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将我国社会转型而产生的焦虑和浮躁状态比作一个巨大的泰坦尼克号似的漩涡,教育只能被迫被裹挟其中,乃至沦陷为唯成绩论的“斗兽场”。这成了一种新常态。教育人在一浪又一浪的“改革”中与浪浮沉,传统的教育之道还未吸纳、消化、传承,新的理念、概念便如热浪般扑面而来。对教育本真的坚守成了许多教育人的奢望,守候学生自然地生长似乎也成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空中楼阁。
面对乱象,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最需要的也许还不是后现代化,而是正常化,要遵从教育规律,正本清源,恢复常识,回到人本原点。简而言之:让教育真正成为一场安静的守候。
少一些名目繁多的“鸡肋式”培训,让教育人多一些安静读书的时间。
我们有太多的“鸡肋式”培训项目了——不可否认的是,在一段时间内,甚至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相当一些专业培训项目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化认识水平。但是,有更多的号称“为各级各类教师量身打造”的继续教育项目,且不论其有无经济利益的驱动,只论其高深、晦涩的西方教育理论满天飞,其脱离地气的“教学经验”满堂灌就极其令人忧虑。《孟子·尽心下》说“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诚然是哉!我们应该坚信,博览式沉潜式的读书才是教师专业化成长最重要的途径。读书是“千秋工程”,缺乏了教师的安静的个人阅读,教育的土壤总是薄瘠的。“师者须有一桶水”,这桶水就是教育人的读书底子,这就是常识,是教育者专业提升的“源头活水”。全教育界都应营造起积极的读书氛围,推动教育管理者、校园教育者、受教育者一起进入自觉的读书状态,同时,有关部门在制度建设、保障体系、评价激励诸方面应一起用力,让教师们安静地从读书中感受、吸纳、辨议、消化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将之转化为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少些“鸡肋式”培训来揠苗助长,就这样静静守候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多么功德无量的事情啊。
少一些应付性的教育教学研修形式,让教育人多一些安静的独立思考的空间。
中國特色的省市区校的集体性教育教学研修活动,是推动我国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助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相当一些研修活动已退化成了应付性的“例行公务”。尤其是重形式轻内容的行政式教育教学研修活动牵扯了教育人太多的时间与精力。如何在团队研修上更有实效,在团队教研内容上更接地气,在团队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形式上更具灵活性、更加精细化,留足教育人更多安静思考的空间,值得教学管理与研究部门深思。须知,教学研修不应是车间的流水线作业,作为一个教育人,必须对涉及的所有知识都有深入的研究思考,才能胜任教学工作。反之,频频参加这种研修活动,极容易为他人见解所囿,极容易使“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极容易助长一种严重的教育教学依赖性。这样的研修虽有一利,却有百害。因此,加强教育教学研修活动的目标设计、内容设置、形式组织,使之更加实效化,让教育人多一些安静思考的空间——就这样安静地守候教师的独立的精神思考,善莫大焉。
少一些强制性的教科研任务的考核,让教育人多一些安静的自主治学的实践。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即使是教育,也不能免俗。君不见各级各类评优选先、晋级晋升中,有无科研课题、课题级别、结题与否已成为必备要件。于是乎,无论有无兴趣,有无思考,有无研究,大家都投入到了教学科研之中,东拼西凑、拾人牙慧、无序申报,成了应然之举。教科研的所谓成果俨然成了各级考核的大杀器,成为名师的镀金器,成了学校教科研水平的黄金脸,成了地区教科研兴旺的资料堆。无底线地鼓励中学教师搞教科研的“大跃进”,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其一,牵扯了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及教师的大量精力,淡化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的主业。其二,大量无效虚妄的教学概念、教学模式盛行,弄虚作假、八股式的恶劣的教科研文风乱吹,贻害无穷。众多的中学科研课题,几多学术价值?取消教科研的任务指标,尤其是课题研究指标,使之与各级各类关切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及教师发展利益脱钩,建立切实有效的教科研评价新体系,让有兴趣、有能力者在教科研中真正地开展有学术价值的探索,让教师们在静静的阅读中,结合实践,静静地治学,静静地写点自己想写的文字, 静静地守候个人教学、治学风格的养成。
