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基础音乐教师素养新要求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省为加强师范类高校与基础教育之间的有机联系,从2012年起在高校与中小学校实行“双导师制”。通过高校与一线教师的结合共同培养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并做好教育教学改革等研究工作,让高校和中小学互为教学和科研平台,使得高校的教学改革成果直接受益于中小学校,而中小学校的教学数据和问题反馈等也直接帮助高校课程的设置与改革。“双导师制”的实行,有力推进中小学音乐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建设。在实施过程中,基础音乐教育对教师素养的要求越来越具体和清晰。本文作者在近几年担任“校内导师”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基础音乐课程对我校师范生分别在教师的知识素养、音乐技能素养以及美育观等方面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仅仅是在微格教室中或琴房里的演示与练习。
  【关键词】双导师制;音乐课程;教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及整体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作为区别于“科学之思”的逻辑学科的音乐艺术也随着20世纪信息时代与21世纪感性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关注音乐自身所带给人们的体验与情感价值。奥地利哲学家威特根施坦曾说“即使一切可能的问题科学都能解答,我们的生命问题还是仍然没有触及到。”显然,作为“审美之诗”的音乐艺术在人们接受教育与发挥自我才能方面起到了另一个审美的、体验的、感悟的区别于逻辑的、实证的重要作用。正是基于此,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课程在大的人文科学的背景下,不断地将学科本位的角度转向儿童本位上来,也就是说,聆听与分析重要,但体验与即兴也是必不可少。至此在2001版《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与经过十年的实验与修正后提出的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两个《标准》在对音乐课程性质的表述里“实践性”成为了对于当下教师要重点思考的教学理念问题,音乐与儿童在音乐教学关系中被重新定义。
  这也就意味着当下基础音乐教师的教学目标不能仅仅放在音乐知识本体上,而更多的还要关注儿童在音乐课堂中经过亲身的体验所获得的感性经验。教学理念的变化其实对基础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要求是教师要以艺术的方式打破学科与儿童之间的认知屏障,用多种艺术方式让儿童走进到音乐作品中来,通过自身的体验来感受音乐艺术的价值。那么这样的变革更多的是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挑战,教师“如何教、如何引导”才能让儿童走进音乐作品中来,这是目前基础音乐教师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中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的问题呈现
  首先,在对课程理念的定位上出现偏差。大多数教师及师范学生选定课题后首先定位的是音乐知识或者技能目标,也就是说先入为主的是课题内容而不是教学对象。在2011《音乐课程标准》中关于音乐教学理念的第一条就指出“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不难看出这里的理念指向是要让教师首先以教学对象的身心特征为参考标准来进行课程设计,也就是强调儿童本位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以人的生存环境、人的生长过程、人的情感世界、人的个性潜能、人的创造智慧以及人的合作交往能力等为基本内容的教育。”在课程之初就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站在儿童的角度去设计音乐教学环节,让儿童能自然地走进音乐作品,通过体验来学习音乐作品,在这样的基础之上音乐知识与技能目标都将轻松达到。
  其次,音乐课程教授过程中教学方法传统、单一。自学堂乐歌时期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墨守成规的遵循一种教唱模式,而这种教师和学生一对一的教唱则成为了达成音乐课目标的主要教学模式。其实在当下,以实践音乐教育哲学范式较为主导的音乐教学背景下,很多国际知名的音乐教育体系比如奥尔夫、柯达伊、达尔克罗兹等都在强调音乐的学习是通过综合感官来进行体验式学习,学习所产生的结果由体验者自身感受,也就是说,所有的教学目标不一定都是外化的,要多感官的参与到音乐作品中,通过看、奏、舞、唱、听、演等多感官来感受音乐作品,这里不同学生所获得的不同感受就是音乐课程的收获。
  二、对教师素养的要求
