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音乐教育的角度来看,小学生音乐欣赏的趣味、知识、能力等的获得和培养主要有两种途径,即从属于校园文化圈的课堂(学校)音乐教育和从属于社会文化圈的课外音乐熏陶(可称之为欣赏)。从内容上看,它虽然也考虑到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趣味和能力等因素,但更多的则是以小学音乐教育自身特点、规律、目标等为依据的。因此课内音乐教学内容是具有系统往、规范性和目的性的。而与此相反的是,小学生的课外欣赏总是具有明显的自发性、零散性、随意性的特点。它没有了外在的压力。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同样可以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从音乐中感受,体验更深层、内在的内容。
关键字:流行音乐; 小学音乐; 课堂教学; 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8-086-001
小学音乐教育应该采取一种既谨慎又积极、既大胆又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流行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流行音乐广泛流行的今天,小学生接受流行音乐过程中面临着良莠并存的局面,让流行音乐真正进入小学音乐课堂,加强小学音乐教育,对流行音乐的关注、鉴赏和审美,可以说是十分必要的。
一、选择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作品丰富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
现行的音乐教材多以中外经典作品作为选编对象,少部分是较通俗的流行音乐作品。经典音乐普遍艺术技巧深奥,学究气强,学生味弱;而出现在教材中较少的一些流行音乐作品也是早已“流行过”、“过时”了,这就必然影响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他们更愿意学习与欣赏的是各种类型、现实性强的流行音乐,这些音乐以通俗易懂的曲调,直接明了的歌词,亲切自然的歌唱表演方式,引起学生的共鸣,轻而易举地抓住了学生的心。我们可以通过对流行音乐的教唱与欣赏,融入看似晦涩难懂的音乐表现手法、枯燥乏味的音乐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品位和鉴赏能力,以逐步促使学生具有更浓厚的学习音乐的兴趣,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创设体验与交流的情境,提高学生感受与鉴赏音乐的能力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學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小学生通过接触和学习流行音乐,体验其内容的真情实意,结合自身情感经历和生活、学习经验,感受其深刻的内涵,这时他们需要一个表达自身感受、体验的途径与方式。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环境,把每个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充分表现出来,例如:在欣赏不同种类的流行音乐之后,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选择与评价,交流听后感,不受约束地发表意见,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注重学生学习音乐时的心理活动与内心感受,注重学生已有的音乐经验,以最积极的手段来促进学生主动地获取和处理音乐经验,引导其掌握鉴赏流行音乐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流行音乐辨别优劣的能力,进而自觉抵制那些品位低下,容易造成不良影响的劣质流行音乐,形成具备个性化的音乐认知策略系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激发学生参与表演和创作的欲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由于流行音乐其自身的特点——歌词贴近生活,旋律简单,易学易唱,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参与表演、创作的欲望。这表现在学生随时随地聆听或哼唱流行音乐;在学校或班级组织的一些文艺表演活动中,学生更热衷于表演流行歌曲演唱或边歌边舞的形式;改编一些经典音乐原有的节奏、旋律、表演形式等,用流行音乐的方式与特点来全新演绎它;甚至自己创作歌词、旋律,并亲自表演演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表现中去,既抒发了自身的情绪,压力得到了缓解,又彰显了自身的个性。
在进行流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遵循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原则,鼓励并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表演。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对小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一种新的途径。
四、培养学生认真聆听音乐的习惯,提高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在音乐课堂上,学生有的趴在课桌上趁机补充睡眠,有的则低头俯身与身边的同学窃窃私语“开小会”,有的则干脆偷偷戴上MP3的耳机欣赏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只有极少一部分的学生能够认真聆听所放映的乐曲或歌曲。而在现今科技发达的时代,我们身边充斥着许多有意识或无意识聆听音乐的机会,学生们也逐渐养成一种边听音乐边阅读或边学习的习惯,不知不觉中培养了他们漫不经心和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由于这种方式培养了消极地听,它与认真地聆听是对立的。
因此,我们可利用学生们喜爱的流行音乐,通过在音乐课堂上教唱或欣赏流行音乐,首先激发学生聆听的欲望,接着让学生去认真的聆听音乐,并让学生从聆听的音乐中获取必要的音乐知识和宝贵的音乐经验,最终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聆听各种音乐的习惯。
总而言之,流行音乐进小学课堂不是简单的干涉学生听这种、不听那种音乐的问题,音乐教育所承担的应该是让学生在全面认识、理解音乐历史与文化背景的基础上,使学生的音乐辨别能力、判断能力、反思能力等方面得到培养与提高,并提高对流行音乐的鉴赏层次,同时也能进一步促进优秀流行音乐的传播与发展,有道是“歌随时而生,时随歌而动”,使流行音乐朝着我们音乐教育所希望的、有利于小学生健康方向的发展。
最后,我在教学中的初体验可用一句话来总结:听,爱听,好的音乐都动听;懂,不懂,原来音乐是这样;用,用好,有机结合是精要!
