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书声朗朗起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haiyid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诵读,是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主要途径,是学生培养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切实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的必由之路。诵读如此重要。可在语文教学中常常被人忽略。
  
  一、诵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诵读是体现语文能力的一项基本功
  “识文断字”是过去人们对读书人的通常认识。应该说它直观地反映了读书人所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语文素质的一种外在反映。可以说,诵读是体现语文能力的一项基本功。
  任何一种能力的训练都离不开基本功的训练,它是形成能力必不可少的首要环节。语文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应从诵读这一基本功开始。
  
  (二)语文的文学性决定了诵读不可或缺
  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语文课要加强文学教育。文学作品应占到课文的60%”。要引导学生“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欣赏文学作品”。通过诵读,可以感知语言、感受形象、感悟人文精神。
  好的诗文应该三分分析七分朗读。“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所在。一个老师解读并传授给学生的只是一个哈姆雷特,是单向的。只有让学生诵读,直接与文本对话,才能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文学的魅力,获得审美的愉悦。
  
  (三)诵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留给我们的有益启示
  古时蒙童入学,多半要按教师要求熟读、背诵《三字经》《百家姓》,一直到四书五经。背诵一定数量的课文后。教师才“开讲”,学生才能进一步理解、掌握和应用。熟读直至背诵的过程,既是一个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理解的过程,更是一个尝试应用的过程。
  我们强调的诵读有别于古人的“死记硬背”,它是科学的熟读、背诵,是在理解基础上的熟读、背诵,要求眼、口、耳、手、脑并用。众多事实表明,只重理解,不重识记,将会使人记不住具体可感的语文材料,记不住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到头来语文素养无从谈起。
  
  (四)诵读教学有润物无声的功能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歌咏之,而足蹈之。”作为语言的最精炼和最纯粹的书面语的教学绝不能背离此规律。语文教育离不开披文以人情,诵读是让书面语还原为可亲可近的口语的必由之路。
  教学如果缺少这一重要环节,将难以实现引导学生走进文章,走近作者,走出书本,走入社会,走人人生的育人目标。
  
  二、语文教学的现状——诵读被忽略
  
  一般的语文课重分析、重理解、重练习而轻诵读。头头是道的分析占据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学生的注意力早就偏离了诵读。
  从语文教学的整体看,不少人认为,一篇课文,只要老师讲解分析,或者经过师生共同讨论、学生理解了,才算达到了教学目的,才算完成了教学任务。
  这样一来,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被忽视,相反,诵读与“读死书”、“死读书”被人划上等号。课文学完了,还有读错字的,读破句的,读得结结巴巴的,至于读不出语调,读不出感情的更是大有人在。这和轻诵读有必然联系。
  课堂上听不到朗朗书声,学生就会养成不读书也不背书的“习惯”。语文教材有许多篇目要求背诵,教师反复强调与练习,但一考试,全班只有极少数人能完全背诵课标所要求背诵的所有篇目,有些人甚至连一些简短的名篇也记不清楚。即使能背,他们默出来的也不是错字就是漏字。没有语言材料的积累,语文能力的形成就如无源之水。
  
