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小组访谈的基础上,对目前大学生行为规范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和分析综合表现优秀的学生与行为规范上存在明显问题的学生之间的行为和思想意识的差别,总结了大学生不良行为规范的主体意识特征,并针对这些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行为规范;主体意识
一、大学生行为规范的现状
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已有30余年,随着高考体制和高等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发展,有关大学生行为规范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20世纪80年代末期,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开始关注这些问题,并呼吁“加强基础文明教育,开展大学生行为规范活动”。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作为改革前沿的高校在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无疑也受到一些西方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冲击。而思想和心智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容易效仿这些新鲜事物,再加之,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也深深影响着大学生们的思想观念。因此,大学生个人行为规范的问题日益突显。
如今,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高学历、低规范”的现象,如:守法意识淡薄、道德修养较差、纪律意识不足等。换句话说,大学生中那些言谈举止低俗、缺乏礼貌、上课迟到、无故旷课、考试舞弊、随地乱扔垃圾、不爱护公共财物及缺失基本诚信等行为与其身份已严重不相符。这些问题引发国内教育界的担心,一些教育工作者已开始对新形势下的大学生行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如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教育、图书馆与大学生行为规范的研究及高校管理与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关系等,并力图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目前,对大学生行为规范的研究主要侧重行为特征和外部环境因素方面,而对行为的主体意识特征研究较少。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不良行为的主体意识特征,以便今后更好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行为规范教育,本课题组采用了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学生行为规范问题进行了探讨。
二、大学生行为规范主体意识调研中的对象和策略
为切实了解大学生对行为规范问题的认识及其学习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大学生行为规范之主体意识研究”课题组设计了一组大学生行为规范调查问卷。2010年4月至5月期间,课题组对连云港几所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共发放600份,涉及文科、理科、工科等一至四年级的大学生,收回问卷564份,收回率为94%,有效问卷率为94%。通过问卷调查,课题组获得了大学生对行为规范问题看法的不完全统计数据。认为当前大学生行为规范问题很糟糕的占33.9%,认为一般的占54.6%,只有11.5%的学生认为还好。92%的学生均认同行为规范对个人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一致性。
问卷调查的数据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但却无法完全真实地反映出大学生不良行为的主体意识特征。为此,课题组采取与大学生面对面的访谈形式,以期走进大学生内心,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由于无法了解大学生全部的行为规范,所以对访谈的两类对象做了界定。一类是综合表现良好、考核优秀的学生(以下简称“优等生”);另一类是具有明显不良行为规范的学生(简称为“问题生”),诸如经常迟到、无故旷课、考试作弊等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
自2010年5月至6月,课题组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访谈调研。调研得到了广大教育界同仁的大力支持,很多班主任、辅导员应课题组的要求提供了相关的学生信息。课题组共计进行了145人/次的访谈,涉及二至四年级的“优等生”和“问题生”各20人,一年级的优等生20人、问题生5人。访谈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了不同的策略:对于性格内向或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采取了个人访谈的方式,在友好、尊重和信任的前提下了解其真实想法;对于其他的同一类学生采用小组访谈的策略,在小组讨论中相互之间进行补充、提醒,从而获得了更加全面的信息。
三、大学生不良行为规范的主体意识特征
