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5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背景分析:
  目前幼儿园音乐教育,在音乐教学中较注重培养幼儿唱歌、跳舞学的能力,忽略了对孩子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而今,音乐教育提倡适应儿童个性,扩展创造性经验的音乐欣赏教育,美国音乐教育家穆赛尔提出:“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了欣赏而进行的教育”。这种新的教育理念给予我极大的启示。于是我在音乐角投放了音乐形象生动明显的乐曲《赛马》、《四小天鹅》、《龟兔赛跑》等,留意孩子们对这些音乐的反应,注重搜集捕捉来自孩子们的信息。我惊喜的发现他们对音乐的反应是不由自主的。就连平时音乐活动中不积极的孩子也被吸引了过来,他们随音乐或快或慢,或高兴或悲伤,或真实或诙谐地表达着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虽然每个孩子的动作不同,但从表情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大致的感受都是相同的。其间,音乐象根无形的指挥棒,混合着空气调控着我及每位孩子。这首曲子是一首世界名曲,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曲调转换对比强烈,易于幼儿理解、感受,并运用不同肢体语言动作来表达音乐所表现的情绪,情感,并引领幼儿展开想象,在游戏中感悟音乐元素,感受优美音乐所带来的意境美。
  目标:
  1、体验在音乐变化时及时控制和转换自己的情绪、动作,培养对音乐欣赏活动的兴趣。
  2、知道《动物狂欢节》乐曲作者是法国作曲家“卡米尔﹒圣桑”的作品。
  3、感受和体验音乐中不同节奏,不同乐器所表达的音乐形象,并运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内涵。
  教学重点:体验在音乐变化时及时控制和转换自己的情绪、动作。
  教学难点:能在不同的音乐节奏和不同乐器表达的音乐形象中运用圣体动作表现音乐的内涵。
  准备:
  环境支持说明——大班孩子已经有了较强的音乐感受力与表现能力。
  材料准备适宜性分析——《动物狂欢节》CD,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森林环境创设。
  经验梳理——孩子们在平时的生活、游戏中已经接触、感受到了一些生动、明快的音乐形象。他们对这种宽敞的活动形式,思维方式,无限放大的想象空间特别感兴趣。
  活动过程:
  一、分段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初步用身体动作,语言表现音乐形象
  (一)亲爱的小朋友们,在许多年前,在法国生活着一位音乐家,他的名字叫卡米尔﹒圣桑,他想用一直庞大的管弦乐队来模仿动物的声音。于是,一场精彩的音乐会从他这个奇妙的想法中诞生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音乐故事《动物狂欢节》。森林里举行动物狂欢节啦,瞧,各种小动物都聚集在一起了,终于乐队拿起了乐器演奏了一支异常隆重的曲目作为序曲。(播放序曲幼儿倾听)
  第一个出场的是骄傲尊贵的………(动物音乐开始)师幼围坐成半圆,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来引导(激发幼儿产生继续倾听的愿望)动物出场顺序:狮王进行曲、母鸡和公鸡、大象之舞、袋鼠的跳跃、鱼缸中的鱼儿、唱歌的驴子、小鸟之家、弹木琴的猴子、天鹅、终曲。12分钟左右
  (二)小朋友们刚才听到哪些动物走来了?师:它们怎么来的?学一学,做一做。幼儿:自发表演自己喜欢的音乐形象。(师幼一起互动为后面的自发表演打好基础)
  二、音画合壁,进一步感受、体验音乐,师幼用动作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一)课件与音乐、同步播放,进一步感受音乐。
  1.你们听到音乐、看到出场的动物,让我们学学它的样子,看看谁最像?
  2.老师与幼儿一起学小鸟,乌龟等,并用生动的语言渲染气氛。
  3.你想当狮王、小鸟、小兔还是大象呢?
  师:大狮王邀请我们去森林里参加动物狂欢节,可是要我们随着刚才的音乐,边表演边去,我们能不能做到呢?
  (二)颠倒音乐播放顺序,让幼儿用动作、表情表现出来,帮助幼儿感受理解音乐形象,并更准确的记忆音乐。大象——小鸟一一狮王——猴子
  1.逐段分析音樂,表演音乐,师身心投入地融入表演动作并带动幼儿投入其中。2.师:这些动物中谁走路最快。
  3.师:谁走得最慢?谁走得最轻?谁的步伐又是最重的?
  (这样通过对比,让幼儿充分理解不同轻重缓急的音乐可表现不同动物形象,还可帮助幼儿记忆音乐的不同节奏,不同情绪,不同旋律)
  三、身临其境,分角色投入表演
  (一)教师带幼儿自选角色并戴上头饰,按音乐形象顺序走入事先布置好的森林,去参加动物狂欢节。
  师:现在我们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物,听到音乐后按顺序排队走进大森林,幼:戴头饰,师:看看谁的耳朵最灵,可不能听错哟
  (二)播放完整的音乐,师幼表演
  (三)听音乐,按自己的角色随意做合适的动作,随大狮王到室外去做游戏。(播放终曲)
  四、活动自然结束
  延伸活动:在音乐区中投放《动物狂欢节》音乐、动物头饰,激发幼儿表现欲望。
其他文献
《站立式起跑》教學设计
期刊
基于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要创设恰当的情境,提出适当的问题,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不断积累数学活动、数学思维经验. 本文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为例,谈谈借助直观想象引导学生应用数学逻辑,加深对定义、定理的理解,将数学核心素养融入到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1 借助生活素材生成定义  片段1:概念引入  请学生观察:  (1)观察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的图片,  (2)观察身
期刊
一、背景  诊断性测评作为一种前置测试,通过优诊学平台测评结果,可以帮助师生发现不足,及时“号脉”,确定原因,并且为教师提供处方,开展补救教学,为改进和调整教学策略提供数据依据,从而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调整提供导向。  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了至关重要的地位,《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2017)指出, 英语课程内容是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
期刊
案例实录:  片段一:  欢乐星期五的混班运动又开始了。当大四或大一班的孩子们来到我们班的塑胶区域时,一个孩子说:“我来摆难的路线,你们来放哪些礁石,这样动作就快了。”过程中,他们自由结伴根据活动地情况,随意地调整改变海底路线的摆设,有的边摆还会边尝试看看,是否有危险性。随着人数的增加,大部分的运动器械在大家合力下,一下子就整齐地成列在不同的位置,体现了一定的趣味性及难度。当有不同的孩子加入其中时
期刊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的性质与功能:跳躍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是具有实用意义的体育项目,深受学生的喜爱,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提高学生的弹跳力,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优良品质有较高的锻炼价值  2.第三次课的重难点  重点:一脚踏跳,双脚落地  难点:屈膝快速上提  二、教学设计
期刊
《開开心心上学去》教案
期刊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計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随机事件的概率》是华师版数学第25章第一节第二课,《随机事件的概率》主要研究随机事件概率与频率的关系。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不确定事件,而概率正是研究不确定事件的一门学科。它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得以提高,而本节课所涉及的不确定性与稳定性、随机性与规律性也突出体现了辩证唯物主
期刊
教学目标:  1、学习、探索雕刻的艺术语言。  2、通过自由创作,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提炼生活素材的能力,提高创作性思维。  3、通过欣赏纸刻习作和动手创作,诱导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热情。  教学重点:尝试简易卡纸雕刻的创作。  教学难点:卡纸雕刻艺术语言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范画4幅  学具准备:色卡纸 剪刀 小刀等  学情分析:大多数学生都没接触过雕刻,对雕刻都很茫然,只能间接地从我的介绍和范
期刊
設计意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