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的改变让数学课堂更生动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k1987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它有着理论的基础,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积累出的生活经验,得出的一些经验的反馈和总结。苏教版的小学数学是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于2012年9月起正式改版并使用,在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新教材更注重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当新入学的学生踏入小学后,如何学好数学新教材?我们教师能做的就是让自己的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帮助他们提炼知识,掌握精华。
  一、新教材的改变。增添了图文并茂的情境图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教学内容与旧教材相比弹性大,问题的设计更加多元。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能不断地感受到新教材带来的新理念、新思维。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原因,对于周围一切新鲜的事物都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尤其喜爱富有童趣的童话故事和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抓住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小学数学教材中展示出的主题图呈现学习素材。直观形象的主题图,以其丰富的现实意义和数学内涵,为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教学资源。
  在教学中,教师用好主题图的文本资源,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不仅能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体验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以前,经常困扰学生和老师的“排队”问题:“小明的前面有8人,后面有3人,一共有多少人?”由于低年级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还不成熟,经常会出现漏数的现象,教师评讲时也很费力气,用各种数学符号代替小明和前后的人数。改编后的教材中,画出了一队小朋友,小明也身在其中,学生就不会漏数了。
  值得一提的是新教材在二年级下册新增设了“认识算盘”一课的学习,让低年级的学生接触到了中国最古老的数学文化。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算盘的起源和使用方法,让学生知道了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些变以往的重视结果为重视引导学生经历探索结果的改变,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性,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
  二、新教材的改变。挖掘了“探索性”教学内容
  新教材的编写沿用了老教材中“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这三大板块,还增设了“你知道吗”“思考题”“动手做”这三个更贴近生活实践的栏目。
  在“想想做做”这一环节里,学生能从编排的习题里了解生活中许多常识类的题目。比如,二年级下册书中的介绍:新藏公路的平均海拔大约4500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青藏铁路的唐古拉车站,海拔5068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车站;我国有鸟类1200多种,全世界有鸟类9000多种;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的平均深度大约是4028米……
  这些改变,既能让学生在解题活动中理解例题所教学的知识内容,又能初步应用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起到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数学知识的作用。
  另外,新增设的“动手做”环节更是把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未能完成的思考和探索带到了家庭实践操作中,丰富学生的知识。比如,二年级下册《分米与毫米》单元,书后的动手做环节是这样设计的:在盛有少量水的盘里放一个蒜瓣儿。先看看它几天后开始发芽,再记录发芽后蒜叶的生长情况。
  书后,还有古人“立竿测日影”计时的介绍,数字的产生和由来的介绍,等等。新教材重视选取现实的、有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以利于学生运用观察、猜测、实际操作等手段进行主动探索。同时,新教材对教学内容的设计突出了学生的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力图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三、新教材的改变。调整了知识体系的课程结构
  新教材整合了许多零碎的知识体系,根据时下的生活需求删去了部分已经陈旧的知识单元,调整了许多知识体系的教学顺序。例如,将一年级上册“统计”单元调整到了二年级下册“数据的分析和整理”这一单元。一年级教学中只有结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两个领域的知识教学,让学生经常进行比较、分类、计数等学习活动,经常通过画图、操作等活动来解决问题,积累了一些数学活动经验。二年级的教学中学生会运用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为解决简单的问题而开展统计活动,初步积累统计活动经验,感受统计的现实意义。教学内容的设计,基于统计教学观念的变化,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小学数学着重制作统计图表的教学。因为那个时期,统计图表确实是数据的主要载体,而且统计图表的制作大量地依靠手工劳动,这必然导致统计教学以教会学生看懂图表、制作图表为主要内容和重要任务。随着人类社会向信息化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数据逐渐成为统计的核心。人们的统计活动围绕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分析与利用而展开,信息呈现方式的多样化,计算机代替手工精致地做出各种各样的统计图表,促使统计教学重心发生转移。
  四、新教材的使用,在教学实践中的思考