  我省自实行“双导师制”,加强了地方高校与基础教育的有机联系,音樂学科也深受其益,不仅使学生得到高校与基础音乐教师的联合培养,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更具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教学训练,也使得高校音乐教师深刻了解一线音乐教育环境,从而更好地进行音乐教育学等课程的教授。在“双导师制”实施过程中,以上师范生问题的呈现,不论是高校教师还是一线音乐教师都为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指导依据,同时基于基础音乐教育的需要,对我省师范生提出了一定的教师素养要求。
  (一)音乐课程设计的知识素养要求
  一节优秀音乐课的设计需要丰富的音乐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等知识储备。音乐课程论方面的知识会提供给学生认识课程结构、了解课程原理、理解课程逻辑、应用课程规律、解决课程问题等教育教学知识。而音乐教育心理学则给学生提供音乐教与学的原理分析,为什么这样教,为什么可以那样学等深层次的音乐教学原理。音乐教育学会让学生明白在课程设计的时候怎样把握“人本”主义和“学科”主义的平衡,也就是如何做到在寓教于乐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学会相关音乐知识,在音乐知识教授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快乐价值,这点需要把握一种平衡在其中。比如,一首歌唱课,为了让学生学习的更加有趣,体会到音乐所带来的快乐,针对这首歌唱课设计了一个音乐游戏,那么学生在其中玩的非常畅快,整节课欢声笑语,气氛热烈,但是下课前学生对于歌曲的学习却不是很多,达不到学科目标中学唱歌曲的要求。如果反过来呢?这就需要在“人本”主义和“学科”之间达到一种教学平衡,既能让学生在音乐良好的愉悦氛围下感受音乐所带来的快乐,又能将音乐目标,比如学唱、分析、演奏等方面得到提高。以上音乐知识储备除了教学经验需要时间而习得外,都需要在音乐教育学类课程中去完成。
  (二)音乐教师的技能素养要求
  当下基础音乐教育对教师技能素养提出了更为广泛的要求,它不仅仅要求师范生会设计课,讲好课,也需要师范生会表现课,也就说会表现音乐,这对师范生的音乐技能提出了更高的教学需求。在刚刚举办不久的第十四届河南省师范生说课大奖赛中,其中获得一等奖第一名的师范生,在讲解人音版2015年新修订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魅力歌剧——赏析课《绣红旗》时,该名学生紧紧围绕欣赏主题,从声乐演唱、古筝演奏、诗朗诵、钢琴弹唱、舞蹈展示、打击乐敲击等多种音乐技能表现出发,将《绣红旗》歌剧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把握好了音乐体验与学科目标的一种教学平衡,而且从唱、奏、舞、弹、打等多个音乐技能角度征服了所有的音乐教育工作者。这样的音乐技能需求何尝不是当下中小学音乐课堂的一种技能需要呢。但很多学生在学习音乐教育理论的同时,往往忽略掉音乐技能的训练和提高,甚至高校教师也会忽略掉音乐技能素养的锻炼,这点往往在一线课堂教学过程中被体现出来,一线音乐教师在这方面具备首要的发言权。
  总之,基于在“双导师制”教学情境的影响下,使得师范类院校对于培养音乐师范生有了更为清晰的定位和认识,同时也对我省师范类院校音乐教育学课程的设置和改革提供了切实的参考依据。
  作者简介:周骏(1986—),男,河南省获嘉县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从事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儿童音乐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信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编号:2017GGJS-19)、信阳师范学院2017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河南省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综合改革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摘要】图像中窥探历史,文本里照进现实。《汉画舞蹈实践演出》尝试在以身体再现历史的同时,以其内在对史料信息的解读引人深思。它借助图像学、文献学等相关研究方法,通过前图像研究、图像研究、后图像研究的途径,遵循复现操作理念以激活汉画像石的乐舞图像。舞者和观众参与演出,审美关系在交互中建立,审美意识在审美主体、客体在实践中相互作用下产生。笔者有感于《汉画舞蹈实践演出》,所思于现今中国古典舞蹈审美错位现象
期刊
【摘要】同一作品经过不同演奏家的演奏解读,经过他们在不同次的表演当中,版本也会发生变化,也有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对于每位演奏家演奏的不同版本,每个版本的演绎是否具有合理性,下面就四位演奏家对古筝曲《西域随想》不同的演绎,引发对家族相似式的思考。  【关键词】家族相似;文本;型号;演奏  【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献标识码】A  一、“家族相似”观念  (一)对于“文本”“型号”的理解  
