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珍惜一个“爱”字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zhaozhi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在仔细研究了这一新的教育理念之后,中科院心理所的张梅玲教授决定,通过我们杂志每月送给孩子一个字,相信这会是在新世纪的第一年里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人世间没有爱,太阳也会死。”
  ——法国大作家雨果
  
  没有爱就没有世界。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享受到真正的父母之爱;尽管天下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不是每个父母都会爱自己的孩子;而得到过父母真诚之爱的孩子又不是都能珍惜这份爱。
  一位母亲曾流着泪说:“我很爱我的女儿,工作那么忙,起早贪黑地为她做了许多事,可她却认为这些都是应该的,一点也不领情。一次,我生病了,早上她上学时明明看见了,可放学回到家,看我还躺在床上,就生气地把书包往床上一摔,冷冷地说:‘还不起来做饭,懒猪!’当时,我的心都碎了……”
  出于爱心的关怀,未必带给孩子真正的爱;出于爱的帮助,未必是给孩子真正的帮助。爱的沐浴未必让孩子感受到了爱的滋润;爱的浇灌并不必然结出爱的果实。
  一、理解是最大的爱
  有这样一首小诗,《一个孩子的心声》:
  
  妈妈,还给我吧
  我的小说,我的诗集
  我的歌本,我的画笔
  不要再把它们锁进抽屉
  
  妈妈,还给我吧
  我的那半个世界——
  歌和舞的权利
  诗和梦的交替……
  
  这首诗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孩子的心声。现在不少父母爱的目标都集中到让孩子考高分上,也有父母硬把自己的愿望和爱好强加到自己的孩子身上,结果是好心的大人剥夺了孩子欢乐的童年,使孩子难以理解你的这份爱。因此,要让孩子珍惜父母的这份爱,父母首先应该给予孩子一种理解的爱。
  二、尊重是爱的表现
  新型的父母与孩子的基本关系应该是一种互相尊重的关系。彼此要尊重对方的劳动、对方的爱好、对方的性格、对方的需要等等。缺少尊重的爱是一种形式上的不牢固的爱。在家庭中,要多一点商量,少一点命令,多一点每个人的自由空间和时间,少一点统一的要求,让孩子在得到尊重中学会尊重他人。
  三、交流是爱的需要
  爱既是一种情感体验,更是一种行为表现。不同年龄的孩子对爱的需求和满足爱的方式是各不相同的。例如,0~2岁的孩子更多地依恋母亲,2~5岁的幼儿开始关注从父亲那里获得的力量与安全感,6~10岁的儿童要在友情中注重性别角色的培养;对11~15岁的孩子,更应给他们留出情感的空间,让孩子在集体中得到更多朋友的爱、集体的爱。父母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表情、行为,认真及时地发现和解答孩子的困惑,倾听孩子的心声;另一方面,也应适时主动地把自己欢乐和烦恼告诉孩子。只有这种互相的交流才能更深刻地让双方体验到真正的爱;使孩子从行动上学会珍惜父母的愛。我还记得有一次半夜里我从“五七干校”回家,下了车,我不认道了,焦急中我身边那5岁多的小女儿竟对我说:“妈妈,别着急,我认得路。”孩子虽小,也能体谅大人的心情,问题是父母是不是能把自己的酸甜苦辣向孩子敞开,平等交流。
  四、分享是爱的成分
  培养孩子关心、帮助别人的品质并不难,只是一定要从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情境开始。例如,妈妈蹲着洗菜,爸爸就可以引导孩子去送小板凳;奶奶生病卧床,妈妈可以让孩子给递水、送药;走在路上,看到老人手中的报纸或其他较小的东西掉在地上,让孩子帮助拾起。孩子的行动往往带有情感色彩,父母在让孩子做某件事情时,也应从情感启发入手。
  五、宽容是爱的深化
  “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包含着人们对人对事的宽大的胸怀。宽容的前提是应该容忍别人的喜怒哀乐与自己有所不同,不把自己的好恶强加于人。每个孩子学走路,总是从跌跌撞撞、歪歪扭扭而逐渐走稳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
  谅人之过比帮人之难要难得多,但这确实是一个成熟父母的标志。让孩子在你的宽容之下学会宽容他人,这是更深刻的爱。
  六、自爱是爱的基础
  不自爱的人,很难相信他能爱别人。要让孩子懂得爱,珍惜爱,首先要让孩子学会欣赏自己。那么父母要先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总把别的孩子的优点和你自己孩子的缺点去比,是最伤孩子的心的。也有些父母对自己孩子的表现总也不知足。有一位刚上任的中队长说:“我当上中队长,心里特高兴,回家就跟妈妈说,我妈当时就问:‘大队长的候选人有你吗?’我妈多不知足呀!”
