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学习之特点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estch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完善自我,适应社会,奉献社会。大学生经过了在校园中的学习,最终还是要融入社会中,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并在其中生存。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当今社会变化越来越大,未来的社会竞争与合作需要社会适应素质良好,擅长学习的人才。
  关键词:学习;大学;独特性
  学习作为人类联系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活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扮其重要的角色。从原始社会人们对付各种生活困难,到文明时代战胜各种挑战,处处可见学习的踪影。从根本上说,动物适应环境,靠的是习得行为的变化;人类则主要靠学习引起的行为的变化。大至国家民族的荣辱兴衰,小到个人的成长成才,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品质。勤于思考,善于学习的民族,是一个强大的民族;不断进取,热爱学习的个体是一个优秀的人才。
  21世纪是学习化的社会。世界各国都提出了学习的要求,要将学习的素质纳入人才的必备素质结构中。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就有重视学习的优良传统,加上当今社会对人才的渴求越来越强烈,社会各界、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人员都处在不断“充电”、不断进步的学习氛围之中。“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学习已经真正成为了人生存与适应的根本手段。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优秀的学习素质是当今社会对人才必不可少的要求之一。
  一、学习的含义
  人类的活动有两种基本的内容和形式:一种是以改变外部事物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活动;另一种是以改变自身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活动。学习,属于第二种活动的范畴,主要指学习主体通过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从而使自身得到发展、完善和提高的过程。从个体来到社会开始,学习就伴随左右。学习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必须在全社会营造学习的氛围。 “活到老,学到老”,从人类的成长历程来看,学习确实是伴随着每个人终生的。人的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的过程。通过学习与思考,我们获得知识;通过学习与交往,我们赢得朋友;通过学习与模仿,我们掌握技能;也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完善自己,让自己成为社会所接纳的一员。
  人们在一生中会不断地遇到新问题,不断地遭遇新挑战,这都需要我们进行终身学习。现在,强化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培养全名族的创新精神,注重发展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我们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意识、品质和能力的培养都必须依靠学习。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社会生活紧张有序地进行,知识内容 的爆炸式增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从渠道到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仅仅具备学习的意识想要应对复杂的未来世界,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时代在前进、科学技术在发展,人们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的数量在不断增长。单从人类知识量的递增速度来看,大约每3年就翻一番。有人做过统计,一个化学家即使每周阅读40小时,而且只是浏览世界上一年内发表的有关化学方面的论文和著作还要用48年。而人的有限的学习年限与知识的剧增之间的矛盾,就给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再也不能够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生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一一学会生存”。
  学会学习,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教育学者最响亮、最一致的呼吁之一。学会学习,也是21世纪各国教育改革围绕的中心目标之一。在关乎年青一代的成长、关乎国家民族的发展等方面,每一个人都被要求要具备学会学习的本领。 美国学者托夫勒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学科呈现知识更新加快、学科知识交叉渗透的趋势,结果是,其一,人们在专门的学习场所所获得的知识再也不能够“一劳永逸”。人们迫切需要掌握如何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更新单纯的知识体系以适应新环境的复杂要求。其二,新的边缘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学科发展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学习、怎样获得优秀的学习效果、有哪些因素影响学习过程以及如何选择适应自己个性特点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等问题,就成为了我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二、大学生学习的独特性
  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人类认识活动的特殊性的一种,它具有人类一般认识活动的特点,但又具有独特性。首先,它是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认识过程;其次,它以接受人类已经形成的历史经验和文化财富为主要形式;再次,它是学生主体掌握、形成和应用学习策略、提高和健全学习心理素质的过程。
  进入大学,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虽然在大学里的学习与在以往一样,也是掌握知识,丰富自身,完善和提升人的整体素质的认识活动,它仍然需要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的参与;它仍然需要非智力因素的促进。但是,由于大学里学习内容的加深、学习环境的变迁以及学习要求的不同,致使大学生的学习具有其独特性:
  一是学习目标。大学里的学习目标是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掌握更加精深的专门知识,具备奋发进取的科学研究素质,成为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因此,大学生必须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先进的政治理论武装自己,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广博的基础知识,形成宽厚而坚实的、丰富的专业素养;必须具有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的较高的水平。
  二是学习内容。大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强调精深和广博,在广博的基础上求专长;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求拓展和创新。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往往是某一门专业的学科知识,同时兼顾其他内容的知识。围绕某一门专业知识学习,可以有多种参考书;对一个问题的解释,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理论和观点。
  三是学习方式。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往往教师是领进门,做启发性的指导和答疑解惑;有大量的时间要大学生自己去支配和决策:什么时间应该学习什么,应该花费多长时间学习课堂知识,又应当用多长时间自己去查阅资料、补充笔记和课余思考,诸如此类。—般而言,大学生往往要在四年中学30多门理论课程。在实施学分制的学校,大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时间安排,自主确定学习的内容和课程。
