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断路器的现状与发展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liang3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智能化断路器的基本概念,阐述了智能化断路器主要功能,对尚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智能化断路器是高压断路器领域的智能化发展方向。
  关键词:智能化;断路器;发展
  作者简介:刘宝忠(1962-),男,满族,辽宁丹东人,东北电网有限公司大连培训中心,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发、变电技术;王永清(1963-),男,辽宁朝阳人,东北电网有限公司大连培训中心,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发、变电技术。(辽宁 大连 116023)
  
  断路器作为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控制元件,它的智能化是电气设备智能化乃至智能电网的基础。断路器的智能化不是通常所想的,使用计算机就达到了智能化,它必须配置最新传感器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传输技术,实现操动机构的可控操动。智能化设备除满足常规设备的原有功能外,还主要表现为:具有灵敏准确地获取周围大量信息的感知功能;具有对获取信息的处理能力;具有对处理结果的思维判断能力,对处理结果的再生信息的实施及有效操作的实施功能。
  兼有计算机系统和传感装置的智能化断路器,通过气体密度传感器实现连续的状态监测,确定趋势走向以及检测极限值,并能在此基础上实现常规的SF6气体的锁定和报警功能;通过运动传感器和能量传感器,能够实现操作机构的状态监控;这些传感器的信号同时用于常规的位置指示和电动机控制功能;附加的电流、电压传感器为断路器的最优化功能提供了重要保障。与传统断路器相比,现行智能断路器主要具有以下功能。
  


  一、智能化控制功能
  智能控制单元是断路器智能控制化的核心,以微处理机为核心部件,综合应用传感技术、光电转换技术、数字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多种现代技术,完成断路器的智能操作,实现断路器的智能化。它不断从电力系统采集某些特定信息,并据此来判别断路器当前的工作状态,同时处于操作的准备状态。当系统故障由继电保护装置发出分、合闸信号或正常操作向断路器发出操作命令后,控制单元根据一定的算法,求得与断路器工作状态对应的操动机构预定的最佳状态,并驱动执行机构操动机构调整至该状态,从而实现最优操作。
  1.远端主机通信
  控制单元根据主机的要求将断路器的开断记录等数据经信息传输接口上网传送至上位机,上位机经信息传输网络将操作命令及保护参数、保护及重合闸方式等配置要求传送进来。
  2.自动调整操动机构
  


  是控制单元的核心功能。它在识别断路器工作状态的基础上,自动确定与之相对应的操动机构的调整量并进行自我调整。
  3.自动识别工作状态
  在准确识别断路器的工作状态的前提下,进行负载电流分合以及短路电流、过载电流、小电容电流和小电感电流分断等。
  4.显示记录工作状态
  故障时,记录断路器每次开断情况,短路时还应记录包括开断电流的大小、开断类型短路电流的变化过程,以及拒分或拒合等信息。还可通过断路器累积开断电流的大小来表示断路器触头的烧蚀情况。
  二、状态监测与诊断功能
  监测与诊断是智能化设备的重要环节,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的进步,使智能化断路器的监测与诊断的要求得以实现。
  1.灭弧室寿命的监测与诊断
  触头的电磨损主要取决于燃弧电流的大小及燃弧时间的长短。将每次开断电流的大小换算成相应的磨损量,磨损总量根据断路器的额定开断电流和额定开断次数来确定。监测与诊断功能可以记录分、合次数并进行开断电流加权累计,逾限均可自动报警。
  2.机械故障的监测与诊断
  断路器事故大多发生在操动机构和控制回路。智能断路器采用多种技术综合判断,包括分、合线圈电流波形监测,合分线圈回路断路监测,行程监测,监测合分速度,液压机构打压情况,弹簧机构弹簧压缩状态,传动机构和锁扣部分的工作状态,电动机工作时间;永磁机构的线圈状况及弹簧的压缩状态,分、合闸线圈电流和电压波形的检测,分、合闸速度及操作机构储能完成状况等,并且均可实现越限报警。
  3.绝缘状态的监测
  监测断路器气体压力和局部放电,越限报警或闭锁。智能技术将信息的的简单计算,发展为模拟人脑对不确定性的辨别、思考、预测、优化和决策。基于在线监测数据的绝缘诊断的智能技术,分为在线数据的预处理、征兆集的提取、故障类型的确定以及决策四个层次。
  4.载流导体及接触部位温度的监测
  载流导体和母线联接处,接头处等接触部位受振动力矩的作用,导致接触电阻增加,接触部位的温度增加。通常是利用红外光的幅射强度或将感温元件装在导体上,转换成信号传到低电位再还原成温度信号;也有利用受热发声器件将异常过热信息传到低电位接受装置的。还有直接在低电位处将红外光照到载流导体上就能从发射方获取被测体温度的非接触方法,以及利用光微薄硅温度传感器的无源测量方法。智能化断路器的智能监测与诊断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三、断路器的智能操作功能
