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绝对必要和绝对正确的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dna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9年1月。奉中共中央和中原局的命令,肩负毛泽东的嘱托,李先念率领一支由160余人组成的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自河南确山竹沟镇南下,向武汉外围挺进。
  中央军委及毛泽东对李先念的南下非常关心。要求李先念及所率部队应由铁路两侧到国民党不去之区域发展。在发展中目标尽量缩小,并多组织过渡形式武装,多求质的巩固。
  2月12日,毛泽东电示:“我军每到一处,均须发布告或宣言”,“广泛宣传,以打击反共顽固派”,唤起民众。一致抗日。
  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下,李先念在南下途中,一面传达贯彻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广泛地播下抗日种子。一面将各地党组织领导的分散的抗日游击武装穿珠成串。继新四军挺进团成立后,6月,李先念和陈少敏等在京山养马畈主持了鄂中区党委会议,统一了大家的思想,决定在鄂中打出新四军的旗帜,并统一豫南和鄂中党的武装,建立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下辖5个团队,使中原敌后产生了第一个游击主力兵团。
  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一经成立,在李先念的率领下,高举新四军的抗日旗帜,向鄂中、豫南、汉水和淮河两岸的敌后挺进,机动灵活地打击汉奸、伪军和零星日军,发展与巩固自己的力量,逐步创建根据地。可是,国民党顽固派在边区制造了一次又一次反共磨擦,使新生的根据地和人民武装面临着严峻局势。
  9月17日,毛泽东来电指示:“……先念、竹沟各部,在国民党武力进攻之下,必须有充分的战斗准备,并须有坚持在原地活动一个必要时期之决心。在严格的自卫立场上予进攻我之部队以有力的还击,以争取我军的成在。”
  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正确决策下,中原局作出了创立最坚强的抗日游击队伍,建立鄂东、豫南、鄂中抗日根据地。并使之逐渐连成一片的决定。11月中旬,李先念与朱理治、陈少敏、任质斌等在四望山召开会议,决定撤销鄂豫皖、豫鄂、鄂中3个区党委。统一成立新的豫鄂边区党委,并将以上各地党的武装统一整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
  1940年1月3日,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在湖北京山八字门正式建军,李先念任司令员。同日,毛泽东致电刘少奇,指示“李先念的任务是巩固现地策应我军”。刘少奇根据党中央及毛泽东的指示意图,从苏皖敌后给李先念发来指示:“所有在鄂中、鄂东活动、我党所领导的部队,统归你们指挥节制,部队番号改称挺进游击纵队。”
  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建军时,国民党顽固派正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领导下,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进行坚决自卫。
  2月10日,毛泽东电示李先念:“你们的宣传对任何部队都取争取政策,不要伤其官长,对他们过去抗日成绩应加赞语。”“你们应公开写信给反共军首长,如汤恩伯、李仙洲、李品仙等,争取他们共同抗日,劝告他们停止反共。”遵照毛泽东的指示精神。李先念一方面就鄂东程汝怀部的进攻,对李宗仁提出强硬抗议。一方面率部东进,进行坚决自卫战争。
  3月5日,毛泽东再次电示:对国民党的一切无理要求,我们“应一概置之不理”。
  4月5日,再次要求“李先念在平汉路西部队中抽调3个团过路东”,“吸引桂军不能东向攻击四、五支队,并打击程汝怀,发展大别山”。
  17日,李先念、任质斌等率纵队主力东进,对盘踞在大小悟山地区的程汝怀部展开攻击,击溃了顽军,控制了大小悟山地区,并发展了抗日武装,在边区粉碎了第一次反共高潮。
  对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的建军和反顽的自卫战争,毛泽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5月4日,他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给中共中央东南局,关于“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顽固派的进攻”的指示电中,不仅充分肯定李先念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政策提出强硬-的抗议,“就是好例”。“李先念纵队反对顽固派对鄂中和鄂东进攻的自卫战争,……是绝对必要和绝对正确的”。
  5月5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在《对新四军挺进纵队的工作指示》中指出:“武汉附近新四军挺进纵队(有9个团)的创建是一个伟大的成绩。这次经验证明了一切敌后地区,不论在华中或华南,我党均可建立自己的武装部队,并且可以存在和发展。但其先决条件是地方党应有组织武装的坚强决心与工作布置,有不怕与顽固派磨擦的勇气与意志。”
