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教学难点与优势,打造自读课文教学范式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qin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教材阅读课文每单元大约四篇,分“教读”和“自读”两类。“自读”课文每单元一般是一篇,少数是两篇。这里笔者将每单元有两篇自读课文的给个称谓,分别叫“第一篇自读课文”和“第二篇自读课文”。第二篇自读课文和第一篇自读课文在编排上是有区别的,细微的差别显示出编者对阅读的不同要求。细数下来,初中六册教材共有十三个单元安排了两篇自读课文,笔者以《梦回繁华》为例,试着探索这类自读课文的教学范式,以充分发挥第二篇自读课文的作用。
  一、分析教学难点,寻求解决策略
  (一)分析教学难点
  1.缺少绘画知识,影响对画作的了解
  《梦回繁华》选自《中外绘画名作八十讲》。《中外绘画名作八十讲》由国内著名美术评论家加以讲解、评析。所选画作包括各个民族、各个时代、各个流派的传世经典,同时配以深入浅出的鉴赏文字和丰富翔实的背景资料及相关图片,引领我们体验艺术品的美妙内涵和丰富底蕴。
  《梦回繁华》的作者毛宁,是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讲中外美术史、美术鉴赏等课程。作者对《清明上河图》的鉴赏是深入浅出的,但对于八年级的没有太多美术功底的学生来说,文中不少绘画专用语依然是难以理解的,如“界画”“绢本”“设色”“手卷形式”“移动的视点摄取对象”“兼工带写”等等,影响了对画作的了解及对文章的理解。
  2.缺少“阅读助手”,影响对课文的理解
  统编教材教读课文文前有“预习提示”,文后有“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第一篇自读课文有“旁批”,这些板块的设计对学生阅读能起到启发引导作用,是编者为学生搭建的“梯子”“拐杖”。作为第二篇自读课文的《梦回繁华》却没有这些板块,阅读时能得到的帮助较少,因而增大了阅读难度。
  3.缺少历史知识,影响对主题的理解
  《梦回繁华》介绍的是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创作的传世佳作《清明上河图》。画家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生活的年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他创作《清明上河图》有怎样的背景和目的,因为学生对这些知识缺少了解,所以对画作的理解就受到限制。
  八年级的学生在七年级第二学期学习了宋朝的历史,但是内容很少,文字极简。如果学生不是对历史特别感兴趣,没有阅读有关宋代历史的书,那么,学生对张择端创作时的北宋历史基本处于一无所知的状态。这样一来无论是理解画作的主题还是理解课文的主题,学生都会受到制约。
  (二)寻求解决策略:功夫在课外
  本文是自读课文,而且是安排在自读课文《蝉》之后的又一篇,如何实现这类文本的教学价值,教师需要付出比教读课文和第一篇自读课文更多的思考。针对以上难点,教师在备课时,要加强学习和研究,并择其要点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对学生进行补充教学。
  1.研究北宋历史
  了解北宋兴衰历程,尤其是了解宋徽宗到宋高宗时期的历史情况,这样更能读懂文中第二段文字的含义:“据后代文人考订,《清明上河图》可能作于政和至宣和年间(1111-1125)。那正是北宋统治者在覆灭之前大造盛世假象,以此掩盖内忧外患的时期。建炎之后,南渡的北宋遗民怀念故土,在他们眼中,这幅图卷必有其特殊的意义,正是他们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透过此一观念来审视这幅千古名作,我们会发觉那隐藏于繁华背后的心情。”同时对研究张择端为什么画这幅画作提供思考的依据。
  教师在对整个宋朝历史有了比较具体的了解的情况下,可以提炼出部分信息供学生做参考:
  宋徽宗,宋朝第八位皇帝。徽宗长期不理朝政,政治形势一落千丈。1125年,金兵分两路南下攻宋。宋徽宗吓得立刻传位其子宋钦宗。1126年,太原、开封外城先后沦陷。1127年二月,徽、钦二帝被废,后被金人掠到五国城,史称“靖康之耻”或“靖康之难”。最后兩人客死异乡。金军在“靖康之难”中俘虏了众多的宋朝宗室,康王赵构逃脱。1127年,赵构从今天的河北南下到陪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为宋高宗,改元建炎。之后,赵构一路从淮河、长江,到杭州恢复宋朝,升杭州为临安府。1131年正式定都临安。
  2.广泛阅读介绍《清明上河图》的文字
  虽然文本介绍的是《清明上河图》,但是篇幅受限。如果要更为全面地了解这幅作品,就应该通过更多渠道了解更多内容。比如,课文后推荐的三部作品《〈清明上河图〉的故事》《解读〈清明上河图〉》《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等等,教师应该在教学之前阅读这些作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为学生提供帮助,供有兴趣的学生阅读。
  如《梦回繁华》介绍“开卷处”共用134个字;《〈清明上河图〉的故事》则用了2000多字,摘录部分:画面是从右至左而展开的。最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汴京城外东南远郊农村。广漠的田野,河渠纵横。岸边老树杈枒,新芽未吐。薄雾轻笼,略显寒意,正是早春天气。有一队驮着木炭的小毛驴,沿着河渠迎面而来,走在前面的童子忙将毛驴向小桥方向驱赶,使我们仿佛听到踢踏的蹄声和赶驴的吆喝声,清脆而响亮,冲破寂静,顿时使整个原野活跃了起来。“淡薄春风却似秋”“绿纹溪水趁桥弯”,这些宋人的诗句,多么像画中的景物!
