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生活·倾听自然·放飞想象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t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是借助例文让学生懂得象声词的作用和用法,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聆听大自然的奇妙声响,学习在一件事的叙述或一个场景的描写中用上几个象声词,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良好习惯和敏锐的洞察力。
  
  【教学目标】
  1.懂得象声词是表示声音的,写的时候一般要加上引号。
  2.学会把生活中听到的声音用象声词写下来。
  3.能通过一件事的叙述或一个场景的描写,用上几个象声词。
  4.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敏锐的洞察力。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在叙述或描写时选用确切的象声词,使习作更为形象生动。
  
  【教学准备】
  1.提前布置学生留心生活中的各种声音,鼓励模仿发音或记录下来。
  2.各种配音课件。准备与课本提供的插图相类似的课件。(图片和声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识作用
  1.猜谜激趣。
  弟兄两个,隔山而坐,
  任何声音,休想逃过!(打一人体器官)
  2.是的,我们都有一双聪慧的耳朵。靠耳朵,我们聆听到了这世间万物发出的各种声音;靠耳朵,我们领略到了尘世生活的缤纷与奇妙。下面,老师要来考考谁的耳朵最灵敏,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这些都是什么声音?你能模仿这些声音吗?(课件播放小鸟的叽啾鸣叫、溪水潺潺流淌的声音,北风吹的声音,汽车喇叭声。)
  3.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呢,能模仿出来吗?让我们大家来听一听,猜一猜。
  4.师小结:“唧唧”、“哗哗”、“呼呼”、“滴滴”等表示声音的词叫做象声词。(板书:象声词)
  5.体会象声词的作用。
  多媒体出示:
  ①这时,一群鸭子“嘎嘎嘎”叫着,“扑通扑通”跳入水中。
  ②脚步声、自行车的“丁零”声、摩托车的“突突”声,交织成欢快和谐的交响乐……
  ③他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1)感情朗读并找一找句中的象声词。
  (2)你们读了这些词有何感受?(板书:如闻其声)
  (3)因为象声词是表示声音的词,所以象声词写在句子里的时候,一般都要加上引号。(板书,加引号)
  二、引导倾听,再现生活,想象画面
  1.请大家再一次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这是什么声音?听到这些声音,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课件播放“滴答滴答”的水声)
  2.学生交流。
  ①深秋的早晨,树叶上晶莹的露珠正在“滴答滴答“地滴着,可爱极了!②小雨“滴答滴答”地打在树叶上,又落在田野里。③水“滴答滴答”地滴着,哎呀,是谁没有把水龙头关好?让水白白地浪费掉了,多可惜呀!我要赶紧把它关上。……
  3.同学们不仅听得仔细,而且想象力很丰富,真了不起!老师再播放一种声音,此时此刻,你又联想到了什么?(课件播放婴儿“哇哇”的哭声)
  4.学生交流。
  5.同学们太厉害了!你们不但用耳朵仔细听,还用大脑认真想。你们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凭着想象,捕捉到了婴儿内心那一瞬间的情感变化。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生活的有心人!(教师翘起大拇指称赞。)
  三、范文引路,赏析评议,引导活用
  1.刚才,同学们由一种声音联想到了许多画面和场景,你们真不简单!大千世界,声音无处不在,那么,我们怎样运用几个象声词来描写一件事或一个场景呢,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多媒体播放暴雨前后的情景)
  2.老师根据这情景,还写了一篇作文呢,题目是《暴雨》,想听吗?(多媒体出示范文)指名学生朗读。
  3.学生评议。
  4.谢谢同学们对老师的夸奖。其实同学们的耳朵比老师还要厉害,想象力比老师还要丰富。我想如果让你们来写,肯定会比老师写得更精彩!
  5.请大家讨论一下,我们运用象声词写一件事或一个场景时要注意些什么?
  (要在叙述具体、描写生动的前提下使用象声词才能锦上添花,使用象声词要真实、贴切,千万不能“张冠李戴”。象声词在句中的位置也可以灵活安排。)
  四、联系生活,积累体验,放飞想象
  1.出示录像(爸爸在厨房炒菜的情景),边看边听边想:
  ①勤快的爸爸炒菜的过程是怎样的?都发出了哪些奇妙的声音?
  ②爸爸干活时心情怎样?
  ③你能给这个场景起个合适的名字吗?
