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赏识教育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w1988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偶翻《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一篇题为《浅议赏识教育》的文章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一口气读完这篇文章,很为作者的一些见解折服。在文中,作者说,“赏识教育的关键在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同为教育者,我很赞同作者的说法。那么,教师该如何正确地用赏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认识。
  一、赏识要适度
  “如果没有标准,没有明确的教育方向,一味的赏识,就会演变为一种精神鸦片。”滥用赏识,无限度的对学生的一切方面进行赏识,就会弱化一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会淡化一部分学生的责任感、上进心,也会使一些优秀的学生渐渐失去自豪感,失去责任感和上进心。同时,滥用赏识还会使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的评价自我。相反,毫不赏识,一味的批评、责罚,会使学生毫无 信心,甚至破罐子破摔,干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所以,对学生进行赏识一定要把握好“度”的要求。
  (一)赏识要着眼于学生个人的劳动和努力。
  赏识学生的着眼点是赏识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前提基础。那么,给学生赏识的前提是什么呢?——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或劳动取得进步时。此时,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赏识,这样的赏识,不仅让受赏识的学生心理得到满足,自信心增强,产生不断前进的动力。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赏识还会形成榜样的力量,让其他学生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增强他们前进的信心。这样的赏识不是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吗?相反,当学生拥有太多的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得到的表扬时,学生会产生虚荣、自负、骄傲的心理,使他们迷失方向因而也就丧失 前进的动力。同时,如果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进步而得不到老师的认可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心理,从而丧失前进的动力。
  (二)赏识不仅仅就是表扬。
  赏识是赞扬学生的优点、长处和进步,但并不是忽视学生的缺点、弱点和错误。否则,赏识就会陷入歧途,长此以往,学生就不能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在人生道路上,就很难接受批评意见,更无法面对挫折和失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该指正时一定要及时指正,对有错误的学生要及时指出错误,该批评时决不迁就。不过,注意批评时语言要有艺术性,既要帮助学生找到不足,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给学生感觉:你仍然是好学生,犯了错不要紧,老师相信你能改正。正确的赏识应以激励为主,合理建议与适度希望并存。既不能一味批评也不能一味地表扬。实践证明,表扬是强化、是激励,比批评效果好,但没有 批评、没有惩罚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关键在于赏识有度,批评有方,赏识为主,批评为辅,恰当的赏识如春风细雨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灵。
  二、赏识性的评价要有个性,有明确的目标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性格各异,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短处,赏识性的评价就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否则,就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必须因人施教,根据学生需求给予适度的赏识性评价。为此,教师必须要客观地分析、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然后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表扬、鼓励。如对胆小的学生要多肯定、鼓励,对调皮好动的学生在适度赏识的同时多提新要求。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适当的目标,他们也都有了自己努力的方向,自身就得以不断完善。
  三、赏识性的评价必须有递增性
  当学生通过努力达到了某一目标后,教师理所当然地要给予表扬,但是,这种表扬决不能停留在一般水平上,此时,教师更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设定更高的奋斗目标,从而使学生不断进取,不断获得满足。当然,此时目标的设定仍然得把握好 尺寸,即要根据学生的基础、进步的幅度以及发展的潜能,给予适度的刺激。如果目标过小或过大,都不能使学生内心获得满足,学生也就很难取得进步。
  四、赏识学生教师应接纳学生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们存在着较大的个性差异,各方面的素质参差不齐。要给每个学生以个性性的赏识评价,提出个性性的目标,教师就必须细心观察和了解,准确、具体把握好每个学生的表现与成就,把每个学生的特点都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让每位学生在教师赏识的目光中得到勇气和鼓励。为此,教师应以博爱之心,放下师道尊严,以欣赏的目光看待身边的每一个学生,以耐心和爱心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运用赏识这一教学方法,点亮学生内心的火花。
  “一棵树,如果花不鲜艳,也许叶子会绿的青翠欲滴;如果花和叶子都不漂亮,也许枝干和叶子会长的错落有致;如果花、叶子、枝干都不美丽,也许它生长的位置很好,在蓝天映衬下,远远看去捉约多姿,也流露几分美感。”让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学生投以欣赏的目光吧!
