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宗教结社和节日活动到广场舞

来源 :神州民俗·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p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女性群体活动古来有之。魏晋以来宗教信仰和传统节日活动为女性生活开辟了一片豁亮的天地,女性获得短暂精神愉悦和身心放松,群体一直在发挥作用。而当今社会大街小巷风靡的广场舞打破了宗教信仰的阶层、礼教局限和节日活动的时间困扰,为女性带来全面的身心解放。
  [关键词]宗教结社 节日活动 社会群体 广场舞
  传统观念认为古代女性均被束缚在在深院闺阁之中,专修“三从四德”。实际上妇女社会生活仍享有较多自由,尤其在社会下层女性中间,其生活受礼教戕害较少,有较多机会参与社会活动。宗教信仰和节日活动是女性的主要社交方式,魏晋以来主流宗教信仰以佛道为主,妇女们烧香拜佛希望自己家庭生活得到神灵庇佑,并借机外出游乐。传统节俗活动更多是以女性为主导的女性节,表现出与“严闺阁”的封建伦理的明显悖论。在为古代女性生活正名的同时,不该忽视宗教结社历代受统治阶层的压制,节日活动不可骤得,现今兴起的广场舞打破这些局限,是女性身心解放之处。本文以女性的宗教信仰和节日活动为切入点,结合现今风行的广场舞,分析群体活动对女性生活的影响。
  一、女性与宗教结社
  宗教信仰活动常以结社的形式出现,宗教结社是人们由共同的宗教信仰、社会阶层和爱好凝聚起来的社会组织,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无论是士大夫的游戏人生,与僧人相交,民间百姓的宗教信仰生活,互助结会……都以结社结会作为其组织的团体。当然,宗教结社的崛起是以佛道二教,尤其是佛教的世俗化与平民化为前提的。”[1]佛道二教的平民化对扩大女性社交范围,丰富女性日常生活有重要作用。下文将以女性的佛道信仰为主,分析佛道信仰中女性的社交。
  魏晋南北朝时期即有佛社出现,“人们发现最早的妇女佛社在北朝东魏时期。东魏武定三年(公元545年)的《邑义造伽叶像记》中讲到‘邑母’、‘合邑诸母’60人建造佛像的事迹。”[2]北齐统治者尤其推行佛教,佛教结社盛行。女人邑义(佛社的一种)的规模大致在二十几人至七十几人之间,多由同地域的妇女自愿结合而成。“邑义的首领有法义主、像主、都维那、维那等名目。邑义的成员称邑母、邑子、法义或直书姓名,有的则书某某母等。”[3]可以看出,佛社由佛事信仰结合,有“首领”和“成员”,内部秩序分明。唐五代时期,女人结社仍在流行。“敦煌遗书中发现两件女人社的札记,一件是P.3489《戊辰(908年?)族坊巷女人结社文约》文书;另一件是S.527《后周显德六年(959年)正月三日女人社再立条件》文书。”[4]两件文书规定社的主要宗旨为互助帮扶,不单是佛事活动。且文约中规则、阶层非常严明,“大者若姊,小者若妹”,“小人”须听“上人”言教。
  宋朝的宗教信仰更加平民化,妇女结社有明显的阶层分化倾向,官宦与平民阶层妇女的信仰组织不相混同。《梦梁录》记录上层妇女有佛社“斗宝会”,书中云:“又有善女人,皆府室宅舍内司之府第娘子夫人等,建庚申会,诵《圆觉经》,俱带珠翠珍宝首饰赴会,人呼曰‘斗宝会’”。[5]至于平民妇女,一些法寺也自行组织宗教结社,针对性宣讲佛教教义,“太平兴国传法寺向者建净业会,每月十七日集善男信人,十八日集善女信人,入寺诵经。”[6]
  明清时期,妇女宗教信仰结社风气相对较弱,多是妇女结队进香散心。在明代,妇女外出到寺观烧香在史料中屡见不鲜,是明朝民间信仰活动的特色。谢肇淛《五杂俎》谈及佛教时云:“今之释教殆遍天下,琳宇梵宫盛于黉舍,唪诵咒呗嚣于弦歌,上自王公贵人,下至妇人女子,每谈禅拜佛,无不洒然色喜者。”[7]妇女户外宗教活动历时也很长,“自元旦起,三月止。若老妪少妇,群聚匍匐境内寺观烧香,俱用僧道随审书文。”[8]明朝民间信仰另一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周旋于富贵大族和小户人家的“三姑六婆”,这些人借宣讲教义之名,引导妇女大量外出,但被视为引导妇女堕落、败坏家风的恶源,“三姑者……与三刑六害同也。人家有一于此,而不致奸盗者,几希矣。若能谨而远之,如避蛇蝎,庶乎净斋之法。”[9] “三姑六婆”虽臭名昭著,但客观上因其存在,妇女亦得以大量参与社交,在群体中丰富生活。妇女进香活动一直延续,民国时期,天津地区窖姐(青楼女子)与大家妇人进香时间相别,“元旦日……娘娘宫大街,则见有红衣妇女,进香请愿,联袂于途……其进香者多为窖姐”;大家妇女则在元宵日进香,“正月元宵日,娘娘宫大街竟日烧香者最夥,且多为大家妇女,与正月初之进香者全然不同。”[10]
  要之,宗教信仰活动中得到生活的丰富与心灵的极大解放,但阶层分化、礼教约束一直存在。上层女性为寻求自由,选择宗教信仰寻求精神自由。下层妇女“主要不是寻求精神上的慰藉,而是解决生活和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求佛拜神主要针对生子、祛病、免灾等。”[11]所以其宗教信仰有明显的功利性、实用性,也与精神娱乐相关。不管是为了精神解脱还是生活顺心,古代社会女性整体没有合法的大规模群体社交活动。
