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耻近乎勇

来源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ng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羞耻感;心理核心素养;主题班会
  【设计理念】
  心理学家定义羞耻为内在心理体验(感觉或信仰),即自认为在某方面有缺憾,不值得被某人接受,或不值得属于特定群体。它是关于你如何看待自己,或者你如何定义自己的价值。《礼记·中庸》中有“知耻近乎勇”的说法,将羞耻和勇敢等同起来,让人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是一种值得推崇、夸耀的品质。本次班会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海报设计的方式,引导学生领悟“知耻”的意义和重要性,能辩证地看待羞耻之心,培养知耻之心。
  【活动过程】
  一、初识:何为“不知耻”
  教师邀请学生表演情景剧。
  情景剧内容:课堂上,A同学由于厌学,无心学习。课间,为了寻找乐趣,就在前排B同学的背后贴上标有“白痴”字样的字条,引起旁边同学大笑,但也有几位同学皱起了眉头。
  教师:你认为A同学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了怎样的伤害?从A同学的表情来看,他对自己的行为是怎样的感受?你对这种行为的评价是什么?下面请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可能的回答:他侮辱了前排同学的人格;他伤害了他人的尊严。
  教师:上述行为属于不道德的行为。可这些学生不但不感到耻辱,还以耻为荣,以耻为乐,这就足以证明他们不“知耻”。与此相反,知耻就是做错事后内心会感到惭愧,能够做到知耻,说明这个人是有良心的。如果知道可耻,又能立即加以改正,这是一种勇气。今天,班会的主题是“知耻近乎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校园情景剧初步感知“知耻近乎勇”,明白做人应该从知耻开始,从而引入班会课的主题。
  二、感知:为何要“知耻”
  PPT出示:小李特別想去埃及,他喜欢埃及浮雕。于是,他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却意外发现了这样一件事情:2013年5月初,具有3500年历史的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被人用中文刻上“丁×到此一游”,而刻字的正是某市某中学的学生。之后题字风波发酵,有网友5月6日在微博上曝光此事的照片,立即引起网上的热议。在微博发出24小时的时间里,评论达11000多条,转发达到83000多条,相关评论则达数十万条。事后,丁×的中学网站被黑,上面大书“丁×到此一游”。2013年5月25日晚11点左右,《现代快报》记者李绍富在微博上披露消息说,孩子的父母已经道歉,并希望能给孩子改错的机会。李绍富透露,时隔半个多月,当家人再次在记者面前说起孩子“题字”的行为时,一旁的丁×流下了悔恨的眼泪。
  教师:同学们,请问为什么丁×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学生可能的回答:丁×为自己不文明的“题字”行为感到了羞愧、丢人;他事先根本没有想到这一行为会引起这么大规模的社会反感;我们组认为那不一定是悔恨的泪水,也可能是他觉得委屈。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会因为缺乏羞耻心而做出有损公德和人格的事情,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把你们组的讨论结果写在海报纸上,然后向全班做汇报。
  学生可能的回答:去年暑假旅行时,我在机场看到有的家长领着孩子大吼大叫、不排队,还脱了鞋,光脚躺在长椅上,占了四五个座位;我们班里有的同学考试作弊,已经好多次了,老师说了也不听。
  教师:大家提到的这些令人反感的事例,根本原因在哪里?
  学生可能的回答:他们没有羞耻心;这些人可能从来不会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道德。
  教师:请小组讨论,你觉得一个人懂得“知耻”有什么重要意义?如果“不知耻”又会造成怎样的恶果?
  学生对“知耻”重要意义的看法可能的回答:可以帮助我们改过自新,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品德素质;如果大家都有了羞耻心,社会秩序肯定就好很多;大家都能“知耻”,就能在国际上树立起好的民族形象。
  学生对“不知耻”造成恶果的看法可能的回答:自己的个人形象变得丑陋,令人反感;破坏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遭到破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文化遗产的损失;因为个人的“不知耻”,使得国家和民族的形象被歪曲污损了。
  教师:所以我们今天讨论“知耻”,就是要在同学们的内心建立起辨别善恶、是非、美丑的标准。我们要对自己言行的过失以及那些不道德、不负责任的行为有羞耻、惭愧之感。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头脑风暴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感知、分析“知耻”的含义和意义。
  三、借鉴:“知羞”方“知耻”
  教师:羞耻心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羞耻心呢?