其他文献
运筹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应用学科,主要研究系统最优化的问题,它通过建立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求解,为决策者进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运筹学的内容广袤,涵盖了工业、农业、军事、计算机科学、特别是经济管理等领域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经济性。《运筹学》是许多大中专院校各个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力求让学生熟悉运筹学的一些基本模型及其求解原理、方法和技巧,掌握运筹学整体优化的思想和若干定量分析的
期刊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 的思想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J·Pieget 提出的。他在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后提出:儿童的认知结构,即图式(Schema)是通过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两个基本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无限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应该是以
期刊
“不难揣想,在黑暗、蒙昧的史前时期,人类的始祖除借助于造物所赋予的嗓音去呼喊、呜咽、吟诵、歌唱外,以信手拈来的器物碰击发响,表达宣泄,应当是最为古老的‘音乐表现’形式了。”(杨立青语)打击乐的声响在人类活动的开始就发出了文明的信号,并将这种传统绵延至今。司岗里的音乐纯朴自然、撼人心魂、粗旷豪迈,也许这才是人类最本真的语言。于是,我们这些所谓的现代人就尝试着去解读司岗里人音乐中的核心内蕴,这时才真切
期刊
今天去听同事的课,老师问:“你们看看,第二节写得好在哪里?”整个教室鸦雀无声,同学们对此问无从下手。也经常听到很多老师唉叹:“现在的学生,真是没办法,一问三不知……”当然,学生方面有原因,但不能不使我们要来看看教师方面的原因,若能加强点拨,启发诱导,触类旁通,那学生很可能能因势利导,思源流长。  启发,即阐明事例,使对方因联想而领悟。诱导即劝诱教导、引导。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各
期刊
一、修炼双眸,看清优秀生的另一面  一些班主任常关注各方面比较差的学生,对优秀生的教育有些忽略,导致一些好学生出了问题。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不是神,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我注重擦亮自己的双眸,观察分析他们出问题的本质原因  (一)甜水里泡大,经不起挫折。班上有一个女生,一直成绩较好,品行也不错。但在学校组织的物理实验操作考试时得了个不合格,于是一度出现心灰意冷的神情。优秀生平时常听到的是表扬话,驱使
期刊
一、注重传输人文知识  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比如教材中的诗、词、文、赋、小说、戏曲等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道德、风俗、礼仪文化、建筑、音乐、工艺文化等,内容十
期刊
一、多媒体辅助科学课教学背景与现状  初中科学课强调教学应在一定情景中展开,以自主探究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重观察。但同时科学课中的知识却包罗万象,它涉及生物、化学、物理、地理、天文宇宙等各方面的知识。笔者认为:在中学科学课的教学活动中,科学地、恰到好处地利用多媒体,有助于创设教学情境,形成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与意向;有助于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助于拓展教学时空,
期刊
Hilbert曲线是一条能填满正方形的经典的分形曲线之一,由大卫·希尔伯特在1891年提出。Hilbert曲线具有三个特点:(1)它可以不间断地遍历一个正方形中的所有点,当阶n趋向无穷大时,它充满一个正方形,曲线的长度也将无穷大;(2)分布在一个正方形中的Hilbert曲线十分曲折但不会交叉,连续但不可导;(3)它具有自相似性。自相似性是所有分形曲线的主要特征之一。  由于Hilbert曲线能尽可
期刊
在信息技术课中“程序设计”(VB)的学习时,学生对基本知识记忆的能力表现不好。例如,在正常的教学中,学习内容经过第一节课的教学,并经过练习巩固,又有第二节课的复习巩固,在第三节课的教学中,学生表现的记忆效果却如同第二次的练习,并且更甚。产生这个现象的可能因素有:一记忆巩固的时间,二旧知识的复习环节,三学生注意的对象,四学生的注意力及毅志,五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同的对象及过程,原因各不相同,主要是从教
期刊
《品德课程标准》中指出: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实施的质量。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教学的重要标志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把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引入每一节品德课,增强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学生对课程的亲近感,让学生在自然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呢?我认为,教师只有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课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