  二 、女性与节日活动
  中国古代节日繁多,一年中月月有节日,节节与妇女相关。节日活动主要为劳逸结合,轻松身体;也满足了文人儒士、狎妓嫖客们既远观又亵玩的心理诉求。节日活动习俗不断沿袭,女性的大量参与成为研究古代女性生活的重要资料。下文主要以元宵节、上巳节、七夕节展开论述,讨论节日社交对女性生活的影响。
  元宵节源起于汉武帝祭祀太一神的神圣活动,后世逐渐世俗化,成为普世同庆的民间狂欢节。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月十五妇女活动主要是迎紫姑,主要目的是占卜、求吉、祈蚕业丰收。至宋代,元宵活动蔚为大观,场面热闹非凡。《东京梦华录》记载自“正月十四日,车架幸五岳观迎祥池”至“十九日收灯,五夜城闽不禁。”百姓一片欢腾,“万街千巷,尽皆繁胜浩闹。”此间的女儿家“绣额珠帘,巧制新装,竞夸华丽。春情荡漾,酒兴融怡”,[12]与满路行歌的五陵年少雅汇幽欢。元宵节各式各样的妇女都上街观灯:“有老而秃者,妇女有老而秃者,有赢无齿者,有伛偻而相携者,冠者,鬓者,有盛涂泽者,有无饰者……”[13]节日为男女提供来之不易的群处机会,女性往往浓妆淡抹,盛装出席,《武林旧事》载:“妇人皆戴珠翠、闹娥、玉梅、雪柳、菩提叶……而衣多尚白,盖月下所宜也。”[14]明代时,妇女元宵观灯有“走百病”之俗,主要是借走桥、走城墙祈求一年的健康。《金瓶梅词话》称作“走百媚儿”,写宋惠莲额上贴着飞金并面花,耳挂金灯笼坠耳跟着众人“走百媚”,可知元宵观灯是妇女一展娇媚姿容的机会。清朝继承宋明的元宵风俗,也有妇女“走百病”的惯例。清幽州地区兴起摸门钉,为求子之愿,“元夕妇女群游,祈免灾咎。前一人执香辟人,曰走百病……竞往正阳门中洞摸门钉,谶宜男。”[15]民国天津地区元宵节“目之所接,几尽红衣之妇女,轻薄少年……以冀红娘秋波一为顾盼。而怨女荡妇,亦有以进香为名……得遂其野外鸳鸯之思。”[16]作者的批判道出了千年来元宵节的实情——男女幽欢。男女杂游的节日气氛唤醒女性的自我存在意识,幽会偷欢给女性带来未有的新奇与刺激,是乏味闺阁生活或家庭劳作的补充。舞龙走狮、竞猜灯谜等倾城狂欢、骈肩累足的热闹场面也提高了女性的节日情趣,明朝后兴起的“走百病”、“摸门钉”习俗等实用性项目,使妇女多了一项心理依靠。   上巳节经历了由临水袚禊到外出游玩的转变,北宋后逐渐式微,节日本身被冷落,其风俗多融入清明节。暮春临水袚禊被视为高雅超脱的情趣得到孔夫子赞同,《论语》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17]上巳节在魏晋南北朝改为三月三日,主要内容已变为曲水流觞,男女逍遥河坛的时机。人们在水边宴饮、涤秽,张协《洛禊赋》写:“缙绅先生,啸俦命友。携朋接党,冠童八九……乃至都人士女,奕奕祁祁。”[18]宋明后,上巳被逐渐忽视,其风俗在清明节中可见。《梦梁录》载:“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男跨雕鞍,女乘花轿,次第入城。”[19]《松窗梦语》载杭州清明男女皆聚集西湖“阖城男女,尽出西郊,逐队寻芳,纵苇荡桨,歌声满道,萧鼓声闻”,[20]上巳遗风在清明节里上演。清《西乡县志》载:“三月三日,朝武子名山,男女拈香毕,各采松枝兰花,簮鬓而归,以为祓除不祥。”[21]纵观上巳节的发展,其节俗虽有变化,甚至到宋朝甚至并入清明节,但男女共处的基调不变,男女在欢闹中“赞天地之化育”。春风和煦、曲水流觞、水边嬉玩对于扫除女性一冬的烦闷与秽气,开阔心境有很大作用。
  七夕节多为女性参与,可视为“女儿节”。被附会为牛郎织女相会、祈求爱情婚姻美满的时节。因织女善织,被视为女性祈求心灵手巧、擅长女工的神灵,《荆楚岁时记》载:“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22]唐朝宫廷和民间皆流行乞巧,《开元天宝遗事》载唐玄宗与杨贵妃每年七夕都要在宫中用瓜果祭拜织女,民间也大为效仿。宋代的乞巧增加了群体娱乐的成分,不再以家户为单位,成为群体共同的节日,车马咸聚,男女云集。《东京梦华录》载:“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各式各样的杂耍、买卖,可谓“乞巧市”,富贵人家建“乞巧楼”,“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盒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23]至元朝,七夕节多采取家庭聚会的独特方式进行,“宫廷宰辅、世庶之家咸作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邀请亲眷、小姐、女流,作巧节会,称曰女孩儿节。占卜贞咎,宴饮尽欢,次馈送还家。”[24]可以看出元朝大都地区把七夕视为嫁女归宁的节日,女性可借机与父母团圆。明朝开封妇女以碗中针影形状判断拙巧,别有乐趣,“七日之午,妇女多乞巧,以碗贮水,曝烈日中,顷之水膜凝面,举绣针投之则浮,谛视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鸟之影者为上,有成剪刀牙尺之影者为次。谓乞得巧,女伴相贺。”[25]清朝七夕依然有祭祀织女的活动,《石泉县志》载:“养女之家,供七姑水主于院落中,献以瓜桃枣梨。月上星辉,招贫家女未笄者,击瓦坯唱歌。”[26]女孩们在月光下祭拜织女后还专门欢歌,气氛活跃。历朝历代女性的七夕活动大同小异,大致为精心准备瓜果,穿针斗巧等,女性在全国性的乞巧氛围中祈求家庭团聚、情爱如意,或祈求心灵手巧,相比于元宵节、上巳节的身体解放,乞巧节则是古代女性心灵驰骋的佳期。
