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学生的心灵,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浅谈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j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书生说:心灵的大门不容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走入学生心灵世界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有多么重要。可是,由于社会文明带来的种种变化,学校教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
  在某地区抽样调查中,中小学中34 %有心理障碍,12.5%有心理缺陷,28.1%有心理异常,如说谎、作弊、自私、厌学、逃学、偷窃、攻击、退缩、焦虑、任性、耐挫力差、抑郁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显然当今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一下。
  一、学校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阵地
  (一)教师在日常教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文化知识的传授必须与社会发展、人的价值观念、人格的完善、心理的健康、自我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为学生创设一种能够进行创造学习和活动的良好氛围,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所具有的能够成为一个“最好的学生”的潜在能力。这样,不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品格,使之具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个性,优良的品质,较完美的人格,也有助于能在良好的心境中学习新知,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教会学生学会自我控制
  著名的心理健康专家乔治·斯蒂芬森博士告诉我们:当你苦恼时,可找你所信任的知心朋友倾心交谈,当你的情感遭到激烈震荡时,宜将感情转移到其它活动中去,忘我地去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当你遇到较大刺激时,最好暂时离开你所面临的情境。因此班主任要深入学生中去,留心观察,耐心指导,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注重引导学生,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苏霍姆林斯基教给我们:“教会孩子能从周围世界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使每一位学生能辨真伪、知荣辱、识美丑、扬善恶。能按社会认为模范的准则来约束自己。勇敢地面对现实、面对挑战,成为有健康人格的一代新人。此所谓: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落到实处,它是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的主要阵地
  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可以定期召开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事先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一些名人、伟人遭受挫折,战胜困难的典型事例供学生们学习,从心理、情感、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向学生讲述“人生不如意者常八九”“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师可以言传身教,讲述自己在人生旅途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如何处理终至成功的,用来感染和激励学生。还可让成功的学生讲述自己的事例。“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营造气氛,制造声势,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二、重视家庭教育,使学校真正成为家长学校,定期培训家长,让家长懂得和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必须得到家长的认同和支持,学校应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家长进行教育。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烦恼:“我的孩子怎么了,现在什么都不愿意给我们讲”“我的孩子很难交流,遇到问题就很难沟通”“家长的话,他们根本不愿听,只听老师的”……我曾参加过某班组织的主题班会,学生的谈话,值得深思:“每一次父母讲那些道理,讲他们的那些经历时,我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但就是听不进去,因那些话我几乎都能背过了。”“每一次当我想和父母说一些自己的烦恼时,可他们总是绕来绕去把话题绕到学习上,时间长了我什么都不想和他们说了。”这说明许多家长缺乏最基础的心理学知识,不了解现在的孩子,不知道他们的需求。所以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会,定期培训家长,以及家长和班主任的交往,及时与家庭相沟通,建立家校联系卡,共同探讨,统一教育。帮助家长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使在这方面得以提高。比如,在每一次家长会上,可安排心理学、教育学专家的讲座。引导家长以正确的方法看待、评价、帮助自己的孩子注,对孩子进行意志品质的磨炼教育等。
  三、复杂开放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
  1.教育工作者要加强社会文化的研究工作
  教育工作者要在青少年的生活中构建起抵御社会文化中负面影响的“防火墙”。这需要教育工作者积极地了解社会,对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社会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认真地思考与探索,即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对青少年中可能出现的失范现象和经常出现的偏离行为进行预防性研究,做到未雨绸缪;社会、学校和家庭都要共同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尤其是学校教育,显得格外重要。
  2.社会文化管理机构要加强对文化传播的管理
  加强文化传播的管理,主要是实施文化管理的监督职能、引导职能、规范职能、惩戒职能。同时要加强对社会文化的生产消费、传播方式的研究,以及加强对社会文化传播的伦理、道德的研究。对传播文化中出现的偏离行为、一般性误导行为进行合法跟踪和监管,对违规行为进行公开的处理。推进法制化进程,就是要对信息的生产、交换、传递、 消费进行单独立法,即使初始阶段不很周全,但可以逐渐走向成熟。历史经验值得借鉴,贻 误了青少年就贻误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
