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璞归真,让课堂充满“语文味”

来源 :教育探索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leifeng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串味”太常见了。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笔者从回归“语文味”,营造“语文味”、释放“语文味”、品出“语文味”、写出“语文味”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力求使语文课堂回归其本质,能根据语文课程本身的特点开展课堂教学,让语文课堂真正体现“语文味”。
  关键词:课堂;语文味;观念;转变;提升;实效
  Go back to original, let classroom be full of "language flavor"
  Wu Yan-zhen
  Abstract:Chinese language lesson"string flavor" rather too often saw. How to let language classroom be full of language flavor? Writer from return to return "language flavor", construction "language flavor", release "language flavor" of the "language flavor", article and wrote "language flavor"'s etc. to carry on a study, try hard for to make the time of the language classroom returned its essence, the ability opens exhibition classroom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course, let the language classroom real body now"language flavor".
  Key words:Classroom;Chinese language flavor;Idea;Change;Promote;Real results
  
  近几年来,由于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转变,老师的教法不断创新,形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的局面。但热闹背后,欠缺语文味:老师只注意课件的大量运用,没有注意它的实效性,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读书、思考、探究的实践时间;只注意问题的结论,没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老师讲的多,学生读、悟的少。这样,语文课堂变味,课堂效率下降,令人担忧。
  那么,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味呢”?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积累了点滴经验:
  一、净化语文课堂,回归“语文味”。
  要净化语文课堂教学,就要把不是语文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究竟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或不是它的“特性”或“特点”,比如,德育、审美教育、创造教育、思维培育等教育内容,以及思维训练、天文地理或其他自然知识的传授。如果把语文课上成上述单纯的那一种课,都与语文味背道而驰,或者说不是我们提倡的语文味。
  笔者有一次外出参加语文教学观摩,对方执教《月亮上的足跡》。课堂上老师在让学生朗读后,用了许多时间津津乐道的讲了宇航和月球的知识,把语文课上成了自然科学课或综合课,这就必然导致了语文味的缺失。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又如有的老师在教《看云识天气》一文时,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天气知识的认识上,这就把语文课上成了地理课了。其实,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形象,富有韵律美,极具画面感。还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句等修辞手法,生动地说明了云的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如: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师,像奔马……”等。
  如果执教老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对语言的感悟上。借助文本的语言材料,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感知美趣;引导他们去理解,化抽象为具象,并适时归纳这些语言的作用;让学生自由朗读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在朗读中体会出语文味;试着背诵、抄写积累这些语句;把收集到的有关天气的谚语,进行交流。那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已尽在其中了。
  由此看来,有“语文味”的课堂应该是这样的课堂:“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相统一的课堂。而其他一切与此无关的东西都应清除出语文课堂,实现语文课堂的纯净化,让语文课堂回归“语文味”。
  二、利用作品激发情感,营造浓浓的语文味。
  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那些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就是饱蘸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作者的心血乃至生命。故而其间不乏朦胧素淡的清幽,幽雅的意境,美好的自然风光,气势磅礴的奇观,以及一个个悲壮,可爱,哀怨的人物形象等,这些都会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如有的学生曾说:“我在读《石壕吏》的时候,老妇人一家的惨状令我哀怨,我觉得他们很惨,当时简直就要哭出来了。”如此情况下,教师再稍加煽情,就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营造出浓浓的语文味。
  又如《蜡烛》一文的唯美细节:那位南斯拉夫母亲把牺牲的苏联青年遗体拖走时,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她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三次;还把她一直珍藏了四十五年的结婚喜烛点燃在苏联烈士的坟前等,学生通过品读这些精美的语言文字和感受作品的动人情节,使他们感悟、体验到:那位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烈士的爱是有多深!它已超越了国界,如同亲人,如同母子!学生已被作品的感人细节深深的打动了,他们和人物故事同喜同悲,一同呼吸一同律动;他们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人物独特的个性、美好的情操和作者深邃的思想。学生的情感就这样被激发了,“语文味”就这样营造出来了。
  三、引导学生潜心品读,读出语文味。
  “得趣全在涵泳”,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读书中体会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但是这优美的语句、丰富的情感,不会无端地自己植入学生的心田,也不会单凭教师的教来达目的。而要靠学生自己用心体会,在教师教的基础上,自己领悟、体验出来。而这领悟、体验最基本的途径就是“读”。
  语文课堂应该还原为书声琅琅的课堂,让学生在吟诵涵咏中感悟文本。让学生用心地读,认真地思考,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内部已有的经验,通过联系上下文,真正做到读有所感知,有所理解,有所感悟,产生新的疑惑。如笔者执教《苏州园林》时,是这样引导学生感悟苏州园林的特点。第一步:开火车“轮流上岗”的方式朗读课文(读错了掌声送他下岗,下一个接着读),初步感知课文。第二步: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思考: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州园林?用词语或句子把它归纳出来。有的学生说:他读出了一个如诗如画的苏州园林;有的说读出一个古色古香的苏州园林;还有的读出一个环境优美,格调幽雅的园林……学生的答案各不一样,但都是自己潜心阅读后的感受、体验。第三步:要求学生默读课文, 想想从文中哪些词句体现以上的感受?作者是怎样写苏州园林的特点的?就这样不离文本,紧抓读,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口诵心维,读出“语文味”。
  四、品词赏句,品出浓浓“语文味”。
  诗人余光中曾经说过:“中文乃一切中国人心灵之所托,只要中文常在,必然汉魂不朽,让我们常保中文的灵动与清纯。”丰富、精湛、耐人寻味的语言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品——品词赏句!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道来,才会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课堂中品词赏句应该要像竹石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
