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意蕴世界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62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格尔《美学》指出,文学及一切艺术作品“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语言,形象,都属于“外在的形状”;“而灌注生气于外在形态的意蕴”,才是文学艺术作品的内容,即内在实质。它体现“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魄,风骨和精神”,是作者的审美意识,渗透充溢在艺术形象之中,隐存与表现一个无限深广的心灵世界。
  中国古代文论发端于“诗言志”“诗缘情”的观点,它明确地说明诗及其它样式的文学是作者心灵的“志”和“情”的流露,指出文学发生的缘由,这是对文学“意蕴”的肯定和认识。文学如何充满灵性、活力和艺术魅力,深层次的在于所承载它的作品有无独到的意蕴风采。而文学意蕴不仅仅是实现“语言”“形象”的艺术世界,而是在展现“生活世界”之后创构一个怎样的心灵世界,揭示人类伟大的灵魄与生命的情感,从而带给读者精神力量。这就是实现文学审美价值的重心所在。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安娜·卡列尼娜》,曾经12次易其稿,内容由原计划写一个不贞妻子的故事发展为一个善良美丽、富有激情、生命力强盛的贵族妇女安娜·卡列尼娜和渥伦斯基之间爱情婚姻的纠葛,也增加了另一条写列文与吉娣的生活及工作的线索,从而展现了彼得堡上流社会、沙皇政府官场和宗法制农村的生活画卷,揭示俄国社会急剧变革时期的矛盾和社会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写安娜追求新生活和个性解放,直至爱情理想幻灭的精神历程,她那正直、坦率、勇敢的性格和高尚心灵,闪烁无比绚丽的光彩。她用反抗命运,以生命的、生机勃勃的精神与善美的人性,与平庸、死气沉沉的现实世界抗争着,在人类生存与“善”的人道的心灵世界中探索“生命的意义”。由此可见,意蕴是比直接可感的形象更深远的东西,它反映出作者心灵世界中思想性的因素,又包含情感、意向性的乃至无意识的因素。所以文学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即深广的意蕴。
  在文学作品中,表达“意蕴”是十分重要的。陆机在他系统论述写作理论的《文赋》中说:“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显然,他意识到“意”和“物”怎样相符相适应,“文”又如何赶得上,追得着丰富的“意”,揭示了“物”“言”“意”转化关系,这里主要说明作者在作品中如何表达意蕴的问题。苏轼《水调歌头》认为一切都是无常的,儒道融合,由感情转入理智:“人有悲欢离和,月有阴晴圆缺,此事故难全。”这些佳作都是感“月”而作,但题旨异同,创造了各具风采神情的美好意境。“姿态横生,文理自然”,“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有高超的艺术审美趣味。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指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文学所特有的“韵味”“趣味”“意味”,是意蕴隐含在语言形象之中,又超越语言形象之上的审美表达,给人一种内在丰富、含蓄微妙的延展性感受。
  朱熹说:“意者,心之所发也。”(《四书章句集注》)谈讨文学“意蕴”,必须探究它所涵舍的动态的心灵区域,从而揭示气象万千的心灵世界的意义。作家在作品中反映的主体意识和艺术个性特色,即小我,这是为文的本色,是形成独特文学风格,创造前所未有的文学典型的基质。作家不可避免地要表现社会众人的思想行为,继承和开拓本民族的思想和艺术,并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对话交流,接受中国和世界文学的影响,是文学“大我”问题。任何优秀作家都必须关注与反映社会人生,探究生命的意义,表现“人性”这个普通的人类主题。“个性”是文学的立足点,“民族性”是文学的文化背景,“世界性”是文学价值需求,“人性”才是文学期待的高度与深度“层次”。所以,作家以鲜明的艺术个性,进入世界灿烂繁荣的文学整体,表现人类“灵魂史”,并根植于民族和人类文学的土壤,才会有宽广的道路与辉煌的前途。
  
  肖志宏,教师,现居甘肃平凉。
其他文献
它不是我的遗产。农历正月至三月,年例重重复复  吃相与扮相挂高一条村的耀祖光宗  月白的中央村道,我用油抹的脸谱  描写风高的情节。几十吨的木材,组成柴堆  如召开盛大的会议,一年的火种在此时孕育  小孩子雀躍,体育课没有课本。家长借机教诲  一系列敬酬技艺,包括锣鼓声,鞭炮声的辨别  ——这当然不是我的遗产  鱼腥等待燃烧,病痛等待燃烧  太岁符等待燃烧,文化与知识等待燃烧  有三天的禁忌,去除
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思维理性逐渐成熟,作文时,他们普遍喜欢写议论文;加上这种文体容易结构,便于“速成”,所以备受高中生的青睐,高考中选择写议论文的约占70%。但他们在运用事例进行论证的时候,要么举例失当,要么缺乏分析,要么堆砌呆板,要么陈旧老套。看似充实丰富,实则“外强中干”,经不起推敲。这样的文章说服力不强,感染力也不够。议论文写作在举例进行事实论证的时候,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如
