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偶翻《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一篇题为《浅议赏识教育》的文章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一口气读完这篇文章,很为作者的一些见解折服。在文中,作者说,“赏识教育的关键在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同为教育者,我很赞同作者的说法。那么,教师该如何正确地用赏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认识。
一、赏识要适度
“如果没有标准,没有明确的教育方向,一味的赏识,就会演变为一种精神鸦片。”滥用赏识,无限度的对学生的一切方面进行赏识,就会弱化一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会淡化一部分学生的责任感、上进心,也会使一些优秀的学生渐渐失去自豪感,失去责任感和上进心。同时,滥用赏识还会使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的评价自我。相反,毫不赏识,一味的批评、责罚,会使学生毫无 信心,甚至破罐子破摔,干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所以,对学生进行赏识一定要把握好“度”的要求。
(一)赏识要着眼于学生个人的劳动和努力。
赏识学生的着眼点是赏识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前提基础。那么,给学生赏识的前提是什么呢?——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或劳动取得进步时。此时,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赏识,这样的赏识,不仅让受赏识的学生心理得到满足,自信心增强,产生不断前进的动力。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赏识还会形成榜样的力量,让其他学生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增强他们前进的信心。这样的赏识不是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吗?相反,当学生拥有太多的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得到的表扬时,学生会产生虚荣、自负、骄傲的心理,使他们迷失方向因而也就丧失 前进的动力。同时,如果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进步而得不到老师的认可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心理,从而丧失前进的动力。
(二)赏识不仅仅就是表扬。
赏识是赞扬学生的优点、长处和进步,但并不是忽视学生的缺点、弱点和错误。否则,赏识就会陷入歧途,长此以往,学生就不能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在人生道路上,就很难接受批评意见,更无法面对挫折和失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该指正时一定要及时指正,对有错误的学生要及时指出错误,该批评时决不迁就。不过,注意批评时语言要有艺术性,既要帮助学生找到不足,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给学生感觉:你仍然是好学生,犯了错不要紧,老师相信你能改正。正确的赏识应以激励为主,合理建议与适度希望并存。既不能一味批评也不能一味地表扬。实践证明,表扬是强化、是激励,比批评效果好,但没有 批评、没有惩罚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关键在于赏识有度,批评有方,赏识为主,批评为辅,恰当的赏识如春风细雨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灵。
二、赏识性的评价要有个性,有明确的目标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性格各异,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短处,赏识性的评价就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否则,就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必须因人施教,根据学生需求给予适度的赏识性评价。为此,教师必须要客观地分析、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然后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表扬、鼓励。如对胆小的学生要多肯定、鼓励,对调皮好动的学生在适度赏识的同时多提新要求。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适当的目标,他们也都有了自己努力的方向,自身就得以不断完善。
三、赏识性的评价必须有递增性
当学生通过努力达到了某一目标后,教师理所当然地要给予表扬,但是,这种表扬决不能停留在一般水平上,此时,教师更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设定更高的奋斗目标,从而使学生不断进取,不断获得满足。当然,此时目标的设定仍然得把握好 尺寸,即要根据学生的基础、进步的幅度以及发展的潜能,给予适度的刺激。如果目标过小或过大,都不能使学生内心获得满足,学生也就很难取得进步。
四、赏识学生教师应接纳学生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们存在着较大的个性差异,各方面的素质参差不齐。要给每个学生以个性性的赏识评价,提出个性性的目标,教师就必须细心观察和了解,准确、具体把握好每个学生的表现与成就,把每个学生的特点都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让每位学生在教师赏识的目光中得到勇气和鼓励。为此,教师应以博爱之心,放下师道尊严,以欣赏的目光看待身边的每一个学生,以耐心和爱心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运用赏识这一教学方法,点亮学生内心的火花。
“一棵树,如果花不鲜艳,也许叶子会绿的青翠欲滴;如果花和叶子都不漂亮,也许枝干和叶子会长的错落有致;如果花、叶子、枝干都不美丽,也许它生长的位置很好,在蓝天映衬下,远远看去捉约多姿,也流露几分美感。”让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学生投以欣赏的目光吧!
