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饮食护理在腹泻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将218例腹泻患儿随机分组: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0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饮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中46例显效,61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患者中39例显效,55例有效,1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7.0%;两组患者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腹泻患儿进行针对性、有效的饮食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腹泻 饮食护理 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363-01
小儿腹泻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加以及性状改变(水样便或者是粘液便),并且通常伴有恶心、溢乳、嗜睡、发热以及呕吐等症状[1]。小儿腹泻发生常见于6个月~2岁,是由多种因素引发,包括受凉、饮食不当、天气变化以及感染等。对于小儿腹泻的治疗,临床上主要进行对症治疗,包括抗感染、补液以及维持电解质平衡等[2]。对腹泻患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对于患者治疗尤为重要,能够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本院于2012年1月~2013年7月对就诊的218例腹泻患儿进行了饮食护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3年7月来我院儿科治疗的218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08例。观察组患儿中男68例,女42例,其中年龄1~6个月患儿20例,年龄6个月~1岁患儿62例,年龄1~3岁患儿28例,病程2~8天;110例观察组患儿中64例伴有脱水症状,28例伴发热、呕吐、腹胀以及精神萎靡等症状。对照组患儿中男70例,女38例,其中年龄1~6个月患儿18例,年龄6个月~1岁患儿61例,年龄1~3岁患儿29例,病程1~7天;108例观察组患儿中58例伴有脱水症状,31例伴发热、呕吐、腹胀以及精神萎靡等症状。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包括抗感染、补液以及维持电解质的平衡等。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饮食护理,具体措施为:①年龄在1~6个月患儿饮食护理:若是患儿由母乳喂养,继续以母乳喂养,但要对母亲的饮食进行指导,使其少食含脂肪以及纤维素的食物,尽量多饮水,使乳汁得到稀释,同时尽量减少喂奶量,降低喂奶时间,以达到降低患儿胃肠道负担的作用。若患儿使用奶粉进行喂养,要严格注意奶粉质量,尽量少更换品牌,同时减少喂奶量,亦可喂食米汤等。对于病毒性肠炎引起的腹泻患儿需要停止使用乳制品,以豆浆或者发酵奶进行替代食用[3]。此外,对于已开始食用辅食的患儿,应停止食用。②年龄在6个月~1岁患儿饮食护理:此年龄段患儿已开始食用辅食,要遵循单一到多种以及少量到适量的原则。可以为患儿食用已经适应的辅食,但要注意少量以及单一。此阶段可以食用加食盐的糊状米汤,每天5次左右,能够帮助患儿消化、补充钠盐,以促进患儿康复。③年龄在1~3岁患儿饮食护理:此年龄段患儿可以食用正常食物,但是要以流质以及半流质食物为主,要注意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包括面食、粥等,尽量少食多餐。在腹泻症状得到好转之后,可以逐步为患儿增加营养,恢复体质。两组患者均以7天作为1个疗程,并且均于1个疗程之后对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1.3 评价标准。根据患儿临床症状,将治疗效果分成显效、有效及无效。①显效:患儿每天大便次数在5次以下,并且无恶心、呕吐症状;②有效:患儿每天大便次数为5~10次,大便呈稀水样或是蛋花样,伴有恶心、呕吐症状;③无效:患儿每天大便次数在10次以上,大便呈稀水样或是蛋花样,并且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使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α=0.05,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对两组患儿进行相应护理之后,110例观察组患者中46例显效,61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3%;108例对照组患者中39例显效,55例有效,1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7.0%;两组患者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腹泻为临床上常见儿科疾病,近年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引起小儿腹泻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是由于小儿身体器官以及免疫系统未能发育成熟,特别是小儿消化系统更加脆弱,自身防御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抵御外来微生物的感染,从而导致腹泻发生[4]。腹泻对患儿的影响较为严重,甚至会威胁到生命健康,应及时治疗和护理。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相应的饮食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病情较重的患儿需禁食6~8小时,其他情况下应该根据患儿病情进行相应的饮食安排,除了不易消化的食物之外,一般不要求禁食[5]。此外,患儿通常会有一定的体液丢失,应该进行补液。护理人员应该详细记录患儿的饮食情况,若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0%;两组患者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饮食护理能够使得患儿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
综上所述,对小儿腹泻患者应进行及时治疗,同时加强相应的饮食护理工作。合理、有效的饮食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 周静.小儿腹泻的病因研究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1,30(33):313
[2] 莫碧娴.小儿腹泻的饮食护理[J].中医儿科杂志,2011,07(5):64-65
[3] 邓小冬.小儿腹泻的饮食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1):145
[4] 成娟,邓双艳.小儿腹泻98例饮食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3,(6):728-729
[5] 孔毅.婴儿腹泻病的饮食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9):305
