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敏树脂在52例前牙间隙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guo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观察光敏树脂在前牙牙间隙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和美观满意率。方法:对52例需要进行修复前牙牙间隙患者进行追踪观察1年,2年后的疗效及满意率。结果:1年满92.31%,2年满意率88.46%。结论:光敏树脂是修复前牙牙间隙比较理想的材料,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 光敏树脂前牙牙间隙疗效满意率
  前牙牙间隙是最常见的一种牙齿美容问题。它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对咀嚼功能及发音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给患者的社交活动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压抑,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主动要求修复前牙间隙。以往常采用正畸和瓷贴面,烤瓷或全瓷冠修复。但常因费用较高或磨牙较多,且受到年龄、时间及其他条件的限制,许多患者不能接受。而光敏树脂具有美观、自然、真实、经济快捷、牙体损伤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就2年来采用光敏树脂修复前牙牙间隙的临床疗效及满意率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2011年收治16岁以上临床病例,前牙5mm以内,无全身性疾病及夜磨牙病史,牙釉质损伤小患者52例。52例前牙牙间隙,其中女32例,男20例。
  设备:采用光固化机和3M Filtek supreme至尊纳米树脂,酸蚀剂。
  操作步骤和方法:①先将牙齿充分清洁,有牙石、色素沉着者先行洁治。据比色板在自然光源下选色。用75%酒精脱脂处理牙面,酸蚀后隔湿,均匀涂抹黏接剂,不宜过厚,再用三用枪不垂直于黏接面微风轻吹均匀。光照10~20秒。将选定的色号树脂在牙面上分层充填,每层不超过2mm,将间隙平均分到两个中切牙牙面上,使两个牙体大小相称、协调。逐层塑形,逐层光照固化40秒。调牙颌,抛光,完成修复。②间隙1~3mm内可以直接修复,间隙4~5mm可采用间隙分散法:即先用正畸橡皮圈将牙间隙两邻牙对拉向牙间隙,使两邻牙的另一面亦产生间隙(注意橡皮圈必须在医生观察下使用。可分别在两中切牙牙面黏接托槽,将橡皮圈挂在托槽上互拉,让患者隔天复诊)。再用光敏树脂分别修复各个牙间隙。修复后检查修复体的边缘吻合,邻接及颜色匹配情况,对不满意的患者立即重新修復至尽量满意。
  疗效检查:从修复体边缘密合度,着色,修复体松动脱落等方面评价修复体成功与否。上述情况有一项发生即为不成功。
  1~2年后复诊满意调查:①满意:感觉树脂修复的色泽自然,形态逼真,与邻牙匹配;②不满意:对树脂修复的形态、色泽及邻牙匹配方面任意一方不满意。
  结果
  52例上前牙牙间隙者,经光敏树脂修复后随访2年,调查结果,见表1。
  讨论
  从52例光敏树脂修复前牙牙间隙1~2年的观察及临床分析可见光敏树脂是修复前牙牙间隙比较理想的材料,失败率低且患者满意率较高。失败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操作不当或牙龈炎、牙龈出血未控制,患者咬硬物所致。采取的措施:严格按操作步骤操作,隔湿最好选用橡皮圈。修复体边缘应尽量与牙龈平齐或位于龈上方,且光洁。邻间隙多余树脂最好在固化前用探针祛除。认真仔细调磨,不要让患者在做侧方和前伸运动时出现早接触。甚至可以多调磨一些,减少修复体部分承受咬合力。增加修复满意率的美学应用:①注意恢复牙颈部及边缘嵴的正常凸度,它可以体现牙齿的立体感。通常把男性切角做得稍有棱角显得阳刚,女性切角圆顿显得秀气。②分散间隙法:把一个较大的间隙变成3个小间隙,应用了美学的基础知识和法则进行修复,让牙齿更加形态美、功能美。切记不要让患者自行将橡皮圈直接套于牙齿上,防止橡皮圈滑入牙龈内,引起牙齿松动或脱落等严重后果。③利用视角原理在唇面涂塑光固化材料以加大唇面突度,增加邻间隙,使两邻轴角变锐,修复后的牙体在视角上与同名牙大小、形态对称,协调逼真,不致显得过宽。
  参考文献
  1李志强,聂红兵,周海静.光固化树脂在成人上前牙修复关闭间隙的疗效观察.宁夏医学杂志,2003,8(25):8.
