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寻因,对症下药,多方操练,形成习惯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_cn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是小学数学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是整个数学教学的基础。然而,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学生,无论是学困生还是学优生,计算错误时有发生,特别是学困生,计算出错是常事。“粗心算错”常被当成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的罪魁祸首,家长总是觉得孩子计算出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教师也为此伤脑筋。如何提高计算教学的实效,让学生尽量避免计算出现错误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策略。
  一、把脉寻因,弄清错因性质
  (一)课前调研,寻找知识的生长点和思维的碰撞点
  在课前教师根据上课内容,分析教材前后联系和算理,了解知识的生长点,设计相关题目寻找与学生思维的碰撞点。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调研,询问对新知识的想法,看看有多少知识能被唤醒,新知识理解的矛盾点在哪里。接着进行访谈,让做错的同学暴露错误的思考过程,寻找学生的错因和理解的困惑点,以便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前,我设计了调查性练习请个别学生完成。有学生在试着计算“1/3+5/6”的结果时,得出“1/3+5/6=1+5/3+6=6/9”,用分子相加的和作分子,分母相加的和作分母。发现了这一病因所在,我在讲授新课时就能针对性地提醒学生了。
  (二)察言观色,寻找理解的困惑点和犯错的症结点
  教学时教师要时刻对学生察言观色,学生是满脸疑惑呢,还是频频点头?观察学生在做题时,采取怎样的步骤和过程,各有怎样的解题习惯,从中寻找到学生对知识和算理的困惑点。我在观察中发现学生的书写习惯各有不同。有的学生没能好好审题,只是看了一眼题目就急着动笔计算,速度过快,顾后瞻不了前;有的学生对算式的数字看一个写一个,速度过慢,瞻前顾不了后……这些都是容易出错的原因,在摸透学生计算的书写习惯后,我先让学生了解自己不良的书写习惯,明白容易算错的症结所在,加强审题方法和改善书写速度的训练,以提高计算的准确度。
  (三)及时反馈,分析错因的类别及性质
  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大致有两类,一是概念、法则性的错误,即对数的概念、运算意义与法则、运算性质与定律的理解出现偏差;二是非认知层面上的错误,即受其学习习惯、心理、态度和情绪等的影响,这类错误往往没有规律性,是由各种随机因素导致的偶然出现的错误,例如看错数字或符号。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错因进行分析,多问问“你是怎样想的”,鼓励学生暴露错误的思考过程,引发对错因进行反思,变教师主导下的“讲”为学生主体下的“议”,在质疑和讨论中寻求正确思路和方法。通过对错因的分析把错题的评讲引向深入,针对暴露出来的普遍性问题,归结失误多的知识点,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设立“错题本”,把典型错题分门别类记录下来。
  二、对症下药,针对不同错因采取相应措施
  (一)注重理解,避免负迁移
  对数的意义和计算意义的理解是掌握计算方法的基础,不同类数的同一种计算,其意义和方法在思维方式上是有区别的。我们应注重对不同类数的意义和计算意义的理解,减少负迁移的影响。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法》时,我通过课前调研了解到学生由于负迁移,把“1/3+5/6=1+5/3+6=6/9”错误计算的情况。我用同样大小的两张圆形纸片表示单位“1”,让学生在两张纸上分别用阴影部分表示“1/3和“5/6”,让学生探究“把这两个阴影部分合并起来是多少?”启發学生通过折纸,把“1/3”的单位“1”平均分成6份,把“1/3”变成“2/6”,变为与另一个加数“5/6”相同的分数单位,把通分的过程直观呈现,使学生理解这两个加数的意义以及异分母相加前通分的必要性。
  (二)交给审题方法,堵住低级错误源头
  有的学生做题时急于求成,审题不仔细导致出错。我们可训练学生审题时在题目的关键字、关键词圈圈点点,养成“一读二画三思考”的审题习惯,有效堵住低级错误的源头。
  (三)弄清算理,使算法得以内化
  算理是算法的理论依据,明白算理是掌握算法的关键。教师可设计情境,把例题放到现实背景中去研究,借助学生生活经验去理解,在矛盾点上更好地实现迁移。例如,在教学《减法的性质》时,如果生硬地告诉学生变号的原则,学生的认识就会停留在表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我把例题“71—15—35”编入情景“爸爸带了71元去运动商店,一盒羽毛球15元,一副羽毛球拍35元,应找回多少元?”借助这个生活情境,学生不难得出把羽毛球的15元和球拍的35元加在一起再付的方法,从而理解减法的性质的算理,把算式放到现实的背景中去研究化解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四)提高对数字特点的敏感度
  计算教学不应只满足于学生会算,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思考,能根据算式中数字的特点,寻求合理便捷的运算途径和方法,发展思维能力。我们要训练学生对题目中数字特点的敏感度,让简便成为学生的自我需求。
  (五)注重过程性评价,促进自我反思
  教师对学生解题的评价不应以正误作为单一的标准,应多点对学生思考过程、思维品质等具有发展价值的过程性评价,让评价更多样更全面。教师还要及时引导学生对订正错题的过程开展再思考,呈现订正的价值,多问问“通过订正,你有什么收获”,让矫正错误成为学生自我负责、自我反思的过程。
  三、多方操练,形成良好计算习惯
  要使良好计算习惯成为学生的个体需要,进而成为自动化的个体行为,要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操练才能形成。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要分层次、多方落实,要经常灌输形成意识,如书写工整,中速计算等;要通过训练形成方法,养成“一步一回头”的检验习惯;在学生中树立榜样,明确要求,强调规范,评价激励,一天不算错适当给点小奖励,一周不算错再给点大奖励,激发学生主动、持续地配合训练。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应有计划、有步骤、持之以恒的进行训练,通过把脉寻因,对症下药,多方操练,形成习惯,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教学的实效!
