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一个行为有偏差的孩子“小元”进行案例研究,分析了小元行为问题背后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小元的心理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教育和干预措施,经过两个学期多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案例反思,第一:儿童行为问题后面有相应的心理问题,解决行为问题要相应解决心理问题。第二:解决孩子的问题需要学校、家长、社区等各方面通力合作。
关键词:“问题”学生; 心理问题; 家庭干预措施; 班级干预措施
一、案例描述
1.小元的问题
2010年小元刚来到我班的时候,第一眼看上去小元十分可爱:皮肤白皙,长得高高大大,理一个小平头,小小的眼睛很是吸引人。但很快我就发现一切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美好。小元在幼儿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是注意力不集中,在教学活动中要不就是自顾自地玩、搞小动作,要不就是去招惹别的同学;其次是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做游戏、排队时就一个人站在旁边;还有就是性格倔强,不听从老师的指令:有一次在玩小汽车,时间到了也不肯下来,老师叫也不听,最后老师把他拉出来的时候,他握紧拳头,瞪着小眼,好像要把老师痛打一番。那种“凶恶、愤怒”的眼光,至今让我难忘;最后就是和小朋友之间关系极差,经常和小朋友抢玩具,打架,还经常把别的孩子推倒或抓伤。别的孩子也不愿意和他玩,看到他都离他远远的。小元的到来成了我的噩梦,经常为他的事焦头烂额,处理他的事情比如:联系小元的家长,向他的妈妈报告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处理别的家长对小元的投诉等等这些都是家常便饭。我也经常对小元进行教育和劝导,要求家长协助教育等但效果不明显,有时对他批评以后,小元不但没什么改变甚至对老师也很敌视。
2.对小元问题原因分析和诊断
为了解决小元的问题,我查阅相关的书籍和网络文章,特别是一些儿童心理学和儿童行为习惯和性格方面的书和资料;我对这个孩子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对他进行多次的家访,和他的家长进行深入的谈心,从而了解了小元的生活习惯和他的成长经历。平时注意观察小元的一举一动,经常找机会和他聊天,并从和他住同一小区的小朋友和家长了解他们对小元及其父母的看法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逐渐摸清了小元家的基本情况:小元爸爸是一个香港人,在深圳和香港之间做生意,但大多数时间都在香港,一个月只有一小段时间在深圳和小元母子同住,即使是回到深圳同住也因为应酬多也经常很晚回家或者早早出去。妈妈是湖南人,没有上班,只是在家里带小孩。上幼儿园之前有请保姆,但保姆也经常换,不是很稳定。妈妈以前不带小孩的时候就去找朋友打麻将,有时也打得很晚。爸爸在深圳和香港做生意,家里经济还算比较富裕,又因为小元是爸爸年纪较大才得来的儿子,所以他爸爸特别宠孩子,可以说对小元是过于溺爱了——例如回到深圳去逛商场,不管东西有多贵,孩子喜欢什么就买什么,物质上对他的给予可以说是毫无节制。小元喜欢到车上玩方向盘,想玩开车,爸爸就带着小元一起开车,让小元也坐在驾驶位上和爸爸一起控制方向盘等,毫无安全意识。只要小元开心,小元爸爸觉得一切都无所谓。平时只要是母子一起,妈妈也很疼孩子。但有时妈妈却显得很矛盾,一方面非常爱孩子,看到孩子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小元不小心摔倒了,妈妈赶快去扶,一点小擦伤也心疼得不得了;有时,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玩,妈妈也很紧张,担心自己孩子受到伤害;和别的孩子争执和抢玩具时,妈妈会有意偏向自己的孩子;孩子一生病,妈妈更是着急得不得了等等。但另一方面,妈妈又显得很急燥,缺少耐心,比如孩子不吃饭,妈妈会大声的骂他和打他;小元不肯洗澡也会打他,做事很慢、很拖拉时也会打他。小元犟脾气、顶牛的时候更会被痛打一番。
这就是所了解到的小元的基本情况。我判断小元这孩子之所以在幼儿园出现以上种种表现,是源于小元的心理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家庭环境以及父母不当的家庭教育使小元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对其产生不良行为的心理原因进行了如下分析:
首先,小元爸爸经常不在小元身边,造成小元缺少父爱。当看到别的孩子都有爸爸、妈妈陪在一起玩、一起吃饭、一起睡觉,而自己爸爸却经常不在,只有妈妈在身边。这些会造成小元没有安全感和心理不平衡。有时小元爸爸离开时没有告知小元,这就更加加重了小元的不安全感和焦虑。缺少安全感和焦虑,就造成了小元的攻击性。心理不平衡的结果就是当小元的爸爸回来时,小元就会加倍地提出要求,甚至是不合理的要求,而小元爸爸出于不能经常陪在小元身边而内疚,就都一一满足了小元的各种要求。不适度的爱、放松教育和无节制的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无生活常规和准则这就造成小元极度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任性性格。小元母亲反复无常的脾气,粗暴的态度,这些影响了小元,造成了小元情绪不稳定,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形成粗暴的性格。也正是在和妈妈的粗暴的对抗中,形成了小元执拗、倔强的性格。小元母亲在处理小元和其他小朋友的关系上用了不恰当方式、方法,这使小元成了一个不会和别人相处,不懂得如何处理与同伴关系的孩子,而成为了一个只知道使用暴力的“暴君”。