  在教学中,教师对于课文的传神点,要指导学生通过讨论,咀嚼,激活思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无穷魅力与韵味!如教学《行道树》一文时,笔者就紧紧抓住“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这一哲理句来进行嚼词析句:读这句话,你觉得有没有矛盾?这“神圣”、“痛苦”如何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试举一些例子来说明这句话的意思。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有的说边防战士,他们为了守卫边关,长期忍受与家人分离的痛苦,甘愿寂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有的说伟大的科学家,他们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牺牲了许多休息时间,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无私奉献。还有的说环卫工人、建筑工人、警察叔叔等。通过反复咀嚼,浓浓的语文味自然就会荡漾在学生心中了。
  再如品味《春》一文中的春风图时,要求学生反复地读“‘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让学生体味“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学生通过细细品味说出:感觉就是温柔的、慈爱的、充满关爱、充满柔情的等。通过反复诵读、品味,学生们的思想感情的潮水、情绪的心律,也同这春风汇聚在一起,并同它一起运动,一起起落,一起变化,变成“温柔”、“慈爱”、“善解人意”的风,而那风也变成了有情感的有心律的风了。通过品词赏句,让学生品出了字、词、句的深层含义、象征意义和情景意义,这样语文味就散发出来了。
  倘若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充满了“语文味”,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够享受更加广阔而自由的精神空间,一定能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里,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他们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也一定会因此获得极大的提高。让广大语文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携手并肩,共创洋溢着“语文味”的语文新课堂。
  参考文献
  [1] 程少堂.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新起点.中华读书报,2003.7.16
  [2] 秦建新.个性化与语文味.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3
  [3] 程少堂教育理论和实践探索,2006.8
  ____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08-11-12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背景、归因及其实施举措等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列举了学校、家庭和社会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六点基本实施举措:建立学校体育的督导制度;作好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工作的评价;营造“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体育锻炼环境;引进时尚前沿的体育课程学习内容;适当建立俱乐部式的体育课组织形式;发动从基层做起,建立长效机制。
期刊
摘要:中国英语教育教学正在面临着向实际需求的改革和创新时期.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作者在教育教学中的几点认识,希望英语教育工作者能从中汲取点东西,那就再好不好过了。  关键词:改变教学观念;优化心里素质;充实基础知识;情景教学。  Practice and research for English lesson to stir up student independent study  in pro
期刊
摘要: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全市第一所寄宿制高中,学生在学校和老师接触的时间远远大于和家长沟通的时间,全程全息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德育创新的必然要求。学校抓住《人 自然 社会》地方课程开设的契机,以“自助点菜制”的形式,开创了独特的、富有实效的授课方式,使“教学内容的严肃性和教师个人的感染力相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和教师的引领作用相结合,教育时机和教育效度相结合”,使教育教学有机统一,浑然一体,使德育
期刊
摘要:优秀的语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艺术的精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强化词语积累,并让学生在作文和平时练笔中灵活运用,通过反复训练,可以增强学生语言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关键词:语言;积累;表达能力;文采  How to let student's language have literary grace  Bai Shi-yi  Abstract: Excellent language is
期刊
摘要:开放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要做到教材开放、角色开放、空间观的开放,这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关键词:开放教学  Briefly talk about the open teaching in primary maths teaching  Xu Hong-lan  Abstract: The open teaching will help develop the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作为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概括能力。  关键词:表达能力; 思维能力; 判断能力; 推理能力; 概括能力  How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thought ability in maths teaching  Ma Ru-qing  Abstract:De
期刊
学生作文水平是语文教学成效的体现,也是语文教学的归宿之一,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能力内容的重要方面。对一个人的事业成败至关重要。  一个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活动中持之一恒,孜孜探索,在遵循一般教学规律同时创造性探询作文教学独有的规律,迅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一个语文恒久的追求。  在二十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不断总结、探索、取长补短,采思广益,博采众长、感觉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必须有效把握以下四个环节。    一
期刊
摘要:在化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认知,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做到以境育情,以知育情,以理育情,以情育情,以需育情。  关键词:情感体验;情绪体验;以理育情;以情育情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emotion, optimize chemistry teaching  Fan Wen-zhong  Abstract:Str
期刊
“轻负担、高质量”,是我们关于教学的总目标,也是总的要求。“轻负担”是对过程的描述,“高质量”是我们追求的结果。总的来说,“轻负优质”已成为学校的主流文化,已成为校本研训的主题、教师研讨的议题、教育研究的课题。    一、树立一个理念——科学的质量观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我们对质量观的描述,即全面的、规范的、均衡的、效率前提下的质量观。我们需要的是科学的质量观,而我们所要思考和实践的就是用
期刊
摘要:高中生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知识结构的建构有利于高中生全面认识音乐学科,有利于他们审美修养的提高。笔者结合多年高中音乐课教学的经验,就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知识结构的建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教学;知识结构;音乐欣赏课  Discuss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knowledge structure in senior high school  Yu Wei-w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