  苏教版新教材的使用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挑战,也给教师留下了无限创造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些地方让我存在疑惑,比如,二年级上册教材中认识了乘法之后并没有紧接着学习乘法的竖式计算,而到了二年级下册的开始则直接进入除法竖式。这样的衔接让教师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感觉到不太适应,怎样让知识结构的编排更加合理,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另外,教材倡导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参与建构知识的形成过程。但在具体教学时,许多概念、法则、规律都由学生自主归纳或教师引导再让学生形成概念,没有明确的概念定义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有困难。我们觉得一些性质、概念、结论等内容可以给出明确的定义。
  总而言之,新教材的改变和实践,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实际操作让学生完成,解题思路让学生讲解,探讨结论让学生归纳,内容总结让学生概括,新教材的改变让整个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学生学得更加轻松愉快。
其他文献
幼儿园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就要开始了,对我们大班的孩子来说,参加运动会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作为哥哥姐姐,这次做主的权利落在了他们身上。本次全园性主题活动的内容是“我们的运动会”,为了能够更加突出此次运动会中“我们”的含义,突出孩子自己做主、自己决定的特色,我带领着我们班的孩子共同商量,要如何举行这次由他们做主的运动会。孩子们的想法特别多,有的说要举行午夜运动会,有的说要举行古代运动会,有的说要开亲子运动
【摘要】随着家校共育的不断推进,我们感受到了家长的力量,感受到了合育的重要性,感受到了共育的美好氛围。可是在家校共育中也不可避免地感受到了种种遗憾,为了保障家校共育的有效开展,我们应在共育中提升水平,找准位置,明确目标,让家校共育能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注重家校共育的内涵和可持续发展,让家校共育之路越走越宽广。  【关键词】家校共育 合力 发展  “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没
摘要:天补小学是一所有着2500多名学生的公办小学,其中80%以上是外来的新市民。学校秉承“女娲补天”的精神,打造补天文化,研发“慧爱”校本课程。课程以3 3的模式建构,形成三类必修课程:爱心、雅正、融合,主要在晨会、班队活动、实践活动中实施,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基;三类选修课程:艺术、科创、运动,主要通过走班社团的形式实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多样的平台。  关键词:校本课程学校文化个性发展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颗发现美的种子,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我们要更多地带孩子在大自然中感受、体会、畅想,适时适当地给孩子们创造机会和条件,追随孩子的脚步,支持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这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所引领的教育理念,也是我在园所实践真游戏、真经验、真学习的研究中获得的感受。下面是孩子们用树叶游戏和创作的故事,谱写了秋天里的童话。  树叶游戏  ——在大自然中发现创作源泉 
【摘 要】近年来,我们的教育装备建设越来越好,小学科学实验室的建设也比以前有了更大的进步。现如今在装备投入越来越好的时候,如何利用和高效使用这些装备,是我们科学教师应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将从一些日常使用实验室的小处,简单谈一谈如何发挥好实验室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实验室 有效使用 教育装备  开展观察、实验活动,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学习方式,实验室是学生科学学习最重要的资源,也是主要的学习场
【摘要】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关键在于加强阅读策略的教学指导。本文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阅读策略单元为例,分别从遵循学生阅读水平的发展规律性、遵循单元编排的教学整体性、遵循课文编排的层次递进性等三方面来探讨高年段阅读策略的指导方法。  【关键词】阅读策略 指导方法 语文要素  阅读策略,是指阅读者在阅读中理解文本和监控理解过程的有意识、即时和灵活的一系列阅读行为和能力。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培养学生运
著名教育家张雪门先生曾说过:“儿童到幼稚园要学些什么?幼稚园教师须教些什么?教和学又怎样地联络起来?这三个问题就是幼稚园教材研究的中心。”“教师和学生恰如一件东西的两端:从这一端到那一端,又从那一端到这一端,中间的凭藉物必须能把这两端彼此紧紧地衔接,才能够发生相互的关系。”  张雪门先生所说的这一“凭藉物”就是“玩具”“图书”等活的“教材”。幼教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是决定教育质量的最关键要素。作为一名
[摘要]本文以《雾凇》一课为例,阐明了指向语用的语文课也可以缘美而入美,激发学生的向往之情,沉浸之态,在情与趣中学法悟法,在“美”的陶冶中表达美。教师教学时创设美美与共的共生课堂,让文字之美转化为学生感受到的美,转化为学生心中之美,以美引美,从而产生表达的欲望;最后一步步设置台阶,引导学生通过手中的笔描摹那份美,让智慧美在创造中进发,完成心灵的共鸣与思维的共振。  [关键词]读写结合 有效教学 激
一、课外阅读现状  在教学层面,很多学校将课外阅读置于边缘位置,没有增开专门的课外阅读课程,学校教育侧重较多的是课内知识,因而教师在课外阅读方面缺乏系统、专业的方法引导。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提升阅读能力,虽然各地教育部门规定了不同年级的课外阅读必读选读书目,但由于时间的局限,往往是在校自主阅读和回家独立阅读占比较高,教师对于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难以获悉,缺少反馈和指导,逐渐走向了“儿童中心
编者按:如今,“儿童视角”已成为很多人都在谈论的热词,但这些儿童视角大多都是成人试图站在儿童的角度去代表儿童。如何让成人的儿童视角更接近于儿童自己的视角呢?首先要尊重儿童;其次,要去观察儿童、解读儿童;最后,还要与儿童平等地对话,通过具体的观察活动去解读儿童,这样才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儿童视角”。四川师范大学鄢超云教授带领的学生团队长期探索建立“儿童视角”,他们开展了一系列有趣的研究,让我们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