  爱,像火种,能点燃孩子心灵的希望;爱,像雨露,滋润着久旱的禾苗。而让孩子在得到爱的过程中,学会珍惜这份爱,用自己的健康成长来回报父母的爱,才是更高境界的爱。■
其他文献
4岁的鹏鹏自己的任何东西都不让别人动。晓晓想玩他的玩具,他大喊:“不许玩,这是我的!”洋洋想看他的图画书,他一把把洋洋推开:“这是我的,不许你看!”就连爸爸妈妈买回来的好吃的,他也统统放在自己的小屋里,连家里人都不许尝一尝。  讲道理吧,鹏鹏根本听不进去;来硬的吧,他又像受了天大的委屈,哇哇大哭。这可让爸爸妈妈又着急又生气。    家长先做个大方的人    以前我没小孩的时候,常到一些有孩子的同事
期刊
斜颈,一般指“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因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头向一侧偏斜的一组症状。请看看下面的来信:  来信之一:女儿6岁多了,刚刚上学。因她自幼患有“歪脖”,上学后同学不叫她的大名,而叫她“歪脖”,她回家哭了好多次。孩子的眼睛也因斜颈受了影响,一眼大,一眼小,脸也是一边大一边小。手术能改变这些畸形吗?是否等孩子长大些再做手术呢?  来信之二:我儿出生时很好,足月顺产。可在他生后两周多我们就发现
期刊
妈妈:“谢谢”,是一种礼貌,是一种文明,是一种感情。  女儿:“谢谢”也是一种语言。  妈妈:枫枫,关于说“谢谢”,你有什么故事?  女儿:怎么说呢,有这么个印象,从小我爸就教我说“谢谢”,但他对我说“谢谢”的时候却很少。有时我帮他做完一件事以后,他连半个谢字也没有,好像我该做一样。但是,在他帮完我的忙后,却一再强调:“要懂礼貌,怎么一声谢谢也不说!”假如连家长都不会说“谢谢”,那他还有什么资格教
期刊
”本次会议的焦点是我们最可宝贵的资源——儿童。  今天我想和诸位谈谈儿童是如何学会语言的。我们最新的研究结果是从婴儿身上得来的,总共有两点:一、学习的过程是与生俱来的。强烈的求知欲望是人类的一大显著特征,而语言学习的起点是在婴儿出生头几个月的摇篮阶段。二、婴儿早期的语言学习虽不涉及拼词造句,但却表现在语言的最小单位——音素上。所谓音素,就是构成单词的一个个辅音和元音。我们发现,在音素层面上的学习过
期刊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孩子到了5岁以后,往往会特别乐于学习一些带有挑战性的新的技能,比如剪纸、画画、弹钢琴或骑自行车等。不过,有很多孩子一旦碰到一点困难,就会不停地抱怨说“我不会”、“我不行”,并从此半途而废。  前不久,一个朋友跟我抱怨说,她5岁半的儿子先是不断地吵着要学游泳,可刚学了两天,就没了兴趣,教他一些动作时,他总说:“我学不会。”  一般来说,5~6岁的儿童在身体素质和认知能力方面
期刊
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故事,是时下许许多多家庭正在发生的真实事件的写照。那位母亲的感慨和孩子的茫然都让人觉得亲切熟悉,仿佛就是自己家里尚未平息的争论,仿佛就是朋友刚刚诉说的烦恼。而且,对这类事情的意见通常泾渭分明,家长们“英雄所见略同”,孩子们则“不谋而合”。究竟是家长们思想陈旧,还是孩子们观念超前?的确是值得讨论一番。  首先,什么是奢侈?似乎是存在着某种标准的,而这标准又好像并不固定。细想一想,
期刊
孩子刚出生时,他爷爷说给取个单名吧,“斌”,有文有武,叫起来又响。可是把姓和名放一块就不对劲了,听上去像“伤兵”,所以就没取“斌”字。  不知是因为我这个做爸爸的专业是儿童心理学的缘故,还是因为独生的孩子本来就缺少玩伴使然,儿子总爱缠着我跟他玩。  如今,同二三岁的孩子可以玩些什么呢?想必每位父母都有自己的心得与高招。  我呢,尽管没有给孩子取名字为“斌”,倒是将孩子这一年龄段的玩法归为两种:“文
期刊
你的孩子可爱吗?    一个令人愉快的人是容易相处的。如果孩子有一些令人不快的习惯,他走上社会与各种各样的人相处就会有麻烦,因此你得帮助他改变这些习惯。但是首先要想一想,这些习惯是个性的表现,还是问题行为。可以肯定,有些习惯是一种问题行为,会给孩子的未来带来不幸。这就需要你帮助孩子纠正。  要帮助孩子纠正不良习惯,遵循以下步骤通常能较快地达到目的:  1.选择目标。想清楚希望孩子改变成什么样。比如
期刊
孕期煤气中毒对胎儿是否有影响?    问:我爱人在怀孕4个月时,中了煤气,当时只是觉得头疼得厉害,没有呕吐,一上午就好了。请问这对胎儿是否有影响?  河南新乡 张军合  答:母亲煤气中毒后可以造成缺氧,影响胎儿。  目前你爱人在怀孕中期,如能每天给她吸15~20 分钟氧气,对胎儿会有一定好处。另外,要及时治疗合并症,如妊高征等,防止给胎儿造成更多的创伤。    灭滴灵对胎儿有致畸作用吗?    
期刊
说得快跳得慢    1995年8月14日(1岁10个月零6天)  通通已满22个月有余,有时候能说的话几乎可以和3周岁的孩子相比。例如:“宝宝一边吃饭,一边看汽车。”“妈妈干什么了?”“没有笑么!”“哇,真凉快!”“太阳很大了!”“爸爸总是擦擦(很烦爸爸给他擦嘴巴)。”通通还很会教导人,如经常对彬彬说:“外婆马上会来的。”“不要哭!”“不要吐出来!”“外面下雨,不好玩水。”“有大灰狼的,虫虫爬上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