  行过小桥,是一个路边歇脚店,门前搭着凉棚,摆放着椅凳,这是专为那些远道而来的商贩和苦力开设的……
  无论是从直观的字数上来看,还是从描摹的细致程度上来看,都能感受到《〈清明上河图〉的故事》介绍得更为细致具体。
  3.了解绘画知识
  文中出现了很多绘画用语,比如:界画,工,绢本,设色,纵、横,长卷,开卷处,画面中段、后段,手卷形式,移动的视点,兼工带写的手法……了解了这些用语的含义,理解文本就少了许多阻碍。
  4.了解一点音乐知识
  文中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比喻句:“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这里涉及音乐术语“慢板”“柔板”“快板”“紧板”,了解了这些音乐知识,就能真正体会文中这个比喻句的妙处了。   二、分析教学优势,打造第二篇自读课文教学范式
  学生通过对《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蝉》三篇说明文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文体知识:清楚阅读说明文要抓住说明的对象及说明对象的特征;已经学习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摹状貌等多种说明方法;知道说明文会根据需要按照时间顺序或者空间顺序或者逻辑顺序介绍说明对象;了解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有了这些知识基础,再自主阅读《梦回繁华》,阅读就有了抓手。
  这一篇自读课文与前面三篇课文有如下区别:《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两篇课文前有“预习”,后有“思考探究”“积累拓展”,本文没有;自读课文《蝉》有旁批,本文没有。
  根据比较,我们可以借鉴前面三篇课文的设计,指导学生跟着编者的思路与方法学习本文。
  1.模仿《蝉》,给本文做批注
  做批注放在课前预习时进行。课前预习的时候模仿《蝉》写“旁批”。“旁批”可以让学生阅读有抓手,读得有目的、有方向,能够更好地进入文本。通过旁批,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文字还不明白,学生心里比较有数,这样课堂教学更有方向性和针对性。
  2.模仿《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给本文撰写“预习提示”
  这也是课前预习时完成。课前预习的时候要求学生模仿《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自己撰写两段文字的“预习提示”。先分析《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两段“预习”文字的特点,第一段文字侧重掌握背景知识,比如《中国石拱桥》“预习提示”第一段内容:你可能见过各种各样的桥,这些桥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能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理解,用一句话说说“桥”是什么吗?再比如《苏州园林》“预习提示”第一段内容:中国古典园林兴起于秦汉,繁荣于唐宋,全盛于明清,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建筑形式,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你了解它的建筑特点吗?看一些有关古典园林的图片、纪录片,自己做些总结,与同学交流。根据这样的分析,那么学生在给《梦回繁华》写“预习提示”的时候,第一段文字就应该与“国画”有关,而且学生如果课前能够对“国画”做一些了解,便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国画的术语,这样便于学生更好地阅读课文。第二段文字针对的是这一篇文本。比如《中国石拱桥》“预习提示”第二段内容: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能否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再比如《苏州园林》“预习提示”第二段内容:快速阅读,抓住文中各段的关键语句,把握课文大意。《梦回繁华》第二条“预习提示”怎样拟基本就明确了。
  《梦回繁华》“预习”示例:
  (1)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那时的人认为国家居天地之中,所以称为中国,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你对国画有怎样的了解?请把你所知道的国画知识与同学分享。
  (2)快速阅读课文,说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怎样的作品。
  在这样的自主学习基础上进入课堂教学,开始的前半课就是让学生展示自主学习的结果。交流“批注”能让学生对文本有整体性的感知和了解,交流“预习提示”内容,可以训练学生提取主要信息、概括表达的能力,而完成自己设计的预习任务,又让学生对“国画”,对《清明上河圖》有了较好的了解。
  3.模仿《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给本文设计“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题
  通过对课前预习任务的交流、研讨,学生无论是对《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作还是对《梦回繁华》这篇说明文,其实已经了解得比较透彻了,对于这篇课文的学习在课前的自主学习及课堂上的交流研讨之后,基本目标已经达成,但课堂教学仍需要在此基础之上有所提升。
  课堂教学进行到此处,可以让学生模仿《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两篇课文的“思考探究”或者“积累拓展”各设计一题,使本文的教学在文本的理解和语言的积累上能更进一步。
  “思考探究”示例:
  读课文第2自然段,说说《清明上河图》对于南渡的北宋遗民有怎样的“特殊意义”,“那隐藏于繁华背后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积累拓展”示例:
  读课文第4自然段中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的语言特点和表达作用。
  (1)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
  (2)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
  (3)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这是更高能力层级的训练,是建立在前面几篇课文的教学及对本文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的再提升,不仅是让学生习得本文的知识,更是通过自己撰写“预习提示”,自我设计“思考探究”“积累拓展”题等提升了发现问题、设计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充分发挥第二篇自读课文的价值,笔者以为这种设计思路可以作为第二篇自读课文教学的范式。