3.对小元的教育和干预措施
通过分析小元“问题”行为的心理原因,根据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以及向其他有经验的教师请教等方法,确定如下三方面的干预措施:
第一,班级中的干预措施
在平时给予小元更多的关注和爱护。主动和小元接近,和他谈心,做他的知心朋友,消除他的敌对心理。当他情绪不稳定时,摸摸他的头,抱一抱他,让他平静下来再和他慢慢交流,探讨原因,帮助他缓解焦虑与不安。让小元体验到老师对他的呵护与关怀,让他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消除他的不安全感。主动给小元找好朋友,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引导他如何和别人交朋友,使小元慢慢学会与别人相处,融入到小朋友中去。除此之外,对小元的各种不当行为进行纠正,对他提出简单明了的规则,例如待人接物的规矩,作息的规范,班级的规矩等等,并要求他坚持执行。这些规则使小元知道,自己的行为并不是随心所欲,不受限限制的。让小元知道当他破坏这些规矩时,会对自己产生一定的不良后果,例如玩完的玩具不收拾好的话,下次再玩的时候玩具会自己“藏起来”,不愿意和他做朋友。利用这些来改变他任性妄为的习惯。在区域活动中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如 “角色扮演”,让他体会到做父母 “照顾”自己小孩的艰辛,从而更深刻地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 第二,家庭干预措施
家庭是小元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因此,要想方设法尽可能消除这“致病源”。我和他父母进行深入交流,提出让父亲尽量多抽时间和小元在一起、平时多和孩子交流、多进行一家三口的亲子活动等。要求小元父亲离家时,要和小元说明情况,不要因为怕孩子哭就偷偷摸摸地走,消除小元没安全感的焦虑心理。平时注意满足小元合理的要求,对不合理的要求给予拒绝,但要和他说明道理。在家的各种行为也要像幼儿园那样要规范,不能恣意妄为。对于小元妈妈,平时要克制自己的脾气,不要对孩子动粗,情绪不要在两个极端中来回,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教育妈妈不要太过于紧张自己的孩子,在小区内和其他孩子争执时,让孩子学会处理和别的小朋友的关系,不要一味偏帮袒护小元。通过一次次的沟通,交流,小元的父母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家庭教育的不足,对这些干预措施非常理解和支持,并认真按照我提出的建议来实行,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小元,让小元有安全感,消除小元的焦虑,也让小元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
第三,社区的干预措施
我动员我班上和小元同一社区的小朋友和他交朋友,让社区小朋友的家长带小朋友去小元家玩,和小元一起看书、玩游戏。也让小元的妈妈带小元去社区其他小朋友的家里玩。让小元去参加其他小朋友的生日晚会,也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来参加小元的生日晚会。这些干预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小元学会与人交往,消除他孤独和被排斥的心理。
4.干预的成果
通过两个多学期的努力,在班级老师的通力合作下,在家长的努力下,以及其他小朋友和家长的协助下,小元有了很大的改变:首先,人变得开朗了,会主动和老师打招呼,而且甚至还会和幼儿园的保安打招呼,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在班级里也能够较好地听从老师的指示,遵守班级常规。在课堂上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也能够认真听讲,对老师的提问有时还能主动举手发言。在与同伴交往方面表现也更温和了,会主动找小伙伴一起玩耍,在玩耍的过程中也会比较有礼貌地提要求。乱发脾气,情绪冲动的现象大为减少,虽有时还会和别的孩子发生矛盾,但次数和频率大为减少。至于在家的情况,据妈妈介绍,小元比以前听话多了,比如会自己吃饭了、到商场毫无节制地要求买玩具的现象也大为减少。在小区里也能和别的小孩一起玩友好地玩耍了。
二、案例的反思
反思一:儿童的“问题”行为背后有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值得重视。
一个人的心理决定一个人行为。一个人的行为反应了一个人的心理。小元在幼儿园的各种问题行为,必然“隐藏”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对于有“问题”行为的儿童,如果我们不进行认真、系统、深入的分析,只是出了一个问题就教育一个问题这样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批评和说教,恐怕只是一时的效果,对他的“问题”行为难有很大的改善,甚至可能适得其反。要想解决儿童的行为问题,关键是找出心理问题。找出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然后根据原因找出对应的措施,才能取得效果。