期刊
【摘要】京剧是我国古代戏剧的集大成者,更是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精粹。作为国粹,京剧有极强的艺术魅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本文主要就京剧的艺术魅力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新时代更加弘扬传统京剧艺术,让京剧的艺术魅力更加绽放光芒。  【关键词】京剧;艺术魅力;艺术特色;表现手法  【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识码】A  一、艺术手法的多样性  京剧之所以被称为国粹,与京剧艺术手法的多样性与包容性是密不可
期刊
【摘要】瑞典作曲家Karin Rehnqvist,生于1957年,自2009年以来任教于瑞典斯特格尔摩皇家音乐学院作曲系。虽然在中国几乎了无人知,Rehnqvist不仅是现代音乐创作领域中少数享有较高成就的女性作曲家,而且也是瑞典乃至整个欧洲现代音乐创作领域中知名度最高的作曲家之一。她的作品在欧洲、美国及其他众多地区及国家被频繁演出。Rehnqvist的创作涵盖了室内乐、交响乐、歌剧、舞台音乐及独
期刊
【摘要】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梅州被誉为“世界客都”,是客家人比较集中的聚居地之一,素有“广东汉剧之乡”等美称。广东汉剧为广东三大剧种之一,旧称“乱弹”“外江戏”“兴梅汉戏”,是广东省汉族客家戏曲剧种之一。  【关键词】“南国牡丹”;汉剧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一、广东汉剧概况  广东汉剧原称“外江戏”,是以西皮、二黄声腔为主的板腔体剧种,辅以大
期刊
【摘要】《夜莺与玫瑰》这部舞剧取材自奥斯卡·王尔德的同名童话。舞剧以爱情为题材,童话当基础,舞蹈作载体,将现代与古典完美融合,用当代芭蕾舞剧加上古典戏剧配乐的表演形式,演绎了传世的古典文学作品内涵。  【关键词】夜莺与玫瑰;舞剧;当代芭蕾  【中图分类号】J618 【文献标识码】A  《夜莺与玫瑰》是舞团总监王媛媛2015年创作的当代芭蕾舞作品,它改编自王尔德的同名童话《夜莺与玫瑰》。舞剧以爱情为
期刊
【摘要】人类痛苦的根源是欲望,而人类的欲望是无穷尽,永远无法得到满足的,所以人们是“甜蜜”而“悲哀”地度过这一生。  【关键词】《甜蜜的悲哀》;欲望;糖;萨林思;西敏司一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一、内容玄机  文章的开始部分借鉴了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两者对人生都流露出了“悲哀”的看法,不过这种看法是有界域的,一旦脱离基督教这个标准,也就无法理解其中意味。说到
期刊
【摘要】叶国辉的交响乐《望大陆》是将交响乐、女高音和著名诗作融为一体的佳作。诗作作者于右任在诗词中的情感在作曲家叶国辉先生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叶国辉教授非常巧妙地选择女高音演唱,直抒胸臆的交响乐使音乐场景化:一位老人孤零零地站在隔海相望的台湾,这些成为音乐背后的故事支撑,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音乐层面延伸到文化和历史领域,加深音乐的艺术内涵。从音乐中塑造了故事主题:希望和平,祖国统一。  【关键
期刊
【摘要】在欧洲古典主义时期,有一个伟大作曲家莫扎特,他的歌剧为人类音乐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再不要去做情郎》选自莫扎特创作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是一首非常著名的男中音歌曲。本文就此篇经典唱段《再不要去做情郎》为例,浅析其中词章的语言美、曲作的旋律美与演唱的声腔美。  【关键词】莫扎特;《再不要去做情郎》;语言;旋律;声腔  【中图分类号】J832 【文献标识码】A  一、《费加罗的婚礼》
期刊
【摘要】示范教学法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在各科教学中都占有一定的分量,而其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更是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以郑州理工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示范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归纳、综合运用访谈法、教学评价等总结示范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声乐课声乐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关键词】示范教学法;声乐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