方法:将218例腹泻患儿随机分组: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0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饮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中46例显效,61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患者中39例显效,55例有效,1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7.0%;两组患者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腹泻患儿进行针对性、有效的饮食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腹泻 饮食护理 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363-01
小儿腹泻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加以及性状改变(水样便或者是粘液便),并且通常伴有恶心、溢乳、嗜睡、发热以及呕吐等症状[1]。小儿腹泻发生常见于6个月~2岁,是由多种因素引发,包括受凉、饮食不当、天气变化以及感染等。对于小儿腹泻的治疗,临床上主要进行对症治疗,包括抗感染、补液以及维持电解质平衡等[2]。对腹泻患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对于患者治疗尤为重要,能够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本院于2012年1月~2013年7月对就诊的218例腹泻患儿进行了饮食护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3年7月来我院儿科治疗的218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08例。观察组患儿中男68例,女42例,其中年龄1~6个月患儿20例,年龄6个月~1岁患儿62例,年龄1~3岁患儿28例,病程2~8天;110例观察组患儿中64例伴有脱水症状,28例伴发热、呕吐、腹胀以及精神萎靡等症状。对照组患儿中男70例,女38例,其中年龄1~6个月患儿18例,年龄6个月~1岁患儿61例,年龄1~3岁患儿29例,病程1~7天;108例观察组患儿中58例伴有脱水症状,31例伴发热、呕吐、腹胀以及精神萎靡等症状。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包括抗感染、补液以及维持电解质的平衡等。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饮食护理,具体措施为:①年龄在1~6个月患儿饮食护理:若是患儿由母乳喂养,继续以母乳喂养,但要对母亲的饮食进行指导,使其少食含脂肪以及纤维素的食物,尽量多饮水,使乳汁得到稀释,同时尽量减少喂奶量,降低喂奶时间,以达到降低患儿胃肠道负担的作用。若患儿使用奶粉进行喂养,要严格注意奶粉质量,尽量少更换品牌,同时减少喂奶量,亦可喂食米汤等。对于病毒性肠炎引起的腹泻患儿需要停止使用乳制品,以豆浆或者发酵奶进行替代食用[3]。此外,对于已开始食用辅食的患儿,应停止食用。②年龄在6个月~1岁患儿饮食护理:此年龄段患儿已开始食用辅食,要遵循单一到多种以及少量到适量的原则。可以为患儿食用已经适应的辅食,但要注意少量以及单一。此阶段可以食用加食盐的糊状米汤,每天5次左右,能够帮助患儿消化、补充钠盐,以促进患儿康复。③年龄在1~3岁患儿饮食护理:此年龄段患儿可以食用正常食物,但是要以流质以及半流质食物为主,要注意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包括面食、粥等,尽量少食多餐。在腹泻症状得到好转之后,可以逐步为患儿增加营养,恢复体质。两组患者均以7天作为1个疗程,并且均于1个疗程之后对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1.3 评价标准。根据患儿临床症状,将治疗效果分成显效、有效及无效。①显效:患儿每天大便次数在5次以下,并且无恶心、呕吐症状;②有效:患儿每天大便次数为5~10次,大便呈稀水样或是蛋花样,伴有恶心、呕吐症状;③无效:患儿每天大便次数在10次以上,大便呈稀水样或是蛋花样,并且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使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α=0.05,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对两组患儿进行相应护理之后,110例观察组患者中46例显效,61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3%;108例对照组患者中39例显效,55例有效,1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7.0%;两组患者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腹泻为临床上常见儿科疾病,近年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引起小儿腹泻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是由于小儿身体器官以及免疫系统未能发育成熟,特别是小儿消化系统更加脆弱,自身防御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抵御外来微生物的感染,从而导致腹泻发生[4]。腹泻对患儿的影响较为严重,甚至会威胁到生命健康,应及时治疗和护理。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相应的饮食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病情较重的患儿需禁食6~8小时,其他情况下应该根据患儿病情进行相应的饮食安排,除了不易消化的食物之外,一般不要求禁食[5]。此外,患儿通常会有一定的体液丢失,应该进行补液。护理人员应该详细记录患儿的饮食情况,若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0%;两组患者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饮食护理能够使得患儿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
综上所述,对小儿腹泻患者应进行及时治疗,同时加强相应的饮食护理工作。合理、有效的饮食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 周静.小儿腹泻的病因研究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1,30(33):313
[2] 莫碧娴.小儿腹泻的饮食护理[J].中医儿科杂志,2011,07(5):64-65
[3] 邓小冬.小儿腹泻的饮食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1):145
[4] 成娟,邓双艳.小儿腹泻98例饮食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3,(6):728-729
[5] 孔毅.婴儿腹泻病的饮食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9):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