虽然小元可能是一个比较极端的特例,但是说明了我们现在这个处在快速转型期的社会,由于家庭结构、养育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像深圳这样的工商业高度发达,像小元这样父母异地分居的孩子,父母工作忙,对孩子关心不够的社会里,儿童心理问题比以往明显增多。孩子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国家也逐渐注意到这个问题,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过去的一些老的观念认为只要孩子身体健健康康就可高枕无忧的那种观念应该摒弃,而是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即身体以及心理上的健康同等重要。
反思二:教育是个系统工程,教育孩子的干预措施需要各方面合力。
小元的干预效果能够取得成功,主要原因在于采取了幼儿园、家庭、社区三方面同时努力合作,同时发力。在幼儿园里让小元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爱,消除不安全感和焦虑。培养小元正确的行为规范。在家里,让小元感受父母的爱,同样让父母给他正确的行为规范。在社区,体会到周围邻居的爱,学会正确与人相处等等。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只有三方面同时努力朝一个方向努力,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试想,如果小元在幼儿园接受的是一种教育,回到家后接受的是父母的另外一种教育,来到社区后又是另外一种教育,那必然会让小元无所适从。所以,这又对老师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当好一个老师,不但要教好孩子,还要“教好”孩子的父母和社区周围的人。这其实就是一种沟通能力,要求老师要提升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和家长、社区做好沟通,让家长、社区配合我们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儿童心理辅导》华东师大出版社 郑日昌陈永胜著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教育出版社,陈家麟著
[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指导解读》中国林业出版社,王建平编著
[4]《儿童游戏疗法心理案例集》上海教育出版社,徐光兴 主编
[5] 网络博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和幼儿教师职责》作者未知,来源广州师范学院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5-27
关键词:“问题”学生; 心理问题; 家庭干预措施; 班级干预措施
一、案例描述
1.小元的问题
2010年小元刚来到我班的时候,第一眼看上去小元十分可爱:皮肤白皙,长得高高大大,理一个小平头,小小的眼睛很是吸引人。但很快我就发现一切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美好。小元在幼儿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是注意力不集中,在教学活动中要不就是自顾自地玩、搞小动作,要不就是去招惹别的同学;其次是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做游戏、排队时就一个人站在旁边;还有就是性格倔强,不听从老师的指令:有一次在玩小汽车,时间到了也不肯下来,老师叫也不听,最后老师把他拉出来的时候,他握紧拳头,瞪着小眼,好像要把老师痛打一番。那种“凶恶、愤怒”的眼光,至今让我难忘;最后就是和小朋友之间关系极差,经常和小朋友抢玩具,打架,还经常把别的孩子推倒或抓伤。别的孩子也不愿意和他玩,看到他都离他远远的。小元的到来成了我的噩梦,经常为他的事焦头烂额,处理他的事情比如:联系小元的家长,向他的妈妈报告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处理别的家长对小元的投诉等等这些都是家常便饭。我也经常对小元进行教育和劝导,要求家长协助教育等但效果不明显,有时对他批评以后,小元不但没什么改变甚至对老师也很敌视。
2.对小元问题原因分析和诊断
为了解决小元的问题,我查阅相关的书籍和网络文章,特别是一些儿童心理学和儿童行为习惯和性格方面的书和资料;我对这个孩子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对他进行多次的家访,和他的家长进行深入的谈心,从而了解了小元的生活习惯和他的成长经历。平时注意观察小元的一举一动,经常找机会和他聊天,并从和他住同一小区的小朋友和家长了解他们对小元及其父母的看法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逐渐摸清了小元家的基本情况:小元爸爸是一个香港人,在深圳和香港之间做生意,但大多数时间都在香港,一个月只有一小段时间在深圳和小元母子同住,即使是回到深圳同住也因为应酬多也经常很晚回家或者早早出去。妈妈是湖南人,没有上班,只是在家里带小孩。上幼儿园之前有请保姆,但保姆也经常换,不是很稳定。