  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这些高度评价,对正在开展鄂豫边区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军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同时,经中央肯定和传播的鄂豫边区之新鲜经验,对发展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势必产生深远的影响。
  鄂东反顽自卫战争取得胜利以后,毛泽东继续指挥着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5月11日,毛泽东致电刘少奇:“武汉敌人分三路向鄂豫进攻。已占确山、竹沟、泌阳。豫南宜发展,请令李先念路西部队派部队及干部向北发展。”
  26日,又电告李先念:“日寇在信阳集中万余北犯。汤恩伯仓促部署作战。正向我先念部进攻之新二军亦星夜北调。”
  7月30日,当日军大举进攻襄东、襄西时,毛泽东来电:“可乘机整训部队,以待将来发展。”
  在国民党顽固派酝酿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时,毛泽东指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作两手准备。12月1日,电示:“应立即开始加紧军事、政治各方面的准备,补充兵员,厉行整训,征集资财,加紧根据地的创造与巩固,加强友军中统战工作,并预计如何打破蒋介石的这一严重进攻。”
  正是在党中央、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和鼓舞下,鄂豫边区广大军民紧紧抓住民族矛盾,为着最广泛的人民群众利益,高举抗日大旗,英勇顽强地抗击日本侵略者,坚持自卫原则,坚决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积极地从战略上支持与配合友军与兄弟部队对日作战,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截至1940年底,鄂豫边区开辟了豫南、鄂中根据地和鄂东游击区,部队发展到1.5万人,民兵达10万人。从而牢固地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中原敌后抗战中的领导地位。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国民党顽固派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在中共中央、毛泽东的领导下,进行了坚决的自卫战争。6日,李先念、任质斌报告部队行动计划。14日,毛泽东复电:“你们的布置是对的。你们所得的情报是确实的。王仲廉、陈大庆正向你们分路进攻,你们应取灵活游击战,准备在长时间中粉碎反共军进攻。”28日,毛泽东命令:“在鄂东之浠水、黄梅一带,在豫西现时敌人进攻地区,由先念负责布置。”“先念注意湖北、河南各友军,大大发展交朋友,共同打退日寇的进攻。良机难得,以德报怨。”
  正是在毛泽东的亲自指挥下,挺进纵队和边区党委进行了军民紧急大动员,成立了鄂东、豫南、天汉、襄西4个军事指挥部,积极阻击反共军的进攻,东 进鄂皖边,创立大悟山指挥阵地,开辟鄂南抗日游击战争新局面,并以德报怨,配合友军在豫南的正面战场作战。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任师长兼政治委员。自此,第五师暨鄂豫边区的抗战又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建立和不断发展巩固鄂豫边区这个战略基地。是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重大决策和鄂豫边区党委的长期任务。2月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电南方局,指出:“李先念部有绝大战略意义。办事处、新华日报、重庆、桂林、贵阳各地一切应撤散的党与非党干部,应千方百计,尽其可能送至李先念那里去。”7日。毛泽东还指示李先念“应即通知鄂西负责同志。立即进行接受重庆干部工作”。从此,南方局陆续给第五师输送干部和大批革命知识青年,充实加强了第五师和边区的干部队伍,给第五师部队建设和边区根据地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四军第五师建军后,在李先念等率领下,又以无比英勇的战斗姿态,牢记党中央、毛泽东布置的“迅速发展至4万人枪”的奋斗目标,顽强地坚持了中原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粉碎了日伪频繁的“扫荡”、“清乡”和“蚕食”,度过了艰难岁月,开创了部队、根据地齐发展的局面。
  1942年5月,国民党顽固派就先后以12个整师、4个保安团、11个游击纵队和5个独立支队共计10万之众,采用多路推进战术,杀气腾腾地向鄂豫边区扑来。此时正是边区经历了连续两年旱灾,处于春荒严重、军民交困的时刻。面临此危难时刻,毛泽东指示李先念,无论面临的困难有多大,有多残酷,“最重要的就是五师及地方党政领导同志中的团结一致,精神上的抵得住,巩固部队,巩固与群众的联系”。根据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边区党委作出了“咬紧牙关,熬过困难,沉着应战,坚决自卫”的方针,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艰苦奋战。
  7月,在新四军第五师和鄂豫边区处于极端困难的时刻,党中央和华中局作出了重大决策:因第五师与新四军军部联系困难,暂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毛泽东同意华中局意见。此后,在中央军委、毛泽东的直接指挥下连续作战至12月,终于胜利地跨过了风狂雨暴的8个月,打退顽固派以大兵力对边区发动的严重围攻。