通过访谈结果的对比分析,“优等生”与“问题生”主体意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人生目标意识、生活习惯意识、感恩意识和自律意识的不同。那些不良行为规范的主体意识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缺失明确的人生目标意识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96%的学生认为自己确立了大学四年为之奋斗的目标。访谈中发现“问题生”普遍缺失目标意识,虽然他们一再肯定自己有着明确的奋斗目标,但是现实中却体现不出他们曾为目标付出过努力,其所谓的目标仅仅局限于一种想法,甚至是转瞬即逝的念头。真正的目标是指需要通过斗争和忍受艰难困苦才能取得的东西。与“问题生”相比,“优等生”的目标意识很明确。在访谈的80名“优等生”中,一至三年级的学生中有2人希望出国留学、22人准备考研、36人打算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四年级的学生中有5人已考研成功,15人已经落实工作,并认为工作比较理想。这些“优等生”学习目标明确、成绩优异,为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而有意识地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和竞赛,几乎人人都担任过学校或班级职务。而缺乏目标意识的“问题生”则在学校里浑浑噩噩、漫无目的地混日子,难免会放纵自己。在访谈中发现有9名大四的“问题生”竟然四年来没有担任过任何学校或班级职务,没有参加过任何社团活动,也没有获得过一次奖励。虽然20名“问题生”中有13人通过各种渠道找到工作,但均感不理想,另外7人还在待业中。由此可见,缺失明确的目标意识导致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2.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意识
俗话说:好习惯,好人生。一个人生活习惯的好坏可以折射出其综合素质的高低。为了调查生活习惯与行为规范之间存在的关系,课题组采取了随机走访和针对性走访的方式。随机走访是在班主任或辅导员的协助下对一些宿合的情况进行了解。通过观察寝室内务的整理情况,反过来了解该学生的表现情况。调查的结果显示:凡是床铺干净、被子折叠整齐、书桌上的物品摆放有条不紊的,这些同学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得都很优秀;而那些被子拧成一团、书桌上的物品乱七八糟、鞋子到处乱扔的学生,基本上在行为规范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或有严重问题。有针对性的走访是指走访那些已被确定为“问题生”的寝室,了解其生活习惯情况。走访结果惊人的一致:“问题生”普遍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意识,对生活的态度很消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是一个长期律己的过程,必须要有意识、要坚定,而“问题生”缺乏的正是这些。
5.感恩意识淡薄
“问题生”还有一个共同点: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应该是大学生的第一要务,成绩不过关的大学生便是不合格的大学生。在对“问题生”的访谈中,当问到“上大学的机会是谁给的”时,只有6个学生回答“是自己努力考取的”;其他学生保持缄默。当问到“你们在学校的表现,父母亲知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要给含辛茹苦供养你们上大学的父母有个交代”时,他们 基本上都选择了沉默。笔者在对自己所带班级的“问题生”电话家访时了解到:他们基本上不是隐瞒就是欺骗,所以父母对他们在校的真实表现一无所知。更有一例,有个家庭贫困的大学生,父母举债供其读书,结果该生在校期间经常逃课、通宵上网无度、多门课程不及格,毕业都将成问题,更别说深造和创业了.从“问题生”的表现和态度来看,他们缺乏一种对社会、对父母、对他人的感恩之情。
4.自律意识不够
自律意识是一种与目标意识相伴而生的意识状态。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认为大学生自律能力较差的占29.8%,认为一般的占63.3%,认为较好的只有6.9%。在与“问题生”的访谈中了解到:上课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迟到;在课堂上习惯性地坐在后面,做着一些与听课无关的事情;课后很难集中精力持续自习;总是被动地应付作业和考试;玩游戏、上网无节制。很明显,这些情况反映了“问题生”的自律意识不够。35%的“问题生”表示没有想过这些放纵行为带来的后果;其余的则表示偶尔想到过,这样下去对自己不好,但在学习生活中就是不能克制自己。自律是自己约束自己的一个艰难过程,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主观意识。与“问题生”相比,“优等生”有着较强的自律意识,能够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能够主动约束自己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四、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个有着明确人生目标、有着良好生活习惯,并懂得对社会、对父母、对他人感恩的大学生必定会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行为规范。所以,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良好的主体意识,并将其外化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1.加强学业规划指导,落实后继监督措施
目前,很多高校都会对刚入学的大学生进行学业和职业规划教育。此做法很好,但效果不佳,主要缘于缺乏后继监督。刚入学的新生都积极响应这种人生规划教育,也都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宽松的校园环境、外面世界的诱惑、缺失父母的监督、思想意识的不坚定等使得部分学生的现实情况和既定目标之间形成了巨大反差,一旦目标蜕变成空想,再加上后继监督缺失,这些学生就逐步沦为“问题生”。因此,落实后继指导和监督十分必要。高校各学院应成立学业和职业规划小组,定期了解学生的目标落实情况。每一学年,甚至每一学期,要求学生写出一份“学业、职业规划执行情况总结”,并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尤其对那些“问题生”要实时进行个别指导和监督,让其重新树立实现学业目标的勇气和信心。
2.广泛开展各类活动,促进良好习惯养成