  “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一个事业社群,凡是做事业的社群,纪律是必须维持的,纪律排斥了私情。”[27]女性处在我国社会结构“差序格局”的最边缘,节日活动使妇女们暂时脱离自己的事业——家庭,在节日活动中本能的演绎着母系社会唯我独尊但一去不复返的无上尊荣,异性群处的气氛使女性展现和张扬自身魅力,站在“差序格局”的中心接受男性的瞩目,极大地开阔了心境与放松了身体。但须知,节日不可乎骤得。
  三、女性与广场舞
  “社群制度是女子之友,家庭制度是女子之敌”。[28]至当代,女性赢得了独立之地位,可以自由选择生活方式,妇女走出家庭,相约旅游、跳舞、洗桑拿等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而最受欢迎的群体活动当属广场舞,因其无需基础、步调简单、不拒新人而成为最活跃的群体。广场舞多以妇女为主要成员,以社区或村庄为单位,集中在早上5点到8点,晚上从7点直至10时左右,参与者众多。“不仅是一种广泛的群众健身舞蹈活动,更是一种有效地群众集会形式,它把不同阶层、兴趣和爱好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因此,广场既是一个健身场所,也是一个社交平台。”[29]女性在共同的场域中相互交流有利于促进城市和谐,也是化解城市化进程中市民之间逐渐冷漠的有效良药。群体在舞蹈开始前后彼此之间相互寒暄,天文地理、萝卜白菜无所不谈;在喧闹的广场音乐中跟着节奏舞动身姿,在音乐中进行隐形的心灵交流,事后约好明天再见,极大地丰富了妇女的感情生活,解放女性身心,是女性前所未有的狂欢。
  结语
  宗教结社作为一种非正式群体,对群体成员有积极的支持作用,是妇女强大的后盾,心灵的避风港,给女性以归属感。节日活动更是女性舒缓身心的重要方式。女性虽然在其中得到了群处之乐,但宗教结社受国家礼教限制、上下阶层相互远离,社会纵向(空间)交流乏善可陈;古代节日有时间限制,等之不易。时代进步催生的广场舞有古代妇女不曾有的空间和时间自由,是全体女性的福音。而福音之中最重要的音调则是社会群体,自古以来都是女性身心解放助动力量,在女性解放过程中发挥作用。
  作者简介:周争艳(1994-),女,河南大学文学院本科校生,研究方向:民俗学。
其他文献
苏州吴地乡村,地处水乡泽国。建房地基的选择自然是“第一要务”,在这水网密布的田野上,一般的乡村人家建房大多选择沿河傍水而建,座北朝南。建成如此贴近着大自然的住房后,人们生活在其中,既能得到取水的方便,又享受着充足的阳光,加上空气畅通,自然还能得到新鲜的空气。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农人的心情哪有不舒畅的?  讲究一点的人家,还会请来“风水”先生看“风水”后才最终确定建房之地,尤其是要搬离原来的老宅
期刊
[摘要]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核心,而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制度还存在一些亟需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本文结合学习国外其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提出几点完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的浅见,使之更有利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    非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英德市作为广东省国土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域,在开展“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活动过程中的探索实践,梳理了实践活动的体会,总结了活动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成效存在问题思路对策    作为英德市文化惠民工程重要载体和重头戏的“送戏下乡”活动,成为了英德市乃至清远市的一个文化品牌。“送戏下乡”是英德市委市政府文化惠民活动的民生实
期刊
