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中小学的语文课里,几乎没有写作教学。这一说法绝非危言耸听,也似乎早已不是秘密。目前中小学作文教学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一是讲章法,把写作技巧、条条框框等概念化的写作知识教给学生;二是学习范文,写作前出示一两篇优秀作文,让学生参照着进行模仿写作;三是学习考场优秀作文,考试后选出优秀作文,让学生学习;四是忽视作文教学,一学期根本不进行作文輔导和讲评。以上前三种作文教学方法有它的可取之处,但缺乏写作过程指导和达成效果的评价,也不能按照单元作文训练要求,从作文序列化的内在层级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所以作文教学多呈现出无序低效的状态。
近日,笔者作为学员参加了教育部名师领航工程方仁艳名师工作室的活动,观摩了两堂作文教学展示课,笔者就其中一堂作文教学展示课,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课例呈现
为了便于分析,先将写作课“展开思维的双翼”的大致流程做简单的介绍。
1.根据课前扩写《天净沙·秋思》的练习,由学生的问题引入“联想”“想象”在写作过程中的重要性。2.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由课本中的例子引入对“联想”和“想象”概念的理解。3.提供范例支架,让学生明白“联想”要生动恰切,合乎情理,可以借助修辞,抓住物与物或人与人之间的形似或神似之处,也可以调动感官描写;“想象”要大胆创新、具体细致,先抓住触发物(眼前景),再借助修辞手法,也可以添加生动具体的细节,包括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4.运用方法,练习写作。第一个练习是教师先给几个词,让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写一段话。第二个练习是“变曲为文”,运用所讲方法将《天净沙·秋思》扩写成一篇小短文。5.学生课堂写作并展示,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二、提供写作支架,让学生写作有“法”可依
支架理论是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学习理论,维果斯基将认知的发展分为实际发展层次、潜在的发展层次两个层面,而两者之间的距离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支架理论认为学生可以通过模仿、教师指导等方式跨越最近发展区,从现有的实际发展层到达潜在的发展层,从而发生质的突破。
那么,如何跨越最近发展区呢?模仿作为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应充分重视和挖掘课文经典范例在指导学生学习写作中的积极作用,即帮助和指导学生在模仿经典中写作。
“展开思维的双翼”写作课,授课教师由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展开教学。授课教师能立足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利用“联想”“想象”写作技巧的文章,为学生搭建写作支架,让学生在写作时有“法”可循,有“例”可依,拉近学生和写作的距离,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授课教师知识提炼恰当、方法可操作,并加上课堂练笔巩固,师生一起点评,学生基本能在课堂中习得“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技巧,即“联想”要借助修辞等技巧,“想象”要大胆创新、具体细致等。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受:课上老师讲得挺好,但是对我的帮助似乎不大;老师教的方法很多,但是我写作时苦思冥想却也用不上。这就常使作文教学处于一个“老师讲老师的方法,学生写学生的作文”的尴尬境地,方法指导没有融入学生的写作当中。
三、提供写作支架,应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
很显然,学生在写作时有“法”可循,有“例”可依,并不代表他就会写。问题就在于教师在提供写作支架的时候,不能忽视学生的学习经验,一定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而本课,授课教师在选择范例的时候,只考虑到了教师“教”的需要,而忽视了学生“学”的困境。整堂课,教师反复运用《天净沙·秋思》这一元曲,作为写作支架的范例去指导学生“联想”和“想象”。而授课教师忽略了诗、词、曲是浓缩版的语言表达方式。虽然在诗、词、曲的翻译过程中,容易体现“联想”和“想象”的运用,但是对语言表达困难的学生而言,翻译本身就存在难度,若让学生在翻译的基础上加入联想和想象,就难上加难了。所以,这个支架的搭建就不够科学。
授课教师支架搭建得不够科学合理,所选范例脱离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那么写作方法的指导便如同空中楼阁,无法落到实处,严重影响作文教学的效果,学生只能望“法”兴叹,无从下笔。
为了避免支架搭建不科学,参加本次工作室活动的华中师范大学张筱南教授也给出了她的建议: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先设计写作任务单,并自己动手试着写写,教师在动手写作的过程中会更深刻地体会到写作的难处,而教师遇到的难处也往往是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难点。教师自己写下水作文,也是为学生搭建合理的支架的一个有效途径。