通过调研发现,大一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比高年级学生明显好得多,“问题生”的数量相对少了许多。访谈中了解到:新生在军训中所养成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可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种军事训练活动规模大、时间长,所营造的氖围有力地促进了良好行为规范的形成。可以从军训中得到启示:长期地、广泛地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必将有利于大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要多从学校层面开展一些精神文明宣传和教育活动,诸如“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学习与讨论”、“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大学生行为规范榜样人物推选活动”、“我为父母做件事”、“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等。同时鼓励和支持学生自发组织各类有益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更能对其主观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活动的开展成为一种习惯,当文明的校风成为一种传统时,大学生行为规范问题必将得到极大的改善。
3.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健全评价奖惩机制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思想和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来说,仅靠道德约束和自觉遵守是很难达到预期目的的。这时必须依靠规章制度来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主观意识,督促大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要把对大学生行为规范的考核纳入到大学生评价标准中。因为大学生行为规范属于大学日常行政管理范畴,所以可以将行为规范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建立和健全大学生行为规范的评价和奖惩机制。建议各院校能够为每位大学生建立一份行为规范档案,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评定和监督。把大学生行为规范的表现情况作为其评先、评优、入党、奖学金评定的重要条件。只有机制上进入良性循环,才能真正形成大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体系。
“意识决定行为”,只有良好的主体意识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高校要始终不渝地把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放在突出位置,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不负祖国的厚望,担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
关键词:大学生;行为规范;主体意识
一、大学生行为规范的现状
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已有30余年,随着高考体制和高等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发展,有关大学生行为规范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20世纪80年代末期,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开始关注这些问题,并呼吁“加强基础文明教育,开展大学生行为规范活动”。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作为改革前沿的高校在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无疑也受到一些西方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冲击。而思想和心智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容易效仿这些新鲜事物,再加之,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也深深影响着大学生们的思想观念。因此,大学生个人行为规范的问题日益突显。
如今,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高学历、低规范”的现象,如:守法意识淡薄、道德修养较差、纪律意识不足等。换句话说,大学生中那些言谈举止低俗、缺乏礼貌、上课迟到、无故旷课、考试舞弊、随地乱扔垃圾、不爱护公共财物及缺失基本诚信等行为与其身份已严重不相符。这些问题引发国内教育界的担心,一些教育工作者已开始对新形势下的大学生行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如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教育、图书馆与大学生行为规范的研究及高校管理与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关系等,并力图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目前,对大学生行为规范的研究主要侧重行为特征和外部环境因素方面,而对行为的主体意识特征研究较少。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不良行为的主体意识特征,以便今后更好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行为规范教育,本课题组采用了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学生行为规范问题进行了探讨。
二、大学生行为规范主体意识调研中的对象和策略