  2曹宝成,王雪梅,聂红兵.上前牙区牙列间隙的正畸治疗[J].口腔疾病防治杂志,2002,4(1):53.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检查,并于术中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后送行病理检查。结果:异常子宫出血类型及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增生38例。子宫内膜息内19例,子宫内膜炎1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1例,宫腔其他11例,萎缩性子宫内膜9例,宫内胚胎物质残留4例,子宫内膜癌3例,其他1例,总符合率94.7%。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女性非脓性耻骨骨炎的发病原因与机制、X线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对2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分析23例女性非脓性耻骨骨炎患者,并对其中12例进行3个月~7年的随访观察。本病为正常妊娠和或分娩过程中的合并症,与胎次、胎位、胎数无何关连。结论:本病发病原因与机制揣测以女性激素为基础,局部损伤和外伤为直接因素引起局部血循环障碍而发生的骨坏死,病程有“自限”和“自愈”的特征。
期刊
关键词 呕吐新生儿病因临床分析  呕吐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病因与其他年龄组小儿不尽相同。其病因复杂,且临床鉴别较为困难,而对于呕吐及早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关系到治疗的成败。2008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新生儿中有呕吐症状患儿112,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新生儿中出现呕吐症状患儿112例,男62例,女50例,男女比例1.24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头孢呋辛、喜炎平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60例应用头孢呋辛、喜炎平治疗;对照组60例应用头孢哌酮钠、喜炎平治疗。结果:应用头孢呋辛、喜炎平的治疗组,显效46例,总有效率93.3%。应用头孢哌酮钠、喜炎平的对照组,显效30例,总有效率80.0%。结论:应用头孢呋辛、喜炎平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
期刊
小儿高热惊厥又称“感染性惊厥”,是由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5℃以上的发热时出现中枢兴奋性增高、神经功能紊乱而致的惊厥,属儿科常见急症。2006~2008年收治小儿高热惊厥患儿42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儿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0~6个月2例,6个月~1岁22例,1~2岁13例,2~3岁4例,3~6岁1例。  临床表现及病因:常于体温聚升的24小时内发生,表现为
期刊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008年1月起,对109例28~32周早产儿进行了RDS早期呼吸支持和治疗观察对比,以探讨N—IPPV的疗效。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治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109例,出生后30分钟内,28~32周的早产儿。排除标准:①剖宫产儿;②糖尿病母亲;③母亲产前1周用糖皮质激素;④小于胎龄儿;⑤产房分娩时进行气管插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处理方法对全麻气管拔管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96例患者,随机分成4组。记录诱导前、拔除气管导管几个时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观察拔管时发生中、重度呛咳的情况。结果:与D组比较,A、B、C组在拔管时及拔管后1分钟的HR、SBP、DBP均降低(P95%,呼唤能睁眼,然后吸痰拔管。A组:拔管前3分钟,静注1%利多卡因1.5mg/kg;B组: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对应用克龄蒙改善围绝经期症状的有效性,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方法:收治围绝经期患者40例,每天口服克龄蒙1粒,21天1周期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于治疗前后分别填写临床症状调查表,比较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做相关性分析。通过超声监测子宫内膜的变化。比较用药前后雌二醇(t=3.1,P<0.01)、促卵泡激素(t=2.8,P<0.01)、总胆固醇(t=2.4,P<0.05)、甘油三酯(t=2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方法对小儿急性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17例小儿急性中毒的病因、治疗方法及转归。结果:复方地芬诺酯中毒9例,采用血液灌流(小时P)或血液透析方法,次数1~3次,均好转出院;灭鼠药、硝酸甘油、地芬尼多、百草枯中毒各1例,均采用血液灌流法,治疗后好转或治愈;阿普唑仑、莨菪碱类植物中毒各1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均好转,去痛片中毒1例采取血液滤过法,1次即脱险。消炎利胆片与环丙沙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后嗅觉障碍的原因。方法:收治经鼻内镜手术后出现嗅觉障碍患者28例(56侧),术前常规进行嗅觉功能检查,于术后第4周、第12周、第24周进行嗅觉功能检查,所有患者术后每2周复查鼻内镜1次。结果:术后鼻内镜检查鼻腔情况,发现未切除的中鼻甲不同程度肿大24例(46侧),中鼻甲切除残端瘢痕增生与鼻中隔其他或接触7例(8侧),中鼻甲垂直段过度内移1例(1侧),脓性分泌物附着中鼻甲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