妈妈以前不带小孩的时候就去找朋友打麻将,有时也打得很晚。爸爸在深圳和香港做生意,家里经济还算比较富裕,又因为小元是爸爸年纪较大才得来的儿子,所以他爸爸特别宠孩子,可以说对小元是过于溺爱了——例如回到深圳去逛商场,不管东西有多贵,孩子喜欢什么就买什么,物质上对他的给予可以说是毫无节制。小元喜欢到车上玩方向盘,想玩开车,爸爸就带着小元一起开车,让小元也坐在驾驶位上和爸爸一起控制方向盘等,毫无安全意识。只要小元开心,小元爸爸觉得一切都无所谓。平时只要是母子一起,妈妈也很疼孩子。但有时妈妈却显得很矛盾,一方面非常爱孩子,看到孩子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小元不小心摔倒了,妈妈赶快去扶,一点小擦伤也心疼得不得了;有时,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玩,妈妈也很紧张,担心自己孩子受到伤害;和别的孩子争执和抢玩具时,妈妈会有意偏向自己的孩子;孩子一生病,妈妈更是着急得不得了等等。但另一方面,妈妈又显得很急燥,缺少耐心,比如孩子不吃饭,妈妈会大声的骂他和打他;小元不肯洗澡也会打他,做事很慢、很拖拉时也会打他。小元犟脾气、顶牛的时候更会被痛打一番。
这就是所了解到的小元的基本情况。我判断小元这孩子之所以在幼儿园出现以上种种表现,是源于小元的心理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家庭环境以及父母不当的家庭教育使小元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对其产生不良行为的心理原因进行了如下分析:
首先,小元爸爸经常不在小元身边,造成小元缺少父爱。当看到别的孩子都有爸爸、妈妈陪在一起玩、一起吃饭、一起睡觉,而自己爸爸却经常不在,只有妈妈在身边。这些会造成小元没有安全感和心理不平衡。有时小元爸爸离开时没有告知小元,这就更加加重了小元的不安全感和焦虑。缺少安全感和焦虑,就造成了小元的攻击性。心理不平衡的结果就是当小元的爸爸回来时,小元就会加倍地提出要求,甚至是不合理的要求,而小元爸爸出于不能经常陪在小元身边而内疚,就都一一满足了小元的各种要求。不适度的爱、放松教育和无节制的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无生活常规和准则这就造成小元极度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任性性格。小元母亲反复无常的脾气,粗暴的态度,这些影响了小元,造成了小元情绪不稳定,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形成粗暴的性格。也正是在和妈妈的粗暴的对抗中,形成了小元执拗、倔强的性格。小元母亲在处理小元和其他小朋友的关系上用了不恰当方式、方法,这使小元成了一个不会和别人相处,不懂得如何处理与同伴关系的孩子,而成为了一个只知道使用暴力的“暴君”。
3.对小元的教育和干预措施
通过分析小元“问题”行为的心理原因,根据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以及向其他有经验的教师请教等方法,确定如下三方面的干预措施:
第一,班级中的干预措施
在平时给予小元更多的关注和爱护。主动和小元接近,和他谈心,做他的知心朋友,消除他的敌对心理。当他情绪不稳定时,摸摸他的头,抱一抱他,让他平静下来再和他慢慢交流,探讨原因,帮助他缓解焦虑与不安。让小元体验到老师对他的呵护与关怀,让他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消除他的不安全感。主动给小元找好朋友,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引导他如何和别人交朋友,使小元慢慢学会与别人相处,融入到小朋友中去。除此之外,对小元的各种不当行为进行纠正,对他提出简单明了的规则,例如待人接物的规矩,作息的规范,班级的规矩等等,并要求他坚持执行。这些规则使小元知道,自己的行为并不是随心所欲,不受限限制的。让小元知道当他破坏这些规矩时,会对自己产生一定的不良后果,例如玩完的玩具不收拾好的话,下次再玩的时候玩具会自己“藏起来”,不愿意和他做朋友。利用这些来改变他任性妄为的习惯。在区域活动中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如 “角色扮演”,让他体会到做父母 “照顾”自己小孩的艰辛,从而更深刻地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 第二,家庭干预措施
家庭是小元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因此,要想方设法尽可能消除这“致病源”。我和他父母进行深入交流,提出让父亲尽量多抽时间和小元在一起、平时多和孩子交流、多进行一家三口的亲子活动等。要求小元父亲离家时,要和小元说明情况,不要因为怕孩子哭就偷偷摸摸地走,消除小元没安全感的焦虑心理。平时注意满足小元合理的要求,对不合理的要求给予拒绝,但要和他说明道理。在家的各种行为也要像幼儿园那样要规范,不能恣意妄为。对于小元妈妈,平时要克制自己的脾气,不要对孩子动粗,情绪不要在两个极端中来回,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教育妈妈不要太过于紧张自己的孩子,在小区内和其他孩子争执时,让孩子学会处理和别的小朋友的关系,不要一味偏帮袒护小元。通过一次次的沟通,交流,小元的父母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家庭教育的不足,对这些干预措施非常理解和支持,并认真按照我提出的建议来实行,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小元,让小元有安全感,消除小元的焦虑,也让小元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