四、提供写作支架,不应忽视写作的本质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教师如何开发出一套学生可模仿、可操作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写作水平?这是很多教师热衷和研究的话题,很多教师把这当成了提升作文教学的核心问题,而忽视了写作的本质问题。实际上,对写作技能提升的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它不仅关联着授课教师对写作技巧和策略的研究能力,更涉及写作主体的写作热情、写作动力和写作思维等内在的问题。
但文学即人学。所有的写作都是为表达情感服务的,写作首先是为了表达情感,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而不是人与文本之间的沟通。写作当然离不开写作技巧和策略,但是我们得明白,支撑文章灵魂的是情感和意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章的中心。
在提供写作支架时,除了要考虑教材的体系外,一定要关注学生学的问题,解决学生写的动力问题。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呢?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有代入感,有话可说。教师一定不能撇开学生写作的愿望,一味提供技法的指导,否则教师只顾自己埋头搭建支架,而学生不愿意往上爬,这个支架就算搭好,也是徒劳。
授课教师在让学生结合方法练笔环节,给出了“太阳”“沙滩”“大海”“椰树”等词语,让学生任选两个,发挥联想和想象,恰当运用修辞,写一小段话。这个写作小训练,从“冷冰冰”的写作要求上,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只关注到了写作技法的点拨,而忽视了写作的情感和意义。张筱南教授指出,“椰树”可能是快乐童年生活的回忆,也可能会让我们想到台风天之后破败的家园。加上张筱南教授这样的点拨,学生立马就能将这些景物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不仅有话可说,而且有了生活的温度。总之,这些景物一旦走进了自己的生活,融入了自己的真实情感,文章就有了灵魂。所以写作指导不能忽视写作的本质,仅局限于为学生提供技法指导。
综上所述,通过对课例的分析,笔者想表达的观点是: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支架理论,重视和挖掘课文经典范例,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支架,帮助和指导学生在模仿经典范例中写作,从而帮助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从现有的实际发展层到达潜在的发展层,实现写作水平质的突破。但教师在充分运用支架理论的同时,一定要牢牢把握两点:一是要把握支架理论的基础,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并在了解学生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写作能力的培养;二是要明确写作的意义,不能忽视写作的本质是为了表达情感,否则我们就会本末倒置。写作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我们首先得明确写作技巧和写作意义之间的关系。如果每个一线语文教师都能从不同的维度去深入思考和探索写作教学之路,我们的写作教学将会早日打破无序低效的旧状态。
(作者单位:海南省海口市五源河学校)
投稿邮箱:729628267@qq.com
近日,笔者作为学员参加了教育部名师领航工程方仁艳名师工作室的活动,观摩了两堂作文教学展示课,笔者就其中一堂作文教学展示课,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课例呈现
为了便于分析,先将写作课“展开思维的双翼”的大致流程做简单的介绍。
1.根据课前扩写《天净沙·秋思》的练习,由学生的问题引入“联想”“想象”在写作过程中的重要性。2.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由课本中的例子引入对“联想”和“想象”概念的理解。3.提供范例支架,让学生明白“联想”要生动恰切,合乎情理,可以借助修辞,抓住物与物或人与人之间的形似或神似之处,也可以调动感官描写;“想象”要大胆创新、具体细致,先抓住触发物(眼前景),再借助修辞手法,也可以添加生动具体的细节,包括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4.运用方法,练习写作。第一个练习是教师先给几个词,让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写一段话。第二个练习是“变曲为文”,运用所讲方法将《天净沙·秋思》扩写成一篇小短文。5.学生课堂写作并展示,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二、提供写作支架,让学生写作有“法”可依
支架理论是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学习理论,维果斯基将认知的发展分为实际发展层次、潜在的发展层次两个层面,而两者之间的距离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支架理论认为学生可以通过模仿、教师指导等方式跨越最近发展区,从现有的实际发展层到达潜在的发展层,从而发生质的突破。
那么,如何跨越最近发展区呢?模仿作为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应充分重视和挖掘课文经典范例在指导学生学习写作中的积极作用,即帮助和指导学生在模仿经典中写作。