怎样让每一节语文课富有活力,充满魅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如沐春风”之感,在艺术享受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受到教育,这历来是语文课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怎样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欣赏祖国的语言美,陶醉于语言艺术的意境之中,本人认为语文课应把握好下面几个环节:  一.导语要新颖  要使语文课充满魅力,开课就必须打动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俗话
眼下,新一轮课程改革正以迅猛之势在全国各地推进,广大教师都以此为契机,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改革自己的教学实践。但笔者发现,有些老师对课改精神的理解有失偏颇,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一.新课程不需要老师讲了吗    最近,各种课改观摩活动此起彼伏,观摩课、调研课、示范课、评比课接二连三。稍加留心的话,你就会发现,目前的语文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
细读是一种教学方式,是一个语文老师在讲授课文之前一定要读懂文本的态度,只有细读作品才能真正走进文章,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也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自己的理解和创造。  读过老舍先生的《想北平》就像老舍先生形容北平那样似乎是饮了一杯香片茶,感觉细腻而清新,那脉脉流淌的对家乡的爱从老舍先生的细腻的笔下潺潺地流到我们的心中。  对于这篇文章,一般的解读比较注重于作者笔下的比较的手法的赏析,而我在细读之后觉得更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那么怎样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进行“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一、多媒体教学的运用    网络多媒体教学是以高科技为工具完成对知识的传输和接收这一过程的。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难免枯燥乏味,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克服了
在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古诗词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备受人们的关注。它以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给人以艺术的熏陶。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引领学生走进艺术的殿堂,欣赏琳琅满目的珍品,对于学生文化的积淀,情感的润泽,不无裨益。在这一过程中,自主式阅读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读诗诵诗知诗意    古诗的重要特点是意境美,而意境美是通过
语文课堂“强迫症”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按照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对学生进行灌输,并一味地以师生认识的高度统一为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行为。其实质是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本应作为课堂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表面上正在努力尊重学生,而实际上仍在沿袭传统的教学做法,僵硬地扮演着课堂导演的权威角色,从而无意识地抹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独特个性,说穿了其实是欲遮还羞的“伪尊重”。    一.课堂强迫症的表现    教
水仙子  寻梅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乔吉(1280~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惺惺道人,祖籍山西太原,半生流寓杭州。钟嗣成在《录鬼簿》中说他“美姿容,善辞章,以威严自饬,人敬畏之”,又作吊词云:“平生湖海少知音,几曲宫商大用心。百年光景还争甚?空赢得,雪鬓侵,跨仙禽,路绕云深。”放荡江湖四十年的漂
《去槐花洲》的最亮点在结尾,女主人公的一场放纵邂逅原来只是一个梦。女主人公心有不甘,半推半就中意欲将梦变成现实,结果从售票员那里得到的回答却是“槐花洲?那是什么地方?……没有这一站”,于是一切就此打住,“我们坐回到候车室里,继续等我们要等的车”。  我不想对女主人公的梦的内容,以及其中折射出的人际关系——爱人之间、陌生人之间——做出道德的或社会学的评价。这篇小说也有唯美色彩,其中谈到许多让人砰然心