  断路器的智能操作将智能化技术引入到断路器的电气性能,使断路器能更好地完成开断任务和提高开断的可靠性,提高断路器的综合技术性能,无论是生产运行还是对研究制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1.智能化分合速度
  根据电网中发出的不同工况,智能断路器可自动选择和调整操动机构或者灭弧室合理的预定工作条件。小负载时触头以较低的速度分断,既可保证所需的灭弧能量又可减少机械损耗,而在接到短路信号时则以全速分断,获得电气和机械性能上的最佳开断效果。
  2.同步分断与选相合闸
  现代传感器技术使交流零点信号的拾取变得非常可靠和方便。采集到交流电压或电流变化率的零点信号后,在电压或电流零点以前或它们的变化率零点以后发出控制信号。
  ABB公司推出的具有人工智能技术的断路器CAT(Curcuit Breaker with Artificial Interiligence Technology),CAT是专为ELF型SF6断路器(敝开式)和ELK型封闭式组合电器(GIS)而开发和试验的,如图2所示。
  CAT为一模块式电子,它由三个独立的分相模块所组成,可使断路器在最佳投切时刻进行每相的独立操作,减轻了投切时的瞬时过电压和电流对设备的应力。CAT安装在断路器的控制回路中,具有处理来自电压或电流互感器输入的信息的功能,并在最佳操作条件的时刻发出断路器操作脉冲。
  3.断路器的零电压关合
  在零电流下分断,这与断路器的同步分断与选相合闸的工况是完全一致的,同步分断可以大大提高断路器的分析能力,一台低成本的小容量开关可分断10倍以上容量的电流。选相合闸可以避免系统的不稳定,克服容性负载的合闸涌流与过电压。永磁操动机构大大提高了机构的可控性,由原来毫秒级的机构控制时间分散性进步到微秒级的电信号控制,由机械储能、机械脱扣进步到电储能、电信号直接触发动作。
  四、有待完善的问题
  断路器智能技术不仅是概念上的转变和理论上的发展,而且具有技术上的突破,包括众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采用。与传统断路器相比,核心问题是信息的采样传输与控制系统,其中,有的技术相对成熟,有的还处于开发研制与试运行考证,需要一个不断总结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1.关键技术问题
  (1)传感技术。局部放电、高压导体测温、高压侧电量的测量等,尤其是在光电流、电压传感技术等技术的应用上,还存在有待进一步完善的环节。(2)微机技术。智能化软件是微机技术的关键,主程序需要不断检测并显示断路器的工作状态,并与上位机传递有关的控制和状态信息,因此,智能化软件技术是否成熟也有待时间的检验。(3)抗电磁干扰技术。系统中工频及其高次谐波,高电场引起的电晕及污闪也要产生电磁辐射;二次控制回路的开关电源及大功率电磁铁动作,都会通过不同的途径耦合到二次系统,在导电回路中感应出电流,对操动机构的控制带来考验。虽然光电转换的引入,不但可以进行电气隔离,还可以保证信号传输过程不受电磁场的干扰。但是,由于智能断路器的信号传输与控制系统的工作电压和信号传递电平低,耐压水平低,外界电磁场干扰很容易使其失效或损坏。(4)信号处理技术。获得监测信号只是第一步,必须进行故障诊断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与决策。例如,局部放电监测获得的复杂信号,需要进行故障诊断才能实现故障分类、故障定位、预期寿命估计等;采用机械振动法监测断路器机械状态,也需对获取信号作处理才能正确辨识。诸如此类的信号处理的可靠性,都有待于进一步考量。
  2.寿命问题
  由于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要低于高压电器设备本身的寿命,解决这一个矛盾必须从设计、制造及改善运行条件几方面着手,采用模块化设计,以降低成本增加备用量,在具备完善的自检功能基础上,进行综合判断,从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与使用寿命。
  3.经济问题
  当前,智能断路器的价格较传统断路器高,但在电子设备不断降价的情况下,监测设备价格也不断降低。
  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工业国家,都十分看好智能化高压电器的发展前景和潜在的效益,加大了研究的投入和开发的力度。ABB公司推出的具有人工智能技术的断路器,以光电式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替代了传统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解决了智能化高压电器设备中传感技术的难题,信号数字化传输大大缓解了信号传播中干扰的影响程度。这些高新技术的应用,为智能断路器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可以预见,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智能断路器必将替代传统断路器。
  
  参考文献:
  [1]陈晓宁,马志瀛.超高压智能操作断路器智能控制单元的研究[J].电网技术,2000,(5).
