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的梦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祥云的父亲在浙江省玉环县一个乡镇的农村信用社工作,经常在晚上给三个子女讲《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中的故事,小祥云听着听着,就入迷了,孙悟空打败白骨精等情节,常常在他的梦里重现。
  有一年春天,班主任带着同学们到山上种蓖麻苗,回来后黄祥云写了一篇《种蓖麻》的小作文。这篇短文语言简洁,充满童趣,经语文老师推荐,得以在楚门小学的广播室向全校师生播出,他一下子在学校出了名。读初中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一本《唐诗三百首》,借来读完,兴犹未尽,从此爱上了写诗,常常想到什么就记在笔记上。有时半夜醒来,想到什么,也会匆匆记下。1976年下半年,他在楚门中学读高一,适逢玉环漩门大坝合龙,学校组织学生去参观,他创作了自己文学生涯的第一首古体诗,并在校刊上發表。
  1978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黄祥云以楚门中学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黄祥云先后在楚门中学和玉环电大当老师。1988年9月,黄祥云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研究生,开始专攻科学哲学专业,他想飞向更高更远的地方。
  从北师大毕业后,黄祥云走上了行政工作岗位,写的主要是公文和调研文章,慢慢地与文学疏远了,1992年到2005年是他文学创作的空窗期。2005年7月,他到黄岩任职,认识了一批文友,重新开始文学创作,并在搜狐网和新浪网上各开了一个叫“墨香茶香心香”的博客。2006年9月,他调到三门后,与文人的交往更多了,对文学的热情进一步被激发出来,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大量的诗歌和随笔。同时,先后作为中共黄岩区委和三门县委的副书记,他非常支持当地的文学事业发展。在黄岩工作时,他负责操办了第九届中国柑橘节,支持当地作家出版了一套丛书,并将其作为礼品赠送外地来宾;在三门工作时,他大力支持《三门湾》复刊,与《诗歌月刊》杂志社合作,举办了“诗意蛇蟠岛”世界华文诗歌大赛,并且在蛇蟠岛的岩洞中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诗歌朗诵会。从2007年第一次在《诗歌月刊》发表诗歌至今,黄祥云出版了《祥云诗集》《幸福随心》两本书。
  黄祥云往往以哲学的视野思考人类与宇宙、人类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的文学作品既能着眼于宏大的事件,也能关注不起眼的小草、虫蚁。他在随笔《渺小与伟大》中写道:“认识到我们是渺小的,我们才会真正变得谦逊起来,才能善待一切生命。一切生命,哪怕一片苔藓、一只昆虫、一棵小草,都是其祖先在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亿年中一代代经历无数危险才延续下来的。”在黄祥云的笔下,众生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人类既要善待同类,也要善待异类。
  对于诗歌,黄祥云有独到的见解:“如果缪斯是艺术之神的话,对于我来说,诗歌就是精神的后花园。在这里,我可以喝喝茶,发发呆,打个盹儿,晒晒太阳。”
  文学是黄祥云追了几十年的梦,他像一个天真的儿童,对所有奇妙的事物都抱有好奇心,他一直在悟道、问理。
  责任编辑:江雯
其他文献
“拜赐莼鲈乡味长,雁山瓯海土生香。眼前点点思亲泪,欲试鱼生未忍尝。”这首诗的作者是马星野先生,而赠他鱼生的则是南怀瑾先生,他们都是著名温州学人,一位祖籍平阳,一位祖籍乐清。  原来,这是一位香港朋友将一坛用龙泉青瓷罐精装的“五味和”鱼生送给了南怀瑾,这份来自家乡的礼物,又被他转赠给了身在台湾的同乡马星野。这首《呈南怀瑾先生谢赠乡味》的鱼生诗,后来便成了温州风土的代言。  鱼生,其实是一种用酒糟和盐
期刊