  三、诵读教学的通病——“假”诵读
  
  “假”诵读表现为两点:1、读的时间短。对于作品内容的理解、朗读主体情感的调动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有的教师匆匆忙忙地给学生一点形式上的朗读时间,学生根本还没进入文本就被迫撤出了。2、指导不够。有些教师连最起码的正音都省去。这样的读,只是走过场,没有实效。
  语言感觉的培养、语文素养的形成及写作能力的提高。全都离不开一个“读”字。朗读的形式灵活多样:可抑扬顿挫地读,可声情并茂地读;可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可一人范读,集体齐读;可全文朗读,分角色读……
  真正的朗读,是阅读主体从理解到共鸣感悟,从而进一步生发并不断深入的过程。它能切实地帮学生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修养,能让学生通过阅读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树立起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诵读,要以理解为前提。只要给予有效的指导,学生每一次诵读,都会有新的体会与感受。通过反复诵读会取得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的效果,从而达到“熟读成诵”、“熟读精思”的境界。将熟读、思考、记忆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就会有明显提高。
其他文献
老师们都知道朗读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根基。叶圣陶老先生更将有感情的朗读称之为“美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感悟语言、积累语言,更可以培养语感、体味情感。很多时候,特别是城市里的学生,他们的朗读让我们这些听课老师叹为观止,读得声情并茂、激情四溢,我们心中不止一次为他们叫好。可以说,课堂出彩很大一部分归功于学生的精彩朗读。我想,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是幸福的。然而,看看现在大部分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随着高中课程的增多,升学压力的加大,语文课堂气氛很难做到活跃,甚至有教育家把高中课堂比喻成“人类智慧的屠宰场”,这种现状的根源在哪里?一线的语文教师又该寻求怎样的途径?在这里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做到寓教于乐。    一、创建轻松的氛围    语文课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情感交流课。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阀门,令人愉快和谐的情境更便于情感的表达与交流
语感就是人们把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感受领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朗读正确表达出来的一种能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选择恰当的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巧妙评价,语感指导的润滑剂  学生读完后,教师往往会给予相应的评价,“读得不错!”、“你已经把感情读出来了!”、“读得太棒了!”这一类的评价,在阅读课中老师们是耳熟能详的。这种简单的没有针对性的评价如同“雾里看花”,至于“为什么不错”、
初中的作文教学没有相应的教材,没有固定的课时。如果在作文教学方面,老师没有自己的一套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方案,学生作文水平就很难得到提高。每次听到要写作文,学生便如大祸临头。但是,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却是一个“大头”,如何在作文道路上走得更稳健,更舒心,我们应该好好摸索。    一.写作材料信手拈来    俄国著名作家果戈理曾指出:“作家身边应常备笔和纸,必须把他自己感到惊奇的事物记下来。从这样的素描中
语文作为人文气息最为浓烈的一门学科,其人文性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其中的情感教育是三维教学目标中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当前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没有重视这个问题,过于浓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往往索然无味。笔者认为如能将语文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之中,语文教学的情感目标就将会水到渠成。那么何以融情呢?笔者认为抓住以下三点:  一.引人入
目前,中学文言文教学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尴尬局面:从表面上看,一般教师愿意教文言文,学生也似乎愿意学,因为只要多花些工夫在背诵上就可以使成绩有所提高;而实际上却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真是“厌声载道”。探索文言文教学的出路,走出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遗憾的是对目前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弊端及根治的办法似乎缺乏热烈的讨论和行之有效的操作指导,破之有余,立之不足。      一.文言文教学难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逐步推行的过程中,我们对教学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但是,不管我们的教学如何改变,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我们的课堂有效——也就是说我们要提倡有效的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就是教师在遵守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体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新课程要求教师拥有有效
方格子是近几年来备受关注的作家之一。她的短篇小说直面当下的现实生活,着力挖掘底层民众的的生存状况,进而展现出她对社会对人生的困惑和质疑,内敛冷峻的笔触底下隐含着一颗热衷于社会批判的灵魂。著名评论家洪治纲先生在谈到方格子时说:“她是一位颇有潜力的作家,并且正处于一种螺旋式攀升的重要阶段。”这句评语是很中肯的。从《锦衣玉食的生活》《像鞋一样的爱情》到《兆吉》,她的小说叙述形式一直在发生变化,但是其关注
教材既是教师传道解惑的工具和依据,又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和准绳。那么,如何用好教材而又不被教材束缚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不妨就教材做文章,填补教材的一些“空白”,使教学既不散漫若野马脱缰又灵动着炫目的创新火花。这里所谓的填补语文教材的“空白”,并不是像做填空题那样对教材做简单的填充,而是以补叙、扩充、续写等多种创新方式,完整、细化教材原有内容,使之更具体、圆实和饱满,从而拉伸学生的思维触角,提升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语文教学。如今,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载体的应用已日渐普及,就连农村学校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带来的教学改革也日渐接受,因为它所带来的效能是显而易见的。  现代教育媒体主要包括放映性媒体和放音性媒体,通常有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缩影性资料、电脑化资料等。现代教育媒体是现代教育信息的传递工具,它集声、像、图、文于一体,由于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