  [2]邹积岩,王毅.开关智能化概念与相关的理论问题[J].高压电器,2000,(6).
  [3]史保壮,杨莉,冯德开,等.智能技术在绝缘在线诊断系统中的应用[J].高压电器,2001,(1).
  (责任编辑:苏宇嵬)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商业命名着手,从社会语言学和文化研究的角度对商业用语中的洋化现象及其接受度、消极影响与避免策略等方面做了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商业用语;洋化;接受度  作者简介:王梅(1975-),女,重庆人,四川外语学院应用外语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重庆 400010)    消费主义的时代,商业用语中出现了一些洋名洋词,是消费文化和市民社会心态在语言中的投影。语言中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对1999年到2009年间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关于西方翻译理论的文章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发现:在西方翻译理论研究文化转向的大背景下,中国学者对西方翻译理论的研究也呈现出了文化转向的趋势;在对西方翻译理论的引鉴过程中,研究者不再是一味地对其进行吸收,在质疑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翻译观点,这使得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得到了更加深入的发展。最后,文章对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期刊
摘要:本文以清华大学举办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系统科学与战略思维》培训课程的理论为依据,探讨了中山供电局如何自觉遵循系统论的方法,加强对班组建设工作的综合协调、分层分级负责、相互配套的制度化管理和全面系统控制,从而不断提高班组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和作业水平。  关键词:系统论方法;供电企业;班组  作者简介:刘晓燕(1969-),女,广西柳州人,广东电网公司中山供电局企业管理办公室,经济师,主要研
期刊
摘要: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日趋重要。本文旨在探讨在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如何将课堂教学、网络自主学习、小班口语和第二课堂活动有机结合,有效提高医学院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提出了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网络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高磊(1976-),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牡丹江医学院外语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教学。(
期刊
摘要:本文在总结了集团型电力企业特点及安全生产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后,结合实例建立了HRMS的各模块功能,分析和研究了HRMS对解决相关问题的有效性。  关键词:HRMS;集团;电力企业;安全生产  作者简介:白帆(1979-),男,回族,云南昆明人,云南水利电力有限公司,注册安全工程师、经济师,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云南 昆明 650091)主要研究方向:电力企业
期刊
摘要:在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中,预备党员比例很高,切实加强预备党员教育管理,全面提高大学生党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充分认识大学生预备党员继续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客观分析大学生预备党员教育培养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探索教育管理的方法途径,真正把大学生预备党员培养成为政治上过硬,业务上突出,思想上坚定的青年先锋模范,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关键词:大学生;预备党员;教育;管理 
期刊
摘要:安全的对立面不是事故,而是风险。事故虽是随机事件,但偶然中也有必然,也有其固有的规律。掌握了事故的规律就有控制和预防事故的可能,才能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才能有效加强安全生产“三项建设”,才能实现“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让习惯变得更安全”的美好愿景。  关键词:关爱生命;安全发展;危险点分析  作者简介:付敏(1972-),男,山西长治人,山西省电力公司长治供电分公司,工程师、统计师、
期刊
摘要:本文将学习MATLAB函数作为信息类课程双语教学中的一个环节,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查阅函数的帮助信息,逐步掌握和理解相关知识点的专业术语,提高双语课程阅读能力。同时,运用掌握的MATLAB函数进行数值分析和图形演示,进一步理解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MATLAB;双语教学;信息类课程  作者简介:周亚训(1965-),男,浙江奉化人,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工学博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英语无论是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还是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都无法满足全球化下新型国际会计人才的要求,对会计专业英语进行修订势在必行。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分析了目前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不足,提出以ACCA课程体系为蓝本,在高校会计专业实施“ACCA会计英语”双语教学的设想,并就该课程编写原则、内容设计、教学手段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ACCA;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期刊
摘要:安全是电力建设的永恒主题,只有不断探索电力建设的新思路和安全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才能使各类事故得以有效的控制,确保安全事故零目标的实现。本文从根本上分析安全管理问题,就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减少事故发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浅析;电力工程;安全管理  作者简介:贾磊(1975-),男,山西忻州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电厂工程管理。(北京 10220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