“展开思维的双翼”写作课,授课教师由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展开教学。授课教师能立足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利用“联想”“想象”写作技巧的文章,为学生搭建写作支架,让学生在写作时有“法”可循,有“例”可依,拉近学生和写作的距离,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授课教师知识提炼恰当、方法可操作,并加上课堂练笔巩固,师生一起点评,学生基本能在课堂中习得“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技巧,即“联想”要借助修辞等技巧,“想象”要大胆创新、具体细致等。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受:课上老师讲得挺好,但是对我的帮助似乎不大;老师教的方法很多,但是我写作时苦思冥想却也用不上。这就常使作文教学处于一个“老师讲老师的方法,学生写学生的作文”的尴尬境地,方法指导没有融入学生的写作当中。
三、提供写作支架,应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
很显然,学生在写作时有“法”可循,有“例”可依,并不代表他就会写。问题就在于教师在提供写作支架的时候,不能忽视学生的学习经验,一定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而本课,授课教师在选择范例的时候,只考虑到了教师“教”的需要,而忽视了学生“学”的困境。整堂课,教师反复运用《天净沙·秋思》这一元曲,作为写作支架的范例去指导学生“联想”和“想象”。而授课教师忽略了诗、词、曲是浓缩版的语言表达方式。虽然在诗、词、曲的翻译过程中,容易体现“联想”和“想象”的运用,但是对语言表达困难的学生而言,翻译本身就存在难度,若让学生在翻译的基础上加入联想和想象,就难上加难了。所以,这个支架的搭建就不够科学。
授课教师支架搭建得不够科学合理,所选范例脱离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那么写作方法的指导便如同空中楼阁,无法落到实处,严重影响作文教学的效果,学生只能望“法”兴叹,无从下笔。
为了避免支架搭建不科学,参加本次工作室活动的华中师范大学张筱南教授也给出了她的建议: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先设计写作任务单,并自己动手试着写写,教师在动手写作的过程中会更深刻地体会到写作的难处,而教师遇到的难处也往往是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难点。教师自己写下水作文,也是为学生搭建合理的支架的一个有效途径。
四、提供写作支架,不应忽视写作的本质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教师如何开发出一套学生可模仿、可操作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写作水平?这是很多教师热衷和研究的话题,很多教师把这当成了提升作文教学的核心问题,而忽视了写作的本质问题。实际上,对写作技能提升的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它不仅关联着授课教师对写作技巧和策略的研究能力,更涉及写作主体的写作热情、写作动力和写作思维等内在的问题。
但文学即人学。所有的写作都是为表达情感服务的,写作首先是为了表达情感,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而不是人与文本之间的沟通。写作当然离不开写作技巧和策略,但是我们得明白,支撑文章灵魂的是情感和意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章的中心。
在提供写作支架时,除了要考虑教材的体系外,一定要关注学生学的问题,解决学生写的动力问题。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呢?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有代入感,有话可说。教师一定不能撇开学生写作的愿望,一味提供技法的指导,否则教师只顾自己埋头搭建支架,而学生不愿意往上爬,这个支架就算搭好,也是徒劳。
授课教师在让学生结合方法练笔环节,给出了“太阳”“沙滩”“大海”“椰树”等词语,让学生任选两个,发挥联想和想象,恰当运用修辞,写一小段话。这个写作小训练,从“冷冰冰”的写作要求上,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只关注到了写作技法的点拨,而忽视了写作的情感和意义。张筱南教授指出,“椰树”可能是快乐童年生活的回忆,也可能会让我们想到台风天之后破败的家园。加上张筱南教授这样的点拨,学生立马就能将这些景物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不仅有话可说,而且有了生活的温度。总之,这些景物一旦走进了自己的生活,融入了自己的真实情感,文章就有了灵魂。所以写作指导不能忽视写作的本质,仅局限于为学生提供技法指导。
综上所述,通过对课例的分析,笔者想表达的观点是: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支架理论,重视和挖掘课文经典范例,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支架,帮助和指导学生在模仿经典范例中写作,从而帮助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从现有的实际发展层到达潜在的发展层,实现写作水平质的突破。但教师在充分运用支架理论的同时,一定要牢牢把握两点:一是要把握支架理论的基础,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并在了解学生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写作能力的培养;二是要明确写作的意义,不能忽视写作的本质是为了表达情感,否则我们就会本末倒置。写作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我们首先得明确写作技巧和写作意义之间的关系。如果每个一线语文教师都能从不同的维度去深入思考和探索写作教学之路,我们的写作教学将会早日打破无序低效的旧状态。
(作者单位:海南省海口市五源河学校)
投稿邮箱:7296282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