参考文献:
[1]张凯著.音乐心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6-132
[2]李小兵.流行音乐中的几种主要体裁形式[J].人民音乐,2001.(10)
[3]高涯.引优秀流行音乐,进中学音乐课堂[J].中国音乐教育,2002.(11)
关键字:流行音乐; 小学音乐; 课堂教学; 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8-086-001
小学音乐教育应该采取一种既谨慎又积极、既大胆又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流行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流行音乐广泛流行的今天,小学生接受流行音乐过程中面临着良莠并存的局面,让流行音乐真正进入小学音乐课堂,加强小学音乐教育,对流行音乐的关注、鉴赏和审美,可以说是十分必要的。
一、选择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作品丰富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
现行的音乐教材多以中外经典作品作为选编对象,少部分是较通俗的流行音乐作品。经典音乐普遍艺术技巧深奥,学究气强,学生味弱;而出现在教材中较少的一些流行音乐作品也是早已“流行过”、“过时”了,这就必然影响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他们更愿意学习与欣赏的是各种类型、现实性强的流行音乐,这些音乐以通俗易懂的曲调,直接明了的歌词,亲切自然的歌唱表演方式,引起学生的共鸣,轻而易举地抓住了学生的心。我们可以通过对流行音乐的教唱与欣赏,融入看似晦涩难懂的音乐表现手法、枯燥乏味的音乐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品位和鉴赏能力,以逐步促使学生具有更浓厚的学习音乐的兴趣,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创设体验与交流的情境,提高学生感受与鉴赏音乐的能力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學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小学生通过接触和学习流行音乐,体验其内容的真情实意,结合自身情感经历和生活、学习经验,感受其深刻的内涵,这时他们需要一个表达自身感受、体验的途径与方式。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环境,把每个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充分表现出来,例如:在欣赏不同种类的流行音乐之后,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选择与评价,交流听后感,不受约束地发表意见,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注重学生学习音乐时的心理活动与内心感受,注重学生已有的音乐经验,以最积极的手段来促进学生主动地获取和处理音乐经验,引导其掌握鉴赏流行音乐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流行音乐辨别优劣的能力,进而自觉抵制那些品位低下,容易造成不良影响的劣质流行音乐,形成具备个性化的音乐认知策略系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激发学生参与表演和创作的欲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由于流行音乐其自身的特点——歌词贴近生活,旋律简单,易学易唱,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参与表演、创作的欲望。这表现在学生随时随地聆听或哼唱流行音乐;在学校或班级组织的一些文艺表演活动中,学生更热衷于表演流行歌曲演唱或边歌边舞的形式;改编一些经典音乐原有的节奏、旋律、表演形式等,用流行音乐的方式与特点来全新演绎它;甚至自己创作歌词、旋律,并亲自表演演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表现中去,既抒发了自身的情绪,压力得到了缓解,又彰显了自身的个性。
在进行流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遵循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原则,鼓励并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表演。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对小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一种新的途径。
四、培养学生认真聆听音乐的习惯,提高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在音乐课堂上,学生有的趴在课桌上趁机补充睡眠,有的则低头俯身与身边的同学窃窃私语“开小会”,有的则干脆偷偷戴上MP3的耳机欣赏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只有极少一部分的学生能够认真聆听所放映的乐曲或歌曲。而在现今科技发达的时代,我们身边充斥着许多有意识或无意识聆听音乐的机会,学生们也逐渐养成一种边听音乐边阅读或边学习的习惯,不知不觉中培养了他们漫不经心和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由于这种方式培养了消极地听,它与认真地聆听是对立的。
因此,我们可利用学生们喜爱的流行音乐,通过在音乐课堂上教唱或欣赏流行音乐,首先激发学生聆听的欲望,接着让学生去认真的聆听音乐,并让学生从聆听的音乐中获取必要的音乐知识和宝贵的音乐经验,最终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聆听各种音乐的习惯。
总而言之,流行音乐进小学课堂不是简单的干涉学生听这种、不听那种音乐的问题,音乐教育所承担的应该是让学生在全面认识、理解音乐历史与文化背景的基础上,使学生的音乐辨别能力、判断能力、反思能力等方面得到培养与提高,并提高对流行音乐的鉴赏层次,同时也能进一步促进优秀流行音乐的传播与发展,有道是“歌随时而生,时随歌而动”,使流行音乐朝着我们音乐教育所希望的、有利于小学生健康方向的发展。
最后,我在教学中的初体验可用一句话来总结:听,爱听,好的音乐都动听;懂,不懂,原来音乐是这样;用,用好,有机结合是精要!
参考文献:
[1]张凯著.音乐心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6-132
[2]李小兵.流行音乐中的几种主要体裁形式[J].人民音乐,2001.(10)
[3]高涯.引优秀流行音乐,进中学音乐课堂[J].中国音乐教育,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