  PPT出示:在加拿大,人们不难发现一些科技专家和学者的左手无名指上戴着一枚式样相同的钢制戒指。他们都是加拿大工学院的毕业生,这种戒指被称为“耻辱戒指”。
  这枚戒指的出现源于一次意外事故:加拿大政府将一座大型桥梁的设计任务交给了一位该校毕业的工程师。但由于设计上的失误,该桥在交付使用后不久就倒塌了,这使国家蒙受了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为了吸取这个教训,加拿大工学院买下了建造这座桥梁所用的全部钢材,加工成数百万只戒指。从此,在每年的毕业典礼上,每个毕业生在领到毕业文凭的同时,还会领到一枚这样的“耻辱戒指”。
  长期以来,加拿大工学院的毕业生都牢记“耻辱戒指”的教训,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兢兢业业。如今的加拿大工学院不仅誉满全国,在国际上也有着很高的声望。“耻辱戒指”反而成了一种荣誉的标志。
  教师:加拿大工学院为何要让每一个毕业生时时佩戴“耻辱戒指”?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学生可能的回答:这是加拿大工学院敢于面对自己曾有的羞耻的表现;他们用“耻辱戒指”鞭策每一位毕业生绝不重蹈覆辙;懂得“知耻”,才会牢记“知耻”,才会赢得社会各界和政府的更大信任。
  教师:“知羞”方能“知耻”。人不怕犯错误、做错事,只怕犯了错误、做了错事之后却不知道羞愧和自责。加拿大工学院用“耻辱戒指”来教育和约束每个毕业生:知羞、知耻、记耻、雪耻,勇敢面对、奋发自律、改过自新,这才是真正的知耻近乎勇、知耻而后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得出“知耻”不仅对个人,也对社会和国家有重要作用,从而感知“知羞”才能做到“知耻”的道理。
  四、磨砺:“知耻”而后勇
  教师:面对自己做的错事、犯的错误、给别人造成的伤害,感到羞愧、自责、耻辱,这是一种“知耻”。但是,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还可能遇到另一种耻辱,这种耻辱是从他人的角度强加到我们头上的。对这种逆境中的耻辱我们同样要知道,同样需要有勇气面对。
  播放视频:韩信甘受胯下之辱。
  教师:韩信为什么会甘受胯下之辱?你得到什么启发?
  学生可能的回答:韩信并不是胆怯,他懂兵法,知道在逆境中不可逞匹夫之勇;韓信年少时能屈能伸,忍辱负重,把耻辱藏在心底,化作力量,所以后来大有作为;韩信抱负远大,对于屠夫强加给自己的耻辱,他能忍得住,说明他才是真正的强者和勇者。
  PPT出示:在韩信的故乡淮阴,人们认为韩信辱身胯下是英雄之举,特地在当年韩信受胯下之辱的地方修了一座“胯下桥”,借以弘扬韩信志存高远,忍辱负重,不与小人同识的阔大胸怀。
  大诗人李白在《赠新平少年》一诗中,也对韩信给予了高度评价:“韩信在淮阴,少年相欺凌。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做人要有两种“知耻近乎勇”的品格:一种是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做了错事坏事、给社会或他人造成了不良影响或损失时,能够知道羞耻,并且有勇气去改正;另一种是面对他人强加给自己的羞辱时,能够知耻忍辱,不改初心,通过坚持不懈的奋斗努力,最终洗雪耻辱。培养这两种“知耻”品格,对我们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都是极为重要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羞耻之心的双重作用,并掌握正确看待羞耻之心的方法,培养羞耻之心,学以致用。
  【教学反思】
  本次班会围绕“知耻近乎勇”的主题展开,用学生剧场、社会案例、校园事例感知、借鉴“知耻”,并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海报设计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知耻”的意义和重要性,学习辩证、全面地看待羞耻之心,培养知耻之心。
  总体来看,课程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层层递进,容量偏大了一些。后期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提炼设计理念,缩小切入点,将初中生人格核心素养中“扬善”这一单元的总体目标,与本节课“知羞知耻”方能修养善心、断绝恶念的课时设计要求更好地结合起来。
其他文献
·主持人语·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教师提出的期望和要求。广大教师只有真正做到“四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才能在“读懂学生,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自己”上大有作为。教师修养有很多方面,包括政治修养、文化修养、专业修养及心理修养等。   教师心理修养,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通过刻意锻炼自己先天的心理过程与个性特征,达到情绪稳定、思维完整、能力全面、性格
东北局成立招待处  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的形势迅猛发展,中国人民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为此,党中央业已着手筹划建国大计。9月间,周恩来初步拟定了一批准备参加新政协的爱国民主人士名单,并要求上海、香港等地的地下党组织在秋冬时节将他们安全护送到位于东北和华北等地的解放区内。东北解放区的哈尔滨市是接待这些民主人士的主要集结地之一。周恩来曾电示东北局,要求给这些陆续到达的民主人士“安排最好的住所,要
