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生“口语交际”的几点尝试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epseaxi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尊重学生,激励学生想说敢说
   学生是口语交际的主体,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平等融洽的进行口语交际的氛围做到从参与既有小组讨论,又要全班记报,既有师生交际更有师生互动,既要动口,又要动脑,使交际活动生动活泼生机盅然教师要转换角色,作为一介忠实听众,朋友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工交流,多对学生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哪怕他是最内向最腼腆甚至是最软弱的学生,把相信大家能成功的期望传达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都动进来,积极主动地完成一切听、说交际活动,在此活动中教师倾听的同时规划学生的口语表达,善于发现有各种创新的闪光点并加以扶持和激励,培养共创新能力。并且教师自身在口语表达,培养良好的听话能力和习惯养成良好语言运用习惯等方面要起到指导,示范作用。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口语交际的各种素质协调发展。
   二、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质疑解疑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是必然的,质疑解疑是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不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而且也能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跟人讨论的交际能力 ,尤其是解疑环节,就是通过互相讨论、议论、甚至争论来求取真理,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如《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中“三棵枸杞豆”引导学生转换角色,把自己转换成文中小作者身份角色,想象一下与“三叔”相见过程及”三叔“的所做所想。然后同桌讨论看哪一个想像得接近现实生活或文中与”三叔“相遇过程相似,每一个小组内选一位擅长表演,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上台表演没有交流的同学问,讨论是不可能获得真知,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联想像思维能力。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别人的读书,答问进行评议,补充的评议。活动也是师与生的学习交流,是口语交际训练常见的形式和良好的机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重视“评议”环节,要把这一环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评议“时首先要求学生留心听别人的朗读,发言,答问,然后积极思考判断,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和补充意见,敢于争论互相交流从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另外,在作文教学中注意“说”为“写”先说写结合。学生构思好了,可先让你们说一说,说好了再写,特别是在文章写完以后的“讲评”环节,应该充分发挥学生装的主体作用在让学生呼、主别人的文章,听别人有意见,说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听说能力都会得到发展。同时通过口语交流,思维在碰撞智慧的火花在闪现,切实提高了作文能力。
   三、创设情境、训练口语
   1、创设生活情境,口语交际是日常生活交际,是现代生活必备的生活技能。所以口语交际训练要经常化、多设计几种子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调动学生生活感知,生活积累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说得真实,说得有趣,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设计礼貌用语,日常用语,日常会话,打电话,问路购物,采访等多种生活情景。如“购物”还可以具体设计去“农贸市场买菜”的情境。去“百货商场买玩具”的情境,等等,学生在这些生活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不仅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了思维能力,而且,学会了交易和适应市场经济等生活技能。还丰富了生活经验,为“学会生存”奠定了基础。可一谓一举两得。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情境
  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师可根据学生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肯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在课外活动时,可组织有趣的游戏活动,劳动竞赛活动,手工剪贴画活动等等。在班会课上可组织主题班会而兴演讲等活动,让学生交流感受,使学生现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又有效地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其他文献
一、重信任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语文兴趣的前提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说:“学生的兴趣、动机、态度、好奇心以及情感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方面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教师本身的感染、熏陶,是其他任何手段都代替不了的。”因为语文教学活动既是传授语言知识、形成语言技能、发展认知策略、培养人文精神的实践活动,也是在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而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师生间的情感
期刊
一、这份营养套餐,首先是学习语文必需的营养元素的科学搭配   训练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一是有目的,明确训练什么;二是有顺序的,知道怎么训练。我们梳理了初中语文训练的知识点、能力点,明确了初中三年语文训练的项目、重点、标准和步骤,并试图通过校本教材把这些内容固定下来。在语文知识点上,我们不仅重视了语言关键知识:字的构件(偏旁和基本独体字)、词的构件(词素,特别是实词素)、句的构件(主要是词组)、篇
期刊
查漏补缺是我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一种积极有效的处事方法,它能使我们及时有效地发现并补救不足和疏漏之处,使事情朝着完善、完美的方向发展。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查漏补缺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增强学生的处事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查漏补缺只是大多数教师的一个教学环节,学生只是在教师的讲解或引导之下订正错题。这一环节一旦结束,学生的查漏补缺工
期刊
(一)借鉴教材   课本是最好的写作模板。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中,有许多借物抒情、咏物寓意的名篇。   诗歌选取各种意向,借以表达诗人的情感。   除了诗歌,还有不少的经典散文,也值得我们借鉴。比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宗璞用生花的妙笔竭力描绘了紫藤萝异常茂盛的状态,把串串紫藤萝比成是“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的淡紫色“瀑布”。顺理成章地赞叹了紫藤萝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入思考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情境创设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道亮丽风景,上好一堂课,情境创设起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做好情况创设呢?我认为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贴近学生情感体验,让情感鲜活起来   课堂上,角色扮演是教师创设情境的常用方法。例如,一教师在执教《一夜的工作》时;为让学生体会周总理的工作劳苦,请一同学坐在讲台上,模仿周总理审阅文件。教师手指该同学,朗读有关语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正在一句一句地
期刊
如何才能找寻到打开文本的金钥匙呢?笔者曾做过如下尝试——   金钥匙一:文章标题   标题往往直接或间接地概括文章的重点内容,对于此类课文,教者可以从标题切入产生一连串问题,进而深入解读文本。   如:苏教版七(下)第六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可以从标题中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入手,设计以下问题——1、百草园中的环境如何?2、作者在百草园中的生活怎样的?3、作者对百草园的情感如何?
期刊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学习任务的繁重,加之受网络、影视等快餐文化的影响,学生往往只需动眼,就能获得一时的愉悦,而不必通过阅读、观察、思考、动手等困难甚至更为艰辛的过程来获得快乐。对于他们而言,生活就如同一口枯井,简单而无趣。缺乏了深刻地过程体验,学生对事物的情感体验也就变得肤浅了。表在作文当中往往是内容空洞,无病呻吟,语言苍白贫乏,毫无情感可言,学生总感到似乎没什么值得可写。刘勰在《文心雕龙》里
期刊
一、创设情境,激活想象    诗词的特点是短而精,在有限的篇幅里包蕴了深广丰富的内容,而其语言却往往是精微幽渺的,尽管这为读者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欣赏空间,但对于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中学生来说,由于缺乏与此相关的感性认识,往往难以理解和把握诗词中所包含的情感意蕴。这时,我们可以充分地运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搭起一座通往感性认知世界的桥梁。   现代心理学认为,青少年认识和感知事物,是有一定的过程和规律
期刊
在这些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力求做到教学内容明白,教学过程民主,教学思路清爽,能力训练实在。这就是我的语文教学“八字诀”。  内容明白是施教的前提。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具体表现在课程目标、教学文本(教材)、辅助性的教学资料以及有关教材辅导性读物等方面。教师要借助于文本(教材)的解悟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与情感的体验,必须把这些内容弄明白。这就要认真研究教材。怎样研究教材呢?以研究课文为例,我的做法通常是
期刊
一、 通过作者介绍,对学生有意识地教育   中学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的作者有着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这些人生经历就是很好的德育材料,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如《藤野先生》的作者鲁迅,鲁迅先生为了唤醒国民的精神,弃医从文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下,用笔作刀枪,和反动派进行着不屈的斗争,类似的作者还有郭沫若、闻一多、老舍等。唐代诗人杜甫、李白,他们忠君爱国,愤世嫉俗,他们分别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