为切实了解大学生对行为规范问题的认识及其学习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大学生行为规范之主体意识研究”课题组设计了一组大学生行为规范调查问卷。2010年4月至5月期间,课题组对连云港几所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共发放600份,涉及文科、理科、工科等一至四年级的大学生,收回问卷564份,收回率为94%,有效问卷率为94%。通过问卷调查,课题组获得了大学生对行为规范问题看法的不完全统计数据。认为当前大学生行为规范问题很糟糕的占33.9%,认为一般的占54.6%,只有11.5%的学生认为还好。92%的学生均认同行为规范对个人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一致性。
问卷调查的数据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但却无法完全真实地反映出大学生不良行为的主体意识特征。为此,课题组采取与大学生面对面的访谈形式,以期走进大学生内心,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由于无法了解大学生全部的行为规范,所以对访谈的两类对象做了界定。一类是综合表现良好、考核优秀的学生(以下简称“优等生”);另一类是具有明显不良行为规范的学生(简称为“问题生”),诸如经常迟到、无故旷课、考试作弊等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
自2010年5月至6月,课题组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访谈调研。调研得到了广大教育界同仁的大力支持,很多班主任、辅导员应课题组的要求提供了相关的学生信息。课题组共计进行了145人/次的访谈,涉及二至四年级的“优等生”和“问题生”各20人,一年级的优等生20人、问题生5人。访谈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了不同的策略:对于性格内向或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采取了个人访谈的方式,在友好、尊重和信任的前提下了解其真实想法;对于其他的同一类学生采用小组访谈的策略,在小组讨论中相互之间进行补充、提醒,从而获得了更加全面的信息。
三、大学生不良行为规范的主体意识特征
通过访谈结果的对比分析,“优等生”与“问题生”主体意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人生目标意识、生活习惯意识、感恩意识和自律意识的不同。那些不良行为规范的主体意识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缺失明确的人生目标意识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96%的学生认为自己确立了大学四年为之奋斗的目标。访谈中发现“问题生”普遍缺失目标意识,虽然他们一再肯定自己有着明确的奋斗目标,但是现实中却体现不出他们曾为目标付出过努力,其所谓的目标仅仅局限于一种想法,甚至是转瞬即逝的念头。真正的目标是指需要通过斗争和忍受艰难困苦才能取得的东西。与“问题生”相比,“优等生”的目标意识很明确。在访谈的80名“优等生”中,一至三年级的学生中有2人希望出国留学、22人准备考研、36人打算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四年级的学生中有5人已考研成功,15人已经落实工作,并认为工作比较理想。这些“优等生”学习目标明确、成绩优异,为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而有意识地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和竞赛,几乎人人都担任过学校或班级职务。而缺乏目标意识的“问题生”则在学校里浑浑噩噩、漫无目的地混日子,难免会放纵自己。在访谈中发现有9名大四的“问题生”竟然四年来没有担任过任何学校或班级职务,没有参加过任何社团活动,也没有获得过一次奖励。虽然20名“问题生”中有13人通过各种渠道找到工作,但均感不理想,另外7人还在待业中。由此可见,缺失明确的目标意识导致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2.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意识
俗话说:好习惯,好人生。一个人生活习惯的好坏可以折射出其综合素质的高低。为了调查生活习惯与行为规范之间存在的关系,课题组采取了随机走访和针对性走访的方式。随机走访是在班主任或辅导员的协助下对一些宿合的情况进行了解。通过观察寝室内务的整理情况,反过来了解该学生的表现情况。调查的结果显示:凡是床铺干净、被子折叠整齐、书桌上的物品摆放有条不紊的,这些同学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得都很优秀;而那些被子拧成一团、书桌上的物品乱七八糟、鞋子到处乱扔的学生,基本上在行为规范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或有严重问题。有针对性的走访是指走访那些已被确定为“问题生”的寝室,了解其生活习惯情况。走访结果惊人的一致:“问题生”普遍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意识,对生活的态度很消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是一个长期律己的过程,必须要有意识、要坚定,而“问题生”缺乏的正是这些。
5.感恩意识淡薄
“问题生”还有一个共同点: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应该是大学生的第一要务,成绩不过关的大学生便是不合格的大学生。在对“问题生”的访谈中,当问到“上大学的机会是谁给的”时,只有6个学生回答“是自己努力考取的”;其他学生保持缄默。当问到“你们在学校的表现,父母亲知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要给含辛茹苦供养你们上大学的父母有个交代”时,他们 基本上都选择了沉默。笔者在对自己所带班级的“问题生”电话家访时了解到:他们基本上不是隐瞒就是欺骗,所以父母对他们在校的真实表现一无所知。更有一例,有个家庭贫困的大学生,父母举债供其读书,结果该生在校期间经常逃课、通宵上网无度、多门课程不及格,毕业都将成问题,更别说深造和创业了.从“问题生”的表现和态度来看,他们缺乏一种对社会、对父母、对他人的感恩之情。
