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成长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lumin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极狼与北极兔,是构成北极生物链上不可或缺的两类生灵。
  一只名叫壮壮的头狼带着狼群从荒原远处杀气腾腾地走来,多日的饥饿,已让它们凶相毕露。一只正在食草的北极兔显然闻到了血腥的味道,先是驻足远眺,继而撒腿飞奔。而壮壮为了这顿美味,腾云驾雾……眼看壮壮长长的獠牙就要触到兔的尾巴,兔利用身小灵巧的优势,突然一个急速回折。壮壮体大速猛,刹车不及,一个狗啃式伏地,回头一望,兔已跑出几十米开外。壮壮再追,紧要处兔又是一个急速调头,壮壮又一次被戏耍。如此反复,壮壮已筋疲力尽,眼睁睁地看兔子逃回洞穴,沮丧至极。
  肚里饿得难受,当然不会放弃眼前的“肥肉”。硬追不行,那就来一个死守。壮壮蹑手蹑脚地走到兔穴口,缓缓趴下,屏声静气,虎视眈眈,等待兔子送上门来。“狡兔三窟”,真是不假。地下兔穴如一张网,巷巷相通,巷口多多,窟中有窟。北极兔也是聪明的角儿,它和壮壮打起了“地道战”,玩起了“老鼠戏猫”的游戏。它通过灵敏的嗅觉,判断出壮壮所趴的位置,转而溜到另一个出口,探露出半个身子,抓耳弄腮,招摇显摆,以示挑逗,待壮壮扑杀过来,它“哧溜”一下缩回洞穴。一而再,再而三。壮壮在反复的戏弄中,消耗了体力,出现了懈怠。不经意间,兔瞅准时机,冲出洞穴,风驰电掣,转眼间就消失在天际深处。壮壮望着北极兔越走越远、越走越小的背影,它垂头丧气地回到狼群,率领队伍继续赶路。
  好在无边无际的北极不缺美味佳肴。果然,千米之外,又出现了一只北极兔踽踽的身影。此时,壮壮似乎突然长大,变得沉着稳健,它示意狼群停下脚步,装着若无其事、气定神闲的样子。我猜想,它们是在迷惑北极兔放松警惕,布置“戰术”。
  绞杀开始了,只见壮壮一马当先,两个兄弟分列左右尾随其后,呈“三角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北极兔杀奔而去。这阵势,更像篮球场上“三线快攻”。
  “年初一喝酒——头一回。”如此陌生的阵势已让北极兔阵脚慌乱,不容许它半点儿迟疑,只得豁出命来逃生。仅凭跑功,兔子当然不是狼的对手,追击不到几分钟,壮壮已离北极兔仅有半步之遥。北极兔无奈使出它们惯用的独门绝学——急速回折。可这次不灵了,它虽躲过了壮壮的利牙,却在回折后落入紧随而至的壮壮兄弟爪下。这个时候,我才明白,狼群的“三线快攻”原来是一个“杀招”,无论北极兔向左或向右回折,都会被壮壮迎头赶至的两个兄弟捕获,这一招真是精巧至极。狼群如愿以偿,北极兔最终成了它们的“战利品”。
  狼群的智商令我刮目相看,叹服不已。我内心反复回放狼群捕兔的三个场景,一条伴随它们捕猎智慧发展的轨迹呈现在我眼前:从角力硬刚到守穴伏击、到列阵合捕;从单打独斗到群策群力,一招狠于一招,一招高于一招。但它们却又互为因果,前者是铺垫,后者是升华。智慧表现路径不断成长、上升,就如它们身体成长一样,一点点变化,一天天壮大。
  所不同的是,身体的成长需要的是营养,智慧的成长需要的是磨砺。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六婆住在藤县天平镇罗漫山下一个渡口边上。  罗漫山下的大人们说,六婆命硬。那时,大家既可怜她,又有点儿怕她。原来,六婆年轻的时候,她五岁多的大儿子,趁着大人们下地劳作,一个人偷偷撑竹排,想过河去对面罗漫山上找石蛙、石羊。然而,很不幸的是,小孩儿掉进了河里。等到太阳落山,六婆回家没有看见儿子,只看到河面上空荡荡的竹排,她疯了似的沿着河岸边奔跑边呼喊,而回答她的只有凄厉的回响。  此后,六婆就天天守着
期刊
黄祥云的父亲在浙江省玉环县一个乡镇的农村信用社工作,经常在晚上给三个子女讲《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中的故事,小祥云听着听着,就入迷了,孙悟空打败白骨精等情节,常常在他的梦里重现。  有一年春天,班主任带着同学们到山上种蓖麻苗,回来后黄祥云写了一篇《种蓖麻》的小作文。这篇短文语言简洁,充满童趣,经语文老师推荐,得以在楚门小学的广播室向全校师生播出,他一下子在学校出了名。读初中时,一个偶