第三,社区的干预措施
我动员我班上和小元同一社区的小朋友和他交朋友,让社区小朋友的家长带小朋友去小元家玩,和小元一起看书、玩游戏。也让小元的妈妈带小元去社区其他小朋友的家里玩。让小元去参加其他小朋友的生日晚会,也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来参加小元的生日晚会。这些干预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小元学会与人交往,消除他孤独和被排斥的心理。
4.干预的成果
通过两个多学期的努力,在班级老师的通力合作下,在家长的努力下,以及其他小朋友和家长的协助下,小元有了很大的改变:首先,人变得开朗了,会主动和老师打招呼,而且甚至还会和幼儿园的保安打招呼,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在班级里也能够较好地听从老师的指示,遵守班级常规。在课堂上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也能够认真听讲,对老师的提问有时还能主动举手发言。在与同伴交往方面表现也更温和了,会主动找小伙伴一起玩耍,在玩耍的过程中也会比较有礼貌地提要求。乱发脾气,情绪冲动的现象大为减少,虽有时还会和别的孩子发生矛盾,但次数和频率大为减少。至于在家的情况,据妈妈介绍,小元比以前听话多了,比如会自己吃饭了、到商场毫无节制地要求买玩具的现象也大为减少。在小区里也能和别的小孩一起玩友好地玩耍了。
二、案例的反思
反思一:儿童的“问题”行为背后有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值得重视。
一个人的心理决定一个人行为。一个人的行为反应了一个人的心理。小元在幼儿园的各种问题行为,必然“隐藏”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对于有“问题”行为的儿童,如果我们不进行认真、系统、深入的分析,只是出了一个问题就教育一个问题这样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批评和说教,恐怕只是一时的效果,对他的“问题”行为难有很大的改善,甚至可能适得其反。要想解决儿童的行为问题,关键是找出心理问题。找出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然后根据原因找出对应的措施,才能取得效果。
虽然小元可能是一个比较极端的特例,但是说明了我们现在这个处在快速转型期的社会,由于家庭结构、养育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像深圳这样的工商业高度发达,像小元这样父母异地分居的孩子,父母工作忙,对孩子关心不够的社会里,儿童心理问题比以往明显增多。孩子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国家也逐渐注意到这个问题,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过去的一些老的观念认为只要孩子身体健健康康就可高枕无忧的那种观念应该摒弃,而是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即身体以及心理上的健康同等重要。
反思二:教育是个系统工程,教育孩子的干预措施需要各方面合力。
小元的干预效果能够取得成功,主要原因在于采取了幼儿园、家庭、社区三方面同时努力合作,同时发力。在幼儿园里让小元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爱,消除不安全感和焦虑。培养小元正确的行为规范。在家里,让小元感受父母的爱,同样让父母给他正确的行为规范。在社区,体会到周围邻居的爱,学会正确与人相处等等。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只有三方面同时努力朝一个方向努力,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试想,如果小元在幼儿园接受的是一种教育,回到家后接受的是父母的另外一种教育,来到社区后又是另外一种教育,那必然会让小元无所适从。所以,这又对老师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当好一个老师,不但要教好孩子,还要“教好”孩子的父母和社区周围的人。这其实就是一种沟通能力,要求老师要提升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和家长、社区做好沟通,让家长、社区配合我们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儿童心理辅导》华东师大出版社 郑日昌陈永胜著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教育出版社,陈家麟著
[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指导解读》中国林业出版社,王建平编著
[4]《儿童游戏疗法心理案例集》上海教育出版社,徐光兴 主编
[5] 网络博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和幼儿教师职责》作者未知,来源广州师范学院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