  正确对待国民党军队,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是毛泽东对新四军第五师的一贯要求。1943年1月16日,他致电李先念,指出:“敌大别山发动‘扫荡’是暂时的,现已向后撤退,我们不可乘机取利。应协助友军击敌,以利两党谈判。近日军政部次长刘为章来电谓:我军乘机攻击大别山,有无其事?盼告。”20日,李先念复电报告:“广济、黄梅两地,在去年‘围剿’前曾有我部活动。此次敌犯,友军退去。我为配合作战,故出动尾袭,我3日收复麻城,并在应城伤敌百五十余人。”以事实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的不实之言。
  同年秋,国民党顽固派又酝酿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毛泽东及时致电各中央局、中央分局并李先念等,指示:“我党政策是尽一切方法避免和国民党破裂,避免内战,同时揭露国民党的抗战不力与反共阴谋,对抗国民党的反共言论,并准备自己实力。”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领导下,新四军第五师和鄂豫边区,一方面通电全国,呼吁团结,反对内战;一方面纷纷召开声援大会,痛斥国民党顽固派的阴谋。并表示坚决以实际行动配合全国斗争,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党中央、保卫毛泽东,誓将抗战进行到底。9月,国民党顽固派被迫停止第三次反共高潮,鄂豫边区军民用自己的英勇斗争,为制止这次反共高潮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944年,日军在打通平汉线侵占河南大片国土后,又进犯湘桂和闽浙沿海地区。在此情况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根据发展抗日游击战争的需要,确定了巩固和发展华北、华中、华东的同时,向南发展的战略方针。11月10日,决定派八路军三五九旅挺进湘粤,开辟以五岭山脉为中心的华南抗日根据地,使其北与鄂豫边区、南与华南东江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线。根据中共中央、毛泽东的决策,李先念具体布置了迎接第三五九旅南下支队的各项工作,把协助第三五九旅南下发展华南抗日根据地,作为鄂豫边区的重要任务之一。
  1945年1月27日,王震、王首道率领的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南下支队胜利到达大悟山,与第五师部队会师,带来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确定第五师今后的工作方针以发展为主,着重发展鄂南。恢复与扩大鄂南抗日根据地,同时照顾原地区之巩固工作。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精神。豫鄂边区党委统一了思想认识,确定了第五师和鄂豫边区1945年的工作,以发展为主。并上报中央。2月11日,中央复电完全同意第五师的部署意见,这就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闭幕。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领导地位。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新中国”的党的路线。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根据“七大”制定的党的路线和形势的发展,第五师和边区党委决定除以湘鄂赣为主要发展方向外。并在其他地区恢复与扩大抗日阵地,先后恢复了四望山根据地,扩大湘北、鄂西敌后抗日战场,加强城市交通要道工作,大力进行兵工建设,为对日本法西斯展开战略大反攻,积极进行准备工作。
  在伟大的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李先念等新四军第五师和鄂豫边区,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毛泽东决策与指挥下,把党中央的政治路线、军事路线及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与武汉外围抗战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经过艰苦奋战。开辟了武汉外围敌后战场,创造了拥有9万平方公里土地、1300万人口的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拥有5万正规军、30万民兵自卫队的强大武装,对全国抗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王震说:“这一时期,先念同志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了。”
其他文献
西路军的惨败是红军历史上的重大挫折。由于种种原因,这段发生在1936年lO月-1937年3月的历史几乎被尘封,70多年来难见天日。听说李先念主席健在时,有人创作了关于西路军的小说、电影和电视剧请他审阅,他都一一谢绝了,不是他不愿意看,而是他不堪回首那场前所未有的恶战、血战、苦战的惨烈与悲壮的往事……  不过,他在临终时对子女讲:“再让国家为我花一次钱,把我的骨灰撒在祁连山上。”他要跟西路军烈士在一
期刊