其他文献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兴趣”。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训练学生读书能力的过程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如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积累训练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一方面反映
期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种种家庭伦理问题,家庭矛盾和冲突层出不穷。因此,重新审视曾国藩的家庭伦理思想,剔除他伦理思想中封建性的一面,取其伦理思想的精华,对现代家庭伦理建设仍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一)针对家庭“倒孝”现象,要倡导孝敬父母  曾国藩孝悌的伦理思想中蕴含了丰富的尊老爱老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价值,对现代家庭有很
期刊
新大纲在口语训练上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景,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亲近孩子,让孩子们敢于说  1.多一分赏识  赏识是一种爱。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发言,我都给予肯定、表扬或奖励,
期刊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到有的学生说了这样的话:“体育课一点也不好玩,还不如聊天、打瞌睡来得实在。”刹那间,我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我认定这只是极少数人的无知想法。于是,我深入到学生当中,对此展开调查,结果令人汗颜。多数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很肤浅,甚至有的学生认为体育课简直是对时间的一种浪费,很多体育教学者深有同感,体育教学并不是毫无用处的。  一、体育运动可提高身体素质  1.增强健康体质  体育对增强
期刊
传统意义上的班集体建设关注班级集体的规范和统一,现代班集体理论认为,班集体不仅是一个规范化的组织,更是一个活生生的大字“人”,一个具有不同个性的人。我心目中活力班集体是这样的: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和特色;学生在班级中发挥主体作用;形成班集体自主管理机制,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多数学生在班级中担任满意的角色,发挥作用,具有积极的自我认识;班集体活动气氛好、富有活力、学生的活动能力强;班集体形成个
期刊
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各方面发展关键时期。民族文化知识如何在幼儿园让幼儿学习弘扬,这是幼教工作者职责所在。  一、幼儿在游戏中传承文化精髓  幼儿主要通过游戏方式,习得生活经验,初步懂得基本知识,逐渐内化构建自己的知识。日常生活中劳动的情节、卫生保健、美丽环境、尊老爱幼、帮助他人、慈善公益、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爱祖国等行为在民间游戏再现。民间游戏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贴近幼儿的生活,适合幼儿玩,幼儿
期刊
当前,重视小学古诗文教学,不仅是语文新课标改革在全球化、国际化上追求教育民族化、本国化的一种措施选择,同时也是弘扬中华名族优秀传统文化、捍卫中国母语主权、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表现。学生通过诵读经典去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增强文化底蕴,提升语文素养,也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诵读古诗文也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新资源。  一、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古诗词的教学离不开学生兴
期刊
我的教育语录:以我的方式诠释教育,用我的智慧之“笔”饱蘸情感之“墨”,与每一个学生共同描绘美好的未来。  从教二十六年,时常会想起教过我的老师们:他们和蔼的笑容,忙碌的身影,让我在倍感做学生的幸福时,也使我的人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那时的我总梦想着,有一天,在湛蓝的天空下,温暖的阳光里,和煦的微风中,我与我可爱的学生们在碧绿的草地上,在潺潺的小溪旁,在欢歌笑语中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而不远的天
期刊
一、教师需要解放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小学,是教育的基础阶段。由于信息相对闭塞,教师年龄偏大,接受新事物较慢,所以大多数的数学教学仍没有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停留在教师一言堂的灌输式教育形态下。教师在数学课堂的教学当中,往往只是一味的教导,而忽略了学生才是课程的主体。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教师讲,学生听,听不会记不住还不行。把书本奉为“圣经”,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一人主宰课堂
期刊
一、壮族山歌的起源  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一般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壮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壮族原始社会时代狩猎时的呐喊。虽然呐喊不能算是歌,但它无疑孕育出了壮族山歌的种子。真正义意上的壮歌应该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开始,这从现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可见一斑。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壮族人民善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