  四是教学管理。在高等学校,大学生在学习上需要的是高度的自觉性和计划性。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大学里的规章制度和学习纪律只是给大学生提供一个方向和指示,更加重要的是学习的效率。因此,髙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是围绕质量来安排的,是一种质量管理而非强调整齐划一的刻板的管理。当然,强调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并不是许可大学生的“为所欲为”,不受纪律约束。在大学,基本的教学管理秩序还是要得以保障的。
  五是社会实践。在高等学校里,除了课堂学习之外,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属于大学生自己,这就为他们开展和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时间和客观保障。况且在高等学校各种讲座、论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足以让大学生去接触社会,提升素质。
  只有了解在大学里的学习特点,大学生才能尽早平稳度过“心理不应期”, 才能树立起新的学习观,才能真正在大学里达到发展与健全自己素质的目标。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过去那种“上一次大学,吃一辈子老本”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有人曾经尖锐地指出,大学生从学校所学的知识,等到走上工作岗位时已经有60%过时了。因此,大学学习,不仅是知识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作为个人成长的需要,大学生务必要掌握如何学习,如何有效地学习,如何高效地学习,这样才不会被急速发展的时代与知识剧增的信息化社会所淘汰。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系统若奉行集体功利主义,则对理性百般痴迷。而潜移默化的受教育者将承继并浓缩这一教育理念,以“理性的”主客二分法践履更为狭隘的利己主义,威胁社会伦理。教育应回归德性,减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理性重负”,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欲使人成其人,教育者就应在明确人的本体论价值、维系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为受教育者解除外在障碍,使受教育者得以自行探察本体禀赋,并积极、主动、开放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
期刊
摘 要:广播电台新闻节目是否具有可听性,是否具有吸引力,能否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取决于新闻节目的编排和加工。要做好广播电台新闻节目编排,首先,要有“听众意识”,通过精心撰写提要发挥好“集纳式新闻”功能;其次,稿件选择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视导向为生命;再次,要精心编制新闻节目的内容提要;最后,要重视新闻节目蕴涵在时空中的“节奏”。  关键词:广播电台;新闻节目;编排  广播电台新闻节目是否具有可
期刊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品牌名称已经成为跨国公司进攻中国市场的一大利器。国际品牌名称的命名特点多样化,如何能最大限度的保留国际品牌名称的无形竞争力,同时又能为中国的消费者所接受,品牌名称的汉译就不能拘泥于传统文学翻译的“信、达、雅”标准,应该有着自身的特点。本文以部分国际品牌名称的来历为切入点,结合其相对应的汉译进行分析,旨在寻求商品命名和商标翻译的主要特点,对于更多的品牌英汉互译有着现实的
期刊
摘 要:根据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的观点,意识形态是指一种文化中被主流社会所认可的并持毫不怀疑态度的信仰或价值取向。意识形态主要体现在话语权和霸权两方面,在《查泰来夫人的情人》中,身为贵族的克里福德是主流社会边缘者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意识形态; 主流社会;边缘者  一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英国著名小说家、诗人、散文家,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劳伦斯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期刊
摘 要:乡村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丽之宝,凝结着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的心血与创造力,是乡村孩子的情感之托。面对迅速转型的现代社会,乡村文化被挤压与侵蚀,这个封闭而完整的精神世界被迫打开“农”门,逐步淡出主流文化。置身于其中的乡村孩子生存与成长状态怎样,以及我们如何保护他们的精神家园,本文将对其一一进行阐述。  关键词:乡村文化;乡村教育;乡村孩子  教育与文化本出自一家,教育承担着传承文化的功能
期刊
摘 要:弱势群体包含三种类型,我国城镇弱势群体子女面临“上不起学或上不了好学校问题、学校生活中的身心健康问题、就业问题等问题,政府、高校、社会、家庭必须联合起来,从法律、政策上根本解决,兼顾教育公平与效率,综合治理,既治标又治本。  关键词:弱势群体;高等教育  弱势群体子女是现实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长期以来,无论是他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存在不少问题,需要社会给予特别关注。改革开
期刊
摘 要: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我们的语言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和世界观,这一假说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语言决定论和语言相对论自提出之日便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在探讨与争论的过程中,人们对语言、思维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  关键词:语言;思维;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语言决定论;语言相对论;争论  语言、思维与文化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语言和思维都承载着、依赖着文化。从古代起哲学家们就在苦苦探
期刊
摘 要:本文探讨了学术论文中文摘要的英译策略。阐述了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下重写策略对于摘要翻译的适用性和指导性。分别从词语的意译、句子的重组、文体的规范三方面举例说明如何做好论文摘要的英译。  关键词:摘要翻译;交际理论;重写;英译策略  一、引言  摘要是论文的缩影,也是精华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摘要比论文更为重要,因为它有可能决定科研成果能否被学术界认可并广泛传播。大部分作者进行摘要写作时,通常都
期刊
摘 要:嘉定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城市化产业化融合发展、“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文化与信息产业在嘉定发展的优势日益凸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发展文化与信息产业,在具备诸多机遇与有利条件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深入研究其发展路径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产业转型发展;文化与信息产业  发展文化与信息产业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摘 要: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经济合作进入了新阶段,外贸进出口业务不断增加,外资也开始入驻境内且投资规模蒸蒸日上。广西由于其毗邻东盟国家的地理位置优势,随着中国—东盟贸易区的正式全面启动,其地区发展需要大批优秀的商务英语人才。因此,对本地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尤其是分析完善其课程设置,有助于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输送大批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