4.自律意识不够
自律意识是一种与目标意识相伴而生的意识状态。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认为大学生自律能力较差的占29.8%,认为一般的占63.3%,认为较好的只有6.9%。在与“问题生”的访谈中了解到:上课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迟到;在课堂上习惯性地坐在后面,做着一些与听课无关的事情;课后很难集中精力持续自习;总是被动地应付作业和考试;玩游戏、上网无节制。很明显,这些情况反映了“问题生”的自律意识不够。35%的“问题生”表示没有想过这些放纵行为带来的后果;其余的则表示偶尔想到过,这样下去对自己不好,但在学习生活中就是不能克制自己。自律是自己约束自己的一个艰难过程,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主观意识。与“问题生”相比,“优等生”有着较强的自律意识,能够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能够主动约束自己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四、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个有着明确人生目标、有着良好生活习惯,并懂得对社会、对父母、对他人感恩的大学生必定会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行为规范。所以,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良好的主体意识,并将其外化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1.加强学业规划指导,落实后继监督措施
目前,很多高校都会对刚入学的大学生进行学业和职业规划教育。此做法很好,但效果不佳,主要缘于缺乏后继监督。刚入学的新生都积极响应这种人生规划教育,也都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宽松的校园环境、外面世界的诱惑、缺失父母的监督、思想意识的不坚定等使得部分学生的现实情况和既定目标之间形成了巨大反差,一旦目标蜕变成空想,再加上后继监督缺失,这些学生就逐步沦为“问题生”。因此,落实后继指导和监督十分必要。高校各学院应成立学业和职业规划小组,定期了解学生的目标落实情况。每一学年,甚至每一学期,要求学生写出一份“学业、职业规划执行情况总结”,并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尤其对那些“问题生”要实时进行个别指导和监督,让其重新树立实现学业目标的勇气和信心。
2.广泛开展各类活动,促进良好习惯养成
通过调研发现,大一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比高年级学生明显好得多,“问题生”的数量相对少了许多。访谈中了解到:新生在军训中所养成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可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种军事训练活动规模大、时间长,所营造的氖围有力地促进了良好行为规范的形成。可以从军训中得到启示:长期地、广泛地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必将有利于大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要多从学校层面开展一些精神文明宣传和教育活动,诸如“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学习与讨论”、“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大学生行为规范榜样人物推选活动”、“我为父母做件事”、“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等。同时鼓励和支持学生自发组织各类有益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更能对其主观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活动的开展成为一种习惯,当文明的校风成为一种传统时,大学生行为规范问题必将得到极大的改善。
3.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健全评价奖惩机制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思想和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来说,仅靠道德约束和自觉遵守是很难达到预期目的的。这时必须依靠规章制度来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主观意识,督促大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要把对大学生行为规范的考核纳入到大学生评价标准中。因为大学生行为规范属于大学日常行政管理范畴,所以可以将行为规范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建立和健全大学生行为规范的评价和奖惩机制。建议各院校能够为每位大学生建立一份行为规范档案,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评定和监督。把大学生行为规范的表现情况作为其评先、评优、入党、奖学金评定的重要条件。只有机制上进入良性循环,才能真正形成大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体系。
“意识决定行为”,只有良好的主体意识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高校要始终不渝地把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放在突出位置,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不负祖国的厚望,担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