  2.同桌互说情景,并适当用上象声词。
  3.指名练说,师生评议。
  (引导学生懂得象声词在使用时要灵活、自然,不要过分追求夸张,那样会造成语言的不流畅。)
  4.多媒体播放书上的另外三幅图的录像,引导学生欣赏。
  5.同学们除了可以把这3个场景作参考,也可以选择老师屏幕上为你提供的事情和场景,你还可以从生活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场景或事情,用上几个象声词具体、生动地说一说,注意要正确使用象声词,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并加上小标题。先自己说一说,然后在小小组内交流一下。
  多媒体出示:
  事情 夏天睡觉时拍蚊子 晚上一个人在家 一次体育活动或游戏 玩玩具的经过 洗衣服 煎鸡蛋 捉蟋蟀……
  (注意要在讲清事情经过的基础上自然运用象声词。)
  场景 课间活动 刮风下雨 建筑工地 热闹的街市 清晨的树林过节放鞭炮、烟火 电影中的战斗场面……
  (注意要在对场景细致描述的过程中恰当运用象声词。)
  6.学生练说,师生评议。
  五、个性表达,交流评析,体验成功
  1.同学们说得真好,一定还有许多同学想说,可是一一交流肯定是来不及的,那怎么办呢?就请你把它写下来吧!
  2.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3.组内评改。
  4.谁愿意把自己聆听的声音、想象的画面,生动地描述给大家听,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你的感受,其他同学当评委。
  多媒体出示评议标准:
  (1)不能正确运用象声词,内容也不够具体生动,得★★。
  (2)能正确运用象声词,但内容不够具体、生动,得★★★。
  (3)能正确运用象声词,内容具体、生动,得★★★★。
  (4)你觉得他写得特别精彩的,就给他★★★★★。
  5.指名学生上台交流,学生评议。
  (1)你给他几颗星,为什么?他哪些地方值得你欣赏,你觉得他哪儿还写得不够?能帮帮他吗?(教师相机给学生额头上贴星)
  (2)朋友们给你提了这么多意见,你怎么做?
  (3)好好改,争取得5颗星,好吗?
  (学生兴趣盎然,写出来的作文精彩纷呈,分别有《湖边拾趣》、《马路上的交响曲》、(老天发威》、《快乐的星期天》、《煎鸡蛋》、《锅碗瓢盆交响曲》、《精彩的篮球赛》、《动物森林聚会》……)
  六、总结延伸
  作文中只有准确、自然地使用象声词,才能使文章更加生动传神,我们不能为了用象声词而去用象声词,那样反倒会使文章显得别扭、不流畅。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找找,课内外的书籍中还有哪些文章中有象声词,作者又是怎么灵活运用的。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本次习作指导课中,执教者在摸准学情的基础上,牢牢地把握住本次习作的特点和习作指导中的重难点,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作了精心的设计与组织,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作文教学新理念,纵观整个教学,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
  1.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要大力开发“现实性”的作文资源,让作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融入课堂。本课教学中,执教者无论是在声响的选择,爸爸炒菜片段的播放,还是范文的提供都体现出了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关注。以学生熟悉的声音、生活场景为中介,为学生创设特定的生活情境,给学生提供感性素材,这样的课堂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着生活的魅力,这唤起了学生关注生活、表达生活的热情。本课的教学将作文和生活衔接起来,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
  2.创设表达情境,在想象中放飞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在本课教学中,执教者从儿童心理出发,在教学中人为地创设生活情景,凭借声音和生活场景录像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系统,为学生提供生动的作文素材,引导学生认真倾听、仔细观察,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促使学生品味声音,感悟生活、描述故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用心评价,体验成功
  让学生体验习作学习的快乐,是我们教学努力的方向。在这次习作教学中,执教者处处创设学生成功体验的环节,无论猜谜语,还是学生习作互评等环节,五角星的运用,还是大拇指的引进,都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的表现欲。他们在赏识的眼光中,在激励性的评价中,快乐地表达着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他们的心灵是快乐的,表达是愉悦的。他们在习作中,不仅感悟到多姿多彩的生活,更享受到了习作带给他们的快乐。这样的习作教学学生何愁不喜欢呢?