  (作者单位:南通市港闸区教师发展中心)
其他文献
目前大多数初中生还没有养成自主阅读整本书的习惯,没有形成阅读整本书的能力,如果教师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阅读引导、督查,那么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整本书阅读就只是一句空话,很难顺利完成。为此,笔者做了以下阅读实践。  一、激发阅读兴趣,产生整本书阅读期待  让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首要任务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这本书,有想要去阅读的强烈欲望。为了激发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笔者尝试了如下具体做法
期刊
众所周知,修辞格的巧妙运用会使文本的语言优美,感情丰富,魅力焕发,意蕴无穷。王希杰如此定义修辞格:“为了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而有意识地偏离语言和语用常规之后,逐步形成的固定格式、特定模式。”[1]可见,修辞只是对文辞的一种修饰,专注于辞藻本身,聚焦在字词表层,使其更形象地体现出所表达对象的显著特征与浓厚意蕴。此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学段中也明确要求:“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有效教学被提到了重要位置。如何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呢?笔者以为,课堂师生合作探究关系的形成是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保证。笔者就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谈谈自己的几种尝试。  一、创设情境,变“师”说为“生”说  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时间要有所控制,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开展合作学习与交流。为此,笔者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为了让学生学
期刊
科幻作家韩松说:“我觉得,一个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有一段时间,是由科幻相伴的,这样他才不会乏味,也不会孤独,而且,他能比别人多拥有一个世界,比别人多用一双眼睛来观察人生,这既有趣又有用。”[1]在实际阅读中,人们对科幻作品的期待远不止于了解一下情节,探究一个专题,他们希望通过阅读科幻作品找到另一个看待世界、看待人生的角度,学生亦是如此。  那么,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科幻作品时究竟可以从哪些角度
期刊
高中作文的教与学既要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强有力抓手,又要现实地服务于高考。两者有机融通,不可偏废,而能够兼顾两者的途径,就是“实际写作”。  一、题目生活里有,回归写作本质  关于作文命题,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所谓题目出得不好,就是学生生活里头没有,他无话可说,写不出来。题目要出得学生生活里头有。”  纵观近几年江苏高考的作文命题,无一不体现着 “生活里头有”的思想,也处处渗透着叶圣陶先生“写
期刊
如何由《昆明的雨》的教学引起学生对汪曾祺的系列文章的阅读兴趣?如何以这一篇散文的品读带领学生读出汪文的真滋味?笔者在教学设计时深受李凤老师“无痕语文”教学主张的启发,质疑引疑,启思进思,于学生的情思迷惑处设问,引导他们渐进至文本深处。  一、题文对照生疑,感受独特韵味  文章题为“昆明的雨”,而直接写雨的文字只有一节,这是学生初读课文最易生发疑惑的地方。教学可以由此起步,既能抓住关键句予以前后勾连
期刊
师:早读课大家已经熟读了《诗经·卫风》中的《氓》,自学了课下注释。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读这个故事,赏析故事中的女子。首先我来考考大家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谁,主要写了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生1:这首诗的主人公是一位女子,一位被丈夫抛弃的女子。本诗按照时间顺序写了这位女子恋爱、结婚到被弃的过程,表达了心中的悲愤伤感之情。  师:从何得知?  生1:课下注释。  师:非常好!预习很充分。课下注释
期刊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美好愿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工作中勤勉认真,平時善学好问,勤于动脑,这些都有助于教师尽快走进孩子的心灵,也有助于自己的教学与时俱进。不过,优化课堂教学基本功,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发展,还要不断发掘并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教学风格,使所教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另外,教师应有探索的勇气,努力向科研型教师发展,丰富知识,增强底蕴,提高素质。  “常记溪亭日暮,
期刊
整本书阅读一直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早在1923年叶圣陶等人负责起草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就规定了古典小说、诗词及散文的阅读书目,并且明确了阅读的数量及类型。此后,整本书阅读经过教育研究者的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进入新时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以“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的形式规定了学习目标及内容,要求学生在指定范围内阅读一本长篇小说或
期刊
《核舟记》是明朝文学家魏学洢创作的一篇说明文。文章细致描摹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反映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成就,表达了作者对雕刻者王叔远精湛技艺的赞美。作者在具体介绍“核舟”的时候,运用了一些方位名词,如“左”“右”,以表示人或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总计下来,《核舟记》全文共出现12个“左”字与13个“右”字。  按照汉语表达习惯,我们一般说“左右”而不说“右左”,如文中“左右各四,共八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