除了工作上李先念要经常向毛泽东汇报外,在生活中他们相处还是很亲近的,偶尔也开开玩笑。  1959年6、7月间。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八届八中全会,李先念的夫人林佳楣、江西省委书记杨尚奎的夫人水静、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的夫人余叔常在一起,亲如姐妹。毛泽东同3位夫人一见面,就风趣地问:“你们3个人这么好。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她们想了很久,不好回答。毛泽东解释说:“因为你是水,你是鱼(余),鱼当然要和水在一起
期刊
抗日战争胜利的到来,是毛泽东早就预料到并做着准备的。但它来得这么快,却是毛泽东所没有想到的。  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是一个矛盾而又复杂的中国。中国何处去?毛泽东在思考,蒋介石也在思考。民族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内战的阴霾又笼罩大地。一直在保存实力、坐待胜利、准备内战的蒋介石,迫不及待地想抢夺抗战胜利果实,战刀直指解放区。  早在1945年8月10日日本乞降消息传出的当天,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写下了《关于日本
期刊
1967年,正当李先念在周恩来的支持下,艰难地支撑着国家经济危局时,突然发生了一件事,使他卷入了一场“揪叛徒”的风波。  起因是:4月29日,全国总工会的造反派给中央写了一个报告,说从陈少敏保存的一些材料中发现了陈少敏、郑位三于1957年5月29日给中央组织部写的一个报告,内容是1946年中原突围时,允许党的干部向敌人自首的问题。李先念审阅时批道:当时忙于军队工作,这件事情我完全记不得了。批示转到
期刊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当中苏两国关系紧张后,毛泽东曾考虑扩大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在1964年和1965年,他就提出:有的不会制造,要向别国学。甚至说:在一定时候,可以让日本人来中国办工厂、开矿,向他们学技术。但是,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国际敌对势力的持续封锁及“文化大革命”的发动,这个设想一直未能实施。  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初,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临
期刊
1967年1月,以所谓的“上海一月革命风暴”为标志的“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夺权”运动,造成了全国的全面动荡。各级党委的领导干部被打倒了,各级人民政府也被夺了权,国家的正常秩序被搞乱了。这些情况反映到中央来,使李先念等一些老革命家十分气愤。  李先念早就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这种状况十分不满,对造反派的行为十分气愤。那个时候,他经常同陈毅、谭震林、李富春一起谈论形势。交谈中,大家意见基本一致,只是把
期刊
相传4000年前,舜帝南巡道经今天的韶山,遇南来寻夫的娥皇、女英二妃,舜帝欣喜若狂,便在山上举行盛典庆贺。随从奏起宫廷中悠扬悦耳、婉转动听的《韶乐》,引凤来仪,百鸟和鸣,当地百姓也闻声而至。后人为了纪念这件事,在山上修建了“引凤亭”,韶山由此得名。  山清水秀的韶山,像一颗灿烂的明珠,镶嵌在江南大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孕育了一位扭转中国乾坤的骄子、屹立于东方的巨人——毛泽东!韶山是他青少年时期生
期刊
1961年春,正值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达到顶峰,全国陷于饥荒的艰难时刻,国家主席刘少奇布衣还乡,回到生养自己的老家——湖南宁乡。  在乡亲们面前,刘少奇说:“我将近40年没有回家了,早就想回来看看。这次回来,看到乡亲们的生活还这么艰苦。深感工作没做好,对不起大家了!”  在场的乡亲们几乎全惊呆了。怔怔听着。刘少奇接着说:  “……工作搞成这个样子,中央有责任,我也有责任,我要向你们承认错误……”
期刊
1938年11月,刘少奇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具体领导所有长江以北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受毛泽东的指示,在延安刘少奇与即将南下的李先念作了一次深刻的谈话。告诫李先念:“第一是抓武装,第二是抓武装,第三还抓武装。”  “皖南事变”后,刘少奇任新四军政治委员和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李先念任豫鄂边区党委书记、新四军第五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在刘少奇直接领导下,坚持武汉外围的抗日游击战争。刘少奇撰
期刊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在清明这个追思怀远的节气里,我们总会想起另一个世界中已经走远的亲人,想起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民族的安宁所付出鲜血和生命的先烈。新中国诞辰60周年的清明,在革命老区,中国第一将军县的红安,发生和正在发生着许多与往年不一般的故事。    70多年的心愿终于得到了结    初春4月,阳光和煦,座落在湖北省红安县城的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内人流如织,在深沉低徊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