一、赏识要适度
“如果没有标准,没有明确的教育方向,一味的赏识,就会演变为一种精神鸦片。”滥用赏识,无限度的对学生的一切方面进行赏识,就会弱化一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会淡化一部分学生的责任感、上进心,也会使一些优秀的学生渐渐失去自豪感,失去责任感和上进心。同时,滥用赏识还会使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的评价自我。相反,毫不赏识,一味的批评、责罚,会使学生毫无 信心,甚至破罐子破摔,干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所以,对学生进行赏识一定要把握好“度”的要求。
(一)赏识要着眼于学生个人的劳动和努力。
赏识学生的着眼点是赏识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前提基础。那么,给学生赏识的前提是什么呢?——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或劳动取得进步时。此时,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赏识,这样的赏识,不仅让受赏识的学生心理得到满足,自信心增强,产生不断前进的动力。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赏识还会形成榜样的力量,让其他学生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增强他们前进的信心。这样的赏识不是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吗?相反,当学生拥有太多的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得到的表扬时,学生会产生虚荣、自负、骄傲的心理,使他们迷失方向因而也就丧失 前进的动力。同时,如果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进步而得不到老师的认可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心理,从而丧失前进的动力。
(二)赏识不仅仅就是表扬。
赏识是赞扬学生的优点、长处和进步,但并不是忽视学生的缺点、弱点和错误。否则,赏识就会陷入歧途,长此以往,学生就不能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在人生道路上,就很难接受批评意见,更无法面对挫折和失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该指正时一定要及时指正,对有错误的学生要及时指出错误,该批评时决不迁就。不过,注意批评时语言要有艺术性,既要帮助学生找到不足,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给学生感觉:你仍然是好学生,犯了错不要紧,老师相信你能改正。正确的赏识应以激励为主,合理建议与适度希望并存。既不能一味批评也不能一味地表扬。实践证明,表扬是强化、是激励,比批评效果好,但没有 批评、没有惩罚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关键在于赏识有度,批评有方,赏识为主,批评为辅,恰当的赏识如春风细雨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灵。
二、赏识性的评价要有个性,有明确的目标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性格各异,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短处,赏识性的评价就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否则,就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必须因人施教,根据学生需求给予适度的赏识性评价。为此,教师必须要客观地分析、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然后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表扬、鼓励。如对胆小的学生要多肯定、鼓励,对调皮好动的学生在适度赏识的同时多提新要求。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适当的目标,他们也都有了自己努力的方向,自身就得以不断完善。
三、赏识性的评价必须有递增性
当学生通过努力达到了某一目标后,教师理所当然地要给予表扬,但是,这种表扬决不能停留在一般水平上,此时,教师更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设定更高的奋斗目标,从而使学生不断进取,不断获得满足。当然,此时目标的设定仍然得把握好 尺寸,即要根据学生的基础、进步的幅度以及发展的潜能,给予适度的刺激。如果目标过小或过大,都不能使学生内心获得满足,学生也就很难取得进步。
四、赏识学生教师应接纳学生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们存在着较大的个性差异,各方面的素质参差不齐。要给每个学生以个性性的赏识评价,提出个性性的目标,教师就必须细心观察和了解,准确、具体把握好每个学生的表现与成就,把每个学生的特点都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让每位学生在教师赏识的目光中得到勇气和鼓励。为此,教师应以博爱之心,放下师道尊严,以欣赏的目光看待身边的每一个学生,以耐心和爱心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运用赏识这一教学方法,点亮学生内心的火花。
“一棵树,如果花不鲜艳,也许叶子会绿的青翠欲滴;如果花和叶子都不漂亮,也许枝干和叶子会长的错落有致;如果花、叶子、枝干都不美丽,也许它生长的位置很好,在蓝天映衬下,远远看去捉约多姿,也流露几分美感。”让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学生投以欣赏的目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