编者按:早在2003年,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就开始了心理课程基地的建设探索。十几年来,学校潜心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三全育人”的理念,以青春文化成长课程基地为载体,不断探索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校本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路径。2016年,学校获评江苏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摘 要】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坚持“三全育人”的理念,以学校青春文化成长课程基地为载体,深入思考,探索、实践出一条有效助
【关键词】倾听;体验;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64-0030-04  【作者简介】杜佳,南京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南京,210029)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不少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存在多说少听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倾听品质是促进学生交往能力提升的重要策略。学生倾听品质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会用积极
家庭系統是家庭成员、家庭规则、家庭权利分配等要素联结而成的复杂关系,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变都不可避免地影响另一个要素,同时也会影响整个家庭的运作与平衡状态。从家庭系统的角度去解释儿童青少年的行为与问题,会发现每个症状或问题的形成和维持,都与家庭中的人际互动或规则密不可分。  系统式家庭治疗是心理咨询的一种方式,与其他心理咨询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对象是一个家庭,在系统观的视域下,挖掘症状背
蒙古族,孛儿只斤(博尔济吉特)氏,出生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现任新华通讯社《环球》杂志首席摄影,美术编辑学专家,长期从事新闻视觉传播的研究与实践,先后在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社、求是杂志社、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华通讯社、中央电视台等主管主办的报纸、期刊、网站、电视栏目,参与并主持视觉改版、图片拍摄、版式编排、图表制作、插图绘画、广告设计及重大选题的封面創意,其中包括《中国新闻出版报》《瞭望新闻周刊
【摘 要】江苏省苏州中学校把握心理学交叉融合的学科特点,整合心理、音乐、舞蹈等学科模块,开发“心理 ”融合课程,形成“动心”课程群落。实践中,制定“新解读、新力量、新可能”的融合目标,注意模块的优势分工,内容设计力图真实、有用,学习过程注重创新发展。  【关键词】心理 ;融合课程;中学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33-0015-04  
【关键词】友谊;理解;平等;宽容;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16-0075-04  【作者简介】胡红云,江苏省阜宁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盐城,224400)教师,中级讲师。  【设计理念】  00后的学生接触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过多,缺乏现实中的人际交往经验,再加上生活习惯、个性差异等原因,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容易产生困惑,
1971年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访华,特别是1972年尼克松总统正式访问中国,标志着中美关系发生重大转折。这个转折不是突然发生的。毛泽东主席与尼克松会谈时曾说:“我们两家也怪得很,过去二十二年总是谈不拢,现在的来往从打乒乓球算起只有十个月,如果从你们在华沙提出建议时算起有两年多了。”毛主席这里所说的“如果从你们在华沙提出建议时算起”,指的是1970年初中美两国在波兰华沙举行的第135次大使级会谈中,不
【关键词】赞美;同伴关系;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16-0058-04  【作者简介】符月梅,江苏省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江苏淮安,223001)教师,高级教师。  【设计理念】  三年级学生渴望友情,但缺乏技巧和经验,帮助他们获得同伴交往的技巧,提升同伴交往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课紧扣“赞美”这一主题,通过活动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