以致用。把漂亮完整的板书与直观性强的课件有机结合,各用其长,使二者相辅相成,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同时体验两种不同的美感和视觉效果,达到高效的学习状态。
(一)利用多媒体导入板书,水到渠成
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具体可感的情境,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在课程伊始就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
如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授课前,教师先播放《威风锣鼓》和《月光下的凤尾竹》两段音乐,然后提问:“这两段音乐,哪段代表北方音乐,哪段代表南方音乐?”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就能迅速推测本节课要讲解的内容。接着教师再说:“北方和南方地区不仅音乐不同,其他方面的差异也很大,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北方和南方的差异。”然后板书课题: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这样就可很快导入新课,水到渠成,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从多媒体中提炼板书,及时总结
地理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很多内容非常适合使用多媒体来呈现。运用鲜艳的色彩、美妙的声音、生动的视频,能打造一些传统教室里不可能出现的具体事物和现象,且不受时空局限,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拓宽学生视野,使其获得近乎真实的体验。
初中学生由于知识储备不足,思维不够成熟,对于地理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往往难以综合把握,更不能准确概括归纳,这就需要教师在用多媒体再现知识的同时,迅速提炼板书内容,给学生更多自我完善和反思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内容和逻辑关系。如讲解西北地区时,教师可边通过多媒体再现西北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边进行板书总结。(如图1)
通过板书把本节课的知识点串成线,结成网,高度浓缩教学内容,清晰展现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学生便能一目了然,理解、记忆和应用。
(三)用多媒体解释板书,化难为易
地理教学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理解难度较大,尽管教师讲到口干舌燥,演示得筋疲力尽,有的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这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针对教学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以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使学生理解板书内容,加深印象,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如“地球的公转”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难点,传统教学方法中复杂的板书和枯燥的讲授,不仅浪费时间,也难以让学生接受。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模拟地球的公转,化静为动,让学生观察到整个变(太阳直射点)与不变(地轴倾斜角度)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化解难点,减轻教学负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在“比例尺”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百度地图,搜索到本校位置,然后通过放大和缩小地图,让学生观察到比例尺的变化,这样就能很简单地解释板书中的知识:“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显示的地理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显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四)用多媒体深化板书,巩固新知
地理板书重在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展示重点,显现知识的内在逻辑层次和脉络体系,引导学生的思路,便于教师总结反馈和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它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连贯性,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但板书比较简略,所以教师有必要借助多媒体补充板书内容,让学生获得详细的信息。
如讲解《中国的水资源》一课时,笔者的板书如图2所示。在教学即将结束时,笔者又用一段视频总结本课内容,然后把板书中划线部分擦掉,让学生填写,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这样能将多媒体总结与板书反馈结合在一起,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总之,无论是传统的板书,还是多媒体教学工具,其自身都有一些优缺点,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教学手段的优点,规避缺点,从而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姜春福.谈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与板书的关系[J].东西南北:教育,2018(24).
【作者简介】
郑志强(1972~),男,汉族,河南孟州人,本科,中小学
一级教师,中学地理教研员。研究方向:中学地理。
【关键词】地理课堂;多媒体教学;板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088-02
在近些年的听课中,笔者发现,无论是常态课,还是观摩课、评优课,都有两大“怪象”:一是一些年龄偏大的老教师在地理课堂上依然是“一支粉笔、一张口、一本书”,坚守传统教学方式,单一枯燥的传统教学课堂让学生感到乏味,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二是一些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手段,在黑板上一个字也不写。课件制作容量大,文字、图片、音乐、视频、地图等幻灯片无重点地不间断播放,课堂花样繁多,导致学生学无重点,难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学效果可见一斑。这两种现象实质上反映的是片面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板书教学手段的两种极端现象。对此,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板书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及劣势,处理好多媒体和板书设计之间的关系,做到多媒体教学和板书设计的有效融合至关
重要。
一、多媒体教学和板书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及劣势
多媒体课件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声色并茂,可视性大,感染力强,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它能增强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1]。但多媒体课件毕竟只是一种教学工具,一放即过,不留痕迹,很多学生只顾观看,无暇思考,这是多媒体课件最大的劣势。而且过多的画面会给学生带来审美疲劳,活动性太强的画面甚至还会喧宾夺主,冲淡主题。
