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代大学生课程思政机制构建包括责任人制度、协同育人制度课程实践制度、综合评估制度。在整个机制运行过程中,都需要宣传媒介的参与,更好的拓宽思想引领的主渠道。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课程思政;路径
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一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由此,课程思政成为当前整个“大思政”格局中的关键一环。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在实践和创新课程思政的过程中,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制度,这就包括责任人制度、协同育人制度课程实践制度、综合评估制度,此外,整个过程都需要宣传媒介的参与,更好的拓宽思想引领的主渠道。
一、建立责任人制度,提升思想引领的针对性
严格落实学校党委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主体责任。学校党委要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志性工作,将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纳入党委会议题,分析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建立校领导带头讲“形势与政策”课制度,结合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密切联系师范生,从而更好地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
建立高校党委书记、校长第一责任人制度。通过高校领导干部兼任班主任工作,使学校领导干部深入一线了解学生思想動态,因而在学生管理方面工作更加精准。高校党委书记、校长需要带头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听课讲课,带头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建设建设。在重要时间节点、重要场合的讲话,如开学、毕业、校庆等重要典礼上的讲话要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地为师范生传递正能量,从思想上引领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创新课程实践制度,增加思想引领的契合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因此,在课程实践制度方面也要丰富和发展,重点开展以党的建设来带动团的建设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主题党日和主题团日的教育作用,引导整个师范生群体参与主题教育,使其在这些极富红色意义的活动中获得政治认同,在参与脱贫攻坚的具体工作中锻造深厚的家国情怀,在不断的自我学习和反思过程中获得良好的道德修养,在参与法律进校园的系列活动中提升法治意识。在集体观看“思政影院”的经典影片时感知爱国之情。
三、协同育人制度,强化思想引领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良好实效性的实现需要各类机构共同作为,才能真正建设思政大格局。首先,师范高校要配备足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严格按照师生比例不超过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专业性和全面性。其次,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的指挥棒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考核过程中统一采用闭卷考试,激发师范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热情,提升师范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再次,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就近与高校对接,挂牌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通过多方协同育人制度,汇聚办好思政课合力,从而强化对师范生思想引领的实效性。
四、构建综合评价制度,形成思想引领的科学性
一方面,明确与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特点相匹配的评价标准。师范类高校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中,要单独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别,重视有深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打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评价体系,将思政课教师在重要媒体上发表的理论文章纳入学术成果范畴。同时实行不合格思政课教师退出机制。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实践情况等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师范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探索记入师范生本人档案,作为学生评奖评优重要标准,作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参考。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师范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健全师范生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师生的综合评价制度,能够很好的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业基础,从而形成思想引领的科学性。
五、深化宣传媒介运用,拓宽思想引领的主渠道
首先,高校需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真讲好、学生积极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良好氛围。其次,积极利用高校的官方网站宣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进程,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课程建设不断丰富。再次,利用新媒体进行深度采访和报道,深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成长历程,对于受表彰优秀思政课教师,推选思政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等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形成良性引导教育氛围。
参考文献
[1] [2]中国教育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BE/OL]. https://mp.weixin.qq.com/s/3gbuBmn9ylbxxQRlODlvIA,2019-08-14.
作者简介:
涂纯英 (1986— ) ,女,汉,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陈文(1991— ) ,女,汉,甘肃天水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课程思政;路径
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一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由此,课程思政成为当前整个“大思政”格局中的关键一环。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在实践和创新课程思政的过程中,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制度,这就包括责任人制度、协同育人制度课程实践制度、综合评估制度,此外,整个过程都需要宣传媒介的参与,更好的拓宽思想引领的主渠道。
一、建立责任人制度,提升思想引领的针对性
严格落实学校党委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主体责任。学校党委要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志性工作,将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纳入党委会议题,分析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建立校领导带头讲“形势与政策”课制度,结合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密切联系师范生,从而更好地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
建立高校党委书记、校长第一责任人制度。通过高校领导干部兼任班主任工作,使学校领导干部深入一线了解学生思想動态,因而在学生管理方面工作更加精准。高校党委书记、校长需要带头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听课讲课,带头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建设建设。在重要时间节点、重要场合的讲话,如开学、毕业、校庆等重要典礼上的讲话要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地为师范生传递正能量,从思想上引领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创新课程实践制度,增加思想引领的契合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因此,在课程实践制度方面也要丰富和发展,重点开展以党的建设来带动团的建设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主题党日和主题团日的教育作用,引导整个师范生群体参与主题教育,使其在这些极富红色意义的活动中获得政治认同,在参与脱贫攻坚的具体工作中锻造深厚的家国情怀,在不断的自我学习和反思过程中获得良好的道德修养,在参与法律进校园的系列活动中提升法治意识。在集体观看“思政影院”的经典影片时感知爱国之情。
三、协同育人制度,强化思想引领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良好实效性的实现需要各类机构共同作为,才能真正建设思政大格局。首先,师范高校要配备足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严格按照师生比例不超过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专业性和全面性。其次,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的指挥棒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考核过程中统一采用闭卷考试,激发师范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热情,提升师范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再次,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就近与高校对接,挂牌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通过多方协同育人制度,汇聚办好思政课合力,从而强化对师范生思想引领的实效性。
四、构建综合评价制度,形成思想引领的科学性
一方面,明确与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特点相匹配的评价标准。师范类高校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中,要单独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别,重视有深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打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评价体系,将思政课教师在重要媒体上发表的理论文章纳入学术成果范畴。同时实行不合格思政课教师退出机制。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实践情况等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师范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探索记入师范生本人档案,作为学生评奖评优重要标准,作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参考。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师范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健全师范生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师生的综合评价制度,能够很好的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业基础,从而形成思想引领的科学性。
五、深化宣传媒介运用,拓宽思想引领的主渠道
首先,高校需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真讲好、学生积极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良好氛围。其次,积极利用高校的官方网站宣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进程,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课程建设不断丰富。再次,利用新媒体进行深度采访和报道,深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成长历程,对于受表彰优秀思政课教师,推选思政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等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形成良性引导教育氛围。
参考文献
[1] [2]中国教育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BE/OL]. https://mp.weixin.qq.com/s/3gbuBmn9ylbxxQRlODlvIA,2019-08-14.
作者简介:
涂纯英 (1986— ) ,女,汉,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陈文(1991— ) ,女,汉,甘肃天水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