[摘要]太平清醮是一种保平安的“平安醮”。深圳及香港在鸦片战争前同属新安县,风俗及习惯相差无几。鸦片战争后,两地分属不同制度管辖,慢慢地,在人情风俗等方面出现了差异,打醮习俗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关键词]非遗打醮习俗大鹏长洲    一、深圳打醮习俗  解放前打醮习俗在新安县(包括深港地區)相当流行,分为两种,一为解除瘟疫的“瘟醮”或“傩”;二为酬神庇佑、祈求平安的“太平清醮”。以平安醮(也称祈
期刊
[摘要]文化馆的免费开放政策出台已有三年。国家的拨款、政策的扶持、社会的关注,让文化馆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与此同时,不少文化馆也面临类似的难题:管理方式落后、服务意识不强、活动形式老旧等,而这些问题往往与文化馆的人才支撑不足有密切关系。论文试图讨论在免费开放环境下,文化馆的人才需求、误区与队伍建设等话题,为文化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和思路。  [关键词]文化馆免费开放人才建设
期刊
邯郸,曾经是战国七雄赵国的的首都,其建城史3100多年。邯郸的酿酒历史更久,可追溯到8000年前的新石器磁山文化时期,是中华酒文化的源头之一。远在战国之初,邯郸城西十里酒务楼泉水酿酒已初具规模,酒质甘冽清醇,名扬列国。司马迁的《史记》、《列传》,诸子百家的《庄子》、《淮南子》等古籍名典都记有邯郸酿酒与诸侯争霸、歃血为盟的历史故事,著名的“鲁酒薄而邯郸围”的典故,则是邯郸美酒千古流传的一段佳话。品尝
期刊
[摘要]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如何创新基层群众文化服务工作的探索,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馆(文化中心)社会服务职能作用,挖掘文化资源,实现公共文化共建共享。  [关键词]群众文化建设创新服务体系探索思考    罗定市是广东省东西两翼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的县级市,全市管辖21个镇(街)、一所高等職业技术学院和一个地区市环保工业园,总人口达125万人。近年来,围绕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建设目标,罗定市探
期刊
[摘 要]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中外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在各地的博物馆随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博物馆对所藏文物的翻译成为对外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知识普及、文化传播方面的重要媒介。本文拟以佛山市祖庙博物馆的文物翻译为例,通过论述音译与意译的定义以及博物馆文物翻译的准则,探讨在翻译的过程中如何巧妙地运用音、意译,才能使翻译更加的简明易懂,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关键词]音译 意译 博物馆 文
期刊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采集,不单为保护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随着数字化、影像化手段的应用,也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必然趋势。过去10余年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中经历了从“普查”向“调查”的转型。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采集中仍存在关注点过于单一、片段化采集以及过分依靠现代采集设备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对此,应当广泛吸收借鉴其他学科领域中调查与研究方法,以整体性的观念
期刊
[摘要]广场文化是新型的群众文化活动。它在文化建设中日益展现出活力与特色,体现城市文明,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近年增城市朝着建设文化强市、立足长远培育音乐之乡的目标,大力发展广场文化。在发展方式、活动形式、交流方式上开拓创新,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打造荔乡特色文化,形成团队活跃、形式新颖、辐射力强、地方特色浓厚的广场文化,极大满足增城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生机勃勃、特具魅力的广场文化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