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中学生早恋的几种方法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l123456789zyl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学生饮食上的营养搭配,知识上的快速增长,各种信息的获得和影响……致使学生身心早熟,早恋倾向较以往相比明显增长,尤其是高中生。作为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端正心态,正视这一正常的心理现象;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明确当前首要任务是学习,要他们珍惜青春年华,努力进取,塑造健全人格。
  那么,怎样才能对中学生早恋进行正确引导呢?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了以下几个可行的方法,仅供参阅。
  
  一、预防法
  
  有人说:“中学生早恋见怪不怪,是防不住的,况且预防中学生早恋是违背生理、心理规律的。”我认为,中学生早恋故不可大惊小怪,但若教师对其不闻不问,不进行必要的看管和引导,势必会酿成祸患。因为学生的思想毕竟不成熟,感情盲目,行为冲动,所以教师时常对学生敲敲警钟,打打预防针是很有必要的。预防法适合在班会课、班务活动及日常工作中进行。这是预防学生早恋的一条捷径。
  
  二、回避法
  
  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90%以上的都对异性产生过朦朦胧胧的情感,这种情感是纯洁、敏感、羞赧的。教师若通过学生的外部情绪状态或日记、周记的流露觉查到点蛛丝马迹,要不露声色,佯装不知。教师在此时要多关注他,上课多提问、多鼓励,生活上多关心。聪明的学生会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从而掩埋那份感情,努力学习。
  
  三、谈话法
  
  对于那些个性强,有明显恋爱行为且天马行空的学生,找其谈话是最直接的方式。教师如果营造一种轻松、友好的氛围,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与之谈心,本来就很讲义气重感情的学生,在教师诚心的打动下,往往会真诚交流畅谈心曲,到了这一步,后面工作便会水到渠成。
  谈话时,教师可用“典型事例法”,让谈话更中肯;可使用“警句警示法”,让谈话更理性;可使用“转化动力法”,启发学生将内在的情感转化为外在的学习动力。告诉他们,一个人的品德和知识才最具说服力,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更具魅力。
  
  四、书信法
  
  对于那些性格腼腆、内向,情感温婉、内敛,且有明显恋爱倾向的学生,教师可用书信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书面交流,也可在学生的周记本上进行书面劝导。劝导时,仍可采用真实事例、名句警策、动力转化等方法,语言要真诚、中肯、亲切,让学生感受到你在关爱他而不是批评他。这种方法一方面很好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增进了师生感情,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保护、处理个人情感的好方法。
  
  五、转移法
  
  对于那些因恋爱而无心学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学生,教师在使用谈话、书信沟通都不能凑效之时,可使用转移法。即组织并带领他们进行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打球、演讲赛、书画比赛、办班刊校刊等分散精力和注意力,还可以主办一些“我的理想”、“走进心灵”、“我要让自身发光”等主题班会进行启发、影响,让学生把视线转移到人生目标上来,从而达到淡化个人情感的目的。
  
  六、 合力法
  
  对于那些因恋爱而违纪的学生,教师要利用政教处、班委会、家长多合力对其进行疏导。使用此法,旨在外部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让其知晓其中的利害关系,制止其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在使用合力时,特别要事先疏通家长的“轻描淡写”和“过余恼怒”的两种不正确态度,使合力的运用更科学更有力。
  