期刊
晚上到家,才发现帽子掉了。  照例早起。昨晚做的梦乏善可陈,倘若能像倒放老磁带一样,里面的细节、述说、呼吸和表情会很详实,剧情算是流畅。我顺手打开一个解梦软件,找不到对应的解释,梦也个性?我那天整个下午都在某个售楼处忙于办理购房——在一般人看来最重要的人生大事,却一点没在梦境浮出风声或云影。  “绝不要停止写作,因为那样一来,你再也不会突然想到什么了。”晚上到家以后,打开电脑编写东西,突然记起德国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末,广袤的冀中平原上,坐落着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子,名叫小河湾村,围着村子走一遭,才不过一袋烟的工夫。  一个寒冷的冬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村西头46岁的光棍姜大明成亲了。简单地放了几挂鞭炮,没有任何仪式,村里人陆续来道了喜,婚事就算办完了。人们惊奇地发现,姜大明的女人竟是一个年轻貌美、皮肤白皙的南方女子,人人都说姜大明走了桃花运,竟娶了这样水灵俊秀的女子。那个南方女子,瑟缩在角落
期刊
我的老家在唐山脚下,濉河南岸。  八年前大拆迁、大开发、大建设,瞬时,老家就被八车道的柏油大道合围,村子没了,老家自然也没了。值得庆幸的是多年过去了,因为唐山的荫庇,村子西南角的那口老井还在。  今年夏季的那几场暴雨把淮北大地浇透了,那日站在几近被枯黄的杂草吞没的老井旁边,感觉瑟瑟秋风带来的不是丝丝凉意,而是一阵又一阵袭来的寒潮!我想近距离去摩挲大青石井口,可它如今活得很憋屈:四围尽是断壁残垣,方
期刊
从我记事时起,家里就有一个大大的书柜,那是我父亲专用的。  书柜平时上着锁,只有父亲打开时我们才有机会向里面望一望。书柜从上到下分为五层,每层又分成几个小格,里面分门别类地摆放着各种物品。有从太爷爷时留传下来的家谱,有爷爷时留下来的人情簿,有伪满洲国时我家住宅的门牌,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粮票和布票,有我和姐姐们上学时的毕业证书和各种荣誉证书,一切应有尽有。可以说全家所有的应该收存的小物件,只要跟父
期刊
乡的河边池塘。它本来有一个质朴又形象的名字:水蜡烛。可不知是什么时候,就像村里的二丫,去城里转了一圈,叫艾丽丝了。  小时候,家是大家,床是大床,兄弟姐妹抵足而眠。青葱岁月,我拥有了人生的第一个枕头,我把它称之“水烛香蒲”。其时,我住进我家曾经闹过狐仙的阁楼——留仙阁。我也祈盼夜阑阒寂时有绿衣捧砚,有红袖添香。不知是美女狐仙的绝情,还是我肉身凡胎,情长春浅,只觉得那冥冥之中,螓首蛾眉,凌波微步,渐
期刊
老话说,闻到狗肉香,神仙也跳墙。  我最早工作的乡里有个村叫龙坑,山清水秀,按现在的说法该叫世外桃源,但那时却偏远闭塞,两百余口人家祈盼用上照明电都等待多年了。  现场踏勘那天,我们是在村支书老许家吃的午饭。大半天的绕峰越崖大家多已筋疲力尽,可老许却毫无疲态,打水去汗、冲茶敬烟,周全着呢!村头、田头、灶头,这是农村工作必须留意的场所,目的是为了从中获取更多的实情,听到心声。我习惯地走进老许家灶间,
期刊
我喜欢漫无目的地闲逛,几年下来,发现了不为人注意的几处风景,它们成了我一个人的私密花园,樱花园就是一处。我想,只有我一个人叫它樱花园吧。  水嫩嫩的粉,双瓣儿,一朵一朵地挤着,一支一支地闹着,一簇一簇地挨着。花瓣儿薄得透亮,阳光似乎也可以穿透。我在花瓣儿这边看太阳,却看见了花瓣儿的脉络,那细细的、娇娇的脉络,宛若女子的柔骨,似有似无。蜜蜂、蝴蝶翩然而起。我坐在它旁边,醺着双目嗅着花香,心头脑海都是
期刊
一不留神,绿皮火车这狭长的铁匣子就拖着长长的烟,大喝一声冲进了漆黑的隧道里,惊醒的人脖子一竖,眼睛瞪得贼亮,眨几下,头一歪,又在潮水般涌来的“哐当、哐当”声中暗淡下去,淹没在漫长的黑洞中。  对面老头儿拎出座位下装有几只奶猪仔的竹篾筐,下了车,我还没醒透,也被父亲拎下火车。站在月台上,看火车像一根粗壮的火柴棍在天幕上画出一道白线又消失了。  我们要横穿过铁轨拐进山间的那条山道,去到离镇上火车站还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