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开端,对幼儿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安全教育是幼儿教育当中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一个相对棘手的问题,对于现阶段的教师来说,如何采用有效的形式促使幼儿形成安全意识,成为教师思考的关键性问题。基于此,笔者从自身开展安全教育的实践经验出发,提出引入安全理论、创建模拟情境,以及融入游戏活动等形式,浅谈如何有效地实现幼儿园的安全教育。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理念;活动
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年龄较小,自我保护的意识也相对较差,同时不具备反抗的能力,因此当面对危险发生时,幼儿一般会表现出不知所措等行为,加之现代社会的复杂环境,使得教师在学前教育阶段应当重视幼儿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让幼儿形成一定的安全意识,从而更加适应社会的未来生活。
一、引入安全理论,奠定安全观念
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自身的生活经验也较少,因此,大多数的幼儿在思想上表现出对安全不重视的现象,这也制约了教师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所以,为了真正有效地实现对幼儿的安全教育,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幼儿进行安全理论教育,让幼儿从心底上认可保护自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性,奠定自身的安全观念。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向幼儿播放安全教育的视频,让幼儿透过直观的画面将目光放在安全教育的学习上,从而增强安全理论教育的效果。
例如,在实际开展安全理论的教学中,教师先使用网络当中的安全教育视频对幼儿进行播放,使得幼儿能够基于视频当中的动态画面,以及不断变化的场景,将课下的休息状态转移到学习的状态。之后,教师向幼儿讲解掌握维护自身安全行为的重要性和意义,让幼儿从理论的层面上,初步认识到应当保障自身的安全。随后,教师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不同图片展开详细的解说,让幼儿逐步认识到面对不同的情况,应当做出怎样的反应来维护自身的安全,以便基于实践的层面形成安全的观念。在进行安全理论的教育中,除了教师的讲解外,学校也可以邀请一些专业人士到幼儿园中指导幼儿进行安全防护,更好地保障自身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不难看出,在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用现代媒体资源等多种方式,能够有效创新安全教育的手段,促使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形成安全观念。
二、创建问题情境,增强反应能力
问题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方式,在以往的幼儿集体活动中,教师会基于教学的内容,向幼儿进行设问,从而了解幼儿对基础知识的认知效果,并结合幼儿的反馈完善下一阶段的教育活动。同时,问题也具有激活幼儿思维,调动幼儿求知欲望的功效,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围绕安全教育的内容,向幼儿设定不同的问题情境,使得幼儿在面对问题当中的不同情境时,能够做出迅速的反应,从而落实安全教育的价值。
例如,在实际开展幼儿安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向幼儿提出“当你一个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来敲门,这时你应当怎么做呢?”“当我们在街上行走时,发现有人尾随,应当怎么办呢?”“当我们在校园中进行玩耍时,遇到运动器材的松动,我们应当怎么做呢?”等问题,设定情境,使得幼儿在面对上述问题中的情况进行思考,做出及时的回答,从而在解决问题中提升反应的能力,更好地面对危险情况。
显而易见,教师应用问题的形式,能够有效促进幼儿面对危险情况时做出及时的反应,增强幼儿的反应能力。
三、融入游戏活动,提升安全意识
游戏是幼儿教育阶段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能够有效调动幼儿参与学习的热情,让幼儿更加自主地跟随教师的脚步完成对知识的建构。而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改变传统课堂中抽象讲解的方式,采用游戏活动的形式,让幼儿在玩乐的过程中,能够在逐步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例如,为了提升幼儿面对火灾发生时的安全意识,教师可以組织幼儿开展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在课堂中,教师先向幼儿讲解基本的面对火灾的常识,以及消防员救火的行为等,让幼儿对火灾发生时的自救和救援等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随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的分配,并为幼儿拟定火灾发生时的情境,使得幼儿可以在实践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切实明确在火灾发生时应当如何进行自救和求救,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的生命安全。
总而言之,教师采用安全理论的教学、问题情境的创建,以及游戏活动的应用等,都能够有效实现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促使幼儿基于教师的指导,掌握进行自我安全保护的行为。但是,教师也应当认识到,真正地让幼儿形成安全观念,促使幼儿掌握安全行为,并不是单纯依靠上述活动就可以实现的。因此,在之后的安全教育中,教师应当继续围绕幼儿的认知结构,结合教学硬件设备,不断创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策略,并应用在实践教学中,在建构完整体系中逐步落实对幼儿的安全教育。
参考文献:
[1]何玉林.幼儿园校园安全防护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7(48):10-11.