她叫红,三十来岁,患心包肿瘤晚期,生命的蜡烛随时都有可能熄灭。  我去她家为她治疗,只能凭她无助的手势和眼神领会红的意思。红躺在病床上,不安地吸着氧气,虚弱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床头上除了一束白色小花,还放着纸与笔。我知道,像红这样的病人,随时都可能死于感染和呼吸衰竭,而红却一天天地活了下来,生命于她的意义,是还能被她诠释多少个明天。  在为红做输液治疗的时候,得非常小心谨慎,特别要严格控制滴速和
期刊
辽河从我们村南经过,以此为界,分为河南河北:河北是村庄,河南是集市。渡船在村庄与集市间穿梭。  撑船的刘伯每次开船都放声喊:“摆渡,摆渡,过河去了!”渡客闻声陆续上船,荷花把收到的钱放入腰间的口袋。她十五六岁的样子,两条马尾辫轻轻摇摆,渡客们经常逗她说:“荷花!赚多少钱了?”她腼腆一笑,头一扭,害羞地望着对岸。  荷花是刘伯捡来的。当年,刘伯听到河心有婴儿的啼哭声,顺声看到河面上漂着一个大木盆。他
期刊
常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这话也许有道理。有了两个哥哥后,父亲一直特别希望有一个女儿,我的出生给父亲带来别样的欣喜和快乐。  也许因为我是女孩儿,从小到大,我总是受到父亲不一样的优待。做错事,母亲责备我,只要父亲闻听,一定跑来护着。“一个女孩子家,别打骂了。”这让哥弟及小伙伴们总是羡慕至极。无论父亲在哪儿做客,口袋里一定会给嘴馋的我捎来一把粒子糖,那是我最骄傲和甜蜜的记忆。在那读书求学的年月,因为
期刊
风总是大过这个冬天,像大过很远很远的,旧时的旋律。  我仍让那些人站在村口的井台。是谁?点燃一堆火,依旧映照着那些陈年往事。日子把日子藏得很深。一些人像昨夜的星光,悄悄地洒下斑驳的叠影。然后,又躲进风一样的声音。  对于村庄的描述,我也总是想让一些人或事物,高过一场风,和时隐时现的记忆。其实,他们的一再显现,抑或是消隐。我知道,这都不只是注定,而是一种最恰切的序幕或者结束。我深切地在一场风里找寻,
期刊
猫身上的秘密实在太多了,即使养猫十几年的人也不敢说自己完全了解猫。  上世纪80年代初,正好是包产到户的头一年,由于粮食大丰收,当年生产队给我们家分了十多亩土地,产下来的小麦、玉米、高梁、糜子等,用麻袋装好堆在了家里的土窑洞里。一上冬,大塬上的老鼠无食可吃,都一股脑儿地跑进粮食窑越冬,将麻袋个个穿成了小眼,或是将地面打开了鼠穴。于是,母亲立即养起了一只花猫进行狩猎,花猫还是用一只大公鸡从邻家换的,
期刊
1966年的冬天,父亲把我送去三姨家住几天。三姨家在灌云小伊,这是个小村子。人口稀少,许多人家都是低矮的土坯房,房顶上苫的是草,墙四周也披着柴草。冬天,各家门上还要挂着用柴草编织的吊搭子保暖。我刚到没几天,这里就下了一场大雪。大雪过后,村子里这些低矮的草房子就成了一個个白白胖胖的大雪堆了。那场雪真大!站在村头举目四望,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可谓沟满河平,眼前就是一个银色的世界。  雪后的第二天上午,大
期刊
虎须,年前只以为可与兰为伍,不可比其肩,唯一香草耳。秋深,友送我一盆,日,可修身明目状志。又嘱,此物喜清风净水,三二日喷以薄雾,日内晨光片刻,阴蓄之。友仁义,视为珍宝,以此相赠,唯允谨记。  觅汉砖,凿为盆,供于案。  隆冬,万物凋零,极目皆昏。斗室香茗,正好读书。疲惫时视之片刻,果然明目解乏。说与友闻,掩口而笑。后一日,友托人捎来瓷盘以为托。青白相映,愈见清雅去俗。  虎须也有焦叶,从叶尖始,我
期刊
浓浓夏日,不知不觉间,槐花就开放了。蓦然,一股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  行走在故乡的路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清香的槐花,把空气都染成了槐花气味了。一串串形态各异的槐花,像从树枝间流溢出来的洁白乳汁,一滴滴骤然凝固在空中了。我最怀念槐花开放在夏日的故乡,那是人们滋长的情愫,是一种如云如水的感觉,空气自由新鲜,远山和炊烟,狗和田野,还有像牵牛花一样转动的梦。  村口有棵巨大的槐树,如同撑着一把大伞。  
期刊
六婆住在藤县天平镇罗漫山下一个渡口边上。  罗漫山下的大人们说,六婆命硬。那时,大家既可怜她,又有点儿怕她。原来,六婆年轻的时候,她五岁多的大儿子,趁着大人们下地劳作,一个人偷偷撑竹排,想过河去对面罗漫山上找石蛙、石羊。然而,很不幸的是,小孩儿掉进了河里。等到太阳落山,六婆回家没有看见儿子,只看到河面上空荡荡的竹排,她疯了似的沿着河岸边奔跑边呼喊,而回答她的只有凄厉的回响。  此后,六婆就天天守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