简洁精练的地理板書是贯穿知识的线索,打开学生思维的窗口。对于逻辑性严密的内容,板书可以再现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更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本节课的地理知识。它可以灵活展示,随时调整,能够长时间保留在黑板上,方便学生记录、总结、记忆和复习。但其劣势是复杂的板书会浪费大量的课内时间,影响课堂教学进度,甚至还可能引起学生的厌烦。另外,板书传递的信息数量也有一定的限制。
二、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和板书之间的关系
教师板书的过程是学生思维渐进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与板书两者都具有益智增趣的功能,在强调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板书是不能抛弃的,因为其在教学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新颖别致的板书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形象直观的板书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丰富多彩的板书形式可以增强学生思维的持续性,深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使一节课的知识体系更加条理化、系统化,有助于学生理清全文脉络。所以,教师要适当运用多媒体与板书,取长补短,使二者优势互补,和谐统一。在对待板书与多媒体的关系上,教师应始终坚持板书为主,多媒体为辅的原则。
三、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有效融合的策略
地理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更需要他们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以便将来学以致用。把漂亮完整的板书与直观性强的课件有机结合,各用其长,使二者相辅相成,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同时体验两种不同的美感和视觉效果,达到高效的学习状态。
(一)利用多媒体导入板书,水到渠成
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具体可感的情境,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在课程伊始就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
如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授课前,教师先播放《威风锣鼓》和《月光下的凤尾竹》两段音乐,然后提问:“这两段音乐,哪段代表北方音乐,哪段代表南方音乐?”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就能迅速推测本节课要讲解的内容。接着教师再说:“北方和南方地区不仅音乐不同,其他方面的差异也很大,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北方和南方的差异。”然后板书课题: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这样就可很快导入新课,水到渠成,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从多媒体中提炼板书,及时总结
地理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很多内容非常适合使用多媒体来呈现。运用鲜艳的色彩、美妙的声音、生动的视频,能打造一些传统教室里不可能出现的具体事物和现象,且不受时空局限,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拓宽学生视野,使其获得近乎真实的体验。
初中学生由于知识储备不足,思维不够成熟,对于地理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往往难以综合把握,更不能准确概括归纳,这就需要教师在用多媒体再现知识的同时,迅速提炼板书内容,给学生更多自我完善和反思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内容和逻辑关系。如讲解西北地区时,教师可边通过多媒体再现西北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边进行板书总结。(如图1)
通过板书把本节课的知识点串成线,结成网,高度浓缩教学内容,清晰展现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学生便能一目了然,理解、记忆和应用。
(三)用多媒体解释板书,化难为易
地理教学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理解难度较大,尽管教师讲到口干舌燥,演示得筋疲力尽,有的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这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针对教学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以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使学生理解板书内容,加深印象,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如“地球的公转”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难点,传统教学方法中复杂的板书和枯燥的讲授,不仅浪费时间,也难以让学生接受。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模拟地球的公转,化静为动,让学生观察到整个变(太阳直射点)与不变(地轴倾斜角度)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化解难点,减轻教学负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在“比例尺”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百度地图,搜索到本校位置,然后通过放大和缩小地图,让学生观察到比例尺的变化,这样就能很简单地解释板书中的知识:“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显示的地理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显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四)用多媒体深化板书,巩固新知
地理板书重在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展示重点,显现知识的内在逻辑层次和脉络体系,引导学生的思路,便于教师总结反馈和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它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连贯性,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但板书比较简略,所以教师有必要借助多媒体补充板书内容,让学生获得详细的信息。
如讲解《中国的水资源》一课时,笔者的板书如图2所示。在教学即将结束时,笔者又用一段视频总结本课内容,然后把板书中划线部分擦掉,让学生填写,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这样能将多媒体总结与板书反馈结合在一起,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总之,无论是传统的板书,还是多媒体教学工具,其自身都有一些优缺点,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教学手段的优点,规避缺点,从而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姜春福.谈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与板书的关系[J].东西南北:教育,2018(24).
【作者简介】
郑志强(1972~),男,汉族,河南孟州人,本科,中小学
一级教师,中学地理教研员。研究方向:中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