[2]张希芳.关注幼儿户外安全 着眼“放手”安全教育[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2):77-78.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理念;活动
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年龄较小,自我保护的意识也相对较差,同时不具备反抗的能力,因此当面对危险发生时,幼儿一般会表现出不知所措等行为,加之现代社会的复杂环境,使得教师在学前教育阶段应当重视幼儿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让幼儿形成一定的安全意识,从而更加适应社会的未来生活。
一、引入安全理论,奠定安全观念
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自身的生活经验也较少,因此,大多数的幼儿在思想上表现出对安全不重视的现象,这也制约了教师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所以,为了真正有效地实现对幼儿的安全教育,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幼儿进行安全理论教育,让幼儿从心底上认可保护自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性,奠定自身的安全观念。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向幼儿播放安全教育的视频,让幼儿透过直观的画面将目光放在安全教育的学习上,从而增强安全理论教育的效果。
例如,在实际开展安全理论的教学中,教师先使用网络当中的安全教育视频对幼儿进行播放,使得幼儿能够基于视频当中的动态画面,以及不断变化的场景,将课下的休息状态转移到学习的状态。之后,教师向幼儿讲解掌握维护自身安全行为的重要性和意义,让幼儿从理论的层面上,初步认识到应当保障自身的安全。随后,教师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不同图片展开详细的解说,让幼儿逐步认识到面对不同的情况,应当做出怎样的反应来维护自身的安全,以便基于实践的层面形成安全的观念。在进行安全理论的教育中,除了教师的讲解外,学校也可以邀请一些专业人士到幼儿园中指导幼儿进行安全防护,更好地保障自身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不难看出,在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用现代媒体资源等多种方式,能够有效创新安全教育的手段,促使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形成安全观念。
二、创建问题情境,增强反应能力
问题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方式,在以往的幼儿集体活动中,教师会基于教学的内容,向幼儿进行设问,从而了解幼儿对基础知识的认知效果,并结合幼儿的反馈完善下一阶段的教育活动。同时,问题也具有激活幼儿思维,调动幼儿求知欲望的功效,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围绕安全教育的内容,向幼儿设定不同的问题情境,使得幼儿在面对问题当中的不同情境时,能够做出迅速的反应,从而落实安全教育的价值。
例如,在实际开展幼儿安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向幼儿提出“当你一个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来敲门,这时你应当怎么做呢?”“当我们在街上行走时,发现有人尾随,应当怎么办呢?”“当我们在校园中进行玩耍时,遇到运动器材的松动,我们应当怎么做呢?”等问题,设定情境,使得幼儿在面对上述问题中的情况进行思考,做出及时的回答,从而在解决问题中提升反应的能力,更好地面对危险情况。
显而易见,教师应用问题的形式,能够有效促进幼儿面对危险情况时做出及时的反应,增强幼儿的反应能力。
三、融入游戏活动,提升安全意识
游戏是幼儿教育阶段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能够有效调动幼儿参与学习的热情,让幼儿更加自主地跟随教师的脚步完成对知识的建构。而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改变传统课堂中抽象讲解的方式,采用游戏活动的形式,让幼儿在玩乐的过程中,能够在逐步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例如,为了提升幼儿面对火灾发生时的安全意识,教师可以組织幼儿开展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在课堂中,教师先向幼儿讲解基本的面对火灾的常识,以及消防员救火的行为等,让幼儿对火灾发生时的自救和救援等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随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的分配,并为幼儿拟定火灾发生时的情境,使得幼儿可以在实践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切实明确在火灾发生时应当如何进行自救和求救,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的生命安全。
总而言之,教师采用安全理论的教学、问题情境的创建,以及游戏活动的应用等,都能够有效实现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促使幼儿基于教师的指导,掌握进行自我安全保护的行为。但是,教师也应当认识到,真正地让幼儿形成安全观念,促使幼儿掌握安全行为,并不是单纯依靠上述活动就可以实现的。因此,在之后的安全教育中,教师应当继续围绕幼儿的认知结构,结合教学硬件设备,不断创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策略,并应用在实践教学中,在建构完整体系中逐步落实对幼儿的安全教育。
参考文献:
[1]何玉林.幼儿园校园安全防护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7(48):10-11.
[2]张希芳.关注幼儿户外安全 着眼“放手”安全教育[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2):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