  总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是不容忽视的,它为我们亮起了警告信号,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挑起这付担子,不能仅仅把工作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是要着手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实际的意义。
其他文献
一、中小学传统常规体育课的弊端  结合自己从义务教育时代转变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这段时间,深刻体会到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显著的变化,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二级分化表现的特别明显,尤其在硬件设施和师资配备上都有很大的差距,然而体育教学硬件设施的好坏受限于地方财政经济,并非老师们可以左右的。理想的教学应当可以对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让他们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然而现在是很多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
期刊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方式变革。但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中,教师的地位和角色应怎样转换,教师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成为许多教师的困惑。不少教师甚至以为自主学习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师在课堂中过多地介入,就有“干预”之嫌,还有的地方明确规定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最多只能用百分之二十的时间,剩下的时间全部交给学生。我想,这样理解未免有些过于机械和绝对。以学生为主体的课
期刊
一、以人为本,制定转岗路径  (一)了解情况,交流沟通  幼儿园为转岗教师建立完善的工作档案,内容包括年龄、工作经历、学历、特长爱好、转岗原因等。我们发现,转岗教师大多年龄偏大、中师学历较多、有幼教经历的少、自愿转岗到幼儿园工作的较少,大部份在小学从事单一学科的教学,教学业绩一般,有较突出的音、体、美专业特长的不多。针对这些情况,我们与每名教师交流沟通,重点是了解他们的工作愿望、专业发展的需求、家
期刊
教学反思,它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实施后对教学效果的一种小结、反馈和感悟。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教学反思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可能和内在动力。而做好教学反思离不开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因为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学生评价来进行有效的自我反思。  一、在自我评价中反思  
期刊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物理的认识、兴趣的培养,教师对学生智力的开发,物理方法的传授,实验能力的提高等大都是在课堂内完成。所以说,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永恒话题,也是新课程改革展开的动因之一。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有很多,不仅与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情况、学生的素质和学习情况有关,还与学校的物质条件、校风、班风等方面有关。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出,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一
期刊
一、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这些天一直陪着宝宝看电视连续剧《家有儿女》,里面的剧情非常诙谐幽默,但是也不乏有一些既感人,又教育人的情节。其中有一集有这样一个情况:他们家的大女儿夏雪发现她们班有个同学家庭情况很差,于是组织同学捐钱捐物,可是那个同学反而更加排斥她们,认为伤害了自己的自尊。夏雪她们很是苦恼,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这时爸爸给她们出了一个问题:“一只小乌龟全身缩在壳里,怎么样才能让它出来呢?”
期刊
班主任工作的技巧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班主任工作的法宝更是百家争鸣,不一而足!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借鉴结合各位优秀班主任先进的做法,结合几个案例说明一下自己在班级工作中的三个小妙招。  第一招:班级常规管理积星化  为了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更快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我采用以量化积星为核心的综合评价、管理体系,将每一个学生的在校表现通过分数予以量化评价,较好地体现学生个人的优
期刊
如何把爱的种子撒播到孩子心中呢?孩子的爱心不是靠强行灌输,在一夜之间培养出来的;更不是用没有原则、失去理智的溺爱换来的。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如同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一个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一、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贯穿爱心教育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最初拥有爱心,只是在成长过程中,生活的環境和受到的教育不同,人的品行也发生了变化。幼儿时期
期刊
一、体势语言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  1.用体势语言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作为教师,我们要在课堂上充分运用自己的体势语,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合作氛围。在这个氛围中,让学生自主平等地交流。有一次我上网去看了些教师上课的有关内容,其中,我看到了上课前两位教师的表现。一位是这样的:他笑容满面地走过进教室,并挥手与学生打招呼,充满生机地说:“Now let’s sing a song ,ok?”而另一位教
期刊
孩子们的懵懂和无限的可能性给予了我更见坚定的教师梦,我对教育的热爱和对教育的无限追求赋予了我更加坚定的责任。回想刚刚入职一年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是欢乐、是无奈、是幸福、更是感动……  新学期随着匆匆的脚步和滴答的铃声开始了。我特别兴奋这学期能教五年级的劳技课,因为我觉得动手实践的课堂总是那么的招孩子们喜欢和期待。我哼着欢快的小曲走进了教室……“起立,同学们好!现在请同学们找好一个自己觉得舒服的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