  
  附:教师“下水文”
  暴雨
  夏日的中午,连空气也发烫,柏油路被晒得软绵绵的,一脚踩出一个浅浅的脚印。刚才还是烈日炎炎,一转眼天色骤(zhòu)然暗下来,满天的乌云像打碎的墨汁,黑沉沉地压下来,大地变得漆黑一团。狂风“哗哗”地呼啸着,刮得大树的树叶“飒飒”作响,树上的知了连忙停止了它的歌声。闪电似乎看不惯这闷人的天地,她发怒了,用闪亮的宝剑挑(tiǎo)破了黑幕布。“轰隆隆”,雷公似乎也看不惯这闷人的天地,他发怒了,用震耳欲聋的吼声震倒了黑云。
  不一会儿,“哒哒哒哒”,豆大的雨点急速地落下来了。狂风卷着雨丝像无数条鞭子,狠命地往玻璃窗上抽,打得玻璃“叭叭”直响,雨越下越大,磅礴的大雨像开了闸门似的倾泻下来,雨急似箭,落在地面上射起了无数箭头。大树、小树在风雨中发狂地舞动着、喊着,仿佛在欢迎暴雨的来临。而此时的天地似乎在千万条小瀑布的连接下,变得天连地、地连天的浑然一体了。
  渐渐地,渐渐地,雨停了,乌云散了。天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太阳光透过云隙直射下来,给大地披上了一件金灿灿的外衣。东南的天空中出现了一条拱形的七色彩虹,仿佛是童话里的天桥,小鸟们又“叽叽喳喳”地在树上快乐地飞来飞去。
其他文献
因为对萌发生机的课堂向往,因为对游戏教学的追求,2008年8月,我结束了为期十年的教研员工作,重返课堂,带着课题开始了崭新的课堂实践。从教研员做回老师、从书桌走回课堂、从总是教室后面的听课者到走上讲台的上课者,在这途中,我的课程理念、生活方式、教研方式发生了不少的转变。  今年三月下旬,因学校与浙江省教育学院联合举办全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课堂教学峰会,我有了一次与大师切磋、交流的机会。这次,我执教的
在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中,主人公一般是没有外貌描写的,不管是在负有盛名的《万卡》《变色龙》《一个小公务员之死》中,还是在《苦恼》中,人物都直截了当地出现,行动着,感受着,外貌往往不着一字。而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本文引文皆出自汝龙翻译的《契诃夫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却大笔浓墨、相当夸张地展开了对别里科夫的外貌描写:  即使在顶晴朗的天气出门上街,也穿上套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
主持人语:诗歌是一种语言最凝练、感情最真挚、节奏感最强的一种文学体裁。古典诗歌更是如此。不可否认,古诗词对夯实学生的人生底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如何守住古诗教学的底线,并不断向上走,这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认真思考与研究的课题。为此,我们特推出“古诗教学”专题,探讨古诗教学的内在规律,寻求古诗教学的最佳路径。但愿在我们蓦然回首时,“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奇怪”的现象:语文课外辅导书使用现状    现象一:  开学初听了一节语文课,看到课堂上有许多学生在老师提出问题后,不是凝神思考,也不是默读课文并从文中寻找答案,而是低着头快速地翻开《课课通》寻找答案。只见先找到的学生迅速地高举着手,接着,一只又一只的手举起来,当老师叫一位学生回答时,这位学生从容地站了起来,手里捧着《课课通》,把书上的答案念了一遍。老师却对此现象视若无睹。  现象二:  学
教学案例  师:《早》这一课为什么要以“早”为题呢?请大家联系课文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1:我认为这个“早”有腊梅花开得早的意思。  生2:我认为这个“早”不仅有腊梅花开得早的意思,还应该有鲁迅为迟到感到后悔,决心时时早、事事早的意思。  生3:我补充,我认为这里还应该包含着作者希望我们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知错就改决,和“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师:同学们说得很精彩,还有不同看法吗?  生
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古诗教学,并力求探索出教学古诗的新思路。然而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我们似乎在走模式化的道路:“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情感,齐背诵。”这样的模式教学只能是强硬地灌输给学生一些知识,而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得不到培养。笔者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谈谈如何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指导。    一、尊
教室的墙壁上,贴着学生的几幅画。在语文课的不经意巡视间,发现学生所作的天空可谓色彩缤纷,异常地充满灵气。  看着这一幅幅得到认可并展示出来的画,我的心灵深受触动,我正在教学的语文课堂正是缺少这样的大气与放手,不仅让教者产生了教学疲劳,也使学生感到索然无趣。在艺术类课堂上,学生常常在教师的引领下展翅高飞,但在语文、数学、英语的课堂上,教师常常循规蹈矩,唯恐由于自己的不慎让学生误入歧途。我们常常忘记,
试卷的讲评是教学工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许多教师认为“试卷讲评”就是“报报分数、对对答案、订正订正”而已,讲评课上得比较随意,把讲评变得简单化、平淡化,没能上出这类课的本真价值,学生更是听得索然无味。其实,一堂好的试卷讲评课同样可以上得趣味盎然,学生也可以听得津津有味。下面就以语文试卷讲评课为例,谈谈个人的几点思考。    一、精备,力求有的放矢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上好一堂试卷讲评课
教育家离我们并不遥远    本报综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提出要提倡教育家办学。教育家的标准是什么?中国当代到底有没有教育家?如何打造新时期的教育家?记者就这些话题采访了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  中国当代有没有教育家?  “一说起教育家,人们就会想到中国从古代到近代先后有孔子、韩愈、朱熹、蔡元培、陶行知等,而西方也有柏拉图、苏格拉底、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等不少大教育家。到了
普及普通话,已经成了全社会的共识,而社会又把学校作为推广普通话的圣洁殿堂。林林总总的推普活动都在向我们传达一个信息:如今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城镇小学,从理论上说,学生普通话水平自然不必担忧。可自从担任省普通话测试员以后,我更多关注到学生的普通话使用情况,总觉得学生讲普通话时字不正,腔不圆,而且有许多不规范的方言和土语。他们只能发出普通话的音,但不具备普通话特有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