教育应走向正常化:遵从教育规律,正本清源,尊重人的发展;教育要恢复常识,要回到人本的原点。归结为一句话:让教育真真正正成为一场安静的守候。让我们在一个浮躁的时代里走得更踏实,更心安,更有底气。
(作者单位:南京市职教教研室)
面对乱象,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最需要的也许还不是后现代化,而是正常化,要遵从教育规律,正本清源,恢复常识,回到人本原点。简而言之:让教育真正成为一场安静的守候。
少一些名目繁多的“鸡肋式”培训,让教育人多一些安静读书的时间。
我们有太多的“鸡肋式”培训项目了——不可否认的是,在一段时间内,甚至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相当一些专业培训项目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化认识水平。但是,有更多的号称“为各级各类教师量身打造”的继续教育项目,且不论其有无经济利益的驱动,只论其高深、晦涩的西方教育理论满天飞,其脱离地气的“教学经验”满堂灌就极其令人忧虑。《孟子·尽心下》说“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诚然是哉!我们应该坚信,博览式沉潜式的读书才是教师专业化成长最重要的途径。读书是“千秋工程”,缺乏了教师的安静的个人阅读,教育的土壤总是薄瘠的。“师者须有一桶水”,这桶水就是教育人的读书底子,这就是常识,是教育者专业提升的“源头活水”。全教育界都应营造起积极的读书氛围,推动教育管理者、校园教育者、受教育者一起进入自觉的读书状态,同时,有关部门在制度建设、保障体系、评价激励诸方面应一起用力,让教师们安静地从读书中感受、吸纳、辨议、消化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将之转化为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少些“鸡肋式”培训来揠苗助长,就这样静静守候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多么功德无量的事情啊。
少一些应付性的教育教学研修形式,让教育人多一些安静的独立思考的空间。
中國特色的省市区校的集体性教育教学研修活动,是推动我国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助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相当一些研修活动已退化成了应付性的“例行公务”。尤其是重形式轻内容的行政式教育教学研修活动牵扯了教育人太多的时间与精力。如何在团队研修上更有实效,在团队教研内容上更接地气,在团队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形式上更具灵活性、更加精细化,留足教育人更多安静思考的空间,值得教学管理与研究部门深思。须知,教学研修不应是车间的流水线作业,作为一个教育人,必须对涉及的所有知识都有深入的研究思考,才能胜任教学工作。反之,频频参加这种研修活动,极容易为他人见解所囿,极容易使“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极容易助长一种严重的教育教学依赖性。这样的研修虽有一利,却有百害。因此,加强教育教学研修活动的目标设计、内容设置、形式组织,使之更加实效化,让教育人多一些安静思考的空间——就这样安静地守候教师的独立的精神思考,善莫大焉。
少一些强制性的教科研任务的考核,让教育人多一些安静的自主治学的实践。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即使是教育,也不能免俗。君不见各级各类评优选先、晋级晋升中,有无科研课题、课题级别、结题与否已成为必备要件。于是乎,无论有无兴趣,有无思考,有无研究,大家都投入到了教学科研之中,东拼西凑、拾人牙慧、无序申报,成了应然之举。教科研的所谓成果俨然成了各级考核的大杀器,成为名师的镀金器,成了学校教科研水平的黄金脸,成了地区教科研兴旺的资料堆。无底线地鼓励中学教师搞教科研的“大跃进”,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其一,牵扯了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及教师的大量精力,淡化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的主业。其二,大量无效虚妄的教学概念、教学模式盛行,弄虚作假、八股式的恶劣的教科研文风乱吹,贻害无穷。众多的中学科研课题,几多学术价值?取消教科研的任务指标,尤其是课题研究指标,使之与各级各类关切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及教师发展利益脱钩,建立切实有效的教科研评价新体系,让有兴趣、有能力者在教科研中真正地开展有学术价值的探索,让教师们在静静的阅读中,结合实践,静静地治学,静静地写点自己想写的文字, 静静地守候个人教学、治学风格的养成。
教育应走向正常化:遵从教育规律,正本清源,尊重人的发展;教育要恢复常识,要回到人本的原点。归结为一句话:让教育真真正正成为一场安静的守候。让我们在一个浮躁的时代里走得更踏实,更心安,更有底气。
(作者单位:南京市职教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