  七、课育法
  
  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是课堂一个不新的话题。许多课文如:舒婷的《致橡树》,郑愁予的《错误》,冯至《我是一条小河》,裴多斐的《我愿是溪流》,沈从文的《边城》,都向我们传达着不同的健康、向上的爱情观。教师在课堂上除利用有关课文进行爱情观的引导外,还可利用一些名人如:马克思和燕妮,周恩来和邓颖超等的爱情故事加以正面影响;也可以利用音乐课,欣赏一些爱情名曲如:《梁祝》,《最浪漫的事》让学生在感人至深的弦律中感受最真切最动人的爱情美,从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学生在成长时期对待事物的看法可变性大,教师若能针对学生特点积极正确地加以引导,定能让学生激越的不成熟的情感趋于平静正常。
  教育工作是一个细致、艰辛的工作,这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多倾注一份爱在里面,教育的园地定会芳泽一片。
  (作者单位:442213湖北省竹山县二中)
其他文献
[摘要] 在职业教育领域中,计算机既被当作“应用基础”,又是重要的专业课程。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我们逐渐认识到:计算机是用科学、文化和艺术共同塑造的有灵魂的机器,它汇集了数学家、哲学家、电子学家、医学家和化学家等众多科学家的知识和智慧,是永恒的前沿学科,是人们接受全面素质教育的良师益友;计算机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明显的差别,它通过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模式和目标,最终能够实现获取知识(技能)、开发智力和
期刊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一切探求的第一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识字教学历来就是一个难点。识字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对某种识字方法的适应性。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丰富多彩的,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特点,采取一种识字方法
期刊
张田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语言积累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明确地将学生的主体性做了定位,要求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促使知能转化,从而提高语文素质。因此,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一、想——读中的思维    在阅读教学的“三为主”中,首先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的主导性又体现在导读、导思、导练
期刊
十多年来,本人在教育战线上苦苦耕耘,无论是担任任课教师、班主任,还是德育工作者,都一直信奉“严师出高徒”这句话,并以此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动指南。因为这是先辈的经验所得,并且一直沿用至今,屡试不爽。因此,我在教坛上因“严师”而小有名气,颇受学生家长的信赖和好评。  但是,今年暑假的一件事,使我对“严师出高徒”这句话产生了动摇,并对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其实,“严师”未必出“高徒”。 
期刊
爱,是人类社会中互相之间的一种情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高尚的情感。曾有无数的人为爱而痴,为爱而狂,为爱而欢,为爱而乐……可见爱的力量是多么的大。然而爱与教育又有怎样的联系呢?现就本人多年的教学经历谈谈个人的一点肤浅看法。    一、爱是教育的基础    特别倍受社会称道的师爱,它是无私的。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的本能,而面对别人的孩子,自己的学生,奉献出一份长期的、执着的爱是多么的伟大。教师正因为爱孩子
期刊
【摘要】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以《沉沦》为代表的小说,体现出以强烈的主观色彩,伤感的抒情倾向,绮丽的语言特色为主要特征的浓烈的浪漫主义的风格。本文拟从其最早发表的小说《沉沦》的分析入手,通过对作品主人公命运的关注和对作品创作风格的分析,为赏析郁达夫小说的浪漫主义特色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郁达夫 沉沦 浪漫主义    写于1921年的中篇小说《沉沦》是郁达
期刊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创造的开始。因此,陶行知先生写了一首《每事问》:“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陶行知先生说得很中肯,能不能发问,是人和禽兽的区别,问的巧不巧,是聪明和愚笨的区别。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提问时都不够巧妙,如:问学生“好不好”、“对不对”等硬性问题,
期刊
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学历教育,虽然不是一件新鲜事,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摸索和探索,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但是面对目前中小学教师的任职现状和工作条件,要搞好他们的学历教育,问题与矛盾显然是十分突出的,这主要表现在:①部分教师安于现状,不想吃这个亏;②经济条件不允许,想学而不能学。不少中小学教师相对而言经济状况较差,要他们一年拿出1—2000元钱用到搞学历上来,确实存在一些实实在在的困难。③只想拿文凭,不想
期刊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是使用频率最高的重要概念之一。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尊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健全的人格和责任感。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完成自我构建和提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要求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
期刊
灯谜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港、澳、台以及海外侨胞,都十分喜欢灯谜。在美国各地的唐人街,每逢春节和元宵节,有些人就要模仿《红楼梦》里描写的习俗,举行猜谜会。在日本和东南亚华侨中,也有这类活动。好多报纸和杂志上都设置灯谜专栏,甚至在一些博览会上也搭起了猜谜台。凡此种种,都足以说明灯谜作为文化遗产,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是